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伽羅瓦到諾特,看抽象代數的誕生與發展

2020-12-03 胖福的小木屋

抽象代數是研究各種抽象的公理化代數系統的數學學科。是現代數學理論三大支柱之一,抽象代數學對於全部現代數學和一些其它科學領域都有重要的影響。並且隨著數學中各分支理論的發展和應用需要而得到不斷的發展。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抽象代數的發展史。

伽羅瓦理論——抽象代數的誕生

伽羅瓦於1811年出生, 16 歲時候才接觸數學,他在一年的時間裡,自學了法國著名數學家勒讓德爾的《幾何原理》、那末拉克朗日的《論數值方程解法》、《解析函數論》、《函數演算講義》,還逐漸熟悉了歐拉、高斯、雅科比的著作。

影視作品裡的伽羅瓦

後來,他曾經多次向科學院投稿,然而柯西遺漏了他的論文、傅立葉接到論文之後暴斃、泊松直接看不懂。

經歷三次挫折的伽羅瓦投身政治,抗議國王的專制統治,以「企圖暗殺國王罪」不幸被捕在獄中,更加不幸的是,在監獄裡他還染上了霍亂。

電影中的伽羅瓦形象

剛出獄的伽羅瓦想把自己的數學成果發表,又被人陷害再次入獄。

這個時候他在監獄裡愛上了一個煙花女子,偏偏這個煙花女子的情敵還是一個軍官,伽羅瓦為了心上人答應了和情敵比槍。。。

伽羅瓦畫像

1832年5月30日晚上,第二天將要去決鬥的伽羅瓦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他想要將自己短暫一生的研究成果都給記錄下來,據說遺稿空白處還寫著「我沒有時間了,我沒有時間了。。。」。

伽羅瓦手稿

第二天,伽羅瓦在決鬥中一槍被軍官直接被打穿了腸子。他的朋友 Chevalier 遵照伽羅瓦的遺願,將他的數學遺稿寄給高斯與雅科比,但是都石沉大海。

直到10年之後,法國著名數學家劉維爾看到了伽羅瓦的手稿,經過嚴密計算,最終肯定伽羅瓦結果之正確、獨創與深邃,他還花了很久的時間對其進行闡釋說明,1846年最後將其發表在極具有影響力的《純粹與應用數學雜誌》上,並向數學界推薦。

劉維爾

由此,伽羅瓦這份手稿上的「伽羅瓦群理論」才得以在數學界大放異彩。「伽羅瓦群理論」中最華彩的部分就是天才般地提出了「群論」這個概念。

伽羅瓦手稿

伽羅瓦理論本來是為了區分五次方程能夠求解的和不能求解的多項式,它的革命性在於其洞察到了多項式的解的對稱性可以由多項式本身觀察到而不必求解,而這一對稱性本身完全決定了其解是否存在根號表達式。所以為了描述對稱性,他引進了群的想法。

一般說來,群指的是滿足以下四個條件的一組元素的集合:(1)封閉性 (2)結合律成立 (3)單位元存在 (4)逆元存在。

伽羅瓦群理論解決了一般高於四次的代數方程能否用根式求解的問題,而且還建立了具體數字代數方程可用根式解的判別準則。

而且利用伽羅瓦群理論更是一舉解決了 2000 多年懸而未決的幾何學三大難題。這三大難題分別是:

三等分角問題:將任一個給定的角三等分。

倍立方體問題:求作一個正方體的稜長,使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已知正方體體積的二倍。

化圓為方問題:求作一個正方形,使它的面積和已知圓的面積相等。

總結而言伽羅瓦理論群提出了解決這一類問題的系統理論和方法,開闢了全新的研究領域,擺脫了古典代數學利用符號代替具體數學進行計算的特點。

它以結構研究代替計算,把從偏重計算研究的思維方式轉變為用結構觀念研究的思維方式,並把數學運算歸類,使群論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嶄新的數學分支,因而伽羅瓦群理論成為了近世抽象代數的基礎。

諾特讓抽象代數正式成為了一門學科

伽羅瓦之後,很長時間裡,人們只停留於研究具體的群,也就是也就是變換群。由把方程的根互相置換的所有置換組成的置換群,或者是把圖形變到它自身的那些變換組成的變換群。

而能不能把各種具體的群的共同特徵抽象出來或者能不能不管群的元素具體的特徵,而只考慮抽象元素構成的群,正如古典代數學利用抽象符號代替具體的數字只考慮滿足數的運算規則,抽象代數也要完成向研究抽象群理論方向發展的轉變。

