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隱喻的普羅米修斯

2020-11-24 第一財經

《普羅米修斯》劇照

「70後」應該不會對埃利·馮·丹尼肯出版於1968年的暢銷書《眾神的戰車》感到陌生。這本「太空界的《達·文西密碼》」充滿了關於外星物質造訪遠古地球的種種揣測,它啟發了德國著名紀錄片《嚮往未來》的拍攝靈感,也掀起了一代人關於「人類文明是否起源自外太空」的激辯。

好萊塢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承認,他也是一個「眾神」迷。1979年他拍攝了影壇最經典的恐怖科幻片——《異形》,向太空尋求人類文明起源的答案。《紐約時報》認為,《異形》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在於它開創了融合太空探秘和經典恐怖的新電影類型,也因為斯科特充分釋放了人們對幽閉和未知的原始焦慮。那些腐爛的頭盔、黏稠的異種、血淋淋的「作繭自縛」留下了瘋狂而強烈的銀幕符號,而藉由這部影片,西格妮·韋弗的「女權主義」象徵和藝術家H.R.Giger癲狂的「異形」造型「蝕刻」到美國流行文化的DNA中。

3年後的1982年,斯科特再度拍攝了科幻片歷史上的又一標杆性巨作——《銀翼殺手》,以「複製人」的話題引出「創造者與被創作者」之衝突,至今仍影響大眾對克隆技術的態度。

《普羅米修斯》劇照

《銀翼殺手》上映後,斯科特宣布不再接拍科幻題材。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等名導接棒《異形》續集的拍攝,繼續大賣,但斯科特卻開始嘗試更為廣泛的劇情片類型,包括《末路狂花》和《角鬥士》。

2009年,20世紀福克斯傳出了將啟動《異形》前傳的消息,而執導者正是年逾70歲、30年未觸碰科幻題材的斯科特。「我其實一直在關注《異形》故事的走向,卡梅隆他們做得不錯,可惜的是,他們都選擇重新講述一個故事,而不是闡釋第一集中留下來的種種疑團。」 斯科特告訴記者,2004年的《異形和鐵血戰士》讓他突然想到了「外星人——天堂」的概念,一個信仰宗教的科學家在尋找造物主的過程中驚險重重,而他最終找到的答案卻反轉了他的期待,「這不是很有趣嗎?」

恰巧,編劇喬·斯派茨找到斯科特,向其說明了自己對劇本的看法。他準備用一個架空的科幻背景,連接起人類社會和異形世界,這與斯科特的想法不謀而合。在喬20頁的詳細大綱中,斯科特做了大量的注釋和改動以與原版《異形》接軌,各種各樣的人物出現了新的解釋。

9月2日,這部取名為《普羅米修斯》的《異形》前傳在國內公映,首映日當天的零點場次幾乎場場爆滿,在《蜘蛛俠》和《蝙蝠俠》夾擊之下,預計排片仍超過了百分之二十。

《普羅米修斯》講述了科學家考古發現來自外太空的秘密,踏上了探險的旅程。它在細節上與《異形》做了很多呼應,但情節上仍獨立成章。

《普羅米修斯》中,科學家前往外太空探索人類起源的秘密

從架構上講,《普羅米修斯》屬於經典科幻片的路子,許多細節都顯露出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的影子。《異形》系列完結後,好萊塢的科幻片遵循的是比較簡單粗暴的「打怪」模式,其故事邏輯通常是:一群不速之客從外太空而來,人類世界面臨極大危險,英雄挺身而出,惡戰後最終保衛了地球。而《普羅米修斯》再一次把場景引入至神秘而深邃的外太空,斯科特對這塊未知之地的設定並非「阿凡達」式的「美麗家園」,而是充滿敬畏的解惑徵程。因為在這裡,他將提出更為嚴肅的母題,即人類起源的秘密。

