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 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

2020-12-05 美通社

2020-2021 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 (ASC20-21) 已進入預賽階段,來自全球各大高校的參賽隊伍將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一項尖端科學的大挑戰 -- 脈衝星搜索。他們將從「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真實觀測數據中,利用開源軟體套件PRESTO搜尋脈衝星的信號數據,並儘可能縮短分析時間。ASC大賽希望通過這道賽題讓大學生助力FAST搜索脈衝星,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

ASC20-21的PRESTO賽題要求各參賽隊伍在功耗3000W約束的超算平臺上,運行組委會統一提供的FAST觀測數據集,最終準確尋找到脈衝星候選體,並且要對PRESTO運行過程進行分析和優化,儘可能地降低計算時間和所需資源。

牛佳瑞博士表示,PRESTO賽題將是對各參賽隊伍從理論到實踐的全方位挑戰。一方面,PRESTO賽題的比賽數據全部來自真實的天文觀測數據,這將讓本科生們接觸到現實中脈衝星研究的科研數據與軟體算法;另一方面,若想在PRESTO賽題中取得好成績,也必須要深入學習和了解脈衝星搜索的相關知識,這將有助於大學生拓展天文學理論知識,激勵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和創新精神,去探索宇宙奧秘。

ASC 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是由中國發起組織,並得到亞洲及歐美相關專家和機構支持,旨在通過大賽平臺推動各國及地區間超算青年人才交流和培養,提升超算應用水平和研發能力,發揮超算的科技驅動力,促進科技與產業創新。ASC超算大賽迄今已舉行至第9屆,吸引超過近萬名世界各國大學生參賽,是全球最大規模的超算競賽。ASC20-21超算競賽總決賽將於5月8日-12日在位於中國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舉行。

(美通社,2020年12月1日北京)

