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大學再獲重要突破,首次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該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通過對設計孔蛋白進行重組表達、純化、鑑定與結構驗證, 研究人員證明所設計的孔蛋白性質非常穩定(比如結構較之天然蛋白,具備對高溫更好的耐受性),並具有與計算設計模型相一致的三維結構。
-
2016考研數學大綱解析——概率之隨機變量
本文中,跨考教育數學教研室佟慶英老師為考生分析概率論的第一部分——隨機變量及其分布2016年考研大綱公布 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 首先先看看這一部分的考試內容: 第一:隨機變量,了解完隨機變量的定義,緊接著就要學習研究隨機變量分布函數的概念及其性質;
-
隨機過程
隨機過程論與其他數學分支如位勢論、微分方程、力學及複變函數論等有密切的聯繫,是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及社會科學各領域研究隨機現象的重要工具。隨機過程論目前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在諸如天氣預報、統計物理、天體物理、運籌決策、經濟數學、安全科學、 人口理論、可靠性及計算機科學等很多領域都要經常用到隨機過程的理論來建立數學模型。 一般來說,把一組隨機變量定義為隨機過程。
-
隨機過程筆記(一)概率論複習(1)特殊分布
隨機過程筆記(一)概率論複習(1)特殊分布一些重要的概念1.
-
科普來了 | 科學家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前段時間,Nature雜誌在線發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盧培龍研究員課題組與華盛頓大學David Baker等課題組合作的人工設計跨膜蛋白質的最新研究:《跨膜孔蛋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ational Design of Transmembrane Pores)。該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
隨機過程筆記(續篇)
前一篇文章介紹了我們描述不確定性的有利武器概率論,然後引出了隨機過程的精髓-馬爾科夫過程,當一個隨機過程的變化只取決於當下的變化而非歷史的時候,我們得到一個馬爾科夫鏈條。穩態過程顧名穩態, 是因為在一段時間後系統會進入一個平衡狀態,或者說系統的分布函數不隨時間變化。
-
數據挖掘圖書:應用隨機過程:概率模型導論(第10版) [平裝]
主要內容有隨機變量、條件期望、馬爾可夫鏈、指數分布、泊松過程、平穩過程、更新理論及排隊論等;也包括了隨機過程在物理、生物、運籌、網絡、遺傳、經濟、保險、金融及可靠性中的應用。特別是有關隨機模擬的內容,給隨機系統運行的模擬計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版還增加了不帶左跳的隨機徘徊和生滅排隊模型等內容。《應用隨機過程:概率模型導論(第10版)》約有700道習題,其中帶星號的習題還提供了解答。
-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重要突破
-
隨機過程(二) 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
在隨機過程(一) 中我們回顧了概率論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當然, 裡面有些東西是按照測度論的語言進行表述的, 不過在這份筆記中我們不會用到太多的測度論知識, 大部分情況下僅僅是借用其名詞. 在這一節, 我們將定義隨機過程(stochastic process, SP), 並介紹研究隨機過程時會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
英國數學家馬丁·海勒獲科學突破獎:馴服隨機偏微分方程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當地時間 2020 年 9 月 10 日,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獲得者,其中,數學突破獎頒給英國數學家、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以表彰他在隨機偏微分方程,尤其是隨機偏微分方程正則性結構理論方面的工作。
-
英國數學家馬丁·海勒獲科學突破獎:馴服隨機偏微分方程
當地時間 2020 年 9 月 10 日,突破獎基金會宣布了2021年科學突破獎獲得者,其中,數學突破獎頒給英國數學家、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馬丁·海勒(Martin Hairer),以表彰他在隨機偏微分方程,尤其是隨機偏微分方程正則性結構理論方面的工作。
-
首次世界上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該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此外,大阪大學、劍橋大學的多位研究人員也在該項研究中作出重要貢獻。最後,研究人員解析了16螺旋跨膜納米孔蛋白的冷凍電鏡結構,與設計模型非常一致,證明了所開發的從頭設計方法的準確性。這項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實現對跨膜孔蛋白質的精確從頭設計,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物質跨膜轉運,即細胞在新陳代謝等生命活動過程中進行正常物質交換的基本原理,為人工設計具有重要功能的跨膜蛋白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世界上首次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
該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華盛頓大學徐純福博士和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盧培龍研究員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盧培龍研究員、華盛頓大學William A. Catterall教授和David Baker教授為該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此外,大阪大學、劍橋大學的多位研究人員也在該項研究中作出重要貢獻。此外,大阪大學、劍橋大學的多位研究人員也在該項研究中作出重要貢獻。
-
概率論大師
在這些基礎之上,高斯隨後專注於曲面與曲線的計算,並成功得到高斯鐘形曲線(正態分布曲線)。其函數被命名為標準正態分布(或高斯分布),並在概率計算中大量使用。高斯的肖像已經被印在從1989年至2001年流通的10德國馬克的紙幣上。
-
隨機變量與數據分析——隨機變量與概率
我們稱這種事先無法確定具體取值的變量y為隨機變量,稱一個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為概率,用P表示這個概率。因為現在白球多於紅球,我們可以認為事件y=1發生的概率要大於事件y=2發生的概率,即P{y=1}>P{y=2}。
-
應用統計系列三|隨機過程
今天小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應用統計,今天先來學習一下應用統計中的隨機過程。1907年前後,Α.Α.馬爾可夫研究過一列有特定相依性的隨機變量,後人稱之為馬爾可夫鏈。1923年N.維納給出了布朗運動的數學定義,這種過程至今仍是重要的研究對象。雖然如此,隨機過程一般理論的研究通常認為開始於30年代。
-
隨機過程筆記
比如說我們每天發郵件,經常有一些人時回時不回。那些不回的人到底是忘了還是真的不想回,我們卻不知道。一個書呆子統計學家會告訴你,你無法從一次的行為評判他,而要看他一貫的表現。第一個隨機過程方法的偉大勝利是愛因斯坦的布朗運動。一些小花粉在水裡,受到水分子不停碰撞,而呈現隨機的運動(花粉顆粒由於很小比較容易受到水分子熱擾動的影響) 。
-
概率的意義:隨機世界與大數法則
歲月匆匆,七十多年過去了,今日統計學家,當然已完全弄懂信賴區問的意義。對不同的參數,不同的分布,可有不同的信賴區間;即使同一參數且同一分布,也可以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信賴區間。有時因條件不足,或計算複雜等原因,只好退而求其次,得到近似的信賴區間。當然這時需要一些條件,及利用一些定理。信賴區間亦可比較優劣。
-
科學家首次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8月26日,《自然》在線發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盧培龍課題組與華盛頓大學David Baker等課題組合作的人工設計跨膜蛋白質的最新研究:《跨膜孔蛋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該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華盛頓大學博士徐純福和盧培龍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盧培龍研究員、華盛頓大學教授William A.
-
西湖大學:首次實現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26日,《自然》在線發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盧培龍課題組與華盛頓大學David Baker等課題組合作的人工設計跨膜蛋白質的最新研究:《跨膜孔蛋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該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跨膜孔蛋白的精確從頭設計。 華盛頓大學博士徐純福和盧培龍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盧培龍研究員、華盛頓大學教授William A. Catterall和David Baker為該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此外,大阪大學、劍橋大學的多位研究人員也在該項研究中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