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反饋放大器電路分析 判斷電流負反饋電路方法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電流串聯負反饋放大器

如圖8所示是一級共發射極放大器,R3構成電流串聯負反饋電路。

圖8 電流串聯負反饋電路

R3是VT1發射極負反饋電阻,R3接在發射極迴路中,而發射極是這一放大器輸入、輸出迴路共用端,所以R3是接在放大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的,它有可能構成負反饋電路。

1.負反饋電路分析

VT1發射極電流流過電阻R3後,在R3上產生電壓降,這一信號電壓降就是反饋信號電壓。

負反饋過程分析假設某瞬間VT1基極信號電壓增大,這導致VT1基極電流增大,使VT1發射極信號電流增大,發射極電流流過電阻R3,使R3上的信號壓降增大,即VT1發射極信號電壓增大,這導致VT1正向偏置電壓(基極與發射極之間電路)減小,使VT1基極電流減小,所以這是負反饋過程,R3構成的是負反饋電路

電阻R3上負反饋信號電壓與輸入信號相串聯,所以這是串聯負反饋電路。

【負反饋量提示】:

這種負反饋電路中,如果VT1發射極電流大小不變,負反饋電阻R3愈大,在R3上的負反饋信號電壓愈大,使VT1基極電流減小量愈大,即負反饋量愈大,放大器的增益愈小,反之則相反。電路中,由於直流和交流電流都流過了負反饋電阻R3,所以R3對直流和交流都存在負反饋作用。

2.接有旁路電容的發射極負反饋電阻電路

三極體發射極電阻構成的是電流串聯負反饋電路,這一電路根據是否接有發射極旁路電容和該電容容量大小不同,有多種變形電路。

如圖4-9所示是接有旁路電容的發射極負反饋電阻電路,這也是一級音頻放大器。

在發射極負反饋電阻R1上並聯了一隻容量比較大的旁路電容C1,其容抗遠比發射極電阻R1的阻值小,VT1發射極輸出的交流信號電流全部通過C1到地,而不能流過R1。

圖4-9 接有旁路電容的發射極負反饋電阻電路

R1是發射極負反饋電阻,沒有接入C1時VT1發射極流出的直流電流和交流信號電流都流過R1到地,R1對直流和交流都存在負反饋作用。加入C1後R1隻存在直流負反饋作用,因為交流信號電流沒有流過R1,所以R1對交流信號不存在負反饋作用。

F,對於音頻放大器而言,該電容容量很大了,它對所有頻率音頻信號呈現很小的容抗,所以它能讓所有頻率的音頻信號通過。m從圖中可以看出,C1的容量為47

判斷發射極電阻存在什麼樣信號負反饋的方法是:

什麼樣的電流流過發射極電阻,就存在什麼樣信號電壓,便存在什麼樣的負反饋,所以只要分析是什麼樣的電流流過了發射極電阻即可。

3.部分發射極電阻加旁路電容電路

如圖4-10所示是部分發射極電阻加接旁路電容的電路。發射極電路中,有時為了獲得合適的直流和交流負反饋,將發射極電阻分成兩隻串聯的形式。

R1和R2串聯起來後作為VT1總的發射極電阻,分成R1和R2串聯電路形式是為了方便加入不同量的直流和交流負反饋量。

圖4-10 部分發射極電阻加接旁路電容電路

直流電流迴路直流電流流過R1和R2,所以這兩個電阻都有直流負反饋作用

交流電流迴路VT1發射極交流電流通過R1和C1到地,沒有流過R2,所以只有R1存在交流負反饋作用

採用這種發射極電阻設計的目的是獲得更大的直流負反饋同時減小交流負反饋,因為交流負反饋量太大後,會使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得太多。

【分析提示】:

對於這種多個發射極電阻串聯電路,分析哪只電阻是直流還是交流負反饋關鍵是看流過該電阻的電流是什麼,如果只是直流電流流過該電阻,就是只有直流負反饋。如果除直流電流外還有交流電流流過該電阻,則該電阻存在交流和直流的雙重負反饋。

