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型電阻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如何設計一個電阻快速反饋電路?

2021-01-15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反饋型電阻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如何設計一個電阻快速反饋電路?

發表於 2017-06-05 17:33:50

  反饋型電阻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在一些情況下,全差分電壓反饋型放大器的穩定性似乎受反饋電阻值很大影響—RF/RG比始終正確,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信號需要增益時,放大器是首選組件。對於電壓反饋型和全差分放大器,反饋和增益電阻之比RF/RG決定增益。一定比率設定後,下一步是選擇RF或RG的值。RF的選擇可能影響放大器的穩定性。

  放大器的內部輸入電容可在數據手冊規格表中找到,其與RF交互以形成傳遞函數的中的一個極點。如果RF極大,此極點將影響穩定性。如果極點發生的頻率遠高於交越頻率,則不會影響穩定性。不過,如果通過f = 1/(2πRFCin,amp)確定的極點位置出現在交越頻率附近,相位裕量將減小,可能導致不穩定。

  圖1的示例顯示小信號閉環增益與ADA4807-1電壓反饋型放大器頻率響應的實驗室結果,採用同相增益為2的配置,反饋電阻為499 ?、1 k?和10 k?。數據手冊建議RF值為499 ?。

  小信號頻率響應中的峰化程度表示不穩定性。RF從499 ?增加至1 k?可稍微增加峰化。這意味著RF為1 k?的放大器具有充足的相位裕量,且較穩定。RF為10 k?時則不同。高等級的峰化意味著不穩定性(振蕩),因此不建議。

  圖1. 使用不同反饋電阻的實驗室結果。VS = ±5 V,VOUT = 40 mV p-p,RLOAD = 1 k?,RF值為499 ?、1 k?和10 k?。

  圖2. 使用ADA4807 SPICE模型的模擬結果。VS = ±5 V,G = 2且RLOAD = 1 k?,RF值為499 ?、1 k?和10 k?。

  圖3. 使用ADA4807 SPICE模型的脈衝響應模擬結果。VS = ±5 V,G = 2且RLOAD = 1 k?,RF值為499 ?、1 k?和10 k?

  圖4. 3.3 pF反饋電容CF的脈衝響應模擬結果。VS = ±5 V,G = 2,RF = 10 k?且RLOAD = 1 k?

  在實驗室中驗證電路不是檢驗潛在不穩定性的強制步驟。圖3顯示使用SPICE模型的模擬結果,採用相同的RF值499 ?、1 k?和10 k?。結果與圖1一致。圖3顯示了時域內的不穩定性。通過在RF兩端放置反饋電容給傳遞函數添加零點,可以去除圖4所示的不穩定性。

  RF的選擇存在權衡,即功耗、帶寬和穩定性。如果功耗很重要,且數據手冊建議反饋值無法使用,或需要更高的RF值,可選擇與RF並聯放置反饋電容。此選擇產生較低的帶寬。

  為電壓反饋型和全差分放大器選擇RF時,需要考慮系統要求。如果速度不重要,反饋電容有助於穩定較大的RF值。如果速度很重要,建議使用數據手冊中推薦的RF值。

  忽略RF與穩定性、帶寬和功率的關係可能妨礙系統,甚至阻礙系統實現完整性能。

  如何設計一個電阻快速反饋電路?

