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中華文化引領人類文明,不僅要有熱情,更要有科學精神與智慧
要讓中華傳統文化成為能夠引領「人類文明」的世界主流文化,這樣才能真正重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只有中國人自嗨,而不能成為世界主流文化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沒有前途的,也不可能真正成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我們現在所認識的中華傳統文化,僅僅是「真正中華傳統文化」在漫長的傳承過程中,在歷史塵埃上生成的「文化森林」。這個「文化森林」曾經非常的茂密、雄偉,卻並不是「真正中華傳統文化」。而且,這個「文化森林」在今天的人類社會中,也已經失去了繼續生長的土壤、養分。
「真正中華傳統文化」則完全不同,能擔負起引領人類現代文明進入下一個文明的使命。而要讓「真正中華傳統文化」完成這一歷史使命,關鍵在於,中國人要能認識自己祖先的真正文化,而不是迷戀、死抱那個「文化森林」。
而要認識「真正中華傳統文化」,不僅需要中國人對自己祖先文化充滿熱情,更需要有「科學精神」與「大智慧」。
因為,「真正中華傳統文化」並不是世人以往所認識的那種玄學、國學或者哲學,而是對於現代科學來講都是非常超前的科學,是對「重疊結構世界(重疊宇宙)」的認識與應用。
現代科學僅僅是對「單一結構世界(單一宇宙)」的認識與應用,包括現代文明也都是建立在「單一結構世界」基礎上的認識與應用。
我們從上圖就可以看出,人類的現代文明,從「地心說」開始,起步於「日心說」,之後,牛頓的《經典力學》為人類建立了剛性的「單一結構世界」的世界觀,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讓人認識到這個「單一結構世界」並非剛性的,而是彈性的。
彈性的「單一結構世界」並非「完整真實世界」的終極形態,人類文明的下一站將能認識到「完整真實世界」的終極形態——「重疊結構世界(重疊宇宙)」。
所以,當中國人能認識自己傳統文化的本來面目以後,人類就將進入下一個全新的文明。
而在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中,已經為人類能認識「重疊結構世界」作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詳細的分析,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閱讀心智玩家的專欄《Get高端思考》的第四、五、六篇文章。
在現代人的生活環境中,不但有眾多的好萊塢電影在告訴我們「重疊結構世界」,而且在理論物理與數學研究方面,也已經有二個幫助我們認識「重疊結構世界」的科學概念,請看下圖:
現在在網絡上經常看到的「高維空間(四維空間)」與「平行宇宙」的概念,這二個概念就是人類在最終認識「重疊結構世界(重疊宇宙)」之前,出現的二個知識背景。
「高維空間」、「平行宇宙」這二個概念能幫助人逐步從對「單一結構世界」的認識拓展到對「重疊結構世界(重疊宇宙)」的認識。但是,「高維空間」、「平行宇宙」這兩個概念僅僅是人類文明在突破性發展過程中的認識,就好比「日心說」一樣,所以,我們不能把「高維空間」、「平行宇宙」的概念等同於「重疊結構世界(重疊宇宙)」。這二個概念僅僅是用來幫助我們認識「重疊結構世界(重疊宇宙)」的。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這二個概念,我們將在這一篇文章中,為大家分析「單一結構世界(單一宇宙)」、「高維空間(四維空間)」、「平行結構世界(平行宇宙)」、「重疊結構世界(重疊宇宙)」這四個概念。
一、單一結構世界(單一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