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科學是近代才產生的,與古希臘無關?

2020-12-05 棟哥歷史

一,李約瑟之問。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產生科學?

除了西方,為什麼其他文明都沒有產生科學?

為什麼科學只在歐洲產生?

其實,看了本文你就知道:科學是近代產物,古代任何文明都沒有科學,包括古希臘羅馬。

二,古希臘有科學和民主嗎?

科學和民主是古希臘的兩大主題。古希臘的科學和民主發展到近代,就促成了西方的近代化。這一點幾乎得到了所有學者的認同。

但這個觀點其實是錯的,不符合歷史事實。

事實是,西方先有了近代化,然後在經濟發展的刺激下才產生了近代科學。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西方近代化過程中經濟發展的刺激,科學是不可能憑空產生的。古希臘的經濟基礎根本就不能產生科學,沒有發達的技術,沒有優秀的工程師團隊,沒有紙,沒有公式,沒有阿拉伯數字,啥都沒有,怎麼會產生科學?

三,文藝復興與百家爭鳴。

大家都知道,古代西方無信史,西方的信史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算的。

14世紀,義大利的弗洛倫薩、威尼斯、熱那亞等城邦小國經濟繁榮,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本質是新興資產階級(商人)在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發起的弘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隨後,文藝復興運動又逐漸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並在16世紀達到高潮。

西方的文藝復興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如出一轍。

春秋末期,各諸侯國經濟走向繁榮,出現了陶朱公、猗頓、子貢等富可敵國的大商人,思想文化方面出現了「百家爭鳴」現象。

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諸子百家之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等。

四,達文西與魯班、墨子。

文藝復興中的代表人物有「文學三傑」和「美術三傑」。達文西既是美術家,也是天文學家、發明家、建築工程師,還擅長雕刻、音樂、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地質等學科。

魯班是能工巧匠,土木建築鼻祖、木匠的祖師爺。他發明了鋸子、曲尺、墨斗、刨子等木匠工具,還發明了傘、石磨、碾子,改進了鎖具,發明了水井上提水的軲轆等。

此外,魯國還是楚國軍工部門的負責人,帶領幾千名工人專門負責為楚國批量製造攻城器械。這說明,魯班不但是建築大師,還知道如何教軍隊摧毀和攀爬各種建築。魯班發明了攻城用的「雲梯」,為楚國的水軍發明了"鉤"和"拒"。當敵軍處於劣勢時,"鉤"能把敵軍的船鉤住,不讓它逃跑;當敵軍處於優勢時,"拒"能抵擋住敵軍的船隻,不讓它追擊。

魯班還發明了能在天上飛三天三夜的木鳥。可見他在物理學、空氣動力學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

墨子就更不簡單了。

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家學派組織嚴密,人數最多時有幾萬人。楚國想憑藉魯班的雲梯攻打宋國。墨子一個人去楚國,僅憑藉墨子的能言善辯和墨家的實力就迫使楚王放棄了攻打宋國。

墨子是和魯班一樣的能工巧匠和科學家。《墨經》記載了很多科學原理,比如「小孔成像」等八條光學原理,還有力學、幾何學、機械動力學等諸多原理。

小結:不要以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不如義大利發達,不要以為陶朱公和子貢不如威尼斯人有錢,不要以為百家爭鳴的文化高度不如文藝復興,不要以為達文西是科學家,而魯班和墨子不是。

五,為什麼達文西是公認的科學家,而魯班墨子只是能工巧匠?

1.西方掌握話語權:凡是歐洲的成就就是高大上的,凡是中國的,就是也就那樣。

魯班和墨子也會雕刻、美術。如果達文西是科學家,那墨子、魯班也是。如果魯班、墨子只是能工巧匠,那達文西也是。他們是一類人。

2.歐洲的近代化進程沒有被打斷,中國的被打斷了,沒有發展成近代文明。

文藝復興方興未艾之時,又發生了宗教改革,隨後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殖民時代到來,歐洲走上了發展快車道。

中國的百家爭鳴成就也是十分輝煌。但是因為秦國統一六國,文化發展的進程被打斷了。秦國滅掉齊國後,中國的學術中心稷下學宮失去了經濟來源,學者們也沒有了出路,最終走向沒落。

