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吃雞課 | 烤雞大餐+鳥類「骨骼拼圖」(北京親子課堂)

2021-01-19 博物課堂

11月2日 10:00~12:00 正式開課!

歡迎大小朋友們參加!



- 聽專業老師講解,學習關於鳥類骨骼的相關知識;

- 享用美味的烤雞大餐,將吃剩的雞骨頭拼湊成「骨骼拼圖」,更直觀地了解鳥類骨骼結構;

- 仔細觀察鳥類頭部骨骼標本,加深對鳥類結構的認知。

活動時間:2019年11月2日(周六)10:00~12:00活動地點:自然圈·博物學家工作室(5號線北苑路北地鐵站附近)活動費用:358元/孩子(限一名孩子,家長免費陪同),6個孩子以上成行同時報名兩個孩子,每個孩子各減免30元(可申請加入「小博物學家成長教育」微信群尋求組團夥伴)




關於鳥類骨骼你有哪些疑問?快開動腦筋、尋找關於鳥類骨骼的問題,向老師提問吧!跟隨老師解鎖關於鳥骨的知識,變身小小鳥類學家!


香酥可口的烤雞上桌啦,大家請開動吧~吃剩下的骨頭別扔!我們一起將他們拼湊成一副完整的「鳥類骨骼拼圖」吧!翅根、翅中、翅尖,能和人類身體的什麼部位對應?讓我們一同學習吧,知道了這些秘密,吃雞很簡單!

往期活動照片


是時候近距離觀察其他的鳥類骨骼標本了!老師將展示其他的鳥類頭部骨骼標本,讓孩子們仔細觀察,更直觀地去了解鳥類的骨骼結構,加深對鳥類骨骼發育的認知~

和老師一起嘗試用簡單的紙張折成一隻簡單、生動的大公雞,體驗這過程中的樂趣與成就感。


「觀鳥的小姐姐就算外表再溫柔,內心也是個能扛著單筒望遠鏡爬山的糙漢。」曾多次帶隊前往婆羅洲、斯裡蘭卡、哥斯大黎加、海南、內蒙等地開展自然教育與遊學工作;動物學碩士,鳥類基因組與分子進化研究方向,運營「推鳥」個人公眾號;目前國內外觀察記錄到2000餘種鳥類,擅長鳥類生態攝影。有多篇鳥類科普文章發表於《中國國家地理》、《環球人文地理》等雜誌,參與編譯了古爾德《亞洲鳥類》圖鑑和《鳥類的天賦》等書籍;用嚴謹研究態度與對觀鳥的熱愛感染著眾多隊員,被大家所尊重與喜愛。



· 聽課小朋友年齡需滿6歲,6以下孩子需家長在維持課堂紀律的前提下旁聽;活動費用:358元/孩子(限一名孩子,家長可隨行),6個孩子以上成行同時報名兩個孩子,每個孩子各減免30元(可申請加入「小博物學家成長教育」微信群尋求組團夥伴)



活動時間:2019年11月2日(周六)10:00~12:00



1、因個人原因,10月31日19:00 前申請退款,將全額退費;10月31日19:00 至活動開始前申請退款,將無法退費,可自行轉讓或順延。

2、因主辦方原因,10月31日 19:00 後如活動仍未成行,活動將取消並全額退款。3、因天氣等不可抗力導致取消活動,主辦方將在活動前一天19:00前說明情況,並全額退款。

聯繫人:課堂君

010-56108840(周一至周五10:00 - 17:00)18501373384(周一至周日9:00 - 20:00)*我們將在活動中為您和孩子拍攝照片,並用於博物課堂未來相關活動的宣傳,如您不希望我們使用照片,請聯繫客服。

