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天津10月18日電(記者 毛振華、宋瑞)18日在天津舉行的2018(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8》正式發布。據報告顯示,初步預測,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

該報告由自然資源部編制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組織開展了「十三五」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全面、科學、客觀地評價我國各類油氣資源潛力,預測儲量、產量增長趨勢。

根據該報告,全國石油預測的潛在資源量為1257億噸,可採資源量301億噸。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90萬億立方米,可採資源量50萬億立方米。全國埋深4500米以淺頁巖氣地質資源量為122萬億立方米,可採資源量22萬億立方米。埋深2000米以淺煤層氣地質資源量為30萬億立方米,可採資源量125萬億立方米。

根據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類型及賦存狀態,結合地質條件,初步預測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非油氣礦產資源潛力巨大,2000米以淺平均資源查明率僅1/3。根據2017年全國重要礦產潛力動態評價結果,預測鉛鋅潛在資源量8.49億噸,錳礦資源量48億噸,500米以淺石墨資源量20.14億噸,全國鋁土礦伴生鎵資源量131.8萬噸,鉛鋅錫礦伴生銦資源量2.16萬噸。這些非油氣礦產在我國中西部多省市都有分布。

相關焦點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中集集團供圖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 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
    報告題目:天然氣水合物:冰凍的能源覆蓋學科:地質工程、化學工程、能源類主講人:李勝利 建設工程學院時間:2020年12月23日(周三)18:30-19:30地點:吉林大學朝陽校區鑽採樓529主辦單位:吉林大學研究生工作部承辦單位: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來源:中國能源網3月2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第二輪試採,日前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
  • 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48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據新華社6月5日電 歷時9年,累計投入5億元,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5月18日,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這一凝結中國理論、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的突出成就,向世界宣告著中國人民勇攀科技頂峰的昂然自信。這一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成功突破,展現出我國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方面的篤定決心。
  • 地質調查局副局長:中國有望率先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2017年5月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成功後,其產業化進程正在步步推進。8月25日在京舉行的「2018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介紹稱,中國是世界上既有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有陸域天然氣水合物的極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從目前全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進程來看,我國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下一步,我國通過大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有望率先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2030年前商業開發
    原標題:我國計劃2030年前進行可燃冰商業開發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其實,可燃冰並非都像冰塊一樣。在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天然氣水合物其實都和泥沙混在一起。
  • 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 可滿足兩百年能源需求
    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賀電,其中提到:「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誌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那麼,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可燃冰,到底是什麼?
  • 中國首次成功試採海域可燃冰
    系全球首個成功在海域穩定開採可燃冰的國家;2030年前將會商業開發利用新京報訊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官微「中國地質調查」消息,昨天,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標誌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據了解,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能的國家。
  • 我國剛鑽獲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離商業開發至少有10年時間
    這一重大突破,證明了我國凍土區存在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對認識天然氣水合物成藏規律、尋找新能源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再次證明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的調查與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目前研究結果表明,天然氣水合物分布廣泛,資源量巨大,是煤炭、石油、天然氣全球資源總量的兩倍,為世界各國爭相研究、勘探的重要對象。中國高度重視陸域永久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的調查與研究工作。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 邁出產業化關鍵一步(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自然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成功。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第二輪試採成功實現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階段性跨越,邁出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中極其關鍵的一步。 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開發已被納入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目錄。國土資源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在稅收優惠、價格補貼等方面制定出臺扶持政策,提升企業積極性,鼓勵和引導企業有序進入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領域。據權威數據,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正式推進 目前有5個礦點試開採
    昨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開發」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從論壇上獲悉,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中石油在北京籤署了《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推進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
  • 可燃冰:石油天然氣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於海洋300—3000米水深的海底沉積物中,主要賦存於陸坡、島坡和盆地的沉積物或沉積巖中。以其儲量豐富及高效清潔特點被譽為「後石油時代」重要替代能源。陸地上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者大陸邊緣的斜坡和隆起處。近海海底是可燃冰寶庫。但是,可燃冰被封閉在海底的低溫高壓環境中。
  • 我國可燃冰資源可用百年以上 千億噸石油級別寶藏打開
    每立方米的可燃冰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規天然氣的1.43倍,明顯高於煤炭、石油,燃燒汙染卻又比煤、石油小,更加的清潔環保。  可燃冰資源儲量豐富,其廣泛分布於全球大洋海域,甲烷含量是天然氣資源量的60倍,估算其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傳統化石燃料碳總量的兩倍。
  • 可燃冰:點亮深海新能源曙光|天然氣|油氣|天然氣水合物_網易財經
    (趙海建)中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5月18日對外宣布,5月10日起,我國從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也即可俗稱的「可燃冰」)礦藏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姜大明表示,這意味著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取得歷史性突破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消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網站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 中國在海域連續穩定試開採可燃冰成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據央視新聞今天(18日)援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這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今日中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發去賀電。
  • 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
  • 中國可以淘汰石油、天然氣了
    可燃冰燃燒後只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而且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