如果七雄長期並立,誰也滅不掉誰,像歐洲一樣。那中國也會像歐洲一樣,走向對外殖民的道路,並發展成資本主義社會。

後來,在南宋時期、明朝中後期,中國的近代化都被打斷了。

歐洲因分裂而先進。中國發展緩慢卻統一。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古代歷史上並沒有出現,既長期統一,又發展迅速的國家。但現代歷史上有,現在的中國和美國都是統一的大國,但發展很快。

扯遠了。小結:達文西、魯班、墨子是一類人,都是能工巧匠和科學家。

六,近代科學的發展。

中世紀歐洲的經濟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弗洛倫薩、威尼斯等國家的經濟發達產生了文藝復興。

歐洲就是在這一時期產生了科學的雛形。達文西等人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但是這時的科學還只是雛形,並不是一門單獨的學科,被稱為博物學。這時候的科學與工程機械、美術等混雜在一起。

大航海時代來臨後,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經濟中心。隨後,經濟中心轉移到荷蘭、英國。

在這一過程中,真正的科學產生了。歐洲各國產生了很多近代科學家。比如笛卡爾、牛頓、萊布尼茨、法拉第、拉瓦錫等。

七,為科學家們算一下時間帳。

人們經常對歷史人物產生時間錯覺。比如秦始皇和劉邦看似兩個時代的人,其實兩人只相差三歲。

西方的科學家們看似年代很久遠,其實絕大多數都是大航海時代來臨後的人物,並且是年代越近科學家越多。

八,兩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科學技術的大發展。

近代手工業發展和開拓海外殖民地帶來的經濟繁榮,促進了科學的發展。牛頓就是這一時期的科學家。

發明改良蒸汽機的瓦特是工程師,不是科學家。改良蒸汽機的發明促進了工業大發展,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進而帶動了火車、輪船、汽車的發明。交通工具的發明帶動了鋼鐵冶煉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了採礦、冶金、化學等產業的發展。

是經濟的發展先帶動了科學的發展,然後科技的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經濟是基礎。

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才有了愛因斯坦、波爾、居裡夫人等大批世界一流科學家的出現。

小結:牛頓、愛因斯坦等大科學家的出現主要是近代歐洲經濟發展的結果,與古希臘科學和民主毫無關係。

只要開拓殖民地為歐洲帶來巨額財富,歐洲手工業就會迅速發展,進而帶動科學發展,會出現牛頓等科學家。只要工業革命出現,化學產業取得大發展,法拉第、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就會出現。

這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不是古希臘的科學在起作用。

九,近代科學與古希臘的關係。

近代史,歐洲列強在殖民全世界的過程中,發現東方國家歷史悠久,於是,歐洲人為了顯示自己的種族優越性,也把自己的文化源頭當成了古希臘,以顯示自己有文化,當然也就罷科學追溯到了古希臘,把近代科學的苗頭強加給了古希臘文明。其實,近代科學是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工業革命的產物,與古希臘毫無關係。

總結:科學是開闢殖民地後,歐洲經濟空前繁榮的產物,是手工業發展的產物,是兩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與古希臘無關。古代任何文明都沒有科學。