4.接有高頻旁路電容的發射極負反饋電阻電路

F)。mF,所以VT1構成音頻放大器,VT1發射極電阻上接有一隻容量較小的旁路電容C2(1m如圖4-11所示是接有高頻旁路電容的發射極負反饋電阻電路。由於輸入端耦合電容C1容量為10

圖4-11 接有高頻旁路電容的發射極負反饋電阻電路

直流和音頻信號中的低頻、中頻信號都存在負反饋作用F),對音頻信號中的低頻和中頻信號容抗遠大於電阻R2的阻值,這樣C2相當於呈開路狀態,此時音頻信號中的低頻和中頻信號因為C2容抗很大而流過電阻R2,所以R2對直流和音頻信號中的低頻、中頻信號都存在負反饋作用。m對於音頻放大器而言,由於C2容量比較小(1

高頻旁路電容。對於音頻信號中的高頻信號而言,C2容抗比較小,因為高頻信號的頻率高,所以容抗小。C2構成了VT1發射極輸出的高頻信號電流通路,起到高頻旁路的作用,所以R2沒有高頻負反饋作用。這樣,放大器對高頻信號的負反饋量較小,對高頻信號的放大倍數大於對低頻和中頻信號放大倍數,這樣的電路稱為高頻補償電路。像C2這樣只讓音頻信號中的高頻信號流過的電容稱為高頻旁路電容。

F,但是容抗已經很小,遠小於發射極負反饋電阻R2,所有的高頻信號通過C2流到地線。加入了C2之後,R2沒有高頻信號負反饋作用,只存在直流負反饋。m如果VT1管構成的是高頻放大器(電路中的輸入端耦合電容容量減小几百皮法),高頻放大器的工作頻率遠高於音頻信號頻率,由於信號的頻率本身高,C2容量雖然只有1

【分析提示】:

F的電容C2,在不同工作頻率的放大器中所起的具體作用不同。對音頻信號而言,C2隻對音頻信號中的高頻信號進行旁路;對於高頻放大器而言,則對所有的高頻信號旁路。m通過這一電路的分析可知,在進行電路分析時有時不僅要了解是什麼類型放大器,了解電路中元器件的特性,有時還需要了解元器件標稱值的大小,否則電路分析不準確,例如電路中同是1

5.接有不同容量旁路電容的發射極電阻電路

如圖4-12所示電路中接有兩種不同容量旁路電容的發射極電阻電路。電路中,VT1構成音頻放大器電路,它有兩隻串聯起來的發射極電阻R2和R3,另有兩隻容量不等的發射極旁路電容C2和C3。由於C2容量較小,對音頻信號中的高頻信號容抗很小,而對中頻和低頻信號的容抗大。

圖4-12 接有兩種不同容量旁路電容的發射極電阻電路

負反饋電阻R2流有直流、音頻信號中的低頻和中頻信號電流,所以存在直流、低頻和中頻負反饋,C2隻讓音頻信號中的高頻信號流過

負反饋電阻R3流有直流電流,所以只存在直流負反饋,C3讓音頻信號中的低、中、高頻信號通過

6.判斷電流負反饋電路方法

電流負反饋電路判斷方法是這樣:如圖4-13所示,如果將放大器的輸出端對地交流短接後,放大器中負反饋仍然存在,那麼是電流負反饋電路,否則就不是電流負反饋電路。

圖4-13 電流負反饋電路判斷方法示意圖

7.串聯負反饋電路判斷方法

當負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在不同端點(分別是三極體基極和發射極)加入放大器時,這是串聯負反饋電路,如圖4-14所示。

