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中國可以淘汰石油、天然氣了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官方宣布,我國正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也第一時間發去賀電!

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外觀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燒,又被稱作「可燃冰」、「固體瓦斯」、「氣冰」。

可燃冰燃燒後只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而且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

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據預測,我國可燃冰遠景資源量超過1000億噸油當量,潛力巨大。

5月10日起,中國地質調查局從我國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採出天然氣。

經過試氣點火,已連續產氣8天,最高產量3.5萬立方米/天,平均日產超1.6萬立方米,累計產氣超12萬立方米,天然氣產量穩定,甲烷含量最高達99.5%,實現了預定目標。

這次試採成功是我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採。

這為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商業性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儲備,積累了寶貴經驗,打破了我國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長期跟跑的局面,取得了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的完全自主創新,實現了在這一領域由「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綠色發展、建設海洋強國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可燃冰並非都像冰塊一樣,其實絕大多數都和泥沙混在一起,此次南海試採成功的就是一種泥質粉砂類型礦藏,可以說是未來最具商業價值的一種。

下一步,試開採團隊將繼續在附近海域再進行二到三個不同礦區和類別的試開採工作,積累更多試開採經驗,為在2030年前進行天然氣水合物商業開發打下基礎。

點擊看央視報導視頻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39/6399375.html report 1656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官方宣布,我國正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也第一時間發去賀電!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創!中國成功開採海底可燃冰:可淘汰石油天然氣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官方宣布,我國正在南海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也第一時間發去賀電!可燃冰燃燒後只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汙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10倍,而且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通過勘查,2016年在我國海域圈定了6個可燃冰成礦遠景區,在青南藏北優選了9個有利區塊。
  • 中國發明可燃冰冷鑽熱採,替代石油天然氣?
    據新華社消息,經過10餘年的技術攻關,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了一種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冷鑽熱採關鍵技術,居於國際領先水平。
  • 世界十大石油天然氣公司, 前三名中有兩家中國公司
    小編已經把最精彩的內容寫在下邊,請您耐心的把文章閱讀完可以嗎?您的閱讀就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此外,滿足小編一個小小的請求好嗎?幫忙點點關注,閱讀完文章別忘了留下您寶貴的意見!不管時代如何的發展變遷,石油和天然氣都是世界稀缺能源,一直來石油和天然氣項目也是備受大家的矚目,而且它們還有著非常驚人的收入和利潤。
  • ...UOP 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合作攜手在中國開發生物燃料項目
    -- 兩家公司將對生產綠色柴油和綠色航空燃料的中國原料及設備安裝進行評估,以生產可再生燃料並提高乙醇能源效率 美國伊利諾斯州德斯普雷恩城2009年11月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霍尼韋爾(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ON)旗下的 UOP LLC 公司今天宣布,該公司已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籤訂諒解備忘錄,共同在中國開發多種生物燃料技術和項目
  • 可燃冰:石油天然氣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又稱「天然氣水合物」,賦存於海洋300—3000米水深的海底沉積物中,主要賦存於陸坡、島坡和盆地的沉積物或沉積巖中。以其儲量豐富及高效清潔特點被譽為「後石油時代」重要替代能源。陸地上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極地永久凍土帶之下,或者大陸邊緣的斜坡和隆起處。近海海底是可燃冰寶庫。但是,可燃冰被封閉在海底的低溫高壓環境中。
  • 阿布達比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關注天然氣的重要性
    第十六屆阿布達比石油和天然氣國際會議暨展會(ADIPEC)10日在阿布達比國家展覽中心拉開帷幕,為期三天的會議和展覽將吸引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
  • 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
    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範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 實際上,這個假說並不成立,原因是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轉化為石油的話,成油量與地球上探明的儲量相差過大。