  如圖所示為電阻快速測估電路。該電路的核心是由555和R1、R2、R3、Rx(待測電阻)、C1等組成的多諧振蕩器。電路中電阻R4~R9為測估的已知電阻。

  多諧振蕩器輸出信號的周期為T=0.693[R1+2(R2+R3Rx/(R3+Rx))]改變選通開關K的位置,則可改變其振蕩頻率,使揚聲器發出不同音調的信號。由於電阻R4~R9的阻值(10Ω~10MΩ)是已知的,Rx是待測電阻,通過與已知電阻的相應振蕩頻率發聲高低的比較,便可簡便迅速地判斷出待測電阻的阻值範圍。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詳解uc3842晶片的電壓反饋電路工作原理
    打開APP 詳解uc3842晶片的電壓反饋電路工作原理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6-11-05 07:49:11 最初開始接觸電路的朋友們不要因為這款晶片的簡易性而忽視了其中的原理哦。   本篇文章就將對uc3842當中的電壓反饋電路進行較為詳細的講解與分析,希望各位設計者們能充分理解其中的知識點。   輸出電壓直接分壓作為誤差放大器的輸入,如圖1所示。
  • 電流反饋運放大器工作原理的問題
    問:與普通運放相比,我不太明白電流反饋運放如何工作?我聽說電流反饋運放帶寬恆定,不隨增益變化而改變,那是怎麼實現的?它與互阻放大器是否一樣?儘管設計出高壓擺率的VFA是可能的,但從內在固有特性來說,CFA的壓擺率更快。傳統的VFA,在輕負載時,壓擺率受到內部被償電容的充放電電流的限制。在輸入大瞬態信號時,使輸入級飽和,僅其長尾電路電流對補償節點進行充電或放電。對CFA,低輸入阻抗允許大瞬態電流按需要流入放大器,內部電流鏡把此輸入電流傳輸到補償節點,實現快速充放電。理論上它和輸入階躍信號的大小成比例。
  • 負反饋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的區別與聯繫
    輸入電阻發生的改變輸入電阻是放大電路輸入端的參數,輸出電阻發生的改變輸出電阻是放大電路輸出端的參數,二者的區別與聯繫。   1、輸入電阻發生的改變輸入電阻是放大電路輸入端的參數,因此當放大電路引入了負反饋後,其輸入電阻改變的情況,主要取決於反饋信號在輸入端連接的方法,而與輸出端取出反饋信號的方式基本無關。
  • 電阻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麼,電阻是如何分壓的
    電阻是一種最為常用的電子元器件,它在電路中用量最大。電阻的主要作用有分壓、降壓、分流、限流、上拉、下拉、取樣、反饋、啟動、洩放、連續可調分壓器、電位器的音量及平衡控制、可變電阻調整偏流等,本節只介紹一些電阻的常用電路,其餘功能在後續電路中再做介紹。
  • 負反饋電路雙埠分析的局限性
    考慮到Wilson鏡的輸出電阻是(1 + β/2)ro,其中ro是輸出BJT的集電極交流電阻,並且達林頓型緩衝器的輸入電阻是在輸出負載乘以β2的數量級上,這對於一個設計良好的CFA並不奇怪。CNVednc圖7的電路類似於用傳統運算放大器實現的非反相放大器,主要區別在於,精心設計的CFA中rn非常小(幾十歐姆或更小),而運算放大器的輸入電阻非常大(兆歐姆或更高)。
  • 三極體放大電路,偏置電路工作原理解說,三極體電路設計基礎
    ,通常使用的是電流負反饋偏置電路,本文主要講解偏置電路穩定工作原理。R1、R2:稱為基極分壓電阻,為電路核心放大器件三極體提供基極電流。當基極電流(Ib)變化時,Ub(R2兩端的電壓)基本保持不變。R4:稱為發射極電阻,也稱為穩定電阻,又稱為反饋電阻,放大電路關鍵元件!
  • 放大電路中引入負反饋的原因是什麼
    打開APP 放大電路中引入負反饋的原因是什麼 電工天下 發表於 2020-02-22 07:29:00   什麼是放大電路的負反饋
  • 方法:如何計算偏置電阻?
    放大電路的核心元件是三極體,所以要對三極體要有一定的了解。用三極體構成的放大電路的種類較多,我們用常用的幾種來解說一下。圖1是一共射的基本放大電路,一般我們對放大路要掌握些什麼內容?(1)分析電路中各元件的作用;(2)解放大電路的放大原理;(3)能分析計算電路的靜態工作點;(4)理解靜態工作點的設置目的和方法。
  • 運放的反饋電阻數量級怎麼選取比較合適?用K,10K,100K?
    設計一個同相比例器,做成實際電路板後,就出現了三個雜散電容:CIN+、CIN-、COUT,如下圖。二、實際應用反饋電阻的具體取值範圍與電路的放大倍數及運算放大器的輸出幅度、輸出電流有關。上圖為反相比例放大器。假設所用的運算放大器為LM358,電路的工作電壓為±5V。圖中的電阻R2為輸入電阻,RF為反饋電阻。放大倍數為-(RF/R2),這裡的負號「-」表示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相位相反。
  • 電壓串聯負反饋電路和電流串聯負反饋電路的區別和特點是什麼?
