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像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多出現在歐美和美國?

2020-09-05 人生如夢LLH

中國人也算是世界上比較聰明的一個民族了,創造力也不輸其他國家吧,但為什麼近代偉大的科學家基本都在西方呢?比如愛因斯坦、牛頓、居裡夫人、愛迪生、霍金、伽利略、高斯等等,幾乎是清一色的外國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樣一個局面?是中國人變笨了嗎?

第一:中國有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人們肚子都填不飽,哪有心思搞什麼科學?

我們的老百姓多少年一直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封建王朝統治下,統治階級變著花樣,殘酷壓榨剝削老百姓。民不聊生,大多數老百姓溫飽都難以解決,更別說上學讀書了?

那時候,有錢的子弟才可以上學,但上學的目的也是為了當官。當上了官又去欺壓百姓。惡性循環下去,怎麼可能出什麼科學家呢?

第二:過去我們也不重視科學,一直重視詩詞歌賦。

看看過去的科舉制度,都是重文輕理。過去人們讀書,也是以《四書五經》為主,學寫詩歌,寫八股文。只要這些學得好,都有可能考上狀元或者秀才。然後一步登天做大官。

過去的孩子就算讀書,好像也是不接觸數理化的,而且這種狀態了持續了很多很多年。包括現在,我們的考試依然是重文輕理,很多學校仍然要求孩子們背很多古詩詞,包括我們的新編語文教材也增加了很多古詩詞的篇幅。

現在的孩子還要學習英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家學文用的時間多,學其他用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總的來講,我們還是不夠重視科學。

科學家愛因斯坦

第三:我們讀書的功利性太強了,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我們國家有一個很傳統的精神,自古以來一直深深埋藏在每一個有抱負的人的心中,那就是「光宗耀祖」。而光宗耀祖就是對權力、尊貴的身份以及財富的追求。

所以我們國家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什麼興趣,而是為了權利和尊貴,為了光宗耀祖。

過去是,現在更是。看看我們考上清北的同學,選專業不是看興趣,而是看以後能不能賺大錢。看看去餘杭區街道辦的博士,他們寧願當一個公務員也不想做一個什麼科學家。因為如果在我國,公務員更有地位和權力。

我國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話,可見我們讀書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什麼真理和科學,就是為了金錢和美女。

這種讀書的功利性是不可能培養出什麼科學家的。

科學家牛頓

第四:中西方的教育思想不同。

西方的教育,從小就教導孩子要有批判思維,要學會問為什麼。

但我國的教育思想呢?自古以來就強調做人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到校要聽老師的話。我們學校一直設置各種條條框框限制學生的行為,禁錮學生的思想。導致孩子們從小就敬畏老師,不敢挑戰權威,更不敢反抗什麼。我們的學生在校是沒有自由的。

包括現在,因為高考,這種對學生的管制更多了。我們的學校就喜歡孩子們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坐在教室裡學習,但凡不遵守規矩,一定被認定為是有問題的學生,並且使勁施壓,直到服從管教為止。

中西方教育思想差別太大了,我們給學生的自由太少了,所以孩子們根本就沒有機會去天馬行空、胡思亂想、異想天開,所以科學思想的萌芽也是不可能會有的。

科學家愛迪生

第五:我國讀書人的地位一直不高。

我們過去管知識分子叫「臭老九」。在我國,知識分子的地位一直是不高的,最有地位的一直是政府官員。

看看中國的教師,在網上被人罵成什麼樣子了;看看合肥離職的那麼多科研人員;看看顏寧等大科學家回到中國為什麼又去美國?看看我國的博士竟然熱衷去街道辦當一個辦事員?為什麼?

因為有知識的人很多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待遇。

科研人員待遇和地位不高,也是我們科學落後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怎麼可能出偉大的科學家呢?