哈密頓推演出更有一般性的幾類代數,凱利設計出另一種不可交換的代數——矩陣代數。他們的研究打開了抽象代數(也叫近世代數)的大門。

克羅內克給出了有限阿貝爾群的抽象定義;戴德金開始使用「體」的說法,並研究了代數體;1893年,韋伯定義了抽象的體;1910年,施坦尼茨展開了體的一般抽象理論;戴德金和羅內克創立了環論;1910年,施坦尼茨總結了包括群、代數、域等在內的代數體系的研究。

戴德金對諾特影響很大

他們基本上完成了抽象群理論的構建工作,但是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而真正讓抽象代數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則要得到諾特。諾特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數學家,她憑藉著一己之力創建了完整的實數理論體系。

1920年,她已將「左模」、「右模」的概念引入抽象代數體系。1921年諾特寫出的《整環的理想理論》是抽象代數發展的裡程碑。愛米·諾特引進了抽象的理想概念。她通過具體環的實例的考察,抽象出來其共同特徵,研究其中最重要一類環,即每個理想都滿足升鏈條件。後來這種環稱為諾特環。

諾特用這種公理定義的環推廣了多項式環的準素分解定理,即任何理想是準素理想的交。她不僅推廣以前的結果,更重要是抽象公理方法取得首次偉大勝利。

交換環論還必需對於代數數論的結果做出自己的回答。愛米.諾特在1925年用五條公理來刻劃一類包含代數整數環在內的環,她稱之為五公理環,後來人們改稱之為戴德金環。她證明對於這類抽象的環,戴德金證明的理想唯一分解為素理想的乘積的定理也成立。

1926年諾特發表《代數數域及代數函數域的理想理論的抽象構造》,這篇文章標誌著抽象代數這門學科的真正創立。

抽象代數

諾特通過給戴德金環一個公理刻畫,指出素理想因子唯一分解定理的充分必要條件。諾特的這套理論也就是現代數學中的「環」和「理想」的系統理論。

從此代數學研究對象從研究代數方程根的計算與分布,進入到研究數字、文字和更一般元素的代數運算規律和各種代數結構,完成了古典代數到抽象代數的本質的轉變。

簡單總結來說,諾特從不同領域的相似現象出發,把不同的對象加以抽象化、公理化,然後用統一的方法加以處理,徹底改變了環、域和代數的理論,構建了完整的抽象代數理論體系。

後人就在諾特的開墾的這塊新的莊園裡不斷培育新的果實。

抽象代數的影響與作用

總結而言,抽象代數是研究各種抽象的公理化代數系統的數學學科。由於代數可處理實數與複數以外的物集,例如向量、矩陣超數、變換等,這些物集的分別是依它們各有的演算定律而定,而數學家將個別的演算經由抽象手法把共有的內容升華出來,並因此而達到更高層次,這就誕生了抽象代數。

現代數學時期是指由20世紀40年代至今,這一時期數學主要研究的是最一般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數和量僅僅是它的極特殊的情形,通常的一維、二維、三維空間的幾何形象也僅僅是特殊情形。

而抽象代數、拓撲學、泛函分析構建了整個現代數學科學的主體部分。抽象代數不僅是現代數學的重要基礎,在計算機、信息、與通信、物理、化學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

從諾特之後,1930年,畢爾霍夫建立格論,它源於1847年的布爾代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各種代數系統的理論還出現了布爾巴基學派; 1955 年,嘉當、格洛辛狄克和愛倫伯克建立了同調代數理論。 到現在為止,數學家們已經研究過200多種這樣的代數結構,其中最主要的如若爾當和李代數就是不服從結合律的代數的例子。這些工作的絕大部分屬於20世紀,它們使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思想在現代數學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布爾巴基學派小組