圖4-14 串聯負反饋電路判斷方法示意圖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難點電路詳解之負反饋放大器電路(4)
    、輸出迴路共用端,所以R3是接在放大器的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的,它有可能構成負反饋電路。基極電流減小量愈大,即負反饋量愈大,放大器的增益愈小,反之則相反。m從圖中可以看出,C1的容量為47  判斷發射極電阻存在什麼樣信號負反饋的方法是:  什麼樣的電流流過發射極電阻,就存在什麼樣信號電壓,便存在什麼樣的負反饋,所以只要分析是什麼樣的電流流過了發射極電阻即可。
  • 電壓串聯負反饋電路和電流串聯負反饋電路的區別和特點是什麼?
    負反饋放大電路從輸出端的取樣方式可以分為電壓反饋和電流反饋 從輸入端的接入電路的方式可以分為串聯反饋和並聯反饋。最簡單的區分方法是:若輸出端的反饋取樣點跟輸出在同一點的話就是電壓反饋,不在同一點的話就是電流反饋;在輸入端,如果反饋信號和輸入信號接在同一輸入端的話就是以電流的形式參與計算,是電流負反饋,如果反饋信號和輸入信號接在放大電路的不同端子上的話,那麼就是以電壓形式參與運算,是電壓負反饋。
  • 詳細解析電壓串聯負反饋放大電路的特點,以及運用
    假定Ui為+,則經兩級共射電路放大後,Uo為+,經Rf與Re1 分壓得到的Uf也為+,結果使得放大電路有效輸入信號減弱,故為負反饋。  綜上判斷結果、該電路為電壓串聯負反饋放大電路。  2、反饋對輸出電量的穩定作用  放大電路引入電壓負反饋後,能夠使輸出電壓穩定。
  • 負反饋放大器原理分析及設計
    除此之外,在放大電路中引入交流負反饋還可以提高增益的穩定性、減小非線性失真、展寬頻帶以及按照需要改變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使放大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因此,儘管負反饋會使增益下降,但在實際放大電路中幾乎都有應用。
  • 電路中反饋及運放的原理和種類分析
    反饋:可描述為將放大電路的輸出量(電壓或電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一定的方式送回放大電路的輸入端。我們有時把引入反饋的放大電路稱為閉環放大器,沒有引入的稱為開環放大器。 按正負反饋分:反饋輸入信號能使原來的輸入信號減小即為負反饋,反之則為正反饋。怎麼判斷電路是正反饋還是負反饋呢? 這裡採用的方法是瞬時極性法。
  • 反饋分類以及反饋放大電路
    反饋放大電路框圖(3)開環 ——無反饋通路(4)閉環 ——有反饋通路判別方法:分別畫出直流和交流通路,考察反饋通路是否存在,來進行判別。正反饋與負反饋正反饋:輸入量不變時,引入反饋後輸出量變大了。負反饋:輸入量不變時,引入反饋後輸出量變小了。判別方法:瞬時極性法。
  • 串聯電路反饋與並聯電路反饋的區別和特點
    串聯反饋與並聯反饋的區別:在於基本放大電路的輸入迴路與反饋網絡的連接方式不同。 判斷方法一: 若反饋信號為電壓量,與輸入電壓求差而獲得淨輸入電壓,則為串聯反饋;若反饋信號電流量,與輸入電流求差獲得淨輸入電流,則為並聯反饋。
  • 分壓式電流負反饋偏置放大電路分析實驗電路圖
    分壓式電流負反饋偏置放大電路>分析實驗電路圖一、演示內容1.放大電路的組成、元器件的作用。 2. 靜態工作點的設置、波形失真的演示。3. 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
  • 放大電路中引入負反饋的原因是什麼
    反饋:將放大電路輸出端的信號(電壓或電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某種電路引回到輸入端。   放大電路中引入負反饋的原因   引入負反饋,主要是使放大電路工作在線性區,使輸出電壓不超過最大輸出電壓,因為不引入負反饋其電壓放大倍數很大,理想化可認為是無窮大,引入之後就降到了很小,但夠了。
  • 一種音頻小信號功率放大器信號放大電路設計淺析
