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
《天體運行論》的出版,其意義十分深遠。為認識它的意義,必須先對當時的歐洲社會稍加剖析。中世紀的歐洲是一個基督教教會勢力壟斷一切的封建社會。但到了中世紀末期,由於資本主義形式的手工工場的大量產生,新興資產階級誕生了。這一階級的代表人物從希臘古典文化中找到了反對封建教會文化的武器,他們以「復興古典文化」為口號,發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實質是用人文主義來反對教會的宗教神學。宗教神學主張一切為了神,人只能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神,而人文主義者則主張提倡個性自由反對宗教桎梏。這一時期,新興資產階級與代表封建主義的沒落的教會勢力的鬥爭十分激烈。因此,中世紀末期實際上正處於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中,自然科學也起來反叛教會了。中世紀的自然科學是神學的「恭順的婢女」,沒有自身的獨立地位。託勒密地心體系在它誕生時是一個集古希臘天文學大成的科學學說,使用它還能推算行星等天體的視位置。歐洲中世紀前期,這一體系是被教會所排斥的,13世紀,當它的破綻日益暴露時,教會卻對它從排斥轉為維護。
因為教會把上帝創世說作為其教義的核心,上帝創世說宣揚的是上帝創造了天和地,創造了人類.並把人類安置在地球上來管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而託勒密地心體系主張地球位於宇宙中安然不動,具有特殊地位,這正好為上帝創世說提供了理論依據,所以教會轉而把託勒密地心體系奉為欽定的理論。於是,13世紀以後,託勒密地心體系已經喪失了它的獨立性.成了教會維護其統治的輿論工具。
《天體運行論》的發表、哥白尼日心體系的問世,揭示了地球僅僅是一顆圍繞太陽運轉的普通行星,根本否定了「地球是上帝安排在宇宙中心」的宗教神話,它宣告了宗教統治的理論支柱的謬誤,它成了人文主義向宗教神學鬥爭的強有力的武器。
哥白尼日心體系不僅對推動社會變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對自然科學本身的發展意義也十分深遠。《天體運行論》是自然科學起來反叛教會的一部宣戰書,從此以後自然科學開始脫離神學的羈絆,譜寫其自身獨立發展的歷史。正因為如此,《天體運行論》才被後人譽為「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從天文學科本身的發展來說,哥白尼的日心體系則以地球運動的概念奠定了近代天文學的基石,使天文學首先跨入了近代科學的大門。因此,哥白尼堪稱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