可以說,抽象代數的誕生過程中湧現了許多的數學家如伽羅瓦、戴德金、施坦尼茨、嘉當等,催生了許多的數學理論,如群論、環論、格論等,也,並與數學其它分支相結合產生了代數幾何、代數數論、代數拓撲、拓撲群等新的數學學科。抽象代數已經成了當代大部分數學的通用語言。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抽象代數」?抽象代數導論
    抽象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如果你查字典,你會發現「抽象」有很多定義。但基本上都是在說同一件事。一個人可以有抽象的想法、藝術或夢想。一個人可以抽象任何東西。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可以找到真實的東西。但是我們也有一個保存我們的想法和概念的世界。
  • 伽羅瓦理論:影響代數、幾何、物理、化學等眾多學科的天才之作
    到了 1770 年,拉格朗日詳細考察了人們求解 2、3、4 次方程的方法,首次意識到 5 次及其以上方程求根公式可能不存在,他將自己的思考發表在了《關於代數方程解的思考》,不過,他還是設想了一種理論上的關於「利用根的置換理論來解方程式」的理論來試圖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一種可能性。
  • 代數學發展簡史
    因此,雖然表面上看,行列式和矩陣不過是一種語言或速記,但它的大多數生動的概念能對新的思想領域提供鑰匙。然而已經證明這兩個概念是數學物理上高度有用的工具。線性代數學科和矩陣理論是伴隨著線性系統方程係數研究而引入和發展的。
  • 諾特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它的提出者艾米·諾特幾乎少有人知,她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數學家,是現代數學之母、抽象代數之母,是可以和高斯、歐拉並列的數學天才,20世紀數學界有兩個人是無法忽略的,他們對20世紀以來的數學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一個是「數學之王」希爾伯特,希爾伯特最偉大的成就是培育了一大批數學家,可以說撐起了 20 世紀數學的半邊天,他提出的「希爾伯特」方案至今仍對數學研究的方向起到引領作用
  • 數學大師啟示錄——伽羅瓦
    從萊茵堡到路易皇家學校1811年10月26日,伽羅瓦誕生在距巴黎18公裡的萊茵堡。人們在萊茵堡看到的小伽羅瓦並不是神童,而是個對事認真得近乎嚴肅並且重感情的孩子。但是伽羅瓦對這些獎勵的興趣愈來愈淡薄。他漸漸看出來,學校領導骨子裡要把學生培養成波旁王朝的順民。對不大聽話的同學,你看他們懲罰多兇狠:校長拉波利一次就開除了40名學生。這些孩子不過是沒有遵照他的指示到教堂去唱讚美詩罷了。
  • 數學天才中的天才——伽羅瓦
    方程求解中的難題方程論是古典代數的中心課題。
  • 無限風光在險峰 ——讀《代數方程的根式解及伽羅瓦理論(第2版)》
    網上有對伽羅瓦理論的評價:「系統地發展了用群論取代計算的奇思妙想,創造了美妙至極的伽羅瓦理論……它不僅輕鬆地解決了五次以上方程式沒有根式解的曠古難題,還同時解決了尺規三等分角,倍方問題等千年難題。」【2】這種四兩撥千斤的巧妙是如何得到的?讓人忍不住一探究竟。但是國內介紹和伽羅瓦理論的資料非常的少見,即使有,也深深的隱藏在高等代數的專業書籍中,常人難窺一二。
  • 諾特定理——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
    小時候的諾特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數學天賦,但是她往往能解決一些其他同齡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那個年代的德國,女性受到很多歧視,甚至不能成為正式的大學生。到了1904年,歧視女性的政策有所改變,諾特正式進入大學學習,並在1907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但是,作為一位女性,諾特很難獲得一個有收入的學術職位,因此她從事了數年沒有薪金的工作,這是時代決定的,諾特無法改變。
  • 抽象代數學習指南
    抽象代數(又名近世代數)是數學系大二上學期的一門必修課,主要介紹了三個基本的代數結構:群、環、域。
  • 伽羅瓦究竟有多牛快進來膜拜吧
