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界發展了這麼多年,為什麼還沒出現第二個愛因斯坦和牛頓?

2020-12-04 奇點使者

引言:有種說法認為,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被全世界都認識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如今已經過去將近一百年了,類似這樣的人物尚未出現。因此人們想知道,為什麼現代很難再出現類似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大神級人物呢?

有觀點認為,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狀況保持著向上的趨勢,然而自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就很少出現大師級的科學家。那麼什麼樣的科學家才是大師級人物呢?有人認為是愛因斯坦,有人認為是牛頓,總而言之是那種對人類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人。實際上近現代並非沒有這樣的人物出現,例如霍金、楊振寧等等,然而他們在歷史地位上和愛因斯坦、牛頓比起來稍微遜色,這其中有時間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

現在之所以很難再出現大師級科學人物,是因為如今科學理論已經建立起了穩定的理論體系,而且這個理論體系十分繁雜,以至於幾乎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而且自然界中許多理論和發現已經被前人提出來了,後人能夠在前人已建立起來的科學理論上再有突破和創新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相比之下宇宙則留下了許多空間讓人類去遐想和探索,例如現代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專門研究黑洞問題。

因此如果未來湧現出一個讓全世界都記得的科學人物,那麼他很有可能也是在研究宇宙問題上獲得成就。如今是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同時也是信息大爆發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很多科學研究不再是個人花大量時間就能夠做出來的了,現代人講究效率,因此很多科學理論都在團隊的努力下出現的。通過這種方式出來的科學理論往往也比較細化,不像前人科學家那樣提出較為宏觀的理論。

其次,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狀況的改變似乎說明了這個時代並不需要科學大師。有人將二戰之前的科學發展看做是理論階段,而二戰之後的科學發展則是將前人所研究得出的理論大量應用在生產、生活中。而且人類在應用這些理論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地發現新問題,然後通過解決問題提出新理論。科學在日常生活中最明顯的應用就是科技產品的普及,現在的人基本都離不開科技產品,而許多科學家也在研究如何將更多的科學理論投入實際應用中,由此看來我們這個時代暫時不需要科學大師。

雖然出現科學大師的可能性比較低,但還是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因為擺在人類面前的還有諸多為解決的問題,宇宙中還有更多等待人類去探索的奧秘。而地球上出現的大部分現象已經得到解釋,科學家也可以利用已經建立起來的科學理論體系去解釋過去的現象和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現象。

