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電壓的電動車電池系統 集中了慢充、快充、換電這三種補能方式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雙電壓的電動車電池系統 集中了慢充、快充、換電這三種補能方式

LY說新能源 發表於 2020-03-02 11:56:00

為什麼需要雙電壓?

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問題不是電池密度低,車輛售價高。而是補能困境。補能問題的解決只能通過按需配置,特性匹配來解決。按需配置就是車輛需要消耗多少電能就在車上放置多少電能。特性匹配是指車輛能源處理(功率、轉矩)特性曲線要跟車輛運動特性相符。

補能還要考慮經濟、安全和便利性等等因素。通常,燃油車主在油箱剩餘油量少於100公裡續航就考慮去加油,燃油、電池都是易燃易爆危險品。加油充電給人造成時間消耗、勞動強度和內心感受等等是便利性。

在"N電機雙電壓"的車輛設計中。將慢充、快充、換電這三種補能方式都集中起來,讓車主根據實際用車場景選擇最合適的充電方式。

由圖1,圖2 我們知道車輛平均功率需求遠低於車輛電機最大功率,在燃油車中,沒有制動饋能往往能量只能變成熱量,電動車中,如果制動能量完全回收,,能夠回收約車輛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的電能。

所以N電機雙電壓的設計目標是,用小功率的能量轉換能力滿足電動車能量需求。而行業標準中將低於60V作為安全電壓,大部分人直接觸屏帶電導體不會發生觸電(不同人的人體電阻不同,這個電壓並非絕對安全)。而電池充放電的限制,通常0.25~1C。在大多數單軸驅動的乘用車中,其平均功率在10~20KW,在48V系統中,以1C放電這個功率等級電流在200~400A,電池組電量在10~20度左右。

如何實現雙電壓?

實現雙電壓系統的方式非常的多,但是往往因為成本過高,而沒有實際價值。

下面對較為可能實現的幾種方式進行說明。

1.單電機三星接法

當前48V純電系統中,單電機峰值功率成熟車型單電機能夠做到40KW峰值功率,4~40KW是比較常見的。並有量產車型。如果採用單電機驅動,採用△/Y接法。比如低壓電池組額定電壓52V,電動機額定電壓36V,△接法。高壓電池組額定電壓90V,電機額定電壓62V,Y型接法。這個等級下的高壓系統最大功率是低壓的1.732倍,相當於最大功率可以做到70KW。而高壓電池組電量續航裡程在160~300公裡。就是說絕大多數用車場景只用高壓電池組電量就夠了。低壓電池組只有在距離很遠,或者半路上電池虧電,電能耗盡時作為一種補充。

高壓電池組額定電壓為110V。電機額定電壓75V。那麼高壓系統功率可以是低壓的2.5倍。高壓電池組額定電壓是低壓1.732~2.5倍的情況下,功率比值呈拋物線增加比值為1.732~3.6倍。

△/Y接法採用無機械接觸器切換。切換響應時間快無頓挫感。

2. 雙電機、48V電機採用AMT/CVT變速箱耦合到高壓電機的固定轉送比變速箱

採用兩個及以上的電機,低壓還是採用48~60V。電機功率在10~20KW。但電機低轉速功率輸出很低,高轉速時扭矩不足。故多電機系統中低電壓電機必需配置一個變速箱。讓電機可以在很寬的調速範圍。這些技術都是很成熟了。現在車型中沒有採用這樣的結構是因為多增加一個低壓驅動單元(電池組、驅動器、電機、變速箱和傳動耦合)其成本也會在好幾千上萬了。將這個成本用在電池。增加續航裡程也不少。

3.創新式變頻驅動器

單個驅動器,可以輸入48~60VDC,也可以輸入一個更高的電壓如320VDC。即雙電源變頻驅動器,並可以根據需要自動調節高低壓電池輸入的功率。

這種方式是最好,儘管我本科時學習的是電氣自動化專業,在設計這樣的驅動仍舊需要學習很多的知識,目前還沒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實現功率電路。這種設計需求是必定能實現的。同樣的難題是實現的成本會不大幅增加。

