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我國新發現天然氣水合物 分別位於南海和青海

2021-01-08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代睿

11月16日,封面新聞記者獲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國土資源部將我國新發現的天然氣水合物予以公布。

根據公告,礦種名稱為天然氣水合物。發現單位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發現時間及產地分別為: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發現時間為2007年6月,產地為南海神狐海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15度20.058分,北緯19度55.711分;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發現時間為2008年11月,產地為青海祁連山,地理坐標為東經99度10.260分,北緯38度5.591分。

何為天然氣水合物?據介紹,是指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控制的穩定域內,由甲烷為主的烴類氣體與水形成的類冰狀結晶化合物,多以固態等形式賦存於海底沉積物或陸上凍土區巖石的裂隙、孔隙中。在相對穩定的溫度、壓力條件下,不同相態烴類共生構成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系統,在我國海域和陸域均有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分布。天然氣水合物的成因特點、賦存方式具有特殊性,在化學性質和物理特徵方面明顯區別於常規天然氣、煤層氣和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受低溫、高壓條件控制,具有特殊的成藏機制,勘探開採技術具有特殊性。

天然氣水合物有何作用?據介紹,其能量密度高,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天然氣水合物開採出來的天然氣在用途上與常規天然氣一樣,主要用於民用和工業燃料,化工和發電等。

確立天然氣水合物新礦種的重要意義?國土部表示,一是有利於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分布廣、類型多、資源量大,可用於民用和工業燃料,化工和發電等,是我國重要的戰略後備資源,其開發利用將為國家能源資源保障提供新的方向,降低油氣資源對外依存度,將會提升我國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程度。二是有利於優化能源生產和消費格局。確立天然氣水合物新礦種,會加快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早日實現開發利用的步伐,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對於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推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三是有利於放開天然氣水合物礦業權市場。確立天然氣水合物新礦種,有利於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國內外具有資金、技術實力的多種投資主體進入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領域,可以極大地激發市場的活力。四是有利於促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科技創新。確立天然氣水合物為新礦種,有利於加大科技攻關力度,通過自主創新掌握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的核心技術,形成適合我國地質條件的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方法、勘查開採關鍵技術及配套裝備,促進天然氣水合物領域技術的全面進步。五是有利於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加快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探開發,有利於拉動鑽採裝備製造、管網建設、工程施工、液化天然氣船、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特種技術及裝備製造,可增加就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上遊勘探開發、中遊運輸儲備、下遊綜合利用的完整產業鏈。

相關焦點

  • 我國剛鑽獲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離商業開發至少有10年時間
    這是我國繼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鑽獲天然氣水合物之後的又一重大突破。首次在我國陸域發現天然氣水合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也是繼加拿大1992年在北美麥肯齊三角洲、美國2007年在阿拉斯加北坡通過國家計劃鑽探發現天然氣水合物之後,在陸域通過鑽探獲得天然氣水合物樣品的第三個國家。
  • 國務院批准天然氣水合物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
    日前,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天然氣水合物列為我國第173個礦種。11月16日,國土資源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新礦種的基本情況、獲批意義和下一步重點工作安排進行了介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天然氣水合物成為我國第173個礦種,發現單位為中國地質調查局。
  • 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48 來源: 來源:楚天都市報據新華社6月5日電 歷時9年,累計投入5億元,我國在南海北部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勘察有了新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
    據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摘要:以我國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勘查區為研究對象,全面開展了天然氣水合物成礦理論研究,在深入了解南海北部區域沉積、構造、溫壓等天然氣水合物基本成礦條件的基礎上,開展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動力學及成藏演化過程研究,預測了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成藏分布,並在天然氣水合物淺表層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異常響應特徵方面獲得了新認識,為天然氣水合物後續勘探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
  • 中國石油加快推進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
    近日,國土資源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北京籤署《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標誌著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事業進入新階段。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中集集團供圖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取得歷史性突破
    人民網北京5月18日電(綜合新華社、央視網消息)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官方網站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取得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的歷史性突破。
  • 國土資源部:我國首次在陸域凍土帶鑽獲"可燃冰"
    國土資源部於9月25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先後於2008年11月和2009年6月,在青海省天峻縣木裡鎮永久凍土帶多次成功鑽獲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實物樣品。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在中低緯度凍土區發現「可燃冰」的國家,是繼加拿大、美國之後第三個在陸域鑽獲「可燃冰」的國家。部總工程師張洪濤代表國土資源部向外界發布了這一消息。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儲量驚人
    金慶煥:走向藍海,發展海洋經濟,就不能忽視石油天然氣。根據聯合國統計,世界海洋經濟格局中,海洋油氣產業的佔比高達50%左右。我們甚至可以說,開發好了海洋油氣,就是發展好了海洋經濟。  現在我們的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的拓展,這就是因為天然氣水合物這種資源的出現。
  • 再鑽南海可燃冰—聚焦中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勘探
    中國計劃:將在南海再鑽「可燃冰」    我國南海北部陸坡整體調查研究程度仍較低,調查程度差異較大,對天然氣水合物的地質認識仍不足,距查明資源狀況、探明地質儲量仍有差距    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部原總工程師張洪濤在今年6月初參加「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時透露,我國明年有望在南海再次鑽探
  • 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試採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歷史性突破。5月18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在試採海上平臺舉辦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現場會。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宣布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 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正式推進 目前有5個礦點試開採
    昨日,「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開發」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從論壇上獲悉,國土資源部與廣東省、中石油在北京籤署了《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推進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連續試採達42天
    可燃冰試採平臺——藍鯨一號,全球首座第七代半潛式鑽井平臺  央廣網廣州6月21日(記者彭小毛)記者今天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試採平臺現場採訪時了解到,截至6月21日14時52分,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已連續試採達42天,累計產量超過23.5萬立方米。
  • 國土資源部2013年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成果新聞發布會
    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向大家發布一個重大喜訊,就是在我國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探獲了高純度新類型天然氣水合物。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關領導和專家有: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車長波;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部主任張海啟;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溫寧;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張光學,張局長他同時也是本次天然氣水合物調查的兩名首席科學家之一。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萬裡長徵」已邁出關鍵性一步,面對後續依然艱巨繁重的工作任務,5月24日,國土資源部進一步強調,沉下心來,馬不停蹄,加快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進程,為推進綠色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天然氣水合物的開採與應用,有理由被人們寄予更高的期盼與希望。
  • 我國水合物、鋰等新能源礦產勘查取得系列新突破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王立彬)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15日說,為應對新能源產業國家戰略發展需要,我國水合物、鋰等新能源礦產及油頁巖等非常規能源礦產勘查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汪民在2011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說,通過新一輪全國國土資源大調查,我國新能源資源調查評價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 ...1.6萬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nbsp&nbsp&nbsp&nbsp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試採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歷史性突破。黨中央國務院發來賀信。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裸露「可燃冰」
    [video:20170923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裸露可燃冰]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日前發布消息,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支持下,我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海域發現裸露在海底的
  • 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裸露「可燃冰」
    新華社青島9月22日電(記者張旭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支持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海域發現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 我國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天然氣水合物關鍵探測技術
    經過科技工作者十餘年的持續努力,我國已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天然氣水合物高精度地震、原位及流體地球化學等關鍵探測技術,為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實現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及今後區域規模找礦發揮巨大的技術支撐作用。    3月8日,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