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代沒有出現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人?

2020-12-05 鍾銘聊科學

話說距離牛頓橫掃整個學術界已經過去了300多年,距離愛因斯坦叱吒物理學界已經過去100多年,這100多年來的科學家很少有進入到教材當中,很少有像前兩者的成就的,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知識存量。

試想一下,牛頓時代,在牛頓未提出理論之前,那時候一個學有所成的學者需要掌握什麼?

應該是:歐幾裡得幾何(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初中生就能搞定),基礎代數(也是不到高中的水平),牛逼一點的學者開始自學解析幾何(笛卡爾搞出來的,高中生要學),往專項發展的可能還要學點觀星術,託勒密的至大論(可以認為是地心說,初中生就能看懂)。這些是基礎中的基礎。當時學校裡大家都在偷看哥白尼的《天球運行論》,伽利略的各種科普書以及克卜勒的三大定律(都是初中和高中物理中比較低階的知識)

看到沒有?其實要掌握的東西真不多,牛頓在大學裡花了一兩年就全搞定了(畢竟人家是天才)。所以牛頓還在讀大學時,就在這些存量知識的基礎上,開始去締造他的神話,他的理論就是當時整個人類自己的增量。

到愛因斯坦時代呢?真的特別悲劇,這時候除了牛頓時代的所有存量要學,還要學微積分,非歐幾何,群論,數論,矩陣,牛頓力學,麥克斯韋方程,熱力學定律,光學等等等,難度完全和牛頓時代不在一個量級。

這個時代只有天才才能快速搞定這些東西,愛因斯坦從小數學物理最為擅長,但到了要搞研究的時候,才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自認為數學達人的愛因斯坦發現數學不夠用,特地跑去大學裡惡補數學,結果還不夠用,需要在朋友的幫助下搞定相對論的數學部分,這時候要成為一個天縱奇才是很吃力的事情。

那先要稱為一個像牛頓,愛因斯坦的科學家需要具備什麼?

首先,這事要看天意,你要先問科學儀器答不答應?

你發現沒有?大神科學家都抱團出,有很大的程度是因為儀器變先進,才能看到現有理論的誤差,進而提出新理論補足。20世紀初的頭25年就是這樣的好時光,只要在那個時代的學術中心,或多或少都能得到永垂千古的學術成就。如果沒這樣的命,晚生了紀念,就是再天才也沒有用。

其次還是靠存量知識,如今當你讀到博士後,已經30好幾了(好知道,牛頓愛因斯坦都是年少成名,20多歲就交出一生最大的科學成就),如果你學的天體物理學,不好意思,最新的量子力學部分你不會很了解,更不要說M理論之類的,如果你非要窮極整個物理學大廈,你可能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補齊存量知識,所以根本沒有時間來開創全新的理論。

