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氣發現好於預期-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2020-11-22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報綜合消息 繼土耳其8月21日公布其在黑海的重大天然氣發現後,全球勘探領域陸續迎來多個喜訊:挪威能源巨頭Equinor10月29日宣布和bp加拿大分公司在紐芬蘭近海發現了兩個新油田;美國康菲公司11月10日報告,在距離挪威海岸大約150英裏海域獲得新的凝析油發現;印度石油公司11月13日表示,在阿薩姆邦有新的天然氣發現……

  儘管人們擔心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和油氣供需雙重打壓下,今年全球油氣發現可能會降至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但實際上全球油氣勘探表現出很強的韌性。雷斯塔能源11月16日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全球今年已探明油氣儲量超過80億桶油當量,預計年底穩定在100億桶油當量左右。加之土耳其薩卡裡亞等未被統計的油氣儲量,還會使最終數據有額外的上升空間。這意味著今年油氣儲量將不會回到2016年的低點,即77億桶油當量。

  根據報告,新發現的油氣儲量具有鮮明特點。從油氣結構看,探明總儲量中天然氣發現佔46%,約37.5億桶油當量,而液體儲量為43.1億桶油當量。從海陸分布看,截至10月底共有73項全球常規發現,陸上發現和海洋發現在數量上平分秋色——陸上36項、海上37項。但質量上顯然海上發現更勝一籌,佔總探明儲量的3/4以上,其中33%位於超深水區,38%位於深水區,29%位於淺水區。

  雷斯塔能源高級上遊分析師Palzor Sheng表示:「全球油氣運營商將在今年最後兩個月,通過計劃中的探井爭取更多的油氣發現。我們認為,今年探明儲量可能在100億桶油當量左右。」

  報告顯示,截至10月底,俄羅斯以新探明15.1億桶油當量資源量位列全球榜首位,蘇利南和阿聯分別以13.9億和1億桶油當量位居第二和第三。分析未來走勢,雷斯塔能源稱,油氣公司正在精簡投資組合和勘探策略,對勘探前景的審查將比以往更嚴密,探井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機會只留給那些成功率高的區域。出於財務和環境方面的原因,企業將不太願意在環境敏感區域承擔鑽井的高風險。因此,巴西福斯阿馬佐納斯(Foz do Amazonas)和巴倫支海(Barents Sea)等地區的石油潛力可能無法得到釋放。基於上述原因,未來幾年全球年油氣發現量可能會呈現穩定在100億桶油當量左右的新常態。

