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隨風飄散
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它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致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物理學成為了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但是自從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物理學發生了顛覆性的突破後,為何近百年來物理學開始停滯不前了?難道是因為物理學家已經沒有什麼重大突破了嗎?在物理學發生顛覆性的突破後,我們發現愛因斯坦建立了相對論,將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推翻了,而量子力學也改變了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時也讓人類認識到微觀世界不再呈現宏觀世界的準確性,而是變成了測不準原理等等,但是我們也發現了如今距離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但是物理學卻再也沒有出現新的突破,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每一種顛覆性理論的誕生,都是需要大量的理論積累,雖然人類科學看起來是爆炸式的增長,但是這也離不開前人幾百年的基礎理論和技術積累的,所以如果想要讓物理學出現顛覆性的突破,那麼也許還是需要等上非常長的時間才能,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從一些物理學重大突破的時間表來看。
當初牛頓和伽利略為代表的古典物理學與愛因斯坦和普朗克代表的現代物理學之間也相隔了近兩個世紀,所以現在距離現代物理學也僅僅只有一個多世紀,如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還沒有完全的將理論轉化為技術,所以如今的科技也僅僅只是建立在一百年前的基礎理論上而已。
所以從這裡來看,物理學的下次突破最遲也應該在本世紀末或者是下個世紀初才有可能發生,而在這之間科學家只會有一下小突破,而不會有顛覆性的突破,對於這件事情,你們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