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有機物主元素精密分析儀器的研製與應用項目啟動

2020-11-26 OFweek

2019年3月26日,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高通量有機物主元素精密分析儀器的研製與應用」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湖南長沙隆重召開。

科學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石,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為切實提升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裝備水平,「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已於2016年度啟動,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有機物主元素分析是滿足能源、食品、農業、化工、地礦、醫療、環保等行業對有機化合物中碳、氫、氮、硫、氧元素分析需求的重要儀器。

2018年,長沙開元儀器牽頭申報的「高通量有機物主元素精密分析儀器的研製與應用」項目順利立項,項目由中國計量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業產品安全技術中心、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共同承擔。項目總經費投入401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經費1368萬元,實施周期為3年。

長沙開元儀器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業從事煤質檢測採、制、化全套設備的研發製造企業,也是國內燃料管理智能化建設的開拓者,在煤質檢測採、制、化設備及燃料管理智能化方面擁有關鍵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

項目的研究目標主要是針對食品、農業、石油化工、地礦等行業對有機化合物中碳、氫、氮、硫、氧元素分析的需求,突破有機物快速分解、高精度檢測等關鍵技術,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質量穩定可靠、核心部件國產化的有機物主元素分析儀,開發相關軟體和資料庫,實現對有機物的碳、氫、氮、硫、氧元素高精度定量分析,開展工程化開發、應用示範和產業化推廣。

項目的考核指標是C、H、N、S元素檢測限≤30ppm;C、H、N、S元素測量重複性≤0.4%;O元素檢測限≤2ppm;元素測量重複性≤0.2%;系統進樣量0.05mg~1g;具有全自動進樣功能。產品完成時應通過可靠性測試,平均故障間隔時間≥5000小時,技術就緒度達到8級。明確發明專利、標準和軟體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數量;形成批量生產能力,明確項目驗收時銷售數量和銷售額。

在項目啟動會上,項目負責人周磊博士匯報了項目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包括項目概要、任務分解及主要研究工作、實施關鍵節點與具體計劃、組織管理機制、成果呈現形式及測試方法等。

最後,評審專家組經充分發表意見和討論、評價,形成了實施方案論證結論。啟動會結束後當天下午,項目總體組召開了內部工作會議,逐項剖析討論專家組意見,明確各自分工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通過該項目的研究,有利於突破有機物快速分解、高精度檢測等關鍵技術,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質量穩定可靠、核心部件國產化的有機物主元素分析儀,實現對有機物的碳、氫、氮、硫、氧元素高精度定量分析。