大家也可以說下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歐洲人繼承了古希臘的科學和民主,為什麼直到15世紀末才崛起?
    歐美都認為它們的文化來自古希臘和古羅馬。正是因為繼承了古希臘的民主、科學和自由精神,繼承了羅馬的共和制和羅馬法,歐美才開創了世界近現代史上的輝煌成就。所以,歐美歷代文人墨客都對古希臘羅馬不吝讚美之詞。古希臘在歷史上總共輝煌了300多年,在公元前2世紀就被羅馬所滅。西羅馬在公元476年滅亡。
  • 西方人文精神傳統與近代科學思維
    文藝復興運動號召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產,重新肯定和發展了古希臘的人文精神傳統,增強和確立了人類對自身自由理性的信心,改變了人的自然觀。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實際上孕育和促生了近代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各學科。17世紀以後,近代科學各學科在改造自然和社會中顯示出巨大力量,科學的實用價值日漸突出。
  • 楊振寧:中國文化沒能產生科學的原因,罪魁禍首是易經
    其主題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 愛因斯坦他說: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的。
  • 近代科學的誕生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中國?(2)
    中國在20世紀開始參與世界現代科學的發展,並且貢獻度也越來越高,但是,中國對於近代科學的直接貢獻,卻為「零」。近代科學的誕生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中國這個問題,近百年來,有無數人在腦海裡盤旋,也有無數的答案。中國的科技發展歷史悠久,無論數學、物理、天文、地理等等,查一查歷史,都比歐洲早很多年。但是,近代科學卻誕生於歐洲而不是古代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 數學界的李約瑟難題:宋元數學高度發達,為何未能產生近代數學?
    前言 1976年,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一個問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這個問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引發了後人無數解答和爭論。李約瑟難題有很多子問題,在數學界同樣適用。
  • 《物演通論》作者王東嶽:中國文化絕不產生科學
    為什麼科學和哲學領域的集大成者,基本都出現在西方?王東嶽先生說,因為中國的具象思維,產生不了建立在抽象基礎上的科學和哲學。文字的具象與抽象源起,導致東西方思維的巨大差異。什麼叫哲學,古希臘一群大孩玩弄純邏輯遊戲叫哲學,這個延展產物叫做科學,是一種純邏輯推演產物,而不是實踐產物。哲學意思就是愛智,純粹玩弄智慧,它的後延產物叫科學,因此科學是先建邏輯模型,後建實驗室。這就是為什麼建國之後中國人數理化水平很高,但是中國不出科學大家,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哲學,你當然根本理解不了什麼叫科學,因為哲學乃科學之母。
  • 中國近代為何沒有科學革命?李約瑟難題年內破解
    中新網3月19日電 「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提出的這一問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  據北京日報報導,由李約瑟開創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和編寫工作今天仍在繼續。
  • 貢獻幾乎為零,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
    科學的本質是「刨根問底」,中國古代以詭辯、自圓其說代替研究技術背後的規律,科學問題並沒有被嚴肅對待。即便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也只是技術而非科學。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呢?我主要是想介紹一下我理解的科學,應該說和吳國盛教授那本書裡面寫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我開頭從中國古代的文化和技術遠遠比西方發達,但是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這個所謂「李約瑟難題」開始。
  • 近代文明是歐洲人獨創嗎?
    也就是說,歐洲人傾向於認為近代文明是屬於歐洲的,是歐洲對全人類的貢獻,與其他文明關係不大。甚至還有更極端的,很多英國學者認為英國才是近代文明的發源地,法國、德國都是受了英國影響才走向近代化的。大家想一個問題:為什麼近代文明在亞歐大陸產生,而不是在美洲、非洲、澳洲,或者其他各種島嶼?島嶼面積太小了,人口太少,生產資料太少,發展不出高級文明。相對於亞歐大陸,美洲、澳洲、非洲也太小了,人口太少,生產資料太少,這些大洲也產生不了高級文明。
  • 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呢?
    這個提問實際上是李約瑟難題,英國學者李約瑟提出了類似的提問:它提出:為什麼中國有雄厚的技術基礎,卻沒有發生像歐洲工業革命那樣的科學革命和產業革命呢?對於這個問題,國內外很多人進行了討論,所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但大都圍繞在哲學與科學的層面上的 討論,我也就不再這兩方面展開討論了。
