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他們在物理學領域都做出了非常偉大的貢獻。牛頓三定律是經典力學的核心;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將天上的力和地上的力統一了起來,從此天體的運動不再神聖。愛因斯坦給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將時間和空間統一了起來,極大地刷新了人類的認識。他們兩人在物理學殿堂中的位置無人能及。
牛頓一出手,黑夜就變得光明;愛因斯坦一出手,困擾科學家的以太問題便得到了解決。物理學現在有面臨的重大問題嗎?當然有,暗物質、暗能量讓物理學家愁得焦頭爛額;超對稱粒子等問題也讓理論物理學家在實驗物理學家的數據面前坐立不安……現在我們是否需要一個新的牛頓或愛因斯坦來理清當前的混亂頭緒呢?物理學家們恐怕不會期待有牛頓或愛因斯坦的出現。
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是可遇不可求的,他們的出現與時代有著密切的關係。脫離了時代談誕生出牛頓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是在牛頓那個時代不會誕生出愛因斯坦。
而且牛頓和愛因斯坦還有另一個意義上的偉大,他們的研究幾乎覆蓋了當時物理學的所有分支,並且牛頓還是理論和實驗雙料物理學家,如果加上數學的話就是三料科學家。今天的物理學已經變得非常龐大,已經幾乎不可能能夠出現研究領域覆蓋整個物理學的物理學家。並且在今天,理論和實驗有著明顯的分工,既是理論物理學家又是實驗物理學家的人在當今可謂是鳳毛麟角。1954年去世的費米在理論和實驗方面都是行家,並且研究範圍也相對較廣,他被稱為是「thelastmanwhokneweverything」。費米之後,再無像他那樣成就斐然的全能物理學家了。
從最近幾十年至一百年的物理學史中也可以看出來,物理學上的分工、合作變得越來越普遍,重大的物理問題往往需要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量子力學是一群聰明的青年物理學家攜手建立起來的,戰後的弱電統一理論、漸近自由理論等也是通過多人合作並在其他同行的基礎上完成的。一個人已經難以扛起物理學的走向大旗,物理學家們已不再期待有牛頓或愛因斯坦站出來一下就照亮整個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