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出生於1879年3月14號,逝世於1955年4月18號。短短不過76年的時間卻改變了一個時代。愛因斯坦對於後世人的影響也是無人能企及的,哪怕如今,愛因斯坦也被無數的科學家奉為心中的偶像。他是繼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1921年提出的光子效應,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似乎從愛因斯坦去世之後,世界上再未出現過任何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了。至於很多人提出質疑,科學是不是發展停滯不前了呢?作為愛因斯坦逝世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同樣也是一位創時代的人物,只可惜他年紀輕輕就患上了漸凍症,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霍金的成就,將永遠也不可能超過愛因斯坦!
不過我們也沒必要對當下的物理學感到憂思憂慮,儘管再未出現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能匹敵愛因斯坦,牛頓,加利略等人。但細心一點的人就會發現,這幾位偉大的科學家相互之間至少都相隔了2個世紀的時間。可見科學的每一次進步其實都非常依賴於前人的積累。17世紀的牛頓給我們奠定了一個前無僅有的絕對時空觀。但20世紀的霍金又給我們揭示了一個宏觀與微觀的世界,至此,相對論和量子定論都已橫空出世。量子科學不同於傳統的物理學。它給我們揭示的這個時空每時每刻都可能崩塌。只是10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人類也沒有完全的掌控量子物理學定律,儘管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研究領先於歐洲十多年,但也不敢自信心滿滿的稱已經掌控了量子定論。其實倒不是當下的人類科學發展太過於落後了,而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殊不知在同一時期還有數十位的科學家,同樣也綻放了自己的榮光,他們也被載入到了教科書中。著名的居裡夫人、波爾、薛丁格、海森堡、普朗克都有各自偉大的發明。再加上被評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大科學家之一的託馬斯愛迪生,詹姆斯瓦特,麥可法拉第等人,難怪21世紀的科學家們被襯託得如此暗淡無光了。其實自愛因斯坦之後的數十年以來,科學界也有過一些偉大的成就和發現的,比如中國的一位偉大科學家就創造了歷史,雖然他在中國爭議性滿滿,尤其是近晚年時期,網絡上的新聞報導,網友的評價對他都不是很友好,但是楊振寧確實是自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甚至曾經有人將楊振寧和愛因斯坦並肩而立。
楊振寧去美國留學時,還曾經受到過愛因斯坦的邀請。希望楊振寧和李政道可以跟自己說一說,弱相互作用下的宇宙不守恆定律。彼時的愛因斯坦已經是一位時代人物了,但是他卻沒有高姿態,依舊不恥下問。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也憑藉這一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除此之外,各國的航天業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了。美國宇航局朝著火星發射一顆又一顆的新的探測器。發現到了宇宙中無數顆的類地行星,脈衝星等等,再加上霍金提出的黑洞理念,這些都是20世紀到21世紀以來的成就,是不容忽視的。
60年代蓋爾曼提出的強子是夸克組成的理論。這一點對日後的量子物理學領域的發展也極為重要。因此,處在21世紀的我們也不用太操之過急了。人類若想在量子領域中有突破性的發展,可能還得等上一段時間。也許是100年,也許是200年。最有可能在2100年時,人類會進入一個新時代,開啟新紀元。到時候必然也會出現一位創時代的科學家,帶著全人類前進,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