影片的第一幕被稱作為「時間的起始」,從《異形》第一集中提到的巨人族講起。第二幕,時間飛速跳轉至2059年,人類發現了巨人族的遺蹟,並踏上尋找解答之路,但人(被創造者)與巨人族(創造者)意外結合誕生了「異形」,至此,這部影片何以取名為「普羅米修斯」終於揭曉——即將被處死的「巨人族」粉碎自己的基因創造了人類,這就是普羅米修斯最好的隱喻。也正是因為人類的被創造在「宏偉計劃」之外,所以,造物者創造了異形,一心摧毀人類。

香港影評人畢明認為:「影片的前三分之一把科幻片哲學化,仿佛把整個類型的內涵都提升並淬鍊至一個探討人類起源及存在意義的旅程,由華麗炫目升華至為了信仰與神對話。」

但影片的後半段卻集中了所有的批評。當主題揭示,故事線也逐漸清晰後,影片陷入了某種陳詞濫調,從設計到鋪排都欠缺新意,一些毫無必要的迂迴幾乎毀掉了電影高貴而深刻的主題。「極客或者是粉絲或許能從這些邊角料裡找到一點咀嚼和把玩的內容,但是你絕對不要希望太多——沒有真相,沒有什麼微言大義,有的只是商業過頭的情節和表述。」《紐約時報》評價。

就在《普羅米修斯》北美上映後不久,其續集《天堂》正在籌備的消息也立馬傳出。「天堂」指「工程師」建造的外星世界。在這一集中,斯科特將繼續追問人類的起源。所以不難理解,《普羅米修斯》的後半段為什麼會空洞無物,因為如果想要得到更實質性的答案,需要購買第二張電影票。

 