4.雙變頻器驅動器

從功能上看,雙變頻驅動器跟雙輸入單驅動是一樣的。之所以增加一個分類不只是兩個物理實體變頻器。而是低壓系統的10~20KW變頻器是一個可逆變頻器,在車輛行進的時候是驅動車輛。在停車時候可以利用低壓電池組給外部供電,也可以實現10~20KW的車載充電器功能。這個功率等級的可逆變頻器成本同樣非常的高。

個人認為,單驅動器和雙驅動器在未來可能是會是主要的方向。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會大幅降低其成本。但具體的設計理念還好出現更大的改變。尤其是控制晶片,目前還沒有適合這樣的驅動方式的晶片。當然也可以在變頻內部增加一個超級電容作為暫存部件實現高低壓電池組的能量調配。但成本只會更高,並一定程度降低了效率。

5.液態耦合器

這個跟增加AMT/CVT是一樣的,屬於機械調試。卡車、坦克有這樣的方式。這樣的方式了解得不多。

6.直流低壓升壓

最簡單的方式是將幾個電池組串聯,BMS系統需要做新的設計。這樣的方式可以實現低壓換電。成本也低,沒有廣泛採用的原因也是很多。

也可以用單個電池組DC/DC升壓。直流升壓成本較低,但沒有實現電池分組,不能優先將低壓電池組電量用完。

什麼樣的雙電壓系統較佳

高壓電池組至少有100~200公裡的純電裡程。高壓電池組支持快充,按10~20度電百公裡,快充10~40度電的高壓電池組,60KW快充,15分鐘內能夠從20%充到80% 。獲得60~120公裡續航,足夠車主出行需求的最低限。而在快充的15分鐘同時、進行手工換電,可以獲得200~400公裡續航。需要2~4個48V電池組重量在50~100公斤,(按10~20度百公裡電耗、200wh/KG,每個電池單元在15公斤)。

