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脈衝星,ASC大賽拉近了我們和宇宙的距離

2021-01-15 IT168

  2020年1月,有「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通過驗收。而今,FAST已正式運行超過365天。前不久,國家天文臺表示,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在「天眼」的幫助下,中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很多人會認為,這件事似乎距離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很遠,但是今天,ASC20-21世界大學生超算競賽拉近了普通人與前沿科技的距離。因為,用「天眼」搜索脈衝星成為本屆大賽預賽賽題之一。

  脈衝星搜索難在哪裡?

  脈衝星是近現代天文學、物理學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研究它們可以解決許多重大科研問題,例如引力波探測、太空飛行器導航等等,科學家們通過高精度的脈衝星計時研究,就可以利用脈衝星建立宇宙級的「GPS」,準確推算太空飛行器在宇宙航行的坐標。

  脈衝星搜索是開啟脈衝星研究的第一步,而目前發現的3000餘顆脈衝星僅僅是全部脈衝星的一小部分。脈衝星遙遠而緻密,我們無法像夜晚看星星那樣看到脈衝星,需要藉助最專業的天文望遠鏡才能一窺真容,FAST的一大科學目標就是搜尋脈衝星。

  脈衝星搜索非常困難,背後有兩大原因。第一,在地球和周圍的環境中,存在大量的射頻幹擾,這些幹擾比脈衝星信號強得多,如何識別消除幹擾信號是脈衝星搜尋的一大難題。

  第二,觀測數據量龐大,FAST觀測脈衝星每秒會產生3GB數據,月數據量達到了PB量級,這樣大量的數據既難於處理,又難以儲存。為了能夠及時分析FAST產生的龐大數據,科學家需要使用性能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對觀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此外,軟體的優化也尤為必要。

  脈衝星搜索開源軟體PRESTO就是當前科學家們使用的核心工具軟體之一,它的主要設計目的是從對球狀星團的長距離觀測中有效地搜索毫秒脈衝星。據統計,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利用望遠鏡發現的3000多顆脈衝星中,有700多顆是藉助PRESTO發現的。

  ASC20-21的脈衝星搜索賽題要求各參賽隊伍在功耗約束在3000W以內的超算平臺上,通過PRESTO運行組委會統一提供的FAST觀測數據集,最終準確尋找到脈衝星候選體,並且要對PRESTO運行過程進行分析和優化,儘可能地降低計算時間和所需資源。

  筆者看來,脈衝星搜索賽題是對各參賽隊伍從理論到應用實踐的全方位挑戰。這將有助於大學生拓展天文學理論知識,激勵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和創新精神,去探索宇宙奧秘。

  量子計算與AI,一個都不能少

  脈衝星搜索還只是本屆大賽的賽題之一,除此之外,還有量子計算線路模擬和人工智慧NLP英語考試兩道賽題。

  量子計算模擬賽題是ASC20延續下來的賽題,各參賽隊伍需要在超級計算機上使用QuEST軟體,模擬使用30個量子比特組成的量子隨機線路和量子快速傅立葉變換量子線路。這對計算和內存有一定的需求,要求參賽學生不僅具備紮實的超算基本功,還要深入了解量子計算的背景、原理和基礎知識,從而找到合適的優化方法,儘可能縮短程序的運行時間或降低對計算資源的依賴。

  當然,今年ASC的人工智慧語言考試賽題也頗為有趣,所有參賽隊伍需要經歷一場特殊的英語考試——使用組委會統一提供的英語完形填空數據集,自行訓練能夠理解人類語言的人工智慧模型,並讓模型取得儘可能高的「考試分數」。

  AI語言賽題使用的數據集涵蓋了中國多層次的英語語言考試,包括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考研英語等。其中,訓練集包含4603個段落和83395個問題,驗證集包含400個段落和7798個問題,測試集包含400個段落和7829個問題。

  同時組委會規定各參賽隊伍的超算系統不得超出3000W功耗,因此實際能夠使用的計算資源非常有限,如何優化計算資源以最大化發揮超算賽力,也是各參賽隊伍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筆者認為,AI的興起為超級計算開啟了嶄新的世界,如何實現超級計算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將成為未來超算發展的重要方向。

  ASC大賽在超算人才培養的路上砥礪前行

  當前,越來越多科學研究和重大工程中的關鍵問題,已無法單純依靠理論和實驗研究方法加以解決,大規模、高性能的計算和模擬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徑。

  ASC競賽通過傳統科學計算與新興人工智慧計算的賽題設計,對超級計算應用普及和技術推廣具有重要價值,比賽培養了大學生在高性能計算方面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考創新能力,激發了他們對超算的興趣和熱愛,有力推動了超算青年人才的培養和交流,探索了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以賽帶學、以賽促練」的超算人才培養新模式。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如果你想在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裡暢遊,耐心、盡力、刻苦的學習態度將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夠載你駛向成功的彼岸。筆者看來,ASC大賽就是這樣一艘船,除了需要勤奮和刻苦作為動力,還需要持之以恆。