相關焦點

  • 從《異形》到《普羅米修斯》 科幻經典的隱喻與解構
    《異形》公認的經典和偉大之處在於其完全重新定義了科幻恐怖片這一亞類型,其美學風格和隱喻手法更是在其後的33年裡,直接導致了《怪形》、《鐵血戰士》等一大批戲仿作品的誕生,在《黑客帝國》、《移魂都市》等後來的科幻經典中也能看到其深遠的影響。承載著這樣無可撼動的影史地位,在《異形》誕生33年之後,「異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再度出手,以全新的故事與技術帶來了《普羅米修斯》為異形系列追本溯源。
  • 想看《普羅米修斯》的注意了(組圖)
    天堂電影院・《普羅米修斯》連綿起伏的冰山、寬廣遼闊的大地、飛流直下的瀑布……不同於《異形》片頭太空艙的景象,它的前傳《普羅米修斯》以一個對洪荒時期地球大陸的俯瞰鏡頭開唱。見習記者 湯劍 培訓生 馮秋萍這不是希臘神話一些觀眾走進影院之前,一直以為《普羅米修斯》是講述希臘神話裡盜火英雄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實際上,本片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經典電影《異形》的前傳,「普羅米修斯」則是和希臘神話人物名字相同的飛船。故事設定在2089年,一隊科學家在一次太空探險的旅程中,發現了人類起源的答案,而這一切,都和異形有關。
  • 科幻經典《異形》38周年 《普羅米修斯》出續集
    《普羅米修斯》出續集   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推出的科幻怪獸片《異形》橫空出世,這部太空驚悚電影拿下第5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項。隨後時隔33年,雷德利·斯科特在2012年回歸他所創建的這一科幻王國,推出了「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再次大獲成功。在《異形》誕生38周年,也就是今年,雷德利·斯科特再度推出了Alien: Covenant(暫譯《異形:契約》)。眾所周知,《異形:契約》的故事承接《普羅米修斯》,是其續集,不取名《普羅米修斯2》是因為這一次的飛船已經不是「普羅米修斯號」,而是「契約號」。
  • 《普羅米修斯》大衛還活著!《異形:契約》承接
    法鯊將飾演兩個生化人 透露本集有超大異形怪獸眾所周知,《異形:契約》的故事承接「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是其續集。《異形:契約》故事發生在《普羅米修斯》10年後,一群新的太空人乘坐著「契約號」飛船前往遙遠的星系尋找殖民地,他們接到一個星球有生命跡象的信號,到達後找到了「普羅米修斯」號的倖存者生化人大衛,同時等待他們的還有可怕的異形怪物。
  • 電影《普羅米修斯》透露光明會的秘密
    關注理由:普羅米修斯是第二代泰坦神的一員,並因將火種帶到人間而被稱為「盜火者」,也因此被自己的表兄宙斯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影片起這個名字雖然和希臘神話沒有直接聯繫,但從劇情來看顯然也帶有某種隱喻。
  • 《普羅米修斯》內地熱映 找尋「異形」物種起源
    《異形》不僅是部簡單的科幻恐怖片,多年來它一直被模仿和致敬,電影中女性英雄的形象打破了以往的好萊塢動作片流派,其美學風格和隱喻手法啟發了《異種》《怪形》《鐵血戰士》等一大批作品,甚至《黑客帝國》中都能看到它的影響。電影之外,日本漫畫家鳥山明在《龍珠》中涉及的人造人、弗利薩等都脫胎於《異形》。
  • 《普羅米修斯》北美上映 難超《異形》前兩集
    因此,由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33年後推出的《普羅米修斯》,就被視為一部異形前身進化史,在影片結尾將交代異形的起源,與原作故事對接。不過拋開這一點,影片大部分時候也可以看作一部獨立的故事。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因為同情人類,從奧林匹斯山偷取火種帶到人世,為世界帶來了光明,宙斯一氣之下將他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派老鷹去啃食他的肝臟,但又會在隔天重新長回,使他日日承受痛苦。
  • 「刻意隱喻理論」:隱喻研究的最新進展
    第一組概念是刻意隱喻理論的本體論前提,交代了這一理論範式的具體對象(隱喻)、屬性(語言使用)、場域(話語)以及陷阱(結構—過程謬論),反映了刻意隱喻理論同過往隱喻研究的繼承關聯與創新起點。主體原則:刻意隱喻理論的指導思想刻意隱喻理論自覺將隱喻作為隱喻來使用,其判斷標準在於:觀察語言使用中的一些隱喻需要在不同的所指之間完成在線跨域映射,且具有明顯的元語言特徵。
  • 《魔獸世界》文化之旅:來自深淵的黑暗與克蘇魯神話隱喻
    《魔獸世界》文化之旅:來自深淵的黑暗與克蘇魯神話隱喻
  • 他解讀了普羅米修斯
    作為一本談論「神話」的著作,卡西爾在書裡花了大量篇幅談論了《理想國》、馬基雅維利、黑格爾或啟蒙運動,這讓她對全書主題的聯繫、導出的結論感到非常困惑———神話難道不是黃帝、哈努曼,或耶和華嗎?我給她的建議是,回到該書的「文本」。卡西爾是一個生活在德國納粹上臺時的猶太人,他目睹、經歷的一切,就是他所揚抑、抗爭、批判的一切。他在書中主要的三個部分,分別講述了第一編「什麼是神話?」
