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註冊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作為軍民融合型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託核心技術,致力於服務國防科技工業先進武器系統研製等領域,專注於提供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光學制導、光電專用測試和雷射對抗等方向的高精尖組件、裝置、系統和解決方案,產品主要應用於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制導武器。
公司主要客戶包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單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所屬單位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所屬單位等。目前,公司已具備將核心技術應用於民用領域的條件,正在積極推進相關核心技術在民用領域中的應用,已初步形成用於森林防火、電力、鐵路、安防等領域的民用高端光電產品,但民用產品尚未實現銷售。
公司融資歷程
公司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
(1)國內領先的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公司研製的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覆蓋可見光、紅外、雷射及毫米波等波段,可以逼真地模擬複雜作戰場景,應用於先進武器系統的研製,有效縮短武器裝備的研製周期、降低研製成本、減少試驗風險。
(2)國內先進的光學制導系統:公司具備研發多種型號可見光、紅外、雷射、多模複合光學制導系統的能力。
(3)高效穩定的光電專用測試設備公司光電專用測試設備可以為飛彈定型、批產貯存和發射各環節提供測試技術支持和裝備支撐,具備檢測精度高、光譜覆蓋範圍寬、操作便捷、性能可靠等優點。
(4)先進可靠的雷射對抗系統: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國內多臺套雷射合束髮射系統的樣機研製工作,突破多項關鍵技術難點,技術水平位居國內前列。
(5)前景廣闊的軍民融合技術及產品:公司結合自身光電領域研發優勢及市場需求,針對森林防火、電力、鐵路、安防等民用領域進行了探索,部分產品已完成試點應用,可提升國民經濟相關行業信息化、
智能化水平。
公司產品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包括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光學制導系統、光電專用測試設備以及雷射對抗系統銷售收入,相關產品主要應用於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制導類武器;其他業務收入主要包括公司自有房產對外出租產生的收入,其金額及佔比均相對較低。
公司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
公司具備多品種、系列化高端軍用產品的研發和批產能力
公司圍繞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制導武器,展開以下主要研究和產業化方向: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光學制導、光電專用測試以及雷射對抗系統等。經過十餘年的技術攻關,公司在像方掃描成像制導技術、大視場高速紅外成像制導技術、多數字微鏡陣列並聯合束技術、短積分時間內紅外動態景象生成技術、薄膜式波束合成技術和雷射空間合束技術等關鍵技術方面完成重大突破,於2016年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自成立以來,公司作為聯合承研單位承擔了1項國家縱向課題的研究,涉及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前沿研究領域;承擔了4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高新工程等重大型號配套研製工作,20餘項國家重點武器型號的配套研製工作。同時,公司與多家軍工集團所屬單位建立深度合作,共完成工程項目90餘項。
目前,公司具備多品種、系列化高端軍用產品的研發和批產能力,在多個細分產品領域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內空白,為多個重點型號飛彈提供了高性能批量產品,使用效果受到客戶高度認可,有效地減少了飛彈外場試驗次數、提高了試驗成功率和制導精度、降低了制導產品成本以及縮短了研製周期。
此外,公司研製的光電目標成像系統成功應用於「長徵七號」運載火箭,解決了其發射過程中溫度、氣壓的大範圍變化下成像光線精確控制和成像質量問題,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立足現有研究方向,公司多項軍用核心技術可向民用領域溢出,形成先進民用光機電一體化產品。
2016-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2121.82、1811.10和2350.48萬元,佔營收的比重為13.38%、9.95%和11.28%。其中計入研發費用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296.22、902.79和1225.39萬元,佔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88%、4.96%和8.17%;剩餘部分為軍工客戶委託的研發項目的直接人工。公司自身維持了較大的研發投入,同時也持續承擔了軍工客戶委託的多項研發項目,保證了公司的產品延續性。
公司所在行業競爭壁壘較高 行業盈利水平穩定
從行業內的配套廠商數量來看,由於飛彈等高端武器裝備領域屬於高度機密領域,相關指標、參數的保密範圍不宜擴大,進入市場較早、與客戶深度合作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優勢。
在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及光電專用測試領域,目前可以提供較為全面的設備及服務的主要為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所及軍工集團所屬單位,從事相關領域的民營企業較少;
在光學制導領域,紅外製導系統的光學材料、電子元器件成本高,設計安裝精度要求高,前期投入較高。因此,目前國內能完成制導系統整機功能指標論證、研製和生產的廠家較少。
從行業進入難易度來看,服務於飛彈等高端武器裝備領域的行業由於存在軍工資質壁壘、技術壁壘、行業經驗壁壘、供應商管理壁壘及信息壁壘,對新進入行業的企業具有較為嚴格的準入壁壘。
從原材料供應來看,公司原材料主要包括光學原材料、金屬原材料、電子元器件和結構件等,總體來看競爭較為充分、技術較為成熟、產品供應渠道較為充足,具備可替代性,報告期內價格變動較為穩定,未對本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綜上,鑑於公司所處行業產品定製化程度高、具備核心競爭實力的配套廠商較少、議價能力相對較強、行業進入的難度存在一定壁壘、供應商市場競爭較為充分,本行業的公司利潤水平總體較為平穩。
募投項目分析
公司擬使用本次發行的部分募集資金用於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批產線升級改造及精密光機零件製造項目、睿光航天光電設備研發生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8,561.66萬元,預計投入募集資金8,561.66萬元。
募投項目概況
(1)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批產線升級改造及精密光機零件製造項目:公司計劃投資2.5億元實施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批產線升級改造及精密光機零件製造項目,一方面新建廠房一棟;另一方面購置軍工產品裝配、調試、測試及試驗的批生產產線,高端製造車間的精密光學零件加工、檢測和精密機械零件加工設備等。本項目建成後,可達到年產光學目標與場景仿真系統380套、光電系統及組件12,000套、其他類型光電產品4,200套的生產規模。
(2)睿光航天光電設備研發生產項目:公司計劃投資2.3億元實施睿光航天光電設備研發生產項目,新建生產廠區,包括生產車間三棟、生產裝調中心一棟、綜合辦公樓一棟等,併購置裝調測試設備等。本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雷射異物清除設備50臺、智能製造非標光電檢測設備200套、無人機光電荷載設備1000套的生產規模。
(3)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公司計劃投資13,561.66萬元實施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一方面擴充現有人才隊伍,積極引進設計人員、裝調測試人員、項目管理人員等,以滿足公司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裝修改造研發場所和購置專用設備、辦公設備及軟體等。
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2016-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5,857萬元、18,205萬元和20,841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99.30%、98.67%和97.45%,公司主營業務突出。
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速
2016-2018年公司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6,684萬元、4020萬元和7,268萬元。公司2017年淨利潤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毛利率下滑及管理費用率提高所致。
公司歸母淨利潤及增速
2016-2018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2.25%、65.29%和48.59%。總體來說,公司毛利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主要是受到軍品補價、客戶採購計劃調整、公司產品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
公司毛利率和淨利潤率
同行業重點公司估值比較
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高德紅外、久之洋、大立科技、美國菲利爾公司、長春師凱科技產業有限責任公司、航天科工系統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A股同類公司估值情況如下:
主要風險包括:1、技術落後的風險;2、軍工訂單波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