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特定理——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

2020-11-30 天文同好樂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

也許您從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艾米·諾特,一位出生於19世紀末的德國女性數學家。也許您會認為,歷史上有很多傑出的女性科學家,她又有何特別呢?我的回答是:艾米·諾特的工作徹底改變了我們理解宇宙的方式,當你看到宇宙暴脹理論、超對稱粒子、廣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弦理論以及未來的萬有理論等等這些科學理論時,都不應該忘記艾米·諾特,因為正是她創造了著名的諾特定理,而諾特定理是所有這些現代理論的核心概念,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青年艾米·諾特

也許這樣說並不能讓你加深對這位女性科學家的印象。是的,艾米·諾特於1935年去世,距今已經84年。如今,除了那些專業的物理學家,很少有人知道她,那是她個人的悲哀,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因為在20世紀初,即使在西方,女性的社會地位也很低,而在充滿雄性荷爾蒙激素的科學界,給予女性的只有數不盡的障礙,即使是最偉大的思想,也往往很輕易地被忽視。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她的生平,這樣可以讓大家對她有更多的了解。

晚年艾米·諾特

1882年,艾米·諾特出生於德國埃爾朗根,她的父親是一位猶太裔知名數學家,執教於埃爾朗根大學。小時候的諾特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數學天賦,但是她往往能解決一些其他同齡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那個年代的德國,女性受到很多歧視,甚至不能成為正式的大學生。到了1904年,歧視女性的政策有所改變,諾特正式進入大學學習,並在1907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但是,作為一位女性,諾特很難獲得一個有收入的學術職位,因此她從事了數年沒有薪金的工作,這是時代決定的,諾特無法改變。

諾特定理

1922年,諾特進入哥廷根大學,由於她是女性,又是猶太裔身份,僅獲得了一個非終身的、沒有薪金的名譽教授頭銜。到了1923年,情況略有好轉,她可以從學生的學費中支取微薄的薪金,用以維持極其簡樸的生活。儘管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但是諾特對學術的嚴謹態度以及她個人散發出的人格魅力,使她深受同事和學生的尊敬和愛戴。但好景不長,1933年,諾特被德國納粹驅趕,在顛沛流離中乘船來到了美國,進入了賓夕法尼亞州的布林莫爾學院工作。兩年之後的1935年,因為手術併發症,諾特不幸離世,享年53歲。

諾特定理描述物理規律中的對稱性

諾特在有生之年,開創了一門名為「抽象代數」的數學學科,不僅如此,在如今的數學文獻中,都可以見到「諾特環」、「諾特群」和「諾特模」等等重要的數學概念。諾特走的是一條完全獨立的數學道路,因此她的研究被稱為「諾特學派」,她本人更被譽為「抽象代數之母」和「現代數學之母」。在物理學上,諾特提出了後來享譽物理學界的「諾特定理」。諾特定理的重要性在於,它連接了兩個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守恆定律和自然界中的對稱性。

標準模型

守恆定律在物理學上很重要,比如說能量守恆定律,它的意思是說,一個特定的量必將保持恆定,無論你怎麼努力,能量都不能被創造或者毀滅。能量守恆的確定性在物理學中讓物理學家們解決了很多難題,例如理解核聚變的過程等等。對稱性說的是,如果對一個物體進行某些操作,在操作完成之後,這個物體看起來和操作之前是完全一樣的,那麼就說這個物體是對稱的。比如一個球體,無論你怎麼操作,它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對稱性不僅存在於大自然中,同樣存在於物理學定律中,一個精確的物理方程在時間和空間的不同位置不會改變。

標準模型中的對稱性

諾特定理宣稱,每一個對稱性都有一個相關的守恆定律,反之亦然。在20世紀初,愛因斯坦正是藉助諾特定理,才最終完善了廣義相對論。到了20世紀下半葉,諾特定理又成為了構建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基礎。標準模型精確描述了微觀的粒子世界,並且預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在當代,物理學家們在開創新的物理理論時,仍然必須依賴於諾特定理。在諾特去世八十多年後,諾特定理依舊繼續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尤其是在粒子物理學中,相關的對稱性是被稱為「規範對稱」的隱藏對稱類型,而在電磁學中也發現了這種對稱性,它決定了電荷守恆。