因此如果未來有像愛因斯坦那樣被全世界人所知的科學大師出現,那麼他應該是在研究時空問題或者宇宙問題上有重大成就。被譽為「宇宙航行之父」的齊奧爾科夫斯基曾經對人類的未來說到,人類不能永遠都在地球這個搖籃中,想要了解宇宙就需要走向宇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近代沒有出現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人?
    話說距離牛頓橫掃整個學術界已經過去了300多年,距離愛因斯坦叱吒物理學界已經過去100多年,這100多年來的科學家很少有進入到教材當中,很少有像前兩者的成就的,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知識存量。
  • 物理界有牛愛麥楊的說法,楊振寧和愛因斯坦是同一級別的人物嗎?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曾經說過:20世紀物理學三大發現就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和規範場理論。如此看來,百年後楊振寧和愛因斯坦極有可能會是一個級別的,其實在物理學界向來有牛愛麥楊的說法:牛是牛頓爵爺,愛是愛因斯坦大神,麥是麥克斯韋妖精,楊就是楊振寧老先生。
  • 為什麼都過了100多年,還沒有出現比肩愛因斯坦偉大的科學家那
    為什麼都過了100多年,還沒有出現比肩愛因斯坦,牛頓等其他偉大的科學家那,難道真的有三體出現的質子封鎖#歷史
  • 牛頓、愛因斯坦以及量子力學中的時空
    人類對於時空的認知,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再到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時空觀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牛頓的時間和空間觀牛頓眼中的空間和時間都是絕對的、永恆不變的。在牛頓眼裡,任何運動都是相對絕對空間而言的,比如旋轉的舞者就是相對絕對空間在進行旋轉。
  • 牛頓、愛因斯坦已離開多年,下一個可比肩偉人的科學家會是誰呢?
    文/行走天涯牛頓、愛因斯坦已離開多年,下一個可比肩偉人的科學家會是誰呢?牛頓和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儘管他們已經離開了一兩個世紀的時間了,但是後人們一直會不間斷地提到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是因為他們二人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墊定了物理學的基礎。
  • 愛因斯坦和牛頓都在晚年研究神學?這是真正的答案
    在過去的500年裡,無數偉大的科學家誕生了,其中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兩個重要的代表。由牛頓創立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揭示了宏觀世界的運動定律,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開闢了一個新的大門。因為牛頓和愛因斯坦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所以這兩個科學家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也被稱為「科學雙雄」。然而,這兩個著名的科學巨人據說是世界在他們晚年,他們研究的是科學的反面,神學。
  • 牛頓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為什麼統一電磁學的麥克斯韋卻低一檔?
    有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可以評價這三位大佬的成就,一牛二愛三麥,說的就是科學界的第一大佬是牛頓,第二是愛因斯坦,第三是麥克斯韋,但有朋友會認為牛頓和愛因斯坦應該愛因斯坦排第一位,比如下圖就是科學界的另一種排位方式:其實這都沒有關係,來了解下這三位大佬的成就,大家心裡就對他們的位置排行有個數了!
  • 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太直接
    文/行走天涯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有點殘酷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很多為偉大的科學家。比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等,這些科學家幾乎都是世界皆知的。還有一些科學家可能在史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追崇者也是無數的,比如說尼古拉斯特斯拉。這些科學家都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比如說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質量守恆定律等等。愛因斯坦對於後世人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哪怕愛因斯坦已經離開人世多年。
  • 愛因斯坦一思考,牛頓就哭了!這是為什麼?
    你這個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有證明過嗎?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而時空才是絕對的。當年,牛頓是在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地心說」這個基石上建立起來他的新理論,而這次愛因斯坦直接動搖的,則是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這一個基石。愛因斯坦為何有勇氣這麼說?
  • 牛頓和愛因斯坦battle,誰的名氣更大?
    獲得諾貝爾獎無疑是科學家至高無上的榮譽,人們也常常拿獲獎者與其他科學巨匠進行比較,比如17世紀的物理學大師牛頓和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愛因斯坦。前者是前者是經典力學的創立者,而後者是量子物理的奠基人。縱觀整個科學史,恐怕沒有哪個科學家像牛頓和愛因斯坦一樣光輝耀眼了。那麼牛頓和愛因斯坦兩者之間誰更有名氣呢?
  • 真理也會成為阻礙,科學永遠需要質疑,淺談愛因斯坦和牛頓的恩怨
    物理學和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在這門學科中,我們可以了解地球和宇宙的本質,剖析時間和空間的秘密,從歷史上來看,大部分著名的科學家其實都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霍金,薛丁格,牛頓等等,這些科學家的名氣都可以說明物理的重要性。
  • 兩大人類精華,睥睨天下,究竟牛頓和愛因斯坦誰的科學地位最高?
    艾薩克·牛頓(1643.1.04-1727.3.31),英國皇家協會會長,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被英格蘭的安妮女王封為爵士,使他成為艾薩克牛頓爵士。提出了的著名的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規律,為此後三個世紀物理學界的科學觀點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為現代工程打下了夯實的根基。
  • 愛因斯坦一思考,牛頓就哭了!這是為什麼?
    你這個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有證明過嗎?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而時空才是絕對的。當年,牛頓是在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地心說」這個基石上建立起來他的新理論,而這次愛因斯坦直接動搖的,則是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這一個基石。愛因斯坦為何有勇氣這麼說?
  •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這幾位名人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了,無論是課本裡還是課外書裡都有他們的身影。在這四個人中,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都是科學家,愛迪生是發明家,可以這麼說他們的職業是不一樣的。科學是文明進步的基礎,科技誕生於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的進步,科技就無從談起了,科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直觀的改變,比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這些帶來的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這幾位名人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了,無論是課本裡還是課外書裡都有他們的身影。在這四個人中,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都是科學家,愛迪生是發明家,可以這麼說他們的職業是不一樣的。科學是文明進步的基礎,科技誕生於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的進步,科技就無從談起了,科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直觀的改變,比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這些帶來的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 牛頓與愛因斯坦誰更偉大?
    近代科學大師輩出,牛頓與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毫無爭議地排在前兩名,是因為他們為物理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體系指明了發展方向。牛頓創造了力學三定律,並通過「萬有引力定律」在一定限度的解釋了運動的本質及規律。後世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也無不建立在牛頓經典力學的基礎上,直至近代愛因斯坦的橫空出世,牛頓的地位才被撼動。
  • 牛頓和愛因斯坦:沒被課本收錄的4段歷史,才是天才真正的樣子
    眾所周知,科學研究的道路註定伴隨著孤獨與艱苦,而我們的語文課本可能是世界上最害怕孤獨的存在,它讓歷史上的科學家們的人生,化身為一個個勵志與完美的偶像。首先這個美好的故事有好幾個來源,比如最早從英國傳記作家斯蒂克利,另外還有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傳記《牛頓哲學原理》。其中,斯蒂克利在牛頓去世的前一年(1726年)訪問了牛頓,牛頓在對斯蒂克利說,蘋果的墜落啟發了他對於萬有引力的研究。這時候,蘋果還沒說砸在他的頭上。
  • 牛頓和愛因斯坦,都預測2060年是世界末日,你相信地球會爆炸嗎?
    相傳牛頓小的時候很聰明,有一次,12歲(1665年)的他在蘋果樹下玩,被落下來的蘋果砸到了頭,他就想蘋果為什麼會落到地上呢?為什麼不往天上飛呢?帶著這個疑問,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他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
  • 楊振寧獲得過諾貝爾獎,為什麼還被噴得這麼慘?
    「有的人說他比霍金厲害,如果他真那麼牛,為什麼我不知道他?」第二:楊振寧不愛國。「在祖國最困難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不但沒有回來,還加入了美國國籍。」第三:楊振寧很勢利。「現在中國發展好了,他又加入中國國籍,回清華大學養老圈錢,太雞賊了。」
  • 牛頓和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歷史影響更大?
    答|百度派 @莫逆1:這個怎麼說呢,就理論上來說二者所處的時代不同,所以很難比較,但是我個人而言可能比較傾向愛因斯坦,至於為什麼呢,主要在於愛因斯坦的理論改變了人類對於我們這個世界的認知,給我們重新描繪了一下這個宇宙的基本法則,雖然就目前來說愛因斯坦的理論大多數沒有實際意義,但實際上愛因斯坦的理論給人類指明了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而愛因斯坦相對論顛覆性的改變在於否定了絕對時間和絕對參照物的存在,從而改變了我們對空間和時間認知的概念,即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物質相互作用的背景,而在未來假如人類進入宇宙之後能擺脫低速度的困擾,那麼愛因斯坦可能比現在還要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