  • 可燃冰資源引多國關注 為石油天然氣替代品
    據統計,2010年中國消費能源超過20億噸油當量,約佔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20%,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能源消費大國。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所佔比重,世界分別為29%、33%和24%,美國分別為32%、29%和24%,中國分別為70%、18%和4%,其中,國內開採石油2.03億噸,進口2.39億噸,進口石油依存度達54%,其中近75%來自西亞和非洲。
  • 美國或將市場讓給俄,中國買家停購美國石油天然氣後,事情有新進展
    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首席分析師伊戈爾尤什科夫曾表示,美國將中國天然氣市場讓給了俄羅斯。而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也曾表示,在俄羅斯增加中國石油天然氣出口情況下,2020年前貿易額達到2000億美元完全可以實現。
  •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運行4周年
    在這四年裡,交易中心始終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專業、誠信、高效」原則,以建成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國家級、國際性石油天然氣交易平臺為目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市場化、國際化的交易平臺。
  • 按照目前全球的石油儲備量,人類還可以使用多少年?
    20年前有人預測地球的石油只夠使用20年,現在有些專家預測全球的石油大概還可以使用40年左右,但是我認為全球石油可以使用的年限肯定會比50年更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石油探明儲量不斷增加20年前也就是1999年,全球剩餘的石油探明儲量大概是是1402.8億噸,而當年全球的石油產量是
  • 【中國科學報】「中國天然氣之父」與天然氣工業
    為了能儘快彌補專業的不足,在此期間他幾乎讀完了江漢油田圖書館石油專業和地質專業的書,從中了解到當時世界和中國存在石油與天然氣生產、研究的不平衡,前者產量高、研究深入,後者產量低、研究薄弱。  「中國的石油當時勘探開發得很不錯,但是幾乎沒有人重視天然氣,也沒有列在國家開發議程中。我認為要想在工作出成績只能另闢蹊徑,選擇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戴金星說。
  • 中國石油加快推進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
    近日,國土資源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北京籤署《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標誌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事業進入新階段。
  • 全球油氣發現好於預期-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報綜合消息 繼土耳其8月21日公布其在黑海的重大天然氣發現後,全球勘探領域陸續迎來多個喜訊:挪威能源巨頭Equinor10月29日宣布和bp加拿大分公司在紐芬蘭近海發現了兩個新油田;美國康菲公司11月10日報告,在距離挪威海岸大約150英裏海域獲得新的凝析油發現
  • 消息:全球石油公司的排名被重塑?
    近日,美國《石油情報周刊》(Petroleum Intelligence Weekly簡稱PIW)公布了2020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綜合排名。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第三,排名與去年一致。中石化綜合排名較2019年保持不變,列第19位;中海油綜合排名上升1個名次列30位。
  • 觀察丨中國石油大學張玉清:2040年天然氣或超煤炭成為第二大能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6月22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兼職教授張玉清在「2020年上衍能源論壇」發表主題為「新形勢下我國天然氣產業公平開放與市場化發展的思考」的演講,談論世界能源發展趨勢並分析展望我國天然氣發展未來。經中國證監會批准,6月22日,低硫期貨合約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
  • 胡文瑞:中國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與低碳社會
    第二個方面,全球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  一位哲人的預言,「人類將首先進入天然氣時代,這是羅伯特先生在美國國會18次報告做的主題。  他認為全球天然氣僅僅處於萌芽時期,開發利用類型「香水」。石油已進入後石油時代,全球能源以煤炭和石油為主,將轉變為更清潔、更環保、分子結構更簡單的天然氣時代。
  • 正式運行4周年 圖說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在這四年裡,交易中心始終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專業、誠信、高效」原則,以建成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國家級、國際性石油天然氣交易平臺為目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市場化、國際化的交易平臺。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十家股東單位組成:新華社、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申能集團、北京燃氣、新奧能源、中國燃氣、港華燃氣、中國華能,註冊資本金10億元,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國內合資)。
  • 石油、天然氣的來源
    對石油、天然氣(以下簡稱油氣)生成的來源,科學家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生物死亡後轉變成的,及有機生成學說。
  •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首場液化石油氣線上交易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首場液化石油氣線上交易 2020-12-30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