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被稱為地球最後一塊淨土,一直以來都是神秘、嚴寒的代表,而南極科考也被稱為最危險的戶外科考之一,可是一位位的科學家,卻前赴後繼的前往南極進行科考,不惜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也要揭開南極的神秘面紗。
用我國生態學家孫立廣的話來說:"走前人走出了的路,永遠也開創不了新的風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更應該發現一些新的知識!"。這位老南極科研學者的一席話,正說明了南極的魅力,就是"未知"!
歷經危險,科學家南極科考
南極,身為極地,在這裡進行科學考察,可不是旅遊看風景,而是一趟充滿危險而又嚴謹的科學探索。每次的南極科考都是一次遊走在生與死之間的冒險。
不管是一開始的暈船還是面臨的極端氣候,登陸南極以後氣溫常年在零下10以上,一旦失溫就直接面對死亡,而且在南極走路也要特別小心,看起來是厚厚的雪很安全,踩上去才知道是"冰裂"下面是萬丈深淵!
企鵝糞便,隱藏眾多玄機
大家都知道,南極沒有任何人類在那裡定居,生活在南極的土著居民,就只有企鵝、海豹等野生動物,自然它們就成了重要的研究對象,特別是企鵝,因為它活動面積廣,僅是海裡更是會先對海豹這些動物深入南極大陸,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對象,包括企鵝的糞便都是如此!
企鵝,雖然不會飛,但是她屬於鳥類,因此它屬於洩殖科,也就是所謂的"直腸子",吃完就拉,因此它的糞便也就往往真實的反應了企鵝在那一刻所處的環境是怎麼樣的,根據研究企鵝糞便含有的九種元素鍶、氟、硫、鋅、磷、鈣、鋇、銅、硒這九種元素的變化,來知道全球變暖對於企鵝健康以及飲食的影響,根據它食物中含有的磷蝦數量,來估算磷蝦群體的數量和全球變暖之間的關聯性!
全球暖化,保護企鵝和人類共同家園
其實隨著全球暖化,企鵝、海豹等動物的生存環境和數量已經在惡化銳減當中,南極冰山融化最終自食惡果的,終將是我們人類自己!我們應該行動起來救救企鵝更救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