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北京召開

2021-01-09 中國科學院

  7月28日至8月1日,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科院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中心參與承辦。來自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巴西、加拿大、中國、哥倫比亞、丹麥、法國、德國、希臘、印度、伊朗、義大利、日本、荷蘭、紐西蘭、挪威、俄羅斯聯邦、新加坡、南非、韓國、中國臺灣、泰國、特立尼多巴哥、英國、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共28個國家和地區的7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盛會。廣州能源所吳能友、李小森、梁德青、梁帥研究員和青年科研骨幹及研究生共21人參加了大會。

  大會開幕式由廣州能源所副所長、中科院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主任吳能友主持,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研出席開幕式並講話。

  大會主題為「機遇與挑戰——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與應用」,從天然氣水合物基礎、自然系統、能源、環境、流動安全五個專題展開交流和討論。大會共收到620篇論文,安排大會主旨演講報告、專題報告與展板交流三種形式。其中包括1個主旨演講單元、2個主旨報告單元、18個專題報告單元和15個展板單元。共有1個大會主旨發言,5個大會主旨報告,126個專題口頭報告,620個展板交流。

  廣州能源所提交了22篇論文,吳能友主持大會主旨演講單元和大會主旨報告單元,李小森和梁德青主持了1個專題報告單元,梁帥等8名科技人員和研究生在專題分會上作口頭報告,其他人員展板交流。同時,廣州能源所還專門設置一個展臺,展出了天然氣水合物中心的研究實力和研究成果,向大會代表們宣傳廣州能源所分析測試中心儀器設備和廣州能源所創辦的期刊《新能源進展》。

  會議期間,吳能友還主持召開了國際科學委員會第4次會議和第九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承辦者遴選會議。

  此次會議,搭建了天然氣水合物中心與海外各國相關科研機構開展相關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的平臺。通過深入交流,分享成果與經驗,深化合作,極大地促進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探、開發和利用研究步伐。廣州能源所在水合物基礎、水合物開採利用及水合物成藏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和好評。通過此次交流,一方面擴大了天然氣水合物研究中心的學術影響力,另一方面學習國內外研究同行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進一步開闊思路,不斷提高中心的競爭實力。

  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每三年在不同的國家舉行。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是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行,對推動中國乃至亞洲和世界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具有重要意義。第九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將於2017年在美國科勒拉多舉行。

大會現場

吳能友主持開幕式

相關焦點

  • 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理事會、學術委員會
    12月18日,依託研究總院管理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水合物國重室)在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2020年度學術研討會。會議系統回顧了2018-2020年水合物國重室科研創新成果,總結建設經驗,審議未來發展方向,安排部署「十四五」攻關重點。
  • 第八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召開
  • 「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建
    來源:上證報APP記者從中海油集團獲悉,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大會暨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近日在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油研究總院」)召開,這標誌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工作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也意味著中海油天然氣水合物工作邁上新臺階。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
    新華社天津10月18日電(記者 毛振華、宋瑞)18日在天津舉行的2018(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8》正式發布。據報告顯示,初步預測,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該報告由自然資源部編制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組織開展了「十三五」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取得歷史性突破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消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網站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 福建省遊泳協會第八屆理事會換屆大會在泉州召開
    30日,福建省遊泳協會第八屆理事會換屆大會在泉州洲克工業園召開。省體育局群體處二級巡視員蘇航,省遊泳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原遵輝出席大會。省遊泳協會第七屆理事會領導班子和第八屆理事會、監事會全體人員及全省各設區市遊泳協會代表、高級職稱以上教練員、國家級以上裁判員、大型遊泳場館負責人、泳業代表等1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
  • 北京2021國際近紅外光譜大會將於明年10月線上召開
    儀器信息網迅 根據11月6日召開的國際近紅外委員會討論的結果,北京2021國際近紅外光譜大會(第20屆國際近紅外大會,ICNIRS2021)將於2021年10月「線上」召開。
  • 清華大學承辦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
    清華大學承辦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航院教授張興當選國際傳熱大會常務理事會主席清華新聞網8月22日電 8月10-15日,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這是該大會成立67年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
  • 關於第四屆國際納米藥物大會延期召開的通知
    關於第四屆國際納米藥物大會延期召開的通知 2020-04-2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召開
    6月28日至7月3日,「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共有來自全球的古生物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約八百餘人出席了本次大會。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戎嘉餘院士、楊群所長等26位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大會並分別作口頭學術報告。本次會議上,各國代表圍繞著「地質和化石記錄與生物多樣性」、「宏演化及現代綜合進化論」、「全球變化的微體古生物學記錄」、「微體化石與生命之樹」、「古生物收集」等27個主題開展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除學術報告會外,會議還安排了多條內容豐富的野外地質考察路線。
  • 天然氣水合物簡介
    組成天然氣的成分如CH4,C2H6,C3H8,C4H10等同系物以及CO2,N2,H2S等可形成單種或多種天然氣水合物。形成天然氣水合物的主要氣體為甲烷,對甲烷分子含量超過99%的天然氣水合物通常稱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
  • 第十七屆國際免疫學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鄢光哲)第十七屆國際免疫學大會10月20日在北京召開。國際免疫學學術大會(ICI)是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Immunological Societies,IUIS)的官方大會,每3年召開一屆。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將提速
    8月2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主辦的「2018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出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作了題為《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與產業化前景展望》的主旨報告。李金髮闡述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並展望了其產業化前景。
  • 天然氣水合物將開展第二次試採
    其中,海洋地質調查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報告》指出,2018年,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積極開展海洋地質調查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採,基本完成1∶100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成果集成,建立了統一的海洋地質核心資料庫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資料庫,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與進展。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正式推進 目前有5個礦點試開採
    昨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開發」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從論壇上獲悉,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中石油在北京籤署了《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推進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
  • 第十四屆國際頭喙亞目會議暨第八屆經濟重要性葉蟬和蠟蟬國際學術...
    第十四屆國際頭喙亞目會議暨第八屆經濟重要性葉蟬和蠟蟬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國際頭喙亞目學會創立  我校張雅林教授當選該學會常務理事  7月8日——10日,第十四屆國際頭喙亞目會議暨第八屆經濟重要性葉蟬和蠟蟬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 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48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據新華社6月5日電 歷時9年,累計投入5億元,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 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
    報告題目: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覆蓋學科:地質工程、化學工程、能源類主講人:李勝利 建設工程學院時間:2020年12月23日(周三)18:30-19:30地點:吉林大學朝陽校區鑽採樓529主辦單位: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承辦單位: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
  • 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條件
    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據專家介紹,首先溫度不能太高;第二壓力要足夠大,但不需太大;0℃時,30個大氣壓以上就可生成;第三,地底要有氣源。天然氣水合物受其特殊的性質和形成時所需條件的限制,只分布於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單元內。
  • 中國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告捷 日均產氣量創新世界紀錄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