看看楊振寧,也算目前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了,但在網上多少人還在質疑他?我國有真正的科學家,但也有很多愚民,不分青紅皂白只會謾罵。

科學家楊振寧

我們要想培養世界級的科學家,需要改變的東西很多:

1、目前老師的教學模式必須改變。

現在的老師基本不允許學生質疑反駁,不允許學生發表奇談怪論。這種模式是絕對不行的。

2、一考定終身的選拔制度必須改變。

高考制度很公平,但會阻礙真正的天才誕生,因為每個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門都學的很好。

3、讀書的功利性必須改變。

讓學生要為興趣而讀書,而不是為了賺大錢當大官而讀書。

4、我們整個社會的評價體系要改變。

不能以金錢、地位、權利來評價一個人是否偉大和成功。不然人人想的還是賺錢和當官。

當然,我們的讀書的目的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改變的。所以科學的土壤需要很漫長的一個過程。慢慢來吧,也許未來我國也能誕生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偉大的科學家!

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近代沒有出現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人?
    話說距離牛頓橫掃整個學術界已經過去了300多年,距離愛因斯坦叱吒物理學界已經過去100多年,這100多年來的科學家很少有進入到教材當中,很少有像前兩者的成就的,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知識存量。
  • 為什麼如今沒有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了?
    其實現在不缺乏像牛頓以及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不為人所知,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故事性不強。科學家的故事提到近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你會想到誰?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霍金,或者是楊振寧,但是提到霍金或者楊振寧時,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有哪些成果,反而是非常熟悉他們的故事。
  • 為什麼如今沒有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了?
    其實現在不缺乏像牛頓以及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不為人所知,其實是因為他們的故事性不強。科學家的故事提到近代最著名的科學家,你會想到誰?但其實如果把牛頓和霍金相提並論,那是嚴重高估了霍金,在他們兩個面前,霍金更像是一個科普作者,而非科學家。楊振寧雖然知名度高,但很多人並不了解他的成就有多高。
  •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沒有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呢?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沒有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呢?中華文明延續了千年之久,其中也湧現出了很多的歷史名人。這些名人也為我國創造出了很多有用的東西,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那麼既然出現了這麼多偉大的名人,為什麼就沒有出現過牛頓、達文西、斯特拉、愛因斯坦這麼優秀,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呢?首先,一直以來中國的貿易和文化都是對外封閉的,人們接觸的都是本國的文化。那麼他們的思想因為接觸的都是國內的事物,對其他國家的新鮮事物缺乏了解,所以腦子裡就沒有創新思維。
  • 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太直接
    文/行走天涯中國為何沒有出現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真相有點殘酷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很多為偉大的科學家。比如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等,這些科學家幾乎都是世界皆知的。還有一些科學家可能在史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追崇者也是無數的,比如說尼古拉斯特斯拉。這些科學家都在各自的領域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比如說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質量守恆定律等等。愛因斯坦對於後世人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哪怕愛因斯坦已經離開人世多年。
  • 物理界發展了這麼多年,為什麼還沒出現第二個愛因斯坦和牛頓?
    引言:有種說法認為,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被全世界都認識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如今已經過去將近一百年了,類似這樣的人物尚未出現。因此人們想知道,為什麼現代很難再出現類似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大神級人物呢?有觀點認為,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狀況保持著向上的趨勢,然而自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就很少出現大師級的科學家。那麼什麼樣的科學家才是大師級人物呢?有人認為是愛因斯坦,有人認為是牛頓,總而言之是那種對人類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人。
  • 為什麼21世紀目前沒有類似愛因斯坦,牛頓等大科學家出現呢?
    水星近日點攝動問題,是萬有引力定律無法解決的,同樣牛頓認為的「以太」也被「麥可遜-莫雷實驗」證明是錯的了,愛因斯坦正是看到了牛頓理論的局限性,才能從局限性出發提出相對論以及光量子學說。