  • 希臘神話 | 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含義是深謀遠慮)他也充當了人類的教師,凡是對人有用的,能夠使人類滿意和幸福的,他都教給人類。同樣的,人們也用愛和忠誠來感謝他,報答他。但最高的天神領袖宙斯(Zeus)卻要求人類敬奉他,讓人類必須拿出最好的東西獻給他。普羅米修斯為人類辯護時觸犯了宙斯。作為對他的懲罰,宙斯拒絕給人類為了完成他們的文明所需的最後一物:火。
  • 《異形》+《普羅米修斯》+《銀翼殺手》,這部科幻新作高能不斷
    而這次的《異星災變》,某種程度上像是結合了雷老爺子之前的幾部科幻代表作——像是《異形》+《普羅米修斯》+《銀翼殺手》的組合。我們都知道,雷老爺子的科幻片,主題一脈相承,上面三部作品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是都涉及到兩點,人工智慧和創造生命,《異形》中有隨處可見的生殖隱喻,和存在感極強的生化人,《普羅米修斯》中更是放大了人工智慧的作用,並且很直接地在探討地球生命的起源,而《銀翼殺手》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社會和倫理學意義。何為生命?生命究竟基於什麼因素被創造出來的,這是雷老爺子從始至終都在思考的問題。
  • 阿尼馬格斯:隱喻
    本次展覽以「阿尼馬格斯:隱喻」作為展題,力圖以一種富有詩意的修辭來比擬所邀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上的一些特點:以動物題材作為觀念表達的載體,或在視覺,或在敘事,或在材料的運用上具有某種幻化神奇的能力。若以「動物」來作為一個檢索藝術史的詞條,可以發現它不但線索綿長,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學層次,其淵源可追溯到石器時代的法國拉斯科洞窟畫,自有史以來,動物為圖像的藝術往往與圖騰信仰與氏族起源神話密不可分。
  • 概念隱喻多層觀:概念隱喻的新進展
    Johnson)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出版,概念隱喻理論正式面世。該理論揭示了隱喻的概念本質,即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或修辭手段,更是一種基本的思維方式和認知工具——我們的概念系統在本質上是隱喻性的。隨後,概念隱喻引起了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文學等相關研究領域眾多學者的廣泛興趣。40年來,學者們挖掘了各種語言現象背後所隱藏的概念隱喻,深化了我們對概念隱喻及概念系統的認識。
  • 課文《普羅米修斯》
    自從有了火,人類就開始用它燒熟食物,驅寒取暖,並用火來驅趕危害人類安全的猛獸……眾神的領袖宙斯得知普羅米修斯從天上取走火種的消息以後,氣急敗壞,決定給普羅米修斯以最嚴厲的懲罰,吩咐火神立即執行。火神很敬佩普羅米修斯,悄悄對他說:「只要你向宙斯承認錯誤,歸還火種,我一定請求他饒恕你。」普羅米修斯搖搖頭,堅定地回答:「為人類造福,有什麼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
  • 普羅米修斯的秘密
    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畫出《普羅米修斯》文中的人物,根據「普羅米修斯、太陽神阿波羅、火神、眾神領袖宙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進行內容概括。這樣,根據人物很容易就呈現出這篇神話的主要內容:普羅米修斯為了給人類帶來光明,從阿波羅那裡取來火種,宙斯知道後派火神給普羅米修斯以最嚴厲的懲罰,但普羅米修斯永不屈服,最終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羅米修斯。
  • 宙斯對普羅米修斯的懲罰有一半是在公報私仇
    宙斯的兒子赫菲斯託斯十分同情普羅米修斯,勸他向宙斯求情。同樣屬於提坦神系的威力神卻成了宙斯的傀儡,他對普羅米修斯的譴責完全體現了神對人深入骨髓的藐視。神都認為生命有限的人類不配擁有智慧和技術。神覺得任何付出都要有相應回報,包括拯救人的前提也應當知道自身如何得救,像普羅米修斯這樣救了人類卻不知如何自救的行為是非常愚蠢狂傲的。神明可真是精打細算。
  • 造物主的逆襲,《普羅米修斯》,蘊含不要破壞生存家園的大道理
    至少要理解片子內容,還有先了解一下普羅米修斯是誰吧,軀體做了什麼事。在影片的開頭外星人本意是好的,犧牲自己創造地球上的生物,人類只是他的創造物裡成長最高的。而他的所作所為肯定是受到他們種族的多數人以及高層的反對的,但是這哥們掛了,所以他創造的生命就要代他承擔後果,所以培養了生化武器裝備毀滅地球生命。
  • 《Disorder手遊》普羅米修斯劇情怎麼樣 普羅米修斯劇情分享
    導 讀 Disorder手遊普羅米修斯劇情介紹 普羅米修斯劇情一覽。
  • 《普羅米修斯》砸了異形招牌?呵呵!它的每一幀都是故事
    其實早從《普羅米修斯》開始,老雷的興趣點就已經從「異形」轉移到「創世」與「人工智慧」了。那些期望在電影中看到更多、更快、更強異形的觀眾恐怕會對《普羅米修斯》大失所望,因為傳統意義上的「異形」僅在本片中走了一趟不足1分鐘的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