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吳儀 記者 江楠 文 / 攝)在哪裡能買到奢侈品的"復刻版"?答案:二手平臺。1 月 14 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二手平臺銷售的商品魚龍混雜,違禁品、違禁信息頻頻出現,假貨冒充二手物品現象仍存在,部分平臺甚至涉嫌默許售假。
【問題】銷售商品魚龍混雜,違禁品、違禁信息頻頻出現
1、假冒偽劣產品仍存在、平臺默許售假
據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 17.1% 的消費者遇到"假貨、盜版"問題;10.2% 的消費者遭遇"出具涉假鑑定報告"問題。其中消費者講述買到假冒偽劣的物品包括手機、化妝品、口罩、衣服、鞋子等。其中,12 個二手交易平臺均即使有明確規定禁止發布假冒商品信息,否則將對平臺做出下架產品、限制交易、封禁帳號等處理,但銷售假包、假表、假鞋等現象依然大量存在。
△體驗員買到的假口紅
體驗員發現,在多個二手交易平臺,商品銷售頁面商家直接標明"高仿""復刻"等字樣。體驗員在一平臺購買一款註明"高仿"字樣的奢侈品口紅,賣家明確說明不是正品。收貨後商品包裝簡易,包裝盒是破損的,口紅有缺口,分量輕,體驗人員懷疑產品包裝是使用過的真品包裝盒,與客服私聊中詢問到是否是高仿,賣家明確回答不是真的。但這些標題和聊天中明確的售假信息,平臺並沒有進行監測,或進行相應處理。
2. 盜版、假證等禁止發布內容頻現,名牌產品空瓶疑成造假"幫手"
手交易平臺雖然明確規定禁止發布涉及人身隱私、色情低俗、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等商品信息,但是,在體驗調查中,仍然發現名牌產品空瓶等產品,還有幫忙操作辦假證的信息,甚至存在為色情交易平臺引流的現象。
△二手平臺上購到的名牌產品"空瓶
此前,多家媒體報導"回收高檔化妝品牌空瓶或流入造假者手中"的亂象,平臺也禁止發布存在制假風險等品牌配件信息。但是,體驗人員在多家平臺搜索"空"字,會出現化妝品、酒瓶等空瓶信息。體驗人員在私聊中還發現,一些平臺可以監測到並刪除了賣家的空瓶連結,但是賣家表示如果需要可以另外再做一條連結。
3. 電子菸、醫療器械、藥品等其他違禁品屢禁不止
體驗調查發現,電子菸、藥品等在二手交易平臺仍然存在。部分平臺雖然屏蔽了藥、醫療器械、煙、槍枝、野生動物等關鍵詞,但是,換個搜索方式或者直接瀏覽頁面依然會出現相關信息推送。
體驗人員在一平臺輸入"電子菸"沒有直接在售電子菸,但輸入具體的品牌可以看到銷售電子菸,且相關信息不止一條。還有商家利用二手平臺銷售香菸,體驗發現某平臺有賣家發布銷售香菸盒信息,但是評論區卻存在詢問或回復銷售香菸的情況,有的直接表露價格,有的回覆私聊。
此外,體驗人員還在某平臺購得活體鸚鵡,且通過普通快遞進行運輸送達。我國《郵政法實施細則》明確規定,禁止寄遞或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的動物。
【建議】收到二手商品後,最好拍攝開箱視頻
為了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好地促進二手交易市場規範健康發展,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出,儘快出臺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相關標準。
報告指出,隨著二手交易市場發展壯大,二手交易平臺存在的假冒偽劣、虛假宣傳、詐騙、侵犯個人隱私、涉嫌低俗色情等亂象屢禁不止,亟待出臺更加詳細的法律法規進行規範。2019 年 1 月 1 日,《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平臺的規範。在此基礎上,江蘇省消保委建議儘快出臺二手交易平臺相關標準,進一步完善此包括信息發布、用戶資質審核、退換貨規則、資金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相關內容。
對此,江蘇省消保委監督部負責人趙鑫提醒消費者,在二手平臺選購前要關注平臺規則、賣家認證、信用等信息,儘可能選擇信譽好、評價相對好的賣家進行交易。謹慎通過交易平臺以外的聊天軟體上進行交流,否則不僅洩露個人信息,還會使得二手交易平臺無法介入糾紛調解,從而投訴無門;堅決不點對方發送的外部連結,否則存在被釣魚的風險;
江蘇博事達律所律師陳佳也表示,習慣在二手平臺購物的消費者一定要保留好產品證據。"從平臺上展示的產品信息、到和賣家溝通的記錄,都儘可能地截圖。消費者最好在收到貨物之後,拍攝一個開箱視頻。一旦發現商品造假,視頻會成為維權的有力證據。"
(編輯 魏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