所以現在的各學科的高精尖人才只是很小的一個領域中研究,他們很難從一個學科的整體性去開創新理論,去顛覆之前的理論。因為這要消耗的時間成本足夠一個人用盡一輩子的時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近代再沒有愛因斯坦、牛頓之類的科學家?科學遇見瓶頸了?
    其實科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在每個階段中都有無數的科學家為此奉獻了自己的智慧,一點一點為科學之塔搭建積木,而最後一塊積木往往是那些特別具有創造性的人完成的。這些人中就有我們最熟悉的一些科學家,例如:克卜勒、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它們為科學所做出的貢獻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科學發展階段性最後一塊積木的搭建者。
  • 為什麼如今沒有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了?
    其實現在不缺乏像牛頓以及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不為人所知,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故事性不強。科學家的故事提到近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你會想到誰?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霍金,或者是楊振寧,但是提到霍金或者楊振寧時,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有哪些成果,反而是非常熟悉他們的故事。
  • 為什麼如今沒有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了?
    其實現在不缺乏像牛頓以及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不為人所知,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故事性不強。科學家的故事提到近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你會想到誰?但其實如果把牛頓和霍金相提並論,那是嚴重高估了霍金,在他們兩個面前,霍金更像是一個科普作者,而非科學家。楊振寧雖然知名度高,但很多人並不了解他的成就有多高。
  • 物理界發展了這麼多年,為什麼還沒出現第二個愛因斯坦和牛頓?
    引言:有種說法認為,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被全世界都認識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如今已經過去將近一百年了,類似這樣的人物尚未出現。因此人們想知道,為什麼現代很難再出現類似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大神級人物呢?有觀點認為,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狀況保持著向上的趨勢,然而自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就很少出現大師級的科學家。那麼什麼樣的科學家才是大師級人物呢?有人認為是愛因斯坦,有人認為是牛頓,總而言之是那種對人類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人。
  • 如今霍金、愛因斯坦、牛頓都去世了,誰將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近代以來出現了非常多的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等等,而且這些科學家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的便利,比如說我們現在的電光等等都是這些科學家帶給我們的,而且再說到現代也出現了電腦手智慧型手機IPAD等等,所以說,所有的這些都離不開科學家們的付出。
  •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沒有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呢?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沒有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呢?中華文明延續了千年之久,其中也湧現出了很多的歷史名人。這些名人也為我國創造出了很多有用的東西,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那麼既然出現了這麼多偉大的名人,為什麼就沒有出現過牛頓、達文西、斯特拉、愛因斯坦這麼優秀,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呢?首先,一直以來中國的貿易和文化都是對外封閉的,人們接觸的都是本國的文化。那麼他們的思想因為接觸的都是國內的事物,對其他國家的新鮮事物缺乏了解,所以腦子裡就沒有創新思維。
  • 楊振寧為什麼沒有像牛頓、霍金那樣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兩朵烏雲」催生的第二次物理學革命推倒了牛頓開創的經典物理學的大廈,提出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根支柱,愛因斯坦一個人完成了一根,同時代的其他物理學家(和愛因斯坦一起)完成了另一根。即使沒有愛因斯坦,也到了該革命的時候了,大多數臨門一腳的工作也會由別人完成。
  •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這是著名的科學史專家李約瑟提出的「李約瑟難題」。其實我對這個問題也非常疑惑,我們明明是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發展速度還沒有幾個成立不過幾百年的西方國家快,而現代科學的起源,也是起源於西方呢?
  • 為什麼像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多出現在歐美和美國?
    中國人也算是世界上比較聰明的一個民族了,創造力也不輸其他國家吧,但為什麼近代偉大的科學家基本都在西方呢?比如愛因斯坦、牛頓、居裡夫人、愛迪生、霍金、伽利略、高斯等等,幾乎是清一色的外國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樣一個局面?
  • 牛頓與愛因斯坦誰更偉大?
    近代科學大師輩出,牛頓與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毫無爭議地排在前兩名,是因為他們為物理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體系指明了發展方向。牛頓創造了力學三定律,並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在一定限度的解釋了運動的本質及規律。後世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也無不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的基礎上,直至近代愛因斯坦的橫空出世,牛頓的地位才被撼動。
  • 像牛頓、達文西、特斯拉、愛因斯坦科學巨匠中國歷史為什麼沒有呢
    所以,近現代以來,中國現狀使基礎科學研究已經大大落後於世界,這樣一種狀況,也出現不了世界級的偉大科學家。中國之所以沒有比肩牛頓、達文西、特斯拉、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巨匠也是有情可原的,因為中國歷史缺少那種「時勢」。首先,中國的應試教育和西方國家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差異,這讓很多中國人在學習這個方面就是應付所謂的考試;其次,現代自然科學並沒有誕生在中國,而是優先誕生在西方國家這也是一種際遇。
  • 牛頓、愛因斯坦晚年為什麼投身於宗教?他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常常會聽到很多人說,牛頓,愛因斯坦晚年突然有了宗教信仰,然後以此來證明神學要比科學高明許多。那這樣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客觀地說,以上這兩條都是謠言,用謠言來證明某件事情,本身就是有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 為什麼說科學是近代才產生的,與古希臘無關?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產生科學?除了西方,為什麼其他文明都沒有產生科學?為什麼科學只在歐洲產生?其實,看了本文你就知道:科學是近代產物,古代任何文明都沒有科學,包括古希臘羅馬。古代歷史上並沒有出現,既長期統一,又發展迅速的國家。但現代歷史上有,現在的中國和美國都是統一的大國,但發展很快。扯遠了。小結:達文西、魯班、墨子是一類人,都是能工巧匠和科學家。六,近代科學的發展。
  • 都2020年了,21世紀為什麼還沒有出現,像愛因斯坦般偉大的理論?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心生疑問,一直在不斷向前發展的,為什麼感覺進入21世紀之後的科學似乎到了停滯的階段,2020年21世紀已經過去了1/5的時間,什麼時候才會出現上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理論者呢? 大多數人覺得,人類科學之所以在200年的時間內發展迅速,是因為從18世紀開始出現的一些偉大科學家提出的理論引導了人類科學的發展
  • 牛頓跟愛因斯坦,誰更偉大:古中國,沒有世界級的科學家!
    有關牛頓跟愛因斯坦之間,誰更厲害的爭論,至今依然「不死不休」。早在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之前,牛頓就已經創建了「經典力學」。而在牛頓之前,伽利略則為牛頓的「經典力學」奠定了基礎。在伽利略之前,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 牛頓、愛因斯坦晚年為什麼會研究神學?
    你或許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情:牛頓、愛因斯坦晚年都在研究神學。因此有些人便篤信了那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首先,我要讓你們知道:牛頓、愛因斯坦信仰的神學是「一神論」而非「多神論」,那麼,什麼是「一神論」呢?
  • 物理學進入了瓶頸期,為何不期待出現新的牛頓、愛因斯坦?
    牛頓一出手,黑夜就變得光明;愛因斯坦一出手,困擾科學家的以太問題便得到了解決。物理學現在有面臨的重大問題嗎?當然有,暗物質、暗能量讓物理學家愁得焦頭爛額;超對稱粒子等問題也讓理論物理學家在實驗物理學家的數據面前坐立不安……現在我們是否需要一個新的牛頓或愛因斯坦來理清當前的混亂頭緒呢?物理學家們恐怕不會期待有牛頓或愛因斯坦的出現。
  • 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太直接
    文/行走天涯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有點殘酷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很多為偉大的科學家。比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等,這些科學家幾乎都是世界皆知的。還有一些科學家可能在史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追崇者也是無數的,比如說尼古拉斯特斯拉。這些科學家都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比如說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質量守恆定律等等。愛因斯坦對於後世人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哪怕愛因斯坦已經離開人世多年。
  • 為何近代沒有出現偉大科學家了?難道科學遭遇瓶頸,停滯不前了?
    說起為人類科學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大家第一時間就能想到牛頓、愛因斯坦、伽利略這樣在一個領域有著重要學術理論的科學家,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些科學家離現代非常的遙遠,伽利略已經去世了378年,牛頓已經去世293年,就連愛因斯坦也已經走了六十多年了,近代的科學界已經有很久沒有出過如此偉大的科學家了,於是就有網友在網上發布言論,覺得人類的科學遭遇了瓶頸
  • 古代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
    筆者-小文中國是聞名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無論是文化、歷史、經濟、發明都曾享譽世界,但縱觀過去的中國,一些人卻感到好奇,中國的歷史文人無數,但為什麼擁有四大發明的中國在過去卻沒有誕生過像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這樣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