  • 哥白尼日心說奠定近代天文學基石,使天文學首先跨入近代科學大門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天體運行論》的出版,其意義十分深遠。為認識它的意義,必須先對當時的歐洲社會稍加剖析。中世紀的歐洲是一個基督教教會勢力壟斷一切的封建社會。但到了中世紀末期,由於資本主義形式的手工工場的大量產生,新興資產階級誕生了。這一階級的代表人物從希臘古典文化中找到了反對封建教會文化的武器,他們以「復興古典文化」為口號,發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實質是用人文主義來反對教會的宗教神學。宗教神學主張一切為了神,人只能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神,而人文主義者則主張提倡個性自由反對宗教桎梏。這一時期,新興資產階級與代表封建主義的沒落的教會勢力的鬥爭十分激烈。
  • 為什麼近代科技爆發首先發生在歐洲?
    大家都知道,近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都發源於歐洲,科技的快速進步,極大的提升了人類的生產力,讓大多數人類過上了物質豐富的生活。但為什麼近代科學沒有在生產力更為發達的農耕國家如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中率先誕生呢?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之謎」。
  • 科學與信仰,互不相屬?——從近代化學之父波義耳說起
    因此,自啟蒙運動開始,人類才將感官經驗(而非純邏輯思考)等同於「理性」,來否定一切超自然事物的存在。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泛科學主義興起,人們又進一步強調:唯有能通過科學實驗證明的才能算是「真理」,故全面性地將宗教信仰排除在真理的範疇之外。然而,不可否認,人類的經驗畢竟是有局限、不全面的。以此經驗作為準繩,去判斷一切真理,恐怕會造成坐井觀天的錯誤。
  • 李約瑟難題:為什麼科學沒在中國近代發生?
    原標題《「中興事件」的李約瑟難題:為什麼科學沒在中國近代發生?》 一 即使是中國人,也很少有人比英國人李約瑟發自心底地愛這個東方古國。故事始於他與一名中國女留學生的婚外情。那是1937年,留洋青年方鴻漸正在返回上海的船上。「紅海早過了。船在印度洋面上開駛著。
  • 近代科學的誕生
    1638年他以間接隱蔽的筆法,以通俗易懂的三人對話形式發表了《關於託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詳細論證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批駁了「地球中心說」,成為近代科學思想史上重要學術著作。伽利略早在1597年克卜勒送給他《神秘的宇宙》一書時就已經是一個太陽中心說的擁護者,但是他親眼看到布魯諾之死,沒有勇氣訴諸於世。
  • 科學簡史:古希臘的數學「公理化」體系
    既然琴弦的音調與其物質成分無關,而取決於數的關係,那麼萬事萬物是否也符合同樣的規律呢?通過探討事物數量間的關係,最初的算術發展成了「代數」,研究事物形體關係的數學發展出「幾何」。中國古代學術,以算術見長,在代數領域貢獻突出;古希臘則偏重於幾何學的研究和應用。這裡面顯然蘊含了「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主觀抉擇,即是中國古代會通過等腰三角形計算金字塔的高度,在當時也是被看作是毫無意義的。
  • 近代科學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科學,近代科學的誕生和早期的發展
    近代科學技術即誕生於此時。它經歷了400年的發展,19世紀末終結。人的天職在勇於探索真理。——哥白尼(波蘭)(一)近代科學誕生的社會條件近代自然科學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科學,與古代和中世紀的科學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科學傳統。
  • 科學的產生和哲學有關係嗎?
    哲學思想產生科學思想中國人說兩極相通,其實不解其意義。哲學看起來沒任何用處,可恰恰是哲學,這個最沒有用的,生出來這個最有用的自然科學。多數國人不懂這個道理。近代不少國人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宗旨,總是直奔科學而去,結果學回來的是只是技術而已,所以總是跟著人家的後面。中國人不懂得哲學思想產生科學思想,科學思想轉化為技術只是一部分。古希臘以來,思辨作為探索真理的手段,來源於古希臘的辯證法。它被柏拉圖認為是最高級形式的。中國「哲學」最大問題是缺乏思辨,但不等於禪宗或佛學沒有思辨,但那肯定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系統化的哲學。
  • 牛頓手稿新發現,揭露近代科學之外的研究
    撰文|汪天颺近期,科學家在埃及胡夫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of Egypt)發現「近代物理學之父」艾薩克·牛頓尚未出版的手稿。牛頓認為,古希臘數學家埃拉託斯特尼(Eratosthenes)提供的數據與其引力定律不符,因此他轉向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Thales)和阿納克西曼德(Anaximander)的結論,即地球周長為40萬個「斯塔達」(「stades」,古希臘的長度單位,編者注)。
  • 歐洲人在近代為何飛速發展?原來有「第三隻眼」開了掛!_遊俠網 Ali...
    在史學研究領域有一個著名的難題,叫做「李約瑟難題」,英國學者李約瑟從20世紀的3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他發現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遙遙領先於同一時期的歐洲,於是,就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近代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