    1 設計方法 1.1 設計思路 本文設計的是一種音頻小信號功率放大器,設計中採用了OTL功放作為主要組成部分,通過前級放大電路與音頻功率放大電路的結合,利用兩次放大,從而實現音頻信號的輸出。前級放大主要完成對小信號的放大,使用一個由電阻和電容組成的電路對輸入的音頻小信號的電壓進行放大,得到後一級所需要的輸入。
  • 反饋放大電路的類型判定方法
    反饋放大電路類型的判定方法是:反饋橋梁的一端連接在輸出電壓的「上端」(或「下端」)就形成電壓(或電流)反饋,反饋橋梁的另一端連接輸入信號的「前端」(或「後端」)就形成並聯(或串聯)反饋,再利用瞬時極性法確定使淨輸入量減小(或增大)的反饋為負反饋(或正反饋)。此方法能快速地判定出反饋放大電路的類型。
  • 負反饋電路雙埠分析的局限性
    雙埠(TP)分析廣泛用於負反饋電路的研究。這種類型的分析要求我們首先確定所分析的電路屬於四種拓撲結構中的哪一種(包括串聯-並聯、並聯-串聯,串聯-串聯或並聯-並聯),然後適當調整基本放大器,以適應反饋網絡負載。教科書確實指出,TP分析假設了某些近似值,因此其結果不一定準確。
  • 乾貨| 深度講解電路反饋知識
    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會隨溫度的變化而上下波動,其放大倍數不穩定,為了穩定放大電路的靜態工作點,可採用分壓式工作點穩定電路,在電路中引入一個直流電流負反饋。使放大電路淨輸入量增大的反饋稱為正反饋,使放大電路淨輸入量減小的反饋稱為負反饋。正反饋雖然能夠提高放大倍數,但會使電路工作變得不穩定。實際工作中正反饋常用於產生正弦波振蕩。負反饋雖然降低了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但是能夠改善放大電路的各項性能。
  • 放大電路的基礎知識問答
    放大電路的分類放大電路的種類很多。按工作頻率分:直流放大器、低頻放大器、中頻放大器、高頻放大器、視頻放大器等。按用途分類:電流放大器、電壓放大器及功率放大器。按工作狀態分:甲類--弱信號放大;乙類一一高頻功率放大。按信號大小分:小信號放大電路和大信號放大電路。
  • 一種高端大電流檢測放大器電路的設計
    在電信和其它使用高電壓負電源軌的場合,可將一個儀表放大器與獨立元件簡單結合,實現大電流檢測以保護電路。高端大電流檢測放大器(CSA)主要用於正電源軌電流監測。
  • 電流電壓反饋判斷要點解析
    首先,先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要點。什麼是負反饋?負反饋就是為了保證我們的放大電路能夠正常在我們的運行範圍內工作,更強確切地說就是反饋的信號和放大電路的輸入信號相位相反,兩者做減法。什麼是正反饋?
  • 雙管阻容耦合放大器及電路故障分析
    R1是 VT1固定式偏置電阻,R3是 VT1發射極負反饋電阻。  4.交流電路分析  交流輸入信號 Ui經輸入端耦合電容 C1耦合後加到 VT1基極,經過 VT1電壓和電流雙重放大後從其集電極輸出,通過級間耦合電容 C3加到 VT2基極,經過 VT2電壓和電流放大後從其集電極輸出,通過輸出端耦合電容 C4加到後級放大器中。
  • 工程師必須掌握模擬電路TOP10 —電路圖天天讀(123)
    中級層次:是能分析這二十個電路中的關鍵元器件的作用,每個元器件出現故障時電路的功能受到什麼影響,測量時參數的變化規律,掌握對故障元器件的處理方法;定性分析電路信號的流向,相位變化;定性分析信號波形的變化過程;定性了解電路輸入輸出阻抗的大小,信號與阻抗的關係。有了這些電路知識,您極有可能成長為電子產品和工業控制設備的出色的維修維護技師。
  • 跨阻放大器在光電傳感電路中的穩定性分析與處理方法
    當放大器輸入、輸出管腳存在電容時,容易導致放大器電路不穩定,這個電容可以是電容器、也可以是具有容性特徵的器件。例如本篇將討論的光電二極體傳感器,筆者從事研發時也曾爬過這個坑。
  • 電流電壓反饋判斷要點解析,不要錯過了!
    首先,先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