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因斯坦去世後,近幾十年來,物理學有無重大發現?

2021-01-08 騰訊網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出生於1879年3月14號,逝世於1955年4月18號。短短不過76年的時間卻改變了一個時代。愛因斯坦對於後世人的影響也是無人能企及的,哪怕如今,愛因斯坦也被無數的科學家奉為心中的偶像。他是繼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1921年提出的光子效應,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似乎從愛因斯坦去世之後,世界上再未出現過任何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了。至於很多人提出質疑,科學是不是發展停滯不前了呢?作為愛因斯坦逝世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同樣也是一位創時代的人物,只可惜他年紀輕輕就患上了漸凍症,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霍金的成就,將永遠也不可能超過愛因斯坦!

不過我們也沒必要對當下的物理學感到憂思憂慮,儘管再未出現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能匹敵愛因斯坦,牛頓,加利略等人。但細心一點的人就會發現,這幾位偉大的科學家相互之間至少都相隔了2個世紀的時間。可見科學的每一次進步其實都非常依賴於前人的積累。17世紀的牛頓給我們奠定了一個前無僅有的絕對時空觀。但20世紀的霍金又給我們揭示了一個宏觀與微觀的世界,至此,相對論和量子定論都已橫空出世。量子科學不同於傳統的物理學。它給我們揭示的這個時空每時每刻都可能崩塌。只是10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人類也沒有完全的掌控量子物理學定律,儘管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研究領先於歐洲十多年,但也不敢自信心滿滿的稱已經掌控了量子定論。其實倒不是當下的人類科學發展太過於落後了,而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殊不知在同一時期還有數十位的科學家,同樣也綻放了自己的榮光,他們也被載入到了教科書中。著名的居裡夫人、波爾、薛丁格、海森堡、普朗克都有各自偉大的發明。再加上被評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大科學家之一的託馬斯愛迪生,詹姆斯瓦特,麥可法拉第等人,難怪21世紀的科學家們被襯託得如此暗淡無光了。其實自愛因斯坦之後的數十年以來,科學界也有過一些偉大的成就和發現的,比如中國的一位偉大科學家就創造了歷史,雖然他在中國爭議性滿滿,尤其是近晚年時期,網絡上的新聞報導,網友的評價對他都不是很友好,但是楊振寧確實是自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甚至曾經有人將楊振寧和愛因斯坦並肩而立。

楊振寧去美國留學時,還曾經受到過愛因斯坦的邀請。希望楊振寧和李政道可以跟自己說一說,弱相互作用下的宇宙不守恆定律。彼時的愛因斯坦已經是一位時代人物了,但是他卻沒有高姿態,依舊不恥下問。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也憑藉這一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除此之外,各國的航天業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了。美國宇航局朝著火星發射一顆又一顆的新的探測器。發現到了宇宙中無數顆的類地行星,脈衝星等等,再加上霍金提出的黑洞理念,這些都是20世紀到21世紀以來的成就,是不容忽視的。