宇宙暴脹模型

在21世紀的物理學發展中,物理學家們正在尋找一種能夠將量子理論與廣義相對論結合在一起的新理論,通常被稱為「量子引力理論」,而弦理論作為唯一的候選理論,因為包含了很多對稱和超對稱,當然也更少不了諾特定理。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現一個萬有理論,,那麼諾特定理無疑將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文章最後,小編還要引用幾位科學巨匠對艾米·諾特的評價,既是文章的結尾,更是對艾米·諾特的緬懷。

「她是從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後出現的最富創造力的數學天才,是數學史上最偉大的女性」——諾獎得主愛因斯坦;「諾特定理一直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諾獎得主弗蘭克·維爾切克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諾特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20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終結,現代物理學的開始,提到現代物理學,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對現代物理學的雙子星,或者是波粒二象形、薛丁格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等,可是要提起現代物理學,是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偉大的定理—諾特定理,它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引領了物理學 100 年的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 世上最偉大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20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終結,現代物理學的開始,提到現代物理學,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對現代物理學的雙子星,或者是波粒二象形、薛丁格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等,可是要提起現代物理學,是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偉大的定理—諾特定理,它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引領了物理學 100 年的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 物理學最重要的諾特定理,是怎樣導出三大守恆定律的?
    20世紀前半期,物理學史上的女性科學家並不多見,我們熟悉的也就只有居裡夫人、吳健雄等幾位。其實還有一位,她與居裡夫人、吳健雄不同,搞的是純粹的理論研究,在數學與物理學上作出了絕對重要的貢獻,被譽為「現代數學之母」,卻因為受到了科學界過於沉重的女性歧視而默默無聞地奉獻了一生,她就是偉大的德國數學家艾米.諾特。
  • 諾特定理——物理學的基本原則之一,任何新理論都必須遵循
    我們知道,熱力學三定律自19世紀50年代被提出以後,一直被人們奉為「鐵則」。但令人困擾的是,160多年前提出的寥寥數言的三大定律,為何能一直保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熱力學三大定律中到底有沒有漏洞?能量守恆有可能被打破嗎?其中是否隱藏著令人震驚的含義?
  • 希爾伯特23問:「數學之王」希爾伯特給20世紀數學指出了一條道路
    談到 20 世紀數學的發展,甚至是 21 世紀數學的發展,其實都離不開希爾伯特 23 問的影響,希爾伯特 23 問可以說是指引 20 世紀數學發展的最高綱領,那麼希爾伯特 23 問究竟說的是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進入21世紀,為什麼感覺物理學發展緩慢,是有人在限制嗎?
    進入21世紀,為什麼感覺物理學發展緩慢,是有人在限制嗎?可能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在1927年第5屆索爾維會議中所拍攝的,在這張照片當中是當時世界一流的偉大科學家,其中包括居裡夫人和愛因斯坦,狄拉克等等多位科學家。
  • 被解救的諾特 - 中科院物理所
    Fig.1 被解救的姜戈和被解救的諾特。不同的表達,相似的主題。下面我們進入正題,講講諾特定理 [1],這條定理告訴我們:在物理系統中,連續對稱性總是對應著守恆量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其在經典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中都有深刻意義,它告訴人們可以從物理系統所具有的連續對稱性中(比如系統哈密頓量所具有的連續對稱性),看出如此系統存在的守恆量和守恆流。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 這個理論,重塑了物理學今天的面貌