高壓電池組至少有100~200公裡的純電裡程。高壓電池組支持快充,按10~20度電百公裡,快充10~40度電的高壓電池組,60KW快充,15分鐘內能夠從20%充到80% 。獲得60~120公裡續航,足夠車主出行需求的最低限。而在快充的15分鐘同時、進行手工換電,可以獲得200~400公裡續航。需要2~4個48V電池組重量在50~100公斤,(按10~20度百公裡電耗、200wh/KG,每個電池單元在15公斤)。當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甚至500wh/kg。雙電壓的換電模式將會更廣泛採用。因為雙電壓換電是解決充電問題,而不是電池能量密度問題。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動車鋰電池能快充嗎?鋰電池快充與慢充區別
    電動車鋰電池能快充嗎?鋰電池快充與慢充區別。現在很多電動車、電動汽車都配備了鋰電池,電池充電時基本都會有快充和慢充兩種方式。電動汽車鋰電池充電的快慢與充電機功率、電池充電特性和溫度等緊密相關。鋰電池快充與慢充本質上有何區別?二者在充電時間上的差異會給電池壽命帶來何種影響?
  • 換電式電動車能否充換電結合提高運營效率?
    之前我在第一電動網發表的《純電動汽車充換電怎樣結合最合理》一文中,提出了一個解決續航焦慮而且大幅降低純電動車成本的辦法 - 削減標配電池容量並共享第二塊增程電池。
  • 快充對電動車究竟有沒有影響?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們知道,大部分的新能源車都有兩種快慢充兩種模式,快充是直流電,慢充是交流電。新能源車正在不斷發展,買電動車的人變多了,他們的問題自然也就多了起來,插座君近期收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快充究竟會不會對車子造成傷害?那麼,插座君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上面這個問題。
  • 兩大電動車巨頭新年共同聚焦充換電 兩種模式各有何優勢?
    )雖然意圖均在解決消費者的「續航焦慮」問題,但與蔚來不同的是,在充電、換電兩大模式中,特斯拉選擇了前者。那麼,兩者又有什麼不同?而充、換電又為何成為國內兩大電動車巨頭共同瞄準的另一新能源「戰壕」?或為充電樁重要補充 但盈利難、體驗不佳成最大「痛點」根據定義,電動汽車換電模式是指通過集中型充電站對大量電池集中存儲、集中充電、統一配送,並在電池配送站內對電動汽車進行電池更換服務。
  • 從政策鼓勵快充 看充電樁快慢之爭
    隨著電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充電行為對電網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如果大量私人用戶都採用快充模式,這無疑將會給電網帶來巨大負擔,而慢充不僅不會給電網帶來較大的衝擊,而且還能起到「削峰填谷」調節電網的作用。 一位電池行業專家在談到不同應用場景採用不同的新能源汽車交通解決方案時建議,對於固定線路的城市公交,應採用少帶電池、快充補電的雙源技術,在起終點和大站甚至特定路段行駛時快速充電,這樣可以更方便地滿足低地板和大載人空間的要求;而對於城市內高密度運行的計程車,採用在集中站點快速換電的方式為主,快速充電為輔的技術路線較為合適。
  • 快充到底傷不傷電池?
    『充電三分鐘、通話一小時』,這句經典的廣告詞想必大家都有印象,智慧型手機帶動了快充技術的大規模普及,如今,快充也成為了電動車的標配——30分鐘從30%充到80%,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充電時間,緩和電動車主對於充電的「麻煩」心理。但隨之而來的又是一個新的問題,快充究竟傷不傷電池呢?
  • 進軍換電時代,易事特「大河馬」智能充換電櫃重磅登場!
    以快速換電代替長時間充電,以智能、集中充電管理代替零散、無人值守電池充電,不僅解決了外賣騎手續航痛點,同時杜絕了電動車充電的安全隱患。Q1:市場上電動車型這麼多,電池規格不一,怎麼換電呢?不是所有的電池都能進入「大河馬」充換電櫃的,首次使用換電的用戶,需要註冊租賃「大河馬」充換電櫃內的電池,保證所有換電電池規格統一。
  • 電動車停放三個月,充不進電?怎麼激活電池?電池師傅給你解答
    而這期間,更是沒有使用過電動車。因此,有不少用戶都遇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電動車停放太久充不進電。對此,很多用戶感到很苦惱,不知如何再次激活電池。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解析一下。使用萬用表進行測量,如電壓出現升高的情況,則改為使用原裝充電器進行充電,這樣一般來說就能激活電池了。
  • 電瓶修復技術——未來換電站是否可行?
    電動車電瓶修復 電動車等修復市場還是比以前好了,好多網友期待電動汽車的換電模式。想讓我說說,那就隨筆寫寫。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有快充和慢充兩種方式。 慢充的方式對電網幾乎沒有影響,但充電時間長。快充模式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充滿電池,但由於充電電流較高,功率較大,從而對電網的配電能力存在較大的風險。