博物課堂是《博物》雜誌組織的系列科普活動,主要面向少年兒童,帶大家體會自然知識的樂趣與大自然的美妙。



相關焦點

  • 吃黃燜雞拼骨骼標本獲點讚
    盧靜直播拼接骨頭 買一份魚頭泡餅、北京烤鴨,吃完剩下的小骨頭,大部分人都將其直接當作「溼垃圾」扔掉,但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的手中,這些骨頭都能玩出花樣。近日,盧靜將自己「玩骨頭」的科普視頻發布到網上,引發不少網友點讚,有的視頻點讚數甚至超過百萬。
  • 中科院副研究員吃黃燜雞拼骨骼標本獲點讚
    中科院副研究員堅持拍科普視頻  吃黃燜雞拼骨骼標本獲點讚  買一份魚頭泡餅、北京烤鴨,吃完剩下的小骨頭,大部分人都將其直接當作「溼垃圾」扔掉,但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的手中,這些骨頭都能玩出花樣。近日,盧靜將自己「玩骨頭」的科普視頻發布到網上,引發不少網友點讚,有的視頻點讚數甚至超過百萬。
  • 如何吃掉一隻三磅重的COSTCO烤雞
    這讓吃慣了扒雞、叫花雞、豉油雞、鹽焗雞的中國人情何以堪。「吃一半,丟一半,真可惜」這是許多華人論壇上對COSTCO烤雞的評價。真的無可救藥?相信我,在吃的方面無比聰明的華人眼裡,這一切都不是問題。01帶皮雞肉/ 香煎、親子丼 /帶皮的部分是最好吃的,直接吃也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嫌它滋味單調,也可以再深度加工。最簡單的方法是帶皮撕成大厚片,雞皮朝下,放進平底鍋裡煎。這個過程可以類比中式烹飪裡的「復炸」:只有回鍋,才能得到異常酥脆化渣的美妙口感。出鍋前加大量的芝麻、孜然和黑胡椒。
  • 外脆裡嫩的聖誕雜蔬烤雞
    聖誕節的聖誕大餐裡,似乎怎麼也繞不開聖誕烤雞呀~前兩天我們一個美食博主的群大家還在討論,幾乎問到任何一位,如果在家裡做聖誕大餐首選是什麼…那都是它,聖誕烤雞。好啦,那我就來分享我的習慣做法喲~用料:三黃雞1隻、黃油30克、百裡香2-3根、黑胡椒海鹽適量、迷迭香2根、蘋果1個、大蒜半個;雜蔬配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我用了口蘑、胡蘿蔔、西葫蘆、洋蔥、彩椒調味用了橄欖油、黑胡椒和海鹽。
  • 吃上恐龍?!科學家在雞體內培育出恐龍骨骼!
    研究者成功推遲了鳥類胚胎的發育,發現第一個腳趾不能翻轉,反而長得很像恐龍的腳趾。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智利科學家找到了一種再現恐龍特徵的方法。  作為鳥類的祖先,恐龍下肢具有一根管狀的腓骨,一直延伸到腳踝處。經過漫長的演化,今天鳥類體內的這根腓骨已經退化變短,形態變得尖細。腓骨是小腿中靠外的骨,鳥類的腓骨在演化中變得比旁邊的脛骨要短,並且不再與踝骨相連。有研究指出,鳥類在胚胎階段會首先發育出一根管狀的腓骨,類似恐龍化石中腓骨的結構。
  • 親子觀鳥課│1月16/17日上午深圳灣親子觀鳥,和孩子們一起尋訪深圳...
    觀鳥第2課,認識候鳥,深圳灣位於重要的水鳥遷徙線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飛行線路上,是鳥兒的「加油站」。現在是最好的觀鳥季節,我們一起去尋覓它們的蹤影,開啟自然觀鳥大門。    觀鳥時間:報名四次課程,任選以上4次課時,每節課2小時。
  • 雞體內再現恐龍骨骼特徵,難道是「恐龍雞」嗎?
    為了獲得類似恐龍骨骼的長骨,研究者抑制了一個名為「印度刺蝟」(Indian Hedgehog,ihh)的基因,使雞保留著管狀的腓骨
  • 源於南非風靡英倫,探店濟南另類烤雞店,網友:吃雞也這麼高大上
    #探店硬實力#在中意軒形形色色的探店過程中,各種肉類的美味總是讓人心情愉悅而特別難忘,每次一起探店,雖然都是愛吃肉的朋友,但是也有各自的追求,有的不吃豬肉,有的不喜歡羊肉的腥味,還有的不吃魚,但是有一種肉類美食,是所有吃貨小夥伴們都愛吃的,那就是烤雞。說到烤雞這種美食,似乎只要不是素食主義者,幾乎人人都愛吃。
  • 鳥類基礎知識(2)骨骼與肌肉系統
    (2)骨骼與肌肉系統二、骨骼系統   3.1鳥類骨骼系統的特徵:      3.1.1骨骼充氣​現象
  • 用太陽烤雞的泰國「第一人」,每天只賣6小時,要吃得提前預定!
    燒烤,不僅是中國年輕人的最愛,還是世界範圍內最受人們歡迎的休閒食品之一,那麼,用木炭做原料烤的燒烤大家都經常吃,那麼有沒有想過還可以用別的能源代替木炭呢?那麼今天跟大家介紹一種用太陽光代替木炭的一種新式燒烤。
  • 常吃雞肉好處多,可吃雞屁股會中毒嗎?今天終於都說清楚了
    雞肉在我們的菜譜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每個城市都有當地老百姓喜歡的吃雞方法,白斬雞、鹽焗雞、燒雞、烤雞。除了單獨吃雞以外,雞的不同部位也被聰明的中國人做成了各式各樣的料理,想起來就流口水呢。傳統中醫則認為,雞肉味甘性微溫,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由於肉質細膩,最適合食欲不振的人吃。此外,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症狀有很好的食療作用。雖然吃雞肉對人體好處多,可很多人說雞肉有些地方不能吃,比如雞屁股。網上關於吃雞屁股會致癌、雞屁股有毒的說法很多,也各有各的解讀。到底能不能吃呢?