相關焦點

  • 「智」引:走進重點實驗室(26)-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在碳酸鹽巖構造-巖相古地理、儲層成因、評價及預測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為中國石油海相碳酸鹽巖油氣勘探開發提供了支撐,推動了碳酸鹽巖儲層地質學學科發展。  碳酸鹽巖儲層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石油儲層領域地質理論與技術研發中心、技術服務中心和人才培養中心。
  • 求索 創新 登攀-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參加工作34年來,金鳳鳴一直從事一線石油勘探地質研究,先後在華北油田、大港油田主研與合作完成科研項目30多項,技術指導完成科研項目100多項,作為主要貢獻者參與發現了趙州橋、寶饒、歧北潛山、埕海斷坡、滄東陸相頁巖油等數十個油氣田(藏),合計新增石油地質儲量達6億多噸。
  • 用科技重器撬開「磨刀石」油氣寶 -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低滲透油氣藏勘探開發是全球開發的大趨勢,也是中國油氣開發建設的主戰場。在我國已探明的儲量中,低滲透油藏儲量約佔全國儲量的2/3以上,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用舉足輕重。鄂爾多斯盆地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號稱「滿盆氣、半盆油」,但95%的油氣藏以低滲透、緻密油氣、頁巖油氣為主,開採難度極大。
  •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_中國石油報
    中國石油企業標識以其簡潔醒目的視覺形象獲得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並親切地把它稱為「寶石花」。    在公眾心目中,「寶石花」直觀和形象地代表著中國石油,突破了語言和文字等障礙,有效地宣傳了中國石油企業形象,提升了中國石油品牌價值,擴大了中國石油及其旗下產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然而,「寶石花」的使用是不是可以不分場合、地點和功用呢?
  • 走進青河:甜水潤澤新邊疆-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掛職幹部、青河縣委常委、副縣長陳海說。  2017年底,養殖合作社合伙人阿勒哈爾別克與其他4位合伙人,成立了阿熱合勒特養牛合作社。在中國石油的扶持下,養牛規模逐年擴大。截至去年年底,出欄120頭牛,帶動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事飼草種植、日常養護,每戶平均增收1萬元。
  • 創新攻關 痴心不改-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1985年,劉有平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畢業,一直在寶石機械成都專用車公司工作,為提高國產壓裂車技術裝備水平躬耕不輟。從技術員到分廠主任、產品設計所所長、專用車公司副經理再到寶石機械公司技術專家,變化的是他的職務,不變的是他對技術和產品研發工作的熱愛。
  • 中東地區將對油價走勢產生更大影響-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當前,市場普遍預計,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大幅回升,但仍低於疫情前水平。市場研究機構大多預期,2021年國際油價僅會溫和上漲。新的一年,中東地區產油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份額預計將有所回升,歐佩克+減產協議和中東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將更多影響國際油價。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聚焦油氣智能鑽井變革性技術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劉誌慶)油氣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資源。據了解,2019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油氣供應安全形勢嚴峻。鑽井工程是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關鍵工程技術,勘探、發現和開採油氣均離不開鑽井。
  • 走進集團公司石油精神教育基地·追尋精神的力量--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臺參一井侏羅紀綻放的「報春花」臺參一井是吐哈油田的發現井、功勳井。1989年1月5日,鄯善弧形構造帶上的科學探索井——臺參一井在侏羅紀地層喜獲工業油流,被譽為當年中國石油工業的「第一枝報春花」,並由此發現了鄯善油田。
  •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運行4周年
    在這四年裡,交易中心始終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專業、誠信、高效」原則,以建成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國家級、國際性石油天然氣交易平臺為目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市場化、國際化的交易平臺。
  • 正式運行4周年 圖說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在這四年裡,交易中心始終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專業、誠信、高效」原則,以建成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國家級、國際性石油天然氣交易平臺為目標,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市場化、國際化的交易平臺。2015年10月21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和時任價格司司長(現任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出席《中央定價目錄》新聞發布會,提出「引導上下遊企業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交易形成價格」。
  • 玉門油田推進三次採油試驗-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周蕊)截至2020年12月31日,玉門油田恢復油井21井次,日恢復產能12.5噸,年增油1326噸;恢復水井15口,日恢復注水量259立方米,年增注水量超4.1萬立方米。
  • 大慶煉化聚焦質量提升-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陳吉軍)10月以來,為了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大慶煉化公司煉油生產一部催化作業區管理人員每天深入現場,盯在主控室組織調節操作,不斷摸索分餾塔頂溫的控制範圍,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 巴倫石油在二疊紀盆地發現大型新油氣儲量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據油氣新聞8月21日消息稱,自2018年以來,巴倫石油公司(BarronPetroleum)及其執行長曼吉特(羅傑)薩霍塔一直在二疊紀盆地與一位著名的地球科學家合作,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
  • 與潮水「賽跑」 創搬遷紀錄-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特約記者牛雲 通訊員李浩)「真驚險呀!最後一批車搬出井場時,湖水已漲至路基,再遲一個小時,部分設備就該留到水裡了。」  11月26日,向記者說起這次和潮水賽跑的搬遷,西部鑽探國際工程公司哈薩克斯坦阿克糾賓項目部XD35039隊平臺經理喬興元還心有餘悸。
  • 遼陽石化實現環氧乙烷管道輸送-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志強 通訊員史佳俊)11月13日記者獲悉,隨著下遊用戶開始從管道接收環氧乙烷產品,管輸量逐漸提高,標誌著遼陽石化乙二醇環氧乙烷外輸改造項目開車成功,並正式採用管道輸送和汽車槽車運輸兩種模式加快產品出廠。
  • 中國石油2020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側記
    12月25日至27日,中國石油召開2020年度油氣田開發年會,全面總結 「十三五」以來油氣開發工作,交流經驗做法,部署下一步工作。回顧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中國石油加快推進「七年行動計劃」,發揮科技核心競爭力作用,抓好提質增效工作,油氣生產呈現穩健發展態勢,實現「十三五」油氣開發工作圓滿收官。
  •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首場液化石油氣線上交易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首場液化石油氣線上交易 2020-12-30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
    8月1日,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2019年領導幹部工作會上,備受關注的《西南油氣田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發展規劃》正式亮相,根據規劃,2025年天然氣上產500億立方米,其底氣何在?科研機構:內部形成包括五院一所、三大技術支持中心、9個礦級科研所的各級科研機構。科研平臺:建立由7名院士領銜的四川省院士工作站、6個博士後工作分站、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三大技術平臺。戰略聯盟:與中國石油集團內部單位共建研究機構3個,與4所國內知名高校建立5個特色技術研究中心。
  • 如何降低石油鑽井作業風險?中國石油夢想雲助力油氣數位化轉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姝欣)目前,中國石油鑽井作業遍布全球,點多面廣線長,地表情況複雜,地下看不見摸不著,作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企業紛紛加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發展以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