  • 到底快充對電池有沒有損害?
    充電放電都是電能和化學能的相互轉換,在鋰離子在正負極運動過程中,也在變成不同的化合物。 快速充電是一個相對籠統的概念,它有著三種不同的實現形式: 電壓不變,提高電流; 電流不變,提升電壓; 電壓、電流均提高。 但要真正在手機上實現快充,不單單只是在電壓和電流上做提升就足夠了。
  • 電池健康損耗太快?iPhone12快充要注意這幾點,快檢查一下!
    蘋果iPhone 8以上的機型都支持快充,但今年的iPhone 12全系支持20W快充,才真正將快充帶入到了廣大蘋果用戶的視野當中。然鵝不少小夥伴提出,使用快充充電器以後,新iPhone短時間內電池健康度掉了2%!
  • 如何解決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集充+換」趨勢呈現!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電動車充電卻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今年以來,僅上海市就發生381起電動車火災事故,導致20人死亡。01 現存充電方法,具有極大危險性與局限性:電動車現有常見充電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集中充電樁充電,二是電池拿回家充電,三是私自拉線充電。這幾種充電方式,往往會因為充電時操作不當,引發嚴重的火災事故。
  • 搞不懂"電",你就敢買電動車?
    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款不僅能量來源不同,就連動力系統的單位、計算方式、供輸模式也都不進相同,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需要以不同使用模式來進行思考。事實上,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交通載具運用概念,就連動力的數據、耗能的計算方式也都不盡相同,而本篇就是要讓大家在購買純電動車之前,先了解一下關於「電能」的二三事。
  • 快充影響電池壽命?這個說法成立嗎?奇點電池專家說出了真相
    動力電池系統具備嚴苛全面的硬體軟體設計和監控方案,其中就包括在合理的溫度範圍內,使用合理的充電電流和電壓,對電芯進行快速充電。車輛上市前會經過大量的單體、電池包、整車試驗驗證和測試,在保證壽命和安全前提下以確認電池產品的最大充電電流值。對於採用主流電池廠動力電芯的動力電池,使用主流充電樁的用戶來講,快充不會對電池產生損傷。
  • 電動車出現這幾種情況,提示你要換新電池了
    騎電動車最怕的就是半路沒電了,很多情況電動車電池看似滿電的,但是總跑不遠,多數情況下電池會出現這幾種情況,就是提示該換電池了。電量顯示滿格卻跑不遠這就是虛電情況,一般來說,電池使用久了以後,電池容量就會變小,原本電池滿電能跑60公裡的,一年以後,可能滿電的情況下都跑不到10公裡了,這種情況就要換新電池了。
  • 超高功率充電必備 雙電芯設計這樣改變了快充
    傳統單電芯電池雖然能在電荷泵的加持下實現最高55W的快充功率,單電芯電池的工作電壓多在3.3V~4.2V之間。另外,鋰電池存在對充電電流的限制,一般單電芯電池的安全電流是不被允許超過6A的,換言之常規單電芯電池的充電功率一般不會超過30W。
  • 電動車電池充2000次就不行了,是真的嗎?
    經常被朋友問:「電動車電池才能充2000次?」、「是不是放幾年電池就不行了?」、「鋰電池每次都要把電用光再充電「等等這樣的問題。其實很多電池常識被用戶和大眾誤解了。舉個例子,上面說的「2000次」,指的並不是通常大家理解的「一塊電池充2000次電就廢掉了」。
  • 電動車充電「用完再充」和「隨時充」,哪種方式對電池更好呢?
    對於目前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內的機動車也在不斷的增加,有許多人都會認為,汽車雖然能給我們帶來非常便利的交通,可是在我們國內使用電動車的人還是非常多的,原因是因為,電動自行車它確實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方便,不但使用它門檻會很低,而且比騎摩託車,他還不需要駕駛證,而且還不用加油,在平時養車
  • 河豚換電|電動車電池各大型號續航裡程大解密
    電動車用戶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查看電池型號:1、根據充電器上的輸出電流:輸出電壓**V DC **A。以36V--42V DC**A為例,如果是1.5A,那麼是10AH的;如果是1.6A,那麼是12AH的。
  • 深度解析三電系統,教大家如何判斷一款電動車的好壞
    我們都知道,對電動車來說,性能好壞主要取決於車輛的三電系統,即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它們是決定車輛續航、動力性能、安全及操控的關鍵部分。北汽新能源EX5作為2019年的一款重磅純電動車,在智能表現和續航上都表現不錯,今天,我們就藉助北汽新能源EX5來深度解析一下三電系統,「庖丁解牛」,教大家如何判斷一款電動車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