    有人16歲才接觸數學,17歲自學包括拉格朗日,歐拉,18歲解決了代數方程根式解的存在性的千古難題,之後又順勢創立了一個新的數學分支,但21歲卻死於決鬥,你敢相信嗎?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敢相信,這份經歷,恐怕連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吧,還真的有,他就是伽羅瓦,伽羅瓦的名氣很大。
  • 伽羅瓦之死
    所有時代的年輕人都一樣,總是跑著往前看,少有考及生死,面前的困難、失敗和挫折,都只有一瞬,一切事情,揮灑自如,輕鬆應對,來亦來,去已去,我,只想著現在。伽羅瓦就是這樣的一個年輕人。      他的人生短短二十一年,卻歷經劫難,為了政治主張而身陷囹圄,出獄後立刻又捲入一場愛情漩渦,最終倒在情敵的槍下,他非常清楚,在決鬥的前夜,將頭腦中所有的數學成果一一記錄下來,還寫著我沒有時間了。
  • 科學網—中法學者追憶數學天才伽羅瓦
    本報訊(記者魯偉攝影報導)「伽羅瓦雖然英年早逝
  • 關於伽羅瓦的記憶
    最後,德國數學家理察·狄德金(1831—1916)和利奧波德·克羅內克(1823—1891)撇開在嚴格意義上與方程相關的問題,著重關注與伽羅瓦著作中所用數字性質有關的問題,以及與其中較抽象內容相關的問題(Dedekind 1981; Kro-necker 1853)。
  • 伽羅瓦:原諒我一生不羈愛自由
    他開創了新型學科——抽象代數,並為未來計算機理論打下基礎,這有多厲害那,用伽羅瓦思想解決了告辭方程根式解問題。這個問題拉格朗日(就是那個提出拉格朗日點的那個)驚嘆:「高次方程的根式解是不可能解決的數學問題之一,這是在向人類的智慧挑戰!」
  • 【數學·抽象代數】群
    如果打開任意一本薄薄的《抽象代數》,應該映入眼帘的是滿頁的定義和定理吧。這個學科就是這樣的。而如果你打開一本厚厚的《抽象代數》(比如筆者正在看的Rotman),你會發現映入眼帘的變成了滿頁的例子。抽象代數就是講一個個定義,然後告訴你哪些東西符合這些定義。知道更多的例子對於這門課的學習應該至關重要吧,但是在推送當中我可能不會寫太多例子,而僅僅把定義和定理寫出來。
  • 人生的有限域—死於決鬥的數學天才伽羅瓦
    [1]       在抽象代數中,域是一種可進行加、減、乘和除運算的代數結構。域的概念是數域以及四則運算的推廣。域是環的一種。域和一般環的區別在於域要求它的元素可以進行除法運算,這等價於每個非零的元素都要有乘法逆元。同時,在現代定義中,域中元素關於乘法是可交換的。簡單來說,域是乘法可交換的除環。乘法非交換的除環則稱為體,或者反稱域。
  • 伽羅瓦
    年5月31日,法語發音evaʀist galwa),法國數學家,與尼爾斯·阿貝爾並稱為現代群論的創始人。在一次幾近自殺的決鬥中英年早逝,引起種種揣測。 伽羅瓦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12歲以前,伽羅瓦的教育全部由他的母親負責,他的父親在伽羅瓦4歲時被選為Bourg La Reine的市長。 12歲,伽羅瓦進入路易皇家中學就讀,成績都很好,卻要到16歲才開始跟隨 Vernier 老師學習數學,他對數學的熱情劇然引爆,對於其他科目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趣。
  • ​190年前的靈光閃現,伽羅瓦理論究竟想幹什麼?
    伽羅瓦理論是現代數學的主要發端之一。當天才少年用自創理論解決了代數方程的懸案,人們才逐漸意識到數學結構本身所隱含的對稱性和抽象關係竟然具有如此強大的威力。通過後繼者對高階抽象和邏輯結構關係的不斷探索,如今數學大廈不僅縱向高聳入雲而且橫向相互支撐順暢貫通。
  • 百年伽羅瓦—伽羅瓦理論介紹
    這個問題困擾了全體數學家整整兩三百年,而最後,卻是被一個毛頭小夥子——伽羅瓦解決了。而他的方法,就是開創性的應用了和群論以及域論有關的知識。相信不論是學過抽象代數還是沒有學過抽象代數的人,都曾聽說過群論的鼎鼎大名。那麼,到底什麼是群呢?幻想你來到了另外一個生命星球,來到了他們的小學課堂。這是一門你不知道是什麼科目的課,他們說著你不懂的語言。
  • 數學奇星——伽羅瓦 1832年5月30 日
    1811 年,伽羅瓦出生於巴黎,少年奇才,為人怪僻。直到此時人們才終於承認伽羅瓦的貢獻並不限於給出代數方程有沒有根式解的明確判據,更重要的是在求解這一問題的過程中,他引入了全新的概念和嶄新的群及群論思想。自他之後,代數結束了解方程的歷史,進入研究新的數學對象——群、環、域的抽象代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