  • 英國叫它土耳其雞,土耳其叫印度雞,印度叫秘魯雞……到底為啥
    16世紀在火雞傳入歐洲之前, 其他大型的鳥類,例如鵝、白鸛、蒼鷺、天鵝、孔雀等——都是節日大餐擺盤的中心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
  • 美女吃肯德基烤雞,卻留下「恐龍骨架」,清潔阿姨看後不敢收拾
    說到肯德基,相信很多人都是有吃過裡面的食物的,除了漢堡和薯條,給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應該就是烤雞了吧?肯德基裡面的烤雞肉質細膩,滋味鮮嫩,吃起來肥而不膩,非常好吃,不僅受到眾多00後小學生的喜歡,就連很多90後的年輕人也經常到肯德基裡面品嘗這道美食。
  • 英國叫它土耳其雞,土耳其叫印度雞,印度叫秘魯雞……到底為啥?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英倫圈報導 昨天開始,圈哥一刷新聞,就被一堆畫風清奇的「火雞」刷屏了:有這樣的——這樣子的(以上2圖均來自sfgate.com)介樣的(以上2圖來自shape.com)還有這樣的
  • 物候記|合肥常見鳥類-有鳥叫的掃盲貼(上)
    昨天和一個做親子出版的朋友聊天發現我們的觀念真是非常契合自然之美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可以打開我們的好奇心治癒現代人的心靈疾病在這方面,我們都想做點什麼實地的觀鳥課只在蜀峰灣做過一次另外在群裡有過三節微課堂我叫小編發了連結大家可以重溫,回放.
  • 一場生物與內在哲思的對話課|家庭賦能系列-「生生之學」親子共學課堂
    而這是父母在生物學、大自然領域增能的一堂課在和孩子如何對話增能的一堂課在學習如何引導孩子思考的一堂課生生之學-親子共學課堂課堂文化,講錯的價值比猜對的價值更大,鼓勵孩子在課上表達,因為有說話代表有思考的信號。如果孩子怕說錯,有思考也不說出來,那不能代表你進入真正的學習狀態。用身體去學習,身體學會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忘記。切記成人過早的告訴孩子的答案,他就以為他會了,然後就不再去探索了。例如看了N本自然百科,但不願意蹲下來觀察蜘蛛怎麼抓蟲。
  • 斑馬AI課入選CCTV品牌強國工程及CCTV親子品牌計劃
    斑馬AI課,繼入選2020年「CCTV品牌強國工程」又入選「CCTV親子品牌計劃」!此次作為「品牌強國工程」的TOP品牌入選,意味著斑馬AI課邁入了國家優質品牌建設的前沿。此外,本月斑馬AI課又入選「CCTV親子品牌計劃」。「CCTV親子品牌計劃「是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作為親子家庭媒體,緊跟國家品牌計劃打造的「中國親子品牌計劃」,旨在以國家平臺的權威性與社會公信力,發掘與培養中國的親子品牌,向中國家庭傳遞親子陪伴、共同成長的育兒理念。
  • 地球上種群數量最大的鳥類,也是餐桌上的美味——家雞
    美味的雞肉 來源丨《風味人間2》「雞肉風情說」作為一種家禽,雞為全球人類提供了肉和蛋,成為人類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隨後,生物學家們通過對BCDO2 (β-胡蘿蔔素雙加氧酶2) 基因序列的比對分析,發現該基因序列在灰原雞與家雞高度相似。也有人通過微衛星標記進行檢測分析,證明了紅原雞是家雞基因庫的主要貢獻者,但其他種類的原雞可能對家雞的基因庫也作出過貢獻。
  • 最早的現代鳥類祖先化石!這種「神奇雞」像雞又像鴨 不挑食逃過了...
    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早的現代鳥類的化石,並將之命名為「Wonderchicken」( 神奇雞)。 現代鳥類有幾個共同的關鍵特徵,比如沒有牙齒的喙和融合在一起的腳骨。 菲爾德說,幾乎1.1萬種現存鳥類——古頜類(鴕鳥等不會飛的鳥類)、雁形目(水禽)、雞形目 (陸禽)和新鳥小綱(剩下的95%的鳥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我們認為共同祖先生活在恐龍時代結束之前的某個時間,」他說。
  • 11月份新遊推薦:《危雞之夜》肯德基上校帶你吃雞上分!
    吃雞吃膩了?不如換個方式吃雞吧!今天給大家安利一款特別有趣的非對稱對抗競技類手機遊戲 《危雞之夜》,快來和肯德基叔叔一起吃烤雞!玩家可以扮演農場主人—裡昂抓捕逃亡雞,也可以扮演有不同技能的逃亡雞,逃離這個恐怖的農場。農場主人手持法棍麵包,自負的他不能容忍農場裡有想逃離的動物,要將他們一一變成盤中之餐,但逃亡雞們絕不就此屈服,運用他們的數量優勢和聰明才智,才有機會從虎口中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