60年代蓋爾曼提出的強子是夸克組成的理論。這一點對日後的量子物理學領域的發展也極為重要。因此,處在21世紀的我們也不用太操之過急了。人類若想在量子領域中有突破性的發展,可能還得等上一段時間。也許是100年,也許是200年。最有可能在2100年時,人類會進入一個新時代,開啟新紀元。到時候必然也會出現一位創時代的科學家,帶著全人類前進,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之後,物理學有哪些重大發現?
    上世紀二十年代起,愛因斯坦就坐穩了物理學領袖的位置,儘管在他四十多歲後就沒再做出重大科學發現。一般而言,「愛因斯坦之後的科學家」並不是指愛因斯坦去世之後的科學家,而是指沒有和愛因斯坦處在同一科學時代的後來科學家。
  • 自愛因斯坦去世後,僅幾十年來,世界上為何再未出現偉大科學家?
    他在1921年提出的光子效應,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似乎從愛因斯坦去世之後,世界上再未出現過任何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了。至於很多人提出質疑,科學是不是發展停滯不前了呢?作為愛因斯坦逝世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同樣也是一位創時代的人物,只可惜他年紀輕輕就患上了漸凍症,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霍金的成就,將永遠也不可能超過愛因斯坦!
  • 物理學界:自牛頓和愛因斯坦時期後,有什麼重大發現嗎?
    ,愛因斯坦還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用光量子解釋了光電效應令他一舉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事實上,上世紀二十年代起,愛因斯坦就坐穩了物理學領袖的位置,儘管他在四十多歲後就沒能再發表重大科學發現。,或許你已經發現,自愛因斯坦以來,雖然部分物理學家都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都未能達到牛頓和愛因斯坦時期般的巨變,難道說我們這個時代的科學理論,還沒有達到質變?
  • 近十年物理學有哪些重大發展?為什麼說現在物理無法進步了呢?
    近十年物理學有哪些重大發展?為什麼說現在物理無法進步了呢?物理學好像並不是我們平常百姓所關注的領域,但是他對我們的生活卻是有實打實的幫助的,物理學可以說決定了一個國家甚至星球的科技發展的基礎,因此發展好物理學是非常必要的。
  • 網友:為何近百年來科學上沒有重大發現,還能出一個愛因斯坦嗎?
    每一次物理學的巨變都不是偶然,而是前人把科學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因為量變引起的質變,自愛因斯坦以來,雖然部分物理學家在他的領域取得重大成就,但是都沒有達到牛頓和愛因斯坦時期的那樣巨變,或許我們這個時代的科學理論,還沒有達到質變的時候。
  • 為什麼說物理學近100年沒有重大突破?是什麼阻礙了科學的發展?
    一直以來都盛行著一種說法:物理學近100年都沒有重大突破了?那這個說法有道理嗎?事實上,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完全是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需要從科學的發展說起。科學的發展如果,我們要給物理學大師的地位排個序,那在物理學界的歷史上有且只有3位大神可以躋身第一梯隊。他們分別是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他們三個人分別以一人之力就完成了偉大的科學理論的構建。牛頓提出了著名的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統一了天上和地上的物理學。
  • 物理學近100年沒有重大突破,這是真的嗎?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而從事物理學研究探索的科學家也是最多的,而數百年的科學史上,出現的引領人類科技快速前進的偉大科學家也基本都是物理學家,比如牛頓和愛因斯坦。物理學對人類的科技發展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加入到此行列,可是在科學界一直都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有人認為物理學在近100年來並沒有重大突破,這是真的嗎?可能有人會說了,如果物理學沒有進步,那近百年來,不斷升級的科技是如何出現的?
  • 為什麼有人說物理學近100年都沒有重大突破?
    的確最近幾年在網上流行著這樣的說法,其有道理但不正確。這樣矛盾的答案,小夥伴們肯定是不滿意的,就請大家跟著我的思路一起來回顧一下物理學的發展歷史和近況,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個問題。一、物理學歷史上的重大突破「長」什麼樣?
  • 為什麼近100年來物理學停滯不前,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來看看
    為什麼近100年來物理學停滯不前,沒有重大的突破了?來看看在世界物理學發展史上,可以說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物理學顛覆了整個世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整個現代物理學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於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人類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他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研究了幾十年,最後發現什麼了?
    在眾多的科學實驗中,愛因斯坦只不過在大腦中進行著想像,便能夠完成實驗過程了,最後再用數學邏輯推演出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就此誕生,因此很多人都猜測他的大腦肯定是與眾不同的,他的大腦也肯定與常人無異,智商也應該非常高,甚至有很多人還聲稱他的智商高達160。
  • 玻爾與愛因斯坦的四次大論戰,影響了物理學近100年的發展!
    如果要說對20世紀物理研究影響最大的,那麼就是玻爾和愛因斯坦的四次大論戰,這四次大論戰可以說影響了物理界這一百年來的發展,直到現在!在20世紀之前,整個物理學盡在牛頓經典物理學的掌控之下,牛頓崇信機械宇宙觀,世界就是一個精密的鐘表,上帝造好表,上好發條,以後的一切就是確定無疑的。
  •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偷後,他發現了什麼?愛因斯坦為什麼這麼聰明?
    愛因斯坦,我相信沒有人會不熟悉這個名字。著名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奠基人,先後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並於1999年被選為《時代周刊》為「世紀偉大人物」他和牛頓,伽利略一起工作,是一本高中物理書「三霸」。
  • 物理學進入了瓶頸期,為何不期待出現新的牛頓、愛因斯坦?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他們在物理學領域都做出了非常偉大的貢獻。牛頓三定律是經典力學的核心;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將天上的力和地上的力統一了起來,從此天體的運動不再神聖。愛因斯坦給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將時間和空間統一了起來,極大地刷新了人類的認識。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人類離宇宙又近了一步
    據悉,彭羅斯因發現了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將獲得一半獎金;根澤爾和格茲因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將平分另一半獎金。今年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黑洞是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其引力場大到光都無法從中逃脫。
  • 狂熱驗屍官盜走愛因斯坦大腦,秘密切成240塊,研究幾十年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逝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大概也知道世人對他的崇拜到了什麼地步。於是愛因斯坦在世前特意叮囑自己的家屬,他的屍體要火化,骨灰要撒在別人不知道的地方,不要發訃告、不要立墓碑。近乎苛刻的要求,也是阻擋不了人民對於愛因斯坦的瘋狂追逐。愛因斯坦的大腦被盜,被切成240塊,研究數十年無果。
  • 圖解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令愛因斯坦哭笑不得的獎項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頒給了大家期待了幾十年的黑洞,在天文學家看來,黑洞研究獲諾獎是眾望所歸。>人類目前對自然和宇宙的認識,全部源自於「引力場」從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開始,人類開始對這個世界有了基本的物理和天文認識。
  • 愛因斯坦去世大腦被人偷走還被切成240塊供變態醫生把玩了幾十年
    原題:愛因斯坦去世不到7個小時,大腦就被人偷走!還被切成240塊,供變態醫生把玩了幾十年......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醫院與世長辭。可偏偏,原來找好的驗屍官臨時有事不能來。所以驗屍的工作就交給了普林斯頓醫院的託馬斯·哈維醫生。
  • 大西洋洋流近幾十年來明顯減弱
    原標題:大西洋洋流近幾十年來明顯減弱   英國《自然》雜誌11日發表了兩篇分析大西洋經圈翻轉環流(AMOC)減弱的研究論文,AMOC對氣候具有重要影響,涉及熱量的再分配,並且影響碳循環。研究發現AMOC近幾十年來明顯減弱,但這是否反映了長期性的自然變化仍不為人知。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官宣得主,黑洞發現者們「吸納」全部獎金
    根據諾貝爾的遺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做出最重大發現或者發明的人」。1965年1月,愛因斯坦去世十年後,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使用了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對其進行了詳細描述
  • 霍金去世,他的偉大能否比肩愛因斯坦?
    今天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139歲誕辰,不過今天也爆出了另外一個重大新聞,那就是76歲的史蒂芬·霍金去世,他是與愛因斯坦齊名的物理學家。小爆的朋友圈瞬間被刷爆了,各位朋友紛紛表達了對霍金的緬懷或者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