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料庫的不斷發展,資料庫與我們的日常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們就對資料庫的分類及相關概念進行一下掃盲講解。
關係型資料庫
關係型資料庫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儲數據,以便於用戶理解。這一系列的行和列被稱為表,一組表組成了資料庫。用戶用查詢(Query)來檢索資料庫中的數據。一個Query是一個用於指定資料庫中行和列的SELECT語句。關係型資料庫通常包含下列組件:
客戶端應用程式(Client)
資料庫伺服器(Server)
資料庫(Database)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Client端和Server端的橋梁,Client用SQL來象Server端發送請求,Server返回Client端要求的結果。現在流行的大型關係型資料庫有IBM DB2、IBM UDB、Oracle、SQL Server、SyBase、Informix等。
關係型資料庫管理系統中儲存與管理數據的基本形式是二維表。
網狀資料庫
處理以記錄類型為結點的網狀數據模型的資料庫。處理方法是將網狀結構分解成若干棵二級樹結構,稱為系。系類型是二個或二個以上的記錄類型之間聯繫的一種描述。在一個系類型中,有一個記錄類型處於主導地位,稱為系主記錄類型,其它稱為成員記錄類型。
系主和成員之間的聯繫是一對多的聯繫。網狀資料庫的代表是DBTG系統。1969年美國的CODASYL組織提出了一份「DBTG報告」,以後,根據DBTG報告實現的系統一般稱 為DBTG系統。現有的網狀資料庫系統大都是採用DBTG方案的。DBTG系統是典型的三級結構體系:子模式、模式、存儲模式。相應的數據定義語言分別稱為子模式定義語言SSDDL,模式定義語言SDDL,設備介質控制語言DMCL.另外還有數據操縱語言DML。
層次型資料庫
層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是緊隨網狀資料庫而出現的。現實世界中很多事物是按層次組織起來的。層次數據模型的提出,首先是為了模擬這種按層次組織起來的事物。層次資料庫也是按記錄來存取數據的。層次數據模型中最基本的數據關係是基本層次關係,它代表兩個記錄型之間一對多的關係,也叫做雙親子女關係(PCR)。
資料庫中有且僅有一個記錄型無雙親,稱為根節點。其他記錄型有且僅有一個雙親。在層次模型中從一個節點到其雙親的映射是惟一的,所以對每一個記錄型(除根節點外)只需要指出它的雙親,就可以表示出層次模型的整體結構。層次模型是樹狀的。最著名最典型的層次資料庫系統是IBM公司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這是IBM公司研製的最早的大型資料庫系統程序產品。從60年代末產生起,如今已經發展到IMSV6,提供群集、N路數據共享、消息隊列共享等先進特性的支持。這個具有30年歷史的資料庫產品在如今的WWW應用連接、商務智能應用中扮演著新的角色。
web應用程式或者winform應用程式在存儲數據的時候,一般的做法是將數據存放於資料庫中,而根據程序的性能要求和實際需求我們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資料庫,下面我們就對各種常用資料庫的歷史和特點加以簡單的分析和介紹。
Access資料庫
美國Microsoft公司於1994年推出的微機資料庫管理系統。它具有界面友好、易學易用、開發簡單、接口靈活等特點,是典型的新一代桌面資料庫管理系統。其主要特點如下:
(1)完善地管理各種資料庫對象,具有強大的數據組織、用戶管理、安全檢查等功能。
(2)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在一個工作組級別的網絡環境中,使用Access開發的多用戶資料庫管理系統具有傳統的XBASE(DBASE、FoxBASE的統稱)資料庫系統所無法實現的客戶伺服器(Cient/Server)結構和相應的資料庫安全機制,Access具備了許多先進的大型資料庫管理系統所具備的特徵,如事務處理/出錯回滾能力等。
(3)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種數據對象,利用存儲的數據建立窗體和報表,可視性好。
(4)作為Office套件的一部分,可以與Office集成,實現無縫連接。
(5)能夠利用Web檢索和發布數據,實現與Internet的連接。 Access主要適用於中小型應用系統,或作為客戶機/伺服器系統中的客戶端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