  從2012年開賽到今天,ASC大賽走過了9個春秋,也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生超算競賽。ASC大賽不忘初心,通過平臺推動各國及地區間超算青年人才交流和培養,提升超算應用水平和研發能力,發揮超算的科技驅動力,促進科技與產業創新。

  經過這麼多年的培養,如今越來越多的超算人才都有了用武之地,他們在科研單位、在高校、在商業公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ASC大賽很好的起到了「以賽帶學、以賽促練」的作用,讓一批批對超算有興趣、有熱情、有理想的年輕人迅速成長起來,並通過不斷的培養和實戰讓他們在超算應用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

  ASC20-21超算競賽已結束預賽階段的比拼,入圍決賽的20強隊伍將於1月18日公布。總決賽將於5月8日-12日在位於中國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屆時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精彩的故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 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脈衝星搜索需要超算和軟體 脈衝星搜索是開啟脈衝星研究的第一步,目前發現了3000餘顆脈衝星,但這僅僅是全部脈衝星的一小部分。脈衝星遙遠而緻密,我們無法像夜晚看星星那樣看到脈衝星,需要藉助天文望遠鏡。而天文望遠鏡探測脈衝星,本質上是探測脈衝星發出的輻射信號。
  • 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 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
    2020-2021 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 (ASC20-21) 已進入預賽階段,來自全球各大高校的參賽隊伍將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一項尖端科學的大挑戰 -- 脈衝星搜索他們將從「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真實觀測數據中,利用開源軟體套件PRESTO搜尋脈衝星的信號數據,並儘可能縮短分析時間。ASC大賽希望通過這道賽題讓大學生助力FAST搜索脈衝星,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
  • 「中國天眼」搜索脈衝星有多難?
    而天文望遠鏡探測脈衝星,本質上是探測脈衝星發出的輻射信號。牛佳瑞說,脈衝星搜索非常困難,背後有兩大原因:一是在地球和周圍的環境中,存在大量的射頻幹擾,這些幹擾比脈衝星信號強得多,如何識別消除它們是脈衝星搜尋的大問題;二是觀測數據量龐大,FAST觀測脈衝星每秒會產生3GB數據,月數據量達到了PB量級,這樣大量的數據既難於處理,又難以儲存。
  • 脈衝星與引力波,宇宙的盡頭還有什麼?
    其實從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使用開始,「天眼」就在天文觀測,特別是在脈衝搜索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截至2020年11月,「天眼」已經幫助科學家發現240多顆脈衝星,引發天文學界乃至整個科研界的高度關注。未來,「天眼」還將承擔漂移掃描巡天、銀河系偏振巡天、脈衝星測時、中性氫星系巡天、快速射電暴觀測等多個優先和重大項目,並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中國天眼」搜索脈衝星有多難?
    而天文望遠鏡探測脈衝星,本質上是探測脈衝星發出的輻射信號。  牛佳瑞說,脈衝星搜索非常困難,背後有兩大原因:一是在地球和周圍的環境中,存在大量的射頻幹擾,這些幹擾比脈衝星信號強得多,如何識別消除它們是脈衝星搜尋的大問題;二是觀測數據量龐大,FAST觀測脈衝星每秒會產生3GB數據,月數據量達到了PB量級,這樣大量的數據既難於處理,又難以儲存。
  • 我在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關於「中國天眼」和神秘的脈衝星,問...
    我在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
  • 《宇宙沙盤2》脈衝星怎麼製作 脈衝星製作方法教程
    導 讀 《宇宙沙盤2》是一個宇宙模擬的遊戲,在遊戲中玩家們想要有什麼樣的星,都是可以自己製作的,今天九遊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脈衝星的製作!
  • 中國天眼捕捉宇宙「脈衝星」
    它時強時弱、若隱若現,仿佛穿越亙古蠻荒而來;它源自茫茫宇宙深處,是名副其實的「天籟之音」。
  • 科學家發現了奇怪的磁星和脈衝星之間可能存在的「缺失環節」
    研究人員顯然已經發現了兩種脈衝星之間的「缺失環節」 。 脈衝星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它們是大質量恆星爆炸性死亡留下的超稠密,塌陷的核。脈衝星從其兩極發出輻射束,當從地球上觀察時,它們似乎會產生脈衝,因此得名。(不過,脈衝星實際上並沒有脈動;這是物體旋轉的結果。)