    在某些情況下,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原則——能量守恆被破壞了。1915年,希爾伯特和克萊因找到作為不變量專家的諾特。如果有人能找到填補理論漏洞的方法,那只能是她了。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對的。諾特的方案成為理論物理中最優雅最有力的結果之一。
  • 進入21世紀,為什麼感覺物理學發展緩慢,是有人在限制嗎?
    1在20世紀的前50年當中,人類社會幾乎是處於動蕩不安的時代,戰爭不斷,但是20世紀卻成為了科學家百花齊放的100年,這動蕩的社會似乎並沒有影響到當時科學的迅速發展。2按照正常的理論來說,隨著時間過的越來越久科學的發展應該會越來越迅猛,但是似乎過了20世紀之後來到21世紀,我們的
  • 這個由女性數學家創建的理論 重塑了物理學今天的面貌
    在某些情況下,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原則——能量守恆被破壞了。1915年,希爾伯特和克萊因找到作為不變量專家的諾特。如果有人能找到填補理論漏洞的方法,那只能是她了。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對的。諾特的方案成為理論物理中最優雅最有力的結果之一。
  • 20世紀:宇宙學的一個世紀
    和《時間簡史》面向普通公眾不同的是,朗蓋爾(Malcolm Longair)的《宇宙的世紀》是一部紮實的「宇宙內史」,閱讀它也許需要更多的知識準備。該書將20世紀現代宇宙學的誕生與一步步發展的過程詳盡地勾勒出來,討論了現代天體物理學各個分支的觀測和理論過去一百年的發展。
  • 暗物質和暗能量:21世紀籠罩物理學的兩朵烏雲
    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雙劍合璧,令人們對物理學感到滿意,因為地球上絕大多數自然現象都得到了圓滿的解釋。然而,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發現了許多新的天文現象,證實在宇宙尺度下,有許多引力現象無法用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解釋。例如,漩渦星系的弧線的曲率與理論預測有很大差異,如果理論是對的,這些曲線應該更彎一些。
  • 專訪|思想史家彼得·沃森:21世紀或許也是科學的世紀
    闡述《20世紀思想史》寫作中的種種考量之外,他也對21世紀做出了一些評價和預測。我開始寫作《20世紀思想史》的時候是1997年,當時21世紀即將到來,於是我就產生了寫一部20世紀歷史的想法。我們有很多關於20世紀政治的歷史著作,但沒有一部思想史,這就是我寫作此書的初衷。我沒有特意考慮此書的篇幅,我的工作方式是和各個領域的歷史學家交流,詢問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裡,20世紀最重要的三種思想是什麼。與他們的討論是我寫作《20世紀思想史》的基礎。
  • 從伽羅瓦到諾特,看抽象代數的誕生與發展
    ,則要得到諾特。諾特用這種公理定義的環推廣了多項式環的準素分解定理,即任何理想是準素理想的交。她不僅推廣以前的結果,更重要是抽象公理方法取得首次偉大勝利。交換環論還必需對於代數數論的結果做出自己的回答。愛米.諾特在1925年用五條公理來刻劃一類包含代數整數環在內的環,她稱之為五公理環,後來人們改稱之為戴德金環。
  •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21世紀是生物(與其他學科交叉)的世紀
    在逛知乎的時候會逛到好問題,比如這個:為什麼說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 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
    文/隨風飄散為何在20世紀初之後,物理學就開始停滯不前?難道沒有重大突破了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它是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致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物理學成為了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 21世紀必將是海洋的世紀
    21世紀必將是海洋的世紀21世紀必將是海洋的世紀。落後就會被動挨打,如果中國不能順應和把握世界軍事變革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奮起直追,發奮圖強,改變以陸軍防禦作戰為主的落後軍事思想和部署,大力發展和建立以海空軍為第一戰略攻擊防守力量,陸軍為輔助攻擊力量的新的軍事體制和編制,那我敢斷言中國將在不遠的10-20年內再次遭到外敵入侵,臺灣和南沙群島將被分裂或瓜分,西藏和新疆也很難保障。
  • 過去的人們對20世紀和21世紀的7個錯誤的預測
    這一次,小編就要為你介紹,過去的人們對20世紀和21世紀的7個錯誤的預測。例如,美國的蘭博公司和其研究小組對21世紀的技術進行了預測。他們相信,到了2020年,飼養靈長類動物在人類家庭中會變得很普遍,而且它們還將在人類的生活中起到不少作用,它們會進行一些簡單的勞動,例如幫助人類打掃衛生、澆花、倒垃圾等等。如今已經到了2020年了,但蘭德公司的預測顯然沒有得到實現,而且看起來是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