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特供」新光光電深度研究

2021-01-15 財聯社

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註冊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作為軍民融合型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託核心技術,致力於服務國防科技工業先進武器系統研製等領域,專注於提供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光學制導、光電專用測試和雷射對抗等方向的高精尖組件、裝置、系統和解決方案,產品主要應用於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制導武器。

公司主要客戶包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單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所屬單位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所屬單位等。目前,公司已具備將核心技術應用於民用領域的條件,正在積極推進相關核心技術在民用領域中的應用,已初步形成用於森林防火、電力、鐵路、安防等領域的民用高端光電產品,但民用產品尚未實現銷售。

公司融資歷程

公司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

(1)國內領先的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公司研製的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覆蓋可見光、紅外、雷射及毫米波等波段,可以逼真地模擬複雜作戰場景,應用於先進武器系統的研製,有效縮短武器裝備的研製周期、降低研製成本、減少試驗風險。

(2)國內先進的光學制導系統:公司具備研發多種型號可見光、紅外、雷射、多模複合光學制導系統的能力。

(3)高效穩定的光電專用測試設備公司光電專用測試設備可以為飛彈定型、批產貯存和發射各環節提供測試技術支持和裝備支撐,具備檢測精度高、光譜覆蓋範圍寬、操作便捷、性能可靠等優點。

(4)先進可靠的雷射對抗系統: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國內多臺套雷射合束髮射系統的樣機研製工作,突破多項關鍵技術難點,技術水平位居國內前列。

(5)前景廣闊的軍民融合技術及產品:公司結合自身光電領域研發優勢及市場需求,針對森林防火、電力、鐵路、安防等民用領域進行了探索,部分產品已完成試點應用,可提升國民經濟相關行業信息化、

智能化水平。

公司產品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包括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光學制導系統、光電專用測試設備以及雷射對抗系統銷售收入,相關產品主要應用於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制導類武器;其他業務收入主要包括公司自有房產對外出租產生的收入,其金額及佔比均相對較低。

公司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

公司具備多品種、系列化高端軍用產品的研發和批產能力

公司圍繞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制導武器,展開以下主要研究和產業化方向: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光學制導、光電專用測試以及雷射對抗系統等。經過十餘年的技術攻關,公司在像方掃描成像制導技術、大視場高速紅外成像制導技術、多數字微鏡陣列並聯合束技術、短積分時間內紅外動態景象生成技術、薄膜式波束合成技術和雷射空間合束技術等關鍵技術方面完成重大突破,於2016年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自成立以來,公司作為聯合承研單位承擔了1項國家縱向課題的研究,涉及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前沿研究領域;承擔了4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高新工程等重大型號配套研製工作,20餘項國家重點武器型號的配套研製工作。同時,公司與多家軍工集團所屬單位建立深度合作,共完成工程項目90餘項。

目前,公司具備多品種、系列化高端軍用產品的研發和批產能力,在多個細分產品領域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內空白,為多個重點型號飛彈提供了高性能批量產品,使用效果受到客戶高度認可,有效地減少了飛彈外場試驗次數、提高了試驗成功率和制導精度、降低了制導產品成本以及縮短了研製周期。

此外,公司研製的光電目標成像系統成功應用於「長徵七號」運載火箭,解決了其發射過程中溫度、氣壓的大範圍變化下成像光線精確控制和成像質量問題,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立足現有研究方向,公司多項軍用核心技術可向民用領域溢出,形成先進民用光機電一體化產品。

2016-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2121.82、1811.10和2350.48萬元,佔營收的比重為13.38%、9.95%和11.28%。其中計入研發費用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296.22、902.79和1225.39萬元,佔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88%、4.96%和8.17%;剩餘部分為軍工客戶委託的研發項目的直接人工。公司自身維持了較大的研發投入,同時也持續承擔了軍工客戶委託的多項研發項目,保證了公司的產品延續性。

公司所在行業競爭壁壘較高 行業盈利水平穩定

從行業內的配套廠商數量來看,由於飛彈等高端武器裝備領域屬於高度機密領域,相關指標、參數的保密範圍不宜擴大,進入市場較早、與客戶深度合作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優勢。

在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及光電專用測試領域,目前可以提供較為全面的設備及服務的主要為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所及軍工集團所屬單位,從事相關領域的民營企業較少;

在光學制導領域,紅外製導系統的光學材料、電子元器件成本高,設計安裝精度要求高,前期投入較高。因此,目前國內能完成制導系統整機功能指標論證、研製和生產的廠家較少。

從行業進入難易度來看,服務於飛彈等高端武器裝備領域的行業由於存在軍工資質壁壘、技術壁壘、行業經驗壁壘、供應商管理壁壘及信息壁壘,對新進入行業的企業具有較為嚴格的準入壁壘。