相關焦點

  • 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 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他們將從「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真實觀測數據中,利用開源軟體套件PRESTO搜尋脈衝星的信號數據,並儘可能縮短分析時間。ASC大賽希望通過這道賽題讓大學生助力FAST搜索脈衝星,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
  • 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全球TMT2020年12月1日訊)2020-2021 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 (ASC20-21) 已進入預賽階段,來自全球各大高校的參賽隊伍將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一項尖端科學的大挑戰 -- 脈衝星搜索。
  • 搜索脈衝星,ASC大賽拉近了我們和宇宙的距離
    很多人會認為,這件事似乎距離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很遠,但是今天,ASC20-21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拉近了普通人與前沿科技的距離。因為,用「天眼」搜索脈衝星成為本屆大賽預賽賽題之一。研究它們可以解決許多重大科研問題,例如引力波探測、太空飛行器導航等等,科學家們通過高精度的脈衝星計時研究,就可以利用脈衝星建立宇宙級的「GPS」,準確推算太空飛行器在宇宙航行的坐標。  脈衝星搜索是開啟脈衝星研究的第一步,而目前發現的3000餘顆脈衝星僅僅是全部脈衝星的一小部分。
  • 「中國天眼」搜索脈衝星有多難?
    1月8日,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大學生超算賽事——2020-2021 ASC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初賽結束,來自全球各大高校的參賽隊伍在過去兩個月的時間內,所做的就是利用超級計算機向FAST的海量數據發起「進攻」,完成了一項尖端科學的挑戰——脈衝星搜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牛佳瑞說,脈衝星是近現代天文學、物理學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
  • 「中國天眼」搜索脈衝星有多難?
    2021年1月8日,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大學生超算賽事——2020-2021 ASC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初賽結束,來自全球各大高校的參賽隊伍在過去兩個月的時間內,所做的就是利用超級計算機向FAST的海量數據發起「進攻」,完成了一項尖端科學的挑戰——脈衝星搜索。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牛佳瑞說,脈衝星是近現代天文學、物理學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
  • 脈衝星與引力波,宇宙的盡頭還有什麼?
    聽說,ASC20-21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將脈衝星搜索作為賽題,這不禁讓喜愛天文的我激動不已。 「脈衝星搜索」,這個名詞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比較陌生,但是在天文愛好者眼中它總是與射電望遠鏡聯繫在一起。
  • 「中國天眼」FAST正式開啟地外文明搜索,帶領人類探索宇宙秘密
    4月28日消息,FAST(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目前已經開始了對地外文明的搜索工作,它將尋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生命,簡言之,FAST將擔負起尋找宇宙中另一種類的存在。在1974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就曾經向宇宙發出過一系列的「信息」,如果宇宙中有其它生命存在,就會接收到它發出的「信息」。
  • 《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的射電望遠鏡
    與世界現有最大口徑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其觀測能力提高了10倍,並且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2017年8月22日,首次發現一顆距離地球1.6萬光年的新脈衝星,25日再次發現一顆距離地球約4100光年的新脈衝星。2017年8月18日,接收到一個來自外太空4光年外的可疑宇宙信號。號稱「宇宙之王」的霍金曾對此發出警告:「千萬不要做任何回答!」截止2018年9月12日,「天眼」已發現59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
  • 我在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關於「中國天眼」和神秘的脈衝星,問...
    我在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
  • 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達到了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小時
    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達到了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小時人類對於未知總是有很大的好奇心,總想著去探索,現在對於地球的探索已經不能滿足於人類了,已經發展到對宇宙的探索了。而想要對宇宙進行探索,就需要用到一種儀器,那就是望遠鏡。
  • 世界第一射電望遠鏡的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後來陸續發現了一樣的電磁信號,經過研究才知道是一種高密度的新天體,於是統稱為「脈衝星。而第一顆就起了個「小綠人」的雅號,編號是PSR1919+21。由於脈衝星頻率穩定,就像宇宙中的燈塔一樣指引科學家探索太空之路,還有助於引力波的研究, 提高我國天文科技影響力,另外根據色散量可建立銀河系電子密度的模型等,所以尋找脈衝星具有重要的天文意義。
  • 中國天眼 的新發現——6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全名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所以,圈裡人都叫它「中國天眼」。說完FAST超牛本事,再說說此次發現的「脈衝星」。脈衝星,就是一種能夠高速自轉的中子星,但不是所有中子星都叫脈衝星。
  • 投資超6億的「中國天眼」,除了發現脈衝星,它有什麼作用?
    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現在如何了?在全球第一望遠鏡「中國天眼」正式運行之後,肯定是在繼續對宇宙進行探索之中,並且我們也在正式運行直走,公開說了未來將著力確保裝置高效、穩定、可靠運行,加強國內外開放共享。
  • 「中國天眼」計劃啟動地外文明搜索,尋找外星人
    據中國天眼團隊宣布,自兩年前開始收集數據以來,中國天眼累積發現脈衝星132顆,其中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FSAT為什麼需要搜尋脈衝星呢?這還得從脈衝星的特性說起。科學家們常常利用脈衝星的絕對時空基準特徵來實現宇宙中的定位。 或許在太陽系內人類能辨識自己的位置,但在茫茫宇宙中,脈衝星就是我們唯一辨識目標,對以後星際旅行提供巨大幫助。
  • 中國天眼捕捉宇宙「脈衝星」
    它時強時弱、若隱若現,仿佛穿越亙古蠻荒而來;它源自茫茫宇宙深處,是名副其實的「天籟之音」。
  • 「天眼」FAST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 引力波探測又添新可能
    PSR J0318+0253位置和積分脈衝輪廓 中科院供圖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天眼」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並於近日得到國際認證,這是FAST繼發現脈衝星之後的另一重要成果。
  • 中國天眼到底多先進?能探索137億光年之外宇宙
    宇宙太大了,單銀河系內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就有數千億個,每一個星系都有數量不等的行星。可我們目前派出的飛船或探測器到目前都沒有走出太陽系發現外星文明,那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可以探索尋找外星文明?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想到了另外一種尋找外星文明的方法,那就是用射電望遠鏡搜索接收宇宙中可疑的無線電信號。
  • 中國天眼加快探索脈衝星與地外文明
    據介紹,總控室相當於望遠鏡的大腦,FAST對宇宙中天體的跟蹤以及對不同天區的掃描等指令都會從這裡發出,而監測到來自宇宙中的不同數據信息也首先會在這裡匯集。自從投入使用以來,可以說,這裡為FAST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尋找外星人,「中國天眼」計劃9月啟動地外文明搜索,網友:「三體...
    據中國天眼團隊宣布,自兩年前開始收集數據以來,中國天眼累積發現脈衝星132顆,其中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 FSAT為什麼需要搜尋脈衝星呢?這還得從脈衝星的特性說起。 脈衝星同樣具備這樣的特點,因此它有一個外號「宇宙燈塔」。科學家們常常利用脈衝星的絕對時空基準特徵來實現宇宙中的定位。
  • 美國「天眼」坍塌畫面公布!全世界僅剩FAST一隻「天眼」...
    失去阿雷西博,就失去了一天24小時監控微弱無線電信號的能力,現在我們只有一隻眼睛了。」△中佛羅裡達大學發布的坍塌近景從1963年落成到2016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始終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雖名義上被用於深空科學研究,但實際上在冷戰中是為反導研究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