  • 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為什麼晚年去研究了神學?
    事實上,世界上還有很多現象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就比如人為什麼會打哈欠,科學家到現在都沒有合理的解釋。然而一些在科學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神學看來卻不是什麼大事,很多科學不能解釋的問題用神學卻能輕易的解釋。
  •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這是著名的科學史專家李約瑟提出的「李約瑟難題」。其實我對這個問題也非常疑惑,我們明明是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發展速度還沒有幾個成立不過幾百年的西方國家快,而現代科學的起源,也是起源於西方呢?
  •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
    「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這是著名的科學史專家李約瑟提出的「李約瑟難題」。其實我對這個問題也非常疑惑,我們明明是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發展速度還沒有幾個成立不過幾百年的西方國家快,而現代科學的起源,也是起源於西方呢?
  • 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是牛頓,德國最牛的是愛因斯坦,那中國是誰?
    傳說中的愛因斯坦並沒有在童年顯現出過人的天賦,而是一個有些笨的孩子。不像許多能人一樣,剛出生時便已被看出明顯的天賦異稟。在他的理論中,時間和空間都是扭曲的。這樣嚴重顛覆人們認知的理論,最終也得到了強有力的科研支持。
  • 牛頓、愛因斯坦已離開多年,下一個可比肩偉人的科學家會是誰呢?
    文/行走天涯牛頓、愛因斯坦已離開多年,下一個可比肩偉人的科學家會是誰呢?牛頓和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儘管他們已經離開了一兩個世紀的時間了,但是後人們一直會不間斷地提到牛頓和愛因斯坦,這是因為他們二人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墊定了物理學的基礎。
  • 牛頓和愛因斯坦,站在巔峰的兩大科學家,誰對人類的貢獻更大呢?
    牛頓和愛因斯坦,站在巔峰的兩大科學家,誰對人類的貢獻更大呢? 在人類的科學歷史上,有兩位站在巔峰的偉大科學家,它們分別是牛頓和愛因斯坦,那麼他們兩人究竟誰對人類的貢獻更大呢?
  • 牛頓是頂尖鍊金術士,愛因斯坦研究神學,為什麼科學家都相信神?
    一直以來就有一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的傳說,大意是「當科學家們歷盡千辛登上科學的頂峰時,卻發現神學家們早已在那裡恭候多時了」,所以無一例外,牛頓和愛因斯坦都在晚年時都投入了神學研究,而且這個傳聞由來已久,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牛頓是頂尖鍊金術士,愛因斯坦研究宗教,為什麼科學家都信神學?
    一直以來就有一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的傳說,大意是「當科學家們歷盡千辛登上科學的頂峰時,卻發現神學家們早已在那裡恭候多時了」,所以無一例外,牛頓和愛因斯坦都在晚年時都投入了神學研究,而且這個傳聞由來已久,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 牛頓和愛因斯坦battle,誰的名氣更大?
    今年的物理學獎授予了96歲的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74歲的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和59歲的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也是繼居裡夫人、梅耶之後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貢獻。
  • 牛頓和愛因斯坦晚年都去研究「神學」?其實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牛頓和愛因斯坦被認為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沒有之一,真的是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巨匠,而且這兩位科學巨匠誰排第一都不好排,因為他們做出的貢獻對人類幾乎是同等重要的,如果非要給他們做一個排名,那麼只能說宏觀世界牛頓第一,微觀世界愛因斯坦最厲害,為什麼這麼說呢?
  • 各國的優秀科學家,英國選牛頓,德國選愛因斯坦,我國應選誰
    一般能夠出現在歷史書上的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他們都可以被稱為天才。天才可不僅僅只是比常人聰明,他們還有超越常人的勤奮,在這樣的雙重加持下,才能成就這些天才的地位。而正是有了世界上的這些天才,人類才能得以發展得如此的迅猛,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達到了曾經幾百年都完不成的高度。
  • 物理學進入了瓶頸期,為何不期待出現新的牛頓、愛因斯坦?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他們在物理學領域都做出了非常偉大的貢獻。牛頓三定律是經典力學的核心;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將天上的力和地上的力統一了起來,從此天體的運動不再神聖。愛因斯坦給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將時間和空間統一了起來,極大地刷新了人類的認識。
  • 牛頓和愛因斯坦對科學界的作用是什麼?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人類中非常出彩的科學家,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像他們一樣的科學家在苦苦的思考和追尋著宇宙的真相,牛頓和愛因斯坦無疑是最為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們的科學理論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推動了人類的科學文明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