從原材料供應來看,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光學原材料、金屬原材料、電子元器件和結構件等,總體來看競爭較為充分、技術較為成熟、產品供應渠道較為充足,具備可替代性,報告期內價格變動較為穩定,未對本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綜上,鑑於公司所處行業產品定製化程度高、具備核心競爭實力的配套廠商較少、議價能力相對較強、行業進入的難度存在一定壁壘、供應商市場競爭較為充分,本行業的公司利潤水平總體較為平穩。

募投項目分析

公司擬使用本次發行的部分募集資金用於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批產線升級改造及精密光機零件製造項目、睿光航天光電設備研發生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8,561.66萬元,預計投入募集資金8,561.66萬元。

募投項目概況

(1)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批產線升級改造及精密光機零件製造項目:公司計劃投資2.5億元實施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批產線升級改造及精密光機零件製造項目,一方面新建廠房一棟;另一方面購置軍工產品裝配、調試、測試及試驗的批生產產線,高端製造車間的精密光學零件加工、檢測和精密機械零件加工設備等。本項目建成後,可達到年產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380套、光電系統及組件12,000套、其他類型光電產品4,200套的生產規模。

(2)睿光航天光電設備研發生產項目:公司計劃投資2.3億元實施睿光航天光電設備研發生產項目,新建生產廠區,包括生產車間三棟、生產裝調中心一棟、綜合辦公樓一棟等,併購置裝調測試設備等。本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雷射異物清除設備50臺、智能製造非標光電檢測設備200套、無人機光電荷載設備1000套的生產規模。

(3)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公司計劃投資13,561.66萬元實施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一方面擴充現有人才隊伍,積極引進設計人員、裝調測試人員、項目管理人員等,以滿足公司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裝修改造研發場所和購置專用設備、辦公設備及軟體等。

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2016-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5,857萬元、18,205萬元和20,841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99.30%、98.67%和97.45%,公司主營業務突出。

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速

2016-2018年公司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6,684萬元、4020萬元和7,268萬元。公司2017年淨利潤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毛利率下滑及管理費用率提高所致。

公司歸母淨利潤及增速

2016-2018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2.25%、65.29%和48.59%。總體來說,公司毛利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主要是受到軍品補價、客戶採購計劃調整、公司產品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

公司毛利率和淨利潤率

同行業重點公司估值比較

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高德紅外、久之洋、大立科技、美國菲利爾公司、長春師凱科技產業有限責任公司、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A股同類公司估值情況如下:

主要風險包括:1、技術落後的風險;2、軍工訂單波動的風險。

相關焦點

  • 真軍工難成長,新光光電的波動收益需要耐心等待
    今天的新光光電(688011-CN)所做的事情跟西部超導一樣,都是高精尖的軍用品,具體的產品分為4大塊,分別是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光學制導系統、光電專用測試設備、雷射對抗系統,核心產品從光學制導系統變成了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
  • 科創板申報指引來了,更有地方上市獎勵超1000萬
    科創板又有重磅進展。昨日晚間,上交所發布了《保薦人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辦理業務指南》(簡稱「《業務指南》」),發布之日起即開始施行。《業務指南》對保薦人通過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辦理業務進行了明確具體的要求。文件的發布,也意味著企業上報科創板申請材料在即。
  • 「人工智慧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按下國產晶片加速鍵
    11 月 4 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依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依圖科技」)首次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 2.91 億份 CDR,擬募資金額 75 億元。2019 年依圖發布 AI 晶片「求索」,集成了 ARM 架構通用計算單元、ManyCoreTM 深度學習計算單元和解碼單元,完成單顆晶片代替人工智慧推理計算中所需的 CPU、GPU 及解碼器等多種類型算力的組合,能夠實現人工智慧推理應用的端到端計算能力。同時能夠實現人工智慧推理計算和數據傳輸帶寬的匹配與優化,避免晶片間數據通信的功耗損失。
  • 聚辰半導體擬在科創板上市,董事長還實控創業板公司天壕環境
    3月13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在上海證監局官網發布了聚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聚辰半導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工作進展報告,聚辰半導體決定將擬申報上市的板塊由上交所主板變更為科創板。聚辰半導體公告公告顯示,聚辰半導體根據公司發展需要,為更好地促進公司未來業務發展,才做出變更上市板塊的決定。
  • 解密科創板企業城市地圖 地域分布不均是明顯特徵
    其中,中國通號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技術的研究與探索,致力於為國家軌道交通運營提供安全高效的核心支撐,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支持深圳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慧、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探索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夯實產業安全基礎。探索智慧財產權證券化,規範有序建設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
  • 新光天地顏忠義:商業地產巨變 零售業在探索中不斷前行
    「美麗巿場」、「百貨世界」、「天空之城」及一個「交通樞紐」,並以縱向A、B、C三大交通核連結各區塊,形成了風雨無憂的立體人行系統;空間設計再現山城特色,可以全方位感受休閒、都市的生活氛圍,以超高顏值呈現重慶城市清新、華麗的新地標。
  • 新光光電實控人康為民為母校捐贈582萬股股票
    新光光電實控人康為民為母校捐贈582萬股股票 2020-06-01 21:29:02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張海英
  • 科創板晚報|科創板正成為生物醫藥公司首選上市地 人工心臟瓣膜...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上交所發行中心彭義剛:科創板正成為生物醫藥公司首選上市地;人工心臟瓣膜「四小龍」之一傑成醫療或遭解散;華熙生物:佛思特公司股權已登記在公司名下;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尚沃醫療、金盤科技、極米科技等5家企業首發申請過會。
  • 中科系旗下中科星圖赴考 審核歷時273天居科創板之最
    值得指出的是,中科星圖是截至目前科創板審核周期最長的申報企業。其發行上市申請早在今年3月29日獲受理,迄今歷時270多天未有結果。明日公司能否順利通關,值得市場關注。  273天!科創板審核周期最長!  12月17日,空天大數據企業中科星圖將迎來科創板上市委大考。
  • 主板IPO被否就上科創板,什麼公司這麼牛?| 捕獵獨角獸
    是主板上不了想在科創板渾水摸魚?還是被「誤傷」後找到了真正符合自己的資本市場?這家公司的上市歷程或許能讓我們對於科創板的意義有更多的認識。鮮為人知的半導體「隱形冠軍」去年以來,國產晶片半導體等成為市場一大熱點,產業鏈上下遊的諸多公司也被投資者反覆挖掘,甚至爛熟於心。
  • 圖靈獎「擁抱」深度學習
    「人工智慧是現在所有科學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也是社會上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ACM 主席 Cerri M. Pancake 說,「人工智慧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由三位奠定基礎的深度學習領域內的最新成就。」「只要口袋裡有智慧型手機的人都可以切實體會到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方面的技術進步,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
  • 「深度」科創板「吸引力法則」
    上交所也在隨後表示,歡迎螞蟻集團申報科創板。這展現了科創板作為中國科創企業「首選上市地」的市場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優質科創企業的主市場,科創板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壯大的集聚引領效應不斷增強。
  • 「上市」重組蛋白行業龍頭來了!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
    來源:米內網精彩內容12月14日,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興製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當日開盤價44.00元,較發行價漲幅達97%。作為中國重組蛋白藥物行業的開創者和領軍企業,科興製藥擁有紮實的業績和良好的成長性作為支撐,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與追捧。
  • 深度學習的可解釋性研究(一):讓模型「說人話」
    比如劉慈欣的短篇《朝聞道》中霍金提出的「宇宙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一下子把無所不知的排險者卡住了,因為再高等的文明都沒辦法理解和掌握造物主創造宇宙時的全部信息,這些終極問題對我們來說永遠都是不可解釋的。
  • 微芯生物:「天真」科學家與遲到18年的「納斯達克」|科創板一周年
    「科創板一周年」自2019年6月設立以來,科創板已經走過一周年。微芯生物何以能成為科創板「創新藥第一股」?在科創板開板一周年之際,微芯生物的發展又如何?
  • Jya×單向空間:新光檯燈照亮閱讀 與黑夜共舞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Jya最新資訊 > 正文 Jya×單向空間:新光檯燈照亮閱讀 與黑夜共舞
  • 熱點新聞一覽:「天問一號」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
    FUTURE | 遠見 眺望 選編Future遠見科技資訊一周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嫦娥五號」即將帶我們上月亮「挖土」;我國科學家對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暴高能輻射有新說;我國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考船「實驗6」號下水;國內最大規模5G智能電網建成。
  • 深度強化學習走入「死胡同」,繼續死磕電子遊戲還是另闢蹊徑?
    無論是 DeepMind 星際2 AI 「AlphaStar」血虐人類玩家,還是 OpenAI 最終因太過強大而被認為可能有風險所以不公開發布的語言模型 GPT-2,無疑都在過去一年中最轟動的 AI 大事件之列,也吸引了 AI 社區的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投身深度強化學習研究之列。然而,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認為深度強化學習現在的一系列成果,其實更像是一種虛假的「繁榮」。
  • 「雨量感應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3條硬核知識
    控制裝置:一般「雨刮器」都會有「低速擋」、「高速擋」、「間隙刮水」、「點動工作」和「自動復位」的速度節奏變化,這些變化皆需要一套微型的電控裝置來實現。用來檢測雨量大小的傳感器有「電阻傳感器」、「壓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等。電阻雨量傳感器(圖片源自網絡)「電阻傳感器」由「可用敷銅板刻」製成兩個互不連通的「導電極板」組成。其原理是利用雨水的導電率將兩個極板部分或全部連通,形成一個與雨水大小成反比的等效電阻,接於「雨刮器控制電路」中,自動調節「雨刮器」的刮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