    差值電流 即削弱了淨輸入電流(差值電流),故為負反饋。   反饋電流取自輸出電壓(即負載電壓) ,並與之成正比,故為電壓反饋。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在輸人端以電流的形式作比較,兩者並聯,故為並聯反饋。因此,反相比例運算電路是引入並聯電壓負反饋的電路。由前面討論可知,電壓負反饋的作用是穩定輸出電壓,並聯反饋電路則降低輸入電阻。反饋係數F由定義式得出:其中XF為反饋電流,所以反饋係數 。
  • 串聯電路反饋與並聯電路反饋的區別和特點
    此時,雖然反饋電阻Rf中仍有電流,但那是輸入電流iI作用的結果,而因為輸出uO為零,所以它在Rf中產生的電流(即反饋電流)也必然為零,故電路中引入的是電壓反饋。令輸出電壓uO=0,即將負載電阻RL兩端短路,得到如圖(b)所示電路。因為輸出電流iO僅受集成運放輸入信號的控制,即使RL短路,iO並不為零;又因為反饋電流iF與iO的關係不變為 , 說明反饋量依然存在,故電路中引入的是電流反饋。
  • 【通俗易懂】快速確定反饋迴路的參數--開關電源!
    要研究如何設計反饋迴路,首先先要了解這兩個最主要元器件的基本參數。但如果在設計、分析應用TL431 的電路時,這個模塊圖對開啟思路,理解電路都是很有幫助的。 前面提到TL431 的內部含有一個2.5V 的基準電壓,所以當在REF 端引入輸出反饋時,器件可以通過從陰極到陽極很寬範圍的分流,控制輸出電壓。
  • 乾貨| 深度講解電路反饋知識
    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會隨溫度的變化而上下波動,其放大倍數不穩定,為了穩定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可採用分壓式工作點穩定電路,在電路中引入一個直流電流負反饋。為了提高輸入電阻,降低輸出電阻,可採用射極輸出器,在射極輸出器電路中引入電壓串聯負反饋。根據反饋的極性分類,可分為正反饋和負反饋。
  • 如何區分運放反饋是電壓還是電流反饋?
    應該如何描述和稱呼某些類型的反饋,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這不僅僅是一種無聊的空想。我知道至少有一次公開的「戰火」,引發的原因我認為就是從這些反饋特徵中引出了錯誤的推論。fvWednc那麼,反饋到底是什麼?
  • 基於反饋技術的寬帶低噪聲放大器的設計
    特別是隨著通信、電子對抗、微波測量等向著寬頻帶、低噪聲、小型化方向發展,放大器的低噪聲和寬頻帶 設計問題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這裡給出了一個50~300MHz的低噪聲寬帶放大器的設計,該放大器在工作頻段內具有優良的增益平坦度和噪聲係數,能提高接收機的靈敏度。
  • 負反饋放大器電路分析 判斷電流負反饋電路方法
    2.接有旁路電容的發射極負反饋電阻電路 三極體發射極電阻構成的是電流串聯負反饋電路,這一電路根據是否接有發射極旁路電容和該電容容量大小不同,有多種變形電路。 如圖4-9所示是接有旁路電容的發射極負反饋電阻電路,這也是一級音頻放大器。
  • 電流電壓反饋判斷要點解析
    首先,先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要點。什麼是負反饋?負反饋就是為了保證我們的放大電路能夠正常在我們的運行範圍內工作,更強確切地說就是反饋的信號和放大電路的輸入信號相位相反,兩者做減法。什麼是正反饋?
  • 電阻的基本原理
    2.2.2敏感電阻敏感電阻是一類敏感元件,這類電阻大都對某種物理條件特別敏感,該物理條件一變化,電阻值就會隨著變化,通常可以用作傳感器,例如光敏電阻、溼敏電阻、磁敏電阻等等。在電路設計應用比較多的應該是熱敏電阻和壓敏電阻,常用作保護器件。熱敏電阻
  • 電阻有什麼用?12種經典電路中電阻的作用分析
    三極體的基極需要直流工作電壓,此時可以用一隻電阻接在直流工作電壓與該三極體基極之間,電源通過電阻R給基極提供偏置電壓,電阻R1的大小決定了偏置電壓的大小,這種電阻在電路中一般稱為偏置電阻。電阻R1同時限制該條支路的電流,保護髮光二極體不會因為電流太大而燒壞,這種電阻在電路中一般稱為降壓電阻或者是限流電阻。3、將電路中的兩部分子電路隔離
  • 電位電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在開關電路中,電阻有何作用?該如何為...
    打開APP 電位電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在開關電路中,電阻有何作用?該如何為電阻選型 發表於 2017-06-08 14:43:38   電位電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電位器是一種常用的機電元件,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器和電子設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