  • 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全球TMT2020年12月1日訊)2020-2021 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 (ASC20-21) 已進入預賽階段,來自全球各大高校的參賽隊伍將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一項尖端科學的大挑戰 -- 脈衝星搜索。
  • 不斷刷新脈衝星數量,還將繼續完善!
    不斷刷新脈衝星數量,還將繼續完善!中國的天眼計劃已經開始了,2017年直徑達500米的望遠鏡於貴州省落成,中國已經開始一步步走向宇宙,與外太空展開的新的交流,天眼剛建成不久後便接收到了宇宙的信號,大家紛紛猜測這是宇宙在和中國打招呼麼,這一發現卻受到了當代物理學家霍金的警告:千萬別對這一信號作出回應,否則後果自負。在他看來這是外星人要開始侵略地球的第一步。
  • 為什麼科學家對脈衝星非常關注?它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宇宙浩瀚無邊,有著無數的星系和天體。人類自走出地球後就被宇宙的神秘和浩瀚所震撼,同時也激發了人類的探索宇宙的熱情。由於人類科技的限制,飛船能夠到達的區域非常有限,這也註定了我們不可能派出飛船和探測器去遙遠的宇宙深處。
  • 發現排名第二,每秒轉707次的脈衝星,每10億次才被探測到一次
    它們像宇宙燈塔一樣發射輻射,可以作為射電脈衝星和/或伽馬射線脈衝星被觀察到(這取決於它們朝向地球的方向)。PSR J0952-0607(該名稱表示天空中的位置)於2017年首次被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確定為可能是脈衝星源的無線電觀測發現。
  • 脈衝星為什麼能產生脈衝?
    脈衝星是一種體積小、密度大、高速旋轉 的恆星,它在旋轉的同時發出窄束無線電波,就像旋轉的燈塔,只有它朝向我們的時候才 能夠檢測到這些無線電波。所以從地球上看, 這種奇怪的恆星發出的好像是脈衝信號。這就是中子星的不同之處,它具有 普通恆星的質量,但體積卻小到難以想像的程度 湯匙大小的中子星物質足有10億噸重。恆星爆炸後的殘留物質會發生塌陷,塌 陷時,它的重力越來越強,原子則被擠得越來越靠近。在一般情況下,原子之間會保持 一定距離,因為原子中繞原子核運動的電子 使原子間相互排斥。
  • 在宇宙中迷路後怎麼回地球?脈衝星將成為宇宙導航系統的關鍵
    在宇宙中,向我們銀河系一樣的星系大約有2萬億個,我們銀河系內和太陽一個級別的恆星約有1000-4000億顆,在我們的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和無數的小天體,太陽系半徑能夠達到1光年。我們到現在也無法描述我們地球在宇宙中的精確位置,這意味著,要是我們在宇宙中迷路了,我們根本無法找到返回地球的路。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總和,是其中所有物質,能量和事件所構成的一個統一體。
  • 在1.9萬光年外,發現中子星,能迅速變成毫秒脈衝星!
    位於距離地球1.9萬光年的密集星團「Terzan 5」中,有一對恆星的奇怪行為引起了天文學家注意。阿爾伯塔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克雷格·海因克說:我們同時使用X射線和無線電波觀測到了一個奇異的恆星雙星系統。在10年前,我們知道中子星是脈衝星,中子星是從伴星吸積物質,但沒有一顆中子星來回切換。
  • 平行宇宙」展覽拉近民眾與科幻距離
    科幻主題演講、國內外科幻影片展映等主題活動,「平行宇宙」科幻主題展覽、科幻藝術展示等專題展覽,多維度、多層次展現科幻魅力。圖為11月2日,北京市民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舉辦的「平行宇宙」科幻主題展覽上參觀影像作品中的道具太空衣。
  • 發現排名第二每秒自轉707次的脈衝星
    它們像宇宙燈塔一樣發射輻射,可以作為射電脈衝星和/或伽馬射線脈衝星被觀察到(這取決於它們朝向地球的方向)。PSR J0952-0607(該名稱表示天空中的位置)於2017年首次被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確定為可能是脈衝星源的無線電觀測發現。
  • 磁星vs脈衝星的區別是什麼?磁星和脈衝星是什麼樣的存在?
    中子星是整個宇宙中非常恐怖的一種星體,中子星所爆發的能量足以毀滅整個地球,但是脈衝星和磁星同樣是中子星的衍生物。這兩種身體能夠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甚至這兩種星體釋放的能量比普通的中子星還要強大,嚴重時可以摧毀整個太陽系。
  • 未來的太空旅行者的宇宙「燈塔」——脈衝星
    他們的燈光掃過水麵,穿透迷霧和黑暗,引導水手繞過危險的障礙,使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在未來,太空探索者可能會從脈衝星產生的穩定信號中獲得類似的指引。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利用國際空間站開發基於脈衝的導航系統,利用這些宇宙燈塔,在美國宇航局的阿爾特彌斯(Artemis)計劃的月球之旅和未來的人類火星任務中,為導航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