相關焦點

  • ...儀器研製項目「大尺寸複雜非晶合金構件精密反重力鑄造裝置」啟動
    哈工大報訊(材料 文/圖)12月18日,由材料學院孫劍飛教授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大尺寸複雜非晶合金構件精密反重力鑄造裝置」項目啟動會在邵館召開。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汪衛華研究員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行7人對項目進行了論證。副校長郭斌出席啟動會。
  • 十一五「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重大項目總結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共設置13個課題,其中課題一-課題八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課題承擔單位(本網曾對此進行過報導: 「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課題招標結果公告),課題九-課題十三則採用公開申報的方式確定承擔單位。
  • 十一五期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項目匯總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共設置13個課題,其中課題一~課題八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課題承擔單位(儀器信息網曾對此進行過報導:「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課題招標結果公告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首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發明了基於介電單細胞捕獲/釋放的拉曼激活液滴分選技術pDEP-RADS,並研製出首臺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選儀產品樣機FlowRACS。利用FlowRACS,示範了基於分子光譜、非標記式、單細胞精度、高通量流式的酶活篩選,為酶資源的探測和挖掘開闢了全新的技術路線。
  • 「超痕量物質精密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
    由質檢總局推薦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方向研究員牽頭完成的「超痕量物質精密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超痕量」是什麼?「超痕量」在分析化學中是指物質含量在10-9g/g及以下的極微小量。單細胞成分量、早期腫瘤診斷標誌物含量、高純標準物質中雜質含量等往往都在超痕量級。檢出並準確量化這些超痕量物質往往有著「見微知著」的效果。
  • ICP-AES儀器技術與應用最新發展動態
    1975年美國熱電佳爾-阿許公司(TJA)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ICP-AES,儀器的商品化有力地推動了ICP-AES分析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ICP-AES法既具有原子發射光譜法(AES)多元素同時測定的優點,又具有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溶液進樣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在主、次、痕量成分的多元素同時測定,固、液、氣態樣品直接分析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堪稱理想的分析方法。
  • 高通量多通道的單細胞測序設備,將投入醫療科研應用
    我有一種強烈的直覺,對於成千萬上億的細胞而言,僅取96個採樣細胞測定來描述細胞特性是有局限的,但有精細的檢測已足夠令人興奮,一旦細胞通量提高到成千上萬,那麼單細胞測序的應用場景就會有無限可能。 2016年,10x Genomics推出了首款單細胞高通量測序儀器Chromium,從設備層面實現了單細胞高通量cDNA建庫。
  •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18日,繼昨日中國化學會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大會報告勝利召開之後,無機與同位素質譜分析、組學與代謝質譜分析、質譜儀器研製新技術、天然產物與藥物質譜分析
  • 在線氣溶膠有機碳元素(OCEC)分析儀
    氣溶膠中的碳質組分通常包括有機碳(OC)和元素碳(EC)兩部分,這些組分能夠造成區域和城市煙霾,影響大氣的能見度、破壞地球輻射平衡,從而影響全球氣候。目前,對氣溶膠中OC和EC的研究已經成為國內外大氣化學研究和環境監測的熱點。氣溶膠中OC、EC的含量以及時間變化規律成為各大監測站點、氣象部門極為關注的數據。
  • 2020年第七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線上會議成功召開
    本次會議圍繞新形勢下分析儀器的挑戰與機遇的主題展開報告分享與探討,吸引來自全國分析儀器研發生產、應用等領域的600餘位專業人士積極參與。,結合系列高性能磁共振實驗裝備的成功研製,將磁共振探測的靈敏度和解析度提升到國際領先水平,在量子物理應用於精密測量科學和信息科學等領域取得了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
  • 上海科委創新資金擬立項項目公示 新拓、伍豐等47家分析相關企業在列
    儀器信息網訊 6月6日,上海市科委發布2017年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擬立項名單,擬立項目1812項,項目類型包括技術創新項目和投資後保障項目,涉及網際網路、分析儀器、診斷、金融、教育、紡織等多個領域。
  • 基於微流控液滴技術的超微量、高通量分析和篩選
    研究方向包括微流控高通量試樣引入和前處理技術、多相微流控液滴分析和毛細管電泳分析、微流控光譜和質譜檢測技術、微型化分析系統研製,以及微流控系統在生化分析、臨床檢驗、藥物篩選、蛋白質組和單細胞分析中的應用。發表研究論文110餘篇。在微流控分析領域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2項,其中22項獲得授權。
  • 元素分析儀器的發展模式與趨勢
    據報導,我國過去在研製開發科學儀器的項目承擔部門中,中科院佔39.4,大學佔33.3%,部委研究所佔21.2,工廠只佔6.1%。這足以說明科研院校的技術力量比工廠強。所以,應該說:「中國元素分析儀器企業應該參與技術創新。
  • 2010科學儀器應用技術報告會圓滿落幕 頒發兩項大獎
    儀器信息網訊 2010年6月3日,2010科學儀器應用技術報告會在上海圓滿落幕,該報告會與2010中國國際生物技術和儀器設備博覽會(2010 BIOTECH CHINA)同期同館舉行,由上海市分析測試協會、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和BIOTECH CHINA共同主辦
  • 儀器分析的最新發展趨勢
    「十二五」規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個分析儀器廠家積極推出經濟、穩定、高通量的原子光譜儀來應對這一爆炸性增長的重金屬檢測市場。  從此次BCEIA2011展會我們可以看到,ICP發射光譜的主流提供商珀金埃爾默、賽默飛世爾、安捷倫、島津、斯派克等推出的儀器,其檢測器以CCD、CID等固態檢測器為主。
  • 大醫二院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近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琪教授牽頭、與北京大學微納米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瑋教授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腫瘤轉移可視化研究的自體循環腫瘤細胞『捕獲-標記-回輸一體化』設備」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立項,直接經費580萬元。這是我院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也是遼寧省醫學院校首次獲批該類型項目。
  • 大連醫科大學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
    近日,大連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王琪教授牽頭、與北京大學微納米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瑋教授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面向腫瘤轉移可視化研究的自體循環腫瘤細胞『捕獲-標記-回輸一體化』設備」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立項,直接經費580萬元。這是大連醫科大學首次獲批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也是遼寧省醫學院校首次獲批該類型項目。
  • 郭冬發力促國產質譜儀器發展——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
    目前他主要致力於質譜技術在核地質分析中的應用方法開發及質譜儀器研製。「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從採樣、碎樣、制樣、到分析檢測、數據處理的一攬子的解決方案。要採哪些代表性樣品、採完以後如何制樣,要用哪些儀器去分析,測完以後得到的數據該如何解釋,這些數據能說明什麼問題,整個流程都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對象。我們希望能在核地質分析領域提供更全面和專業的服務。」郭冬發說。
  • 中國光譜儀器的發展——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四十年廠記
    雖有差距,但並不很懸殊;發展態勢確實給儀器的使用者、研究開發者、設計者、製造者以鼓舞。更多地商品儀器裝備了更多的用戶單位,因而使用更多用戶單位的分析工作者、分析專家通過對國產儀器的應用實踐,尋找出商品儀器不能滿足使用要求的缺陷和問題,並動手改進它、提高它、為儀器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 「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等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
    近日,由總局組織實施的「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跨尺度微納米測量儀的開發和應用」「微膜泵驅動核酸微全分析儀」「質子轉移反應質譜儀器研製及應用示範」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通過驗收。「銫原子噴泉基準鐘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李天初院士牽頭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