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召開

2021-01-22 中國科學院

6月28日至7月3日,「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共有來自全球的古生物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約八百餘人出席了本次大會。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戎嘉餘院士、楊群所長等26位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大會並分別作口頭學術報告。

本次會議上,各國代表圍繞著「地質和化石記錄與生物多樣性」、「宏演化及現代綜合進化論」、「全球變化的微體古生物學記錄」、「微體化石與生命之樹」、「古生物收集」等27個主題開展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除學術報告會外,會議還安排了多條內容豐富的野外地質考察路線。

由於中國古生物化石資源豐富,研究成果卓著,目前已成為國際古生物學界關注的焦點。應大會組委會安排,南京古生物所楊群所長和戎嘉餘院士還召集組織了為期兩天的「Symposium on Recent discoveries and advances in the palaeontology of China」(中國分會),安排了特邀報告、口頭報告40多個,全面介紹了中國古生物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國際古生物學大會」是古生物學領域最高規格的國際會議,每4年舉辦一次,上一屆於2006年由南京古生物所在北京組織舉辦。組織和參加此次會議將有助於展示我國古生物學研究最新成果,促進國際學術交流,進一步提高我國古生物學研究的國際學術地位。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及多家國際航天機構負責人:祝賀並期待第三屆空間大會召開
    國際在線消息(特約記者 孟彥):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第三屆空間大會」),將於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歐洲航天局等多家國際航天組織負責人等,以不同形式發來賀信賀電,祝賀這一航天盛會召開。
  • 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在京召開,聚焦空間技術和平利用、抗疫與健康
    《衛星與網絡》農燕 報導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於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詞是「和平、健康、合作」。期間,來自中國、美國、歐盟等空間領域的院士、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等,重點圍繞空間技術在醫療衛生、健康防疫等民生領域的應用深入研討交流,以更好促進空間經濟發展、造福人類健康。
  • 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北京召開
    7月28日至8月1日,第八屆國際天然氣水合物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主辦,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科院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廣州天然氣水合物中心參與承辦。
  • 第三屆全國熱應力大會在寧波成功召開
    第三屆全國熱應力大會在寧波成功召開 2019-12-10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26屆國際鳥類學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
    第26屆國際鳥類學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劉小如、雷富民分別當選國際鳥類學委員會主席、副主席2014
  • 關於第四屆國際納米藥物大會延期召開的通知
    關於第四屆國際納米藥物大會延期召開的通知 2020-04-2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六屆國際犛牛大會暨第一屆青海犛牛產業大會在西寧召開
    8月28日,第六屆國際犛牛大會暨第一屆青海犛牛產業大會在西寧召開。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劉寧發來賀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予波致辭。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全國畜牧總站、農民日報社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劉寧在賀詞中說,值此第六屆國際犛牛大會暨第一屆青海犛牛產業大會舉行之際,受省委書記王建軍委託,我謹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 第十六屆國際石炭-二疊系地質大會在南京
    6月21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主辦的「第十六屆國際石炭-二疊系地質大會」開幕式在南京舉行。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科學家出席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為期四天,將對石炭-二疊系地質歷史時期高精度古生物地層、界線層型與全球對比、泛岡瓦納古生物地理學、生物多樣性模式、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地質生物學、生物大滅絕等12個會議主題的最新國際進展展開討論和學術交流。    石炭-二疊紀是地質歷史中頗具特點的時期之一。
  • 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召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4日訊(記者陳發明 通訊員馬睿君)8月23日,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NC-IUGG)與中國科學院地學部聯合主辦,蘭州大學承辦。
  • 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大召開
    中新網甘肅新聞8月24日電(記者 南如卓瑪)8月23日-8月24日,由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NC-IUGG)主辦,蘭州大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 第三屆反演問題計算方法及其應用國際會議召開
    7月8日至12日,由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東華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反演問題計算方法及其應用國際會議在江西省南昌市東華理工大學召開。地質地球所王彥飛研究員和莫斯科大學Yagola教授擔任會議共同主席。
  • 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第三屆眼科大會在沈舉行
    新華網瀋陽11月13日電(唐曉瑭)11月13日,由瀋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瀋陽市科學技術局、渾南區人民政府、瀋陽何氏眼科醫院承辦的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第三屆眼科大會暨"基因精準防控糖尿病眼病項目"啟動儀式在瀋陽舉行。  大會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
  • 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8月23日-8月24日,由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NC-IUGG)主辦,蘭州大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一帶一路與地球科學(The Belt and Road & Earth Sciences)」,共有10位兩院院士、1000餘名專家參會。大會內容包含特邀報告、分會場專題交流、新技術發布、新產品展覽等,還設立了優秀學生論文獎,旨在助力實現我國從「地學大國」向「地學強國」的跨越,並為中國地球科學工作者提供一個與國際相關領域頂尖科研人員進行溝通、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 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將促進空間技術二次利用、產業轉化
    中國日報11月18日電(記者 趙磊)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將於今明兩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詞是「和平、健康、合作」。期間,來自中國、美國、歐盟等空間領域的院士、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等將重點圍繞空間技術在醫療衛生、健康防疫等民生領域的應用深入研討交流,以更好促進空間經濟發展、造福人類健康。
  •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日內瓦召開
    中國日報8月29日電 當地時間8月17日至28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全球169個締約方的政府代表團、200多個國際組織和新聞媒體共17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第五屆亞洲蕨類植物學大會在深圳召開
    11月15日—17日在深圳召開了第五屆亞洲蕨類植物學大會。
  • 中國蛋白質組學第三屆學術大會召開
    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籌)和中國人類蛋白質組組織(CNHUPO)(籌)主辦,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承辦的「中國蛋白質組學第三屆學術大會」於近日在長春落下帷幕。    賀福初、汪爾康、饒子和、強伯勤、施蘊渝、倪嘉纘6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董紹俊,及各地代表400多人參加了大會。
  • 第29屆物理中的群論方法國際大會在南開大學召開
    本報訊 8月20日,由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主辦的第29屆物理中的群論方法國際大會開幕
  • 提升中醫基層服務能力 第四屆國際扶陽醫學大會在長沙召開
    8月22日—24日,第四屆國際扶陽醫學大會在長沙召開。8月22日—24日,第四屆國際扶陽醫學大會召開,300餘名中醫與中醫愛好者齊聚長沙,共同探討扶陽醫學的學術理論,分享經驗,進一步提高中醫基層服務能力,滿足群眾健康需求。此次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首都文化體育交流公益基金會主辦,國際扶陽醫學大會組委會承辦,湖南民達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協辦。
  • 第十八屆離子源國際會議在蘭州召開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9月2日,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第十八屆離子源國際會議在蘭州開幕,來自北美、歐洲、亞洲60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的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討離子源技術、物理、應用及其相關領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