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專家稱香港豹虎物種豐盛 舊時曾為兒童玩物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保育專家稱香港豹虎物種豐盛 舊時曾為兒童玩物

2007年08月01日 16: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詹肇泰說,豹虎有高度捕食能力,是蚊蠅剋星(來源:香港大公報 )

  中新網8月1日電 每個年代的小朋友都有不同玩意。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其中一種流行的兒童「玩具」就是「鬥豹虎」。好勇鬥狠的豹虎看似昆蟲,其實是蜘蛛的同類,而且更是蒼蠅和蚊子的剋星。自然保育專家表示,絕大多數豹虎都不適合家居生活,切勿捉它們回家,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幹擾。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自然保育顧問詹肇泰早前將兩年觀察豹虎的點滴結集成《香港跳蛛圖鑑》出版。詹肇泰表示,人稱豹虎的金絲貓,又名繩虎或跳蛛,05年以前香港有記錄的豹虎有35種;05至06年間,詹肇泰走訪香港多個地方研究豹虎的生態,同時亦令香港的有記錄豹虎物種飆升逾一倍,總共有77種。

  詹肇泰說:「香港金絲貓的豐富度,可媲美歐洲一個國家、美國一個州或國家一個省,這顯示香港現時擁有適合金絲貓的生態環境。」不過他指出,豹虎對殺蟲劑、殺草劑和剪草等十分敏感,絕大多數豹虎都不適宜在家居環境生存。

  舊日不少孩童都喜歡「鬥豹虎」。其實,野生的豹虎是害蟲剋星。詹肇泰表示,有四對眼的豹虎,有360度的視角,前眼更有對焦和轉動功能;小小身驅只有數毫米至兩釐米,卻能一躍跳到兩、三呎的距離。豹虎會捕食昆蟲,包括蒼蠅和蚊子,釋放出毒液,然後吸乾獵物的汁液。

  詹肇泰說,若市民想親眼看看不同類型的豹虎,可在春至秋季的日間,到河溪林蔭或城市公園靜心觀察。「落足眼力」的話,可能會在樹皮、草尖、蕉葉底等隱蔽地點發現豹虎蹤影。詹肇泰說,將軍澳坑口、烏蛟騰、鹿頸、大棠和龍鼓灘都是豹虎較常出沒的地方。(吳美慧)


相關焦點

  • 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它是豹還是虎?為什麼是斑塊而不是條紋?
    首先說明:美洲豹既不是豹也不是虎,而是一種特殊的貓科動物。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因為它身上布滿斑點,和花豹很像,生活在美洲大陸,所以被稱為美洲豹。又因為身體壯碩,腦袋較圓,故稱為美洲虎。稱它為美洲豹和美洲虎都可以,沒有嚴格規定。
  • 美洲虎是虎還是豹,為什麼身上是斑點而不是條紋?
    之所以稱它為美洲豹是因為在它身上布滿斑點,和花豹很是相似,而且大多生活在美洲大陸,故被稱為美洲豹。又因為其身體壯碩,腦袋比較圓,與老虎類似,所以又被稱為美洲虎,因此稱它為美洲豹或美洲虎都可以。
  • 闢謠:古人認為獅子能「食虎豹」,現實中獅子並不以虎豹為食
    晚清學者文廷式也曾寫道:「狻猊即獅子,非中國獸也。」而狻猊是被認為以虎豹為食的。獅子能「食虎豹」的傳言可謂是由來已久,那麼現實生活中,中國古代的獅子真的能夠捕食老虎、豹子等頂級的猛獸嗎?1934年,在周口店考古挖掘中人們發現了楊氏虎的化石,根據齒列特徵,古生物學家裴文中院士將其描述成了一個獨立於現代獅、虎之外的新物種,原因就是楊氏虎的下頜骨基部突起,在本質上就與現代虎差異很大,另外,在尺寸上有小於獅子。根據化石特徵,研究演員們復原出了楊氏虎這一物種形象。
  • 香港浸會大學發現香港獨有新品種壁虎 為其命名
    浸會大學發現香港獨有新種壁虎,命名為「香港半葉趾虎」,當中第一指無爪,是香港八種壁虎之中體型最小的品種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發現獨有新品種壁虎,香港浸會大學團隊研究發現並命名為「香港半葉趾虎」的新品種,是香港八種壁虎體型中最小,主要出現在香港島兩個郊野公園
  • 中國最有人氣動物:本土的虎、豹、金貓及猞猁……
    然而,隨著人類無止境的獵殺以及其棲息地的喪失,它們的數量已急劇下降至種群難以維繫的程度,有的成為世界極度瀕危物種,有的已野外滅絕。我國分布最廣泛的貓科動物生活在我國的貓科動物中,有三種是適應力最強的,它們是虎、豹、豹貓。
  • 獵豹、美洲豹都不是豹,嚴格意義上的豹只有一類
    將美洲豹、獵豹都歸類為豹是全世界大多數人都會犯的錯誤,不過需要指出來的是,儘管它們之間很像,而且在普通人嚴重容易將三個物種混淆為一種,或同一物種的不同亞種,又或者是明知道它們是不同的物種,但都將其歸類為「豹」,這實際上是不對的
  • 南亞發現美洲豹的遠古祖先
    這顯示美洲豹應該起源於非洲,經過遷徙擴散到達北美、南美。事實上早在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出現之前,歐洲學者Hemmer等人就已經識別出歐洲更新世常見的中-大型豹屬物種岡巴佐格豹Panthera gombaszogensis在形態上與美洲豹十分接近,可能代表美洲豹在舊大陸的祖先。這一觀點近年來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同。
  • 美洲虎是豹還是虎?它身上為什麼是斑點而不是斑紋?
    美洲虎學名美洲豹,從名字上看,它與虎、豹都沾邊。但實際上,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它就是美洲豹,是貓科豹屬下獨立的一個種。那麼,美洲豹是怎麼來的呢?它身上為什麼是斑點而不是條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科研速報】南亞發現美洲豹的遠古祖先
    事實上早在分子生物學的證據出現之前,歐洲學者Hemmer等人就已經識別出歐洲更新世常見的中-大型豹屬物種岡巴佐格豹Panthera gombaszogensis在形態上與美洲豹十分接近,可能代表美洲豹在舊大陸的祖先。這一觀點近年來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同。然而在這種假說下,新大陸的美洲豹應該是舊大陸的岡巴佐格豹從歐洲遷徙到北美演化而成的,那唯一的遷徙路徑是通過亞洲,白令陸橋,最終到達北美洲。
  • 南亞發現美洲豹遠古祖先—新聞—科學網
    這條路線上目前最大的不確定處來自於東亞地區美洲豹支系的分布,有待將來的更多研究來揭示。 關於美洲豹支系分類演化另外一個問題是舊大陸的岡巴佐格豹是現生美洲豹的一個亞種還是一個獨立的物種。不同的學者在這一方面還沒有達成共識。 該研究發現現生的美洲豹和歐亞大陸的岡巴佐格豹之間還存在著一些顯著的差別,比如現生的美洲豹犬齒溝壑退化,前臼齒更加粗壯。
  • 《革卦》中「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怎麼理解?
    「大人虎變」是《易·革卦》的九五爻辭,其辭曰:「大人虎變,未佔有孚。」其《象傳》釋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是《易·革卦》的上六爻辭,其辭曰:「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徵兇,居貞吉。」其《象傳》釋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 「美洲豹王朝」的200萬年
    這個足跡化石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即露西屬於的那個種)留下的行走的痕跡,為南方古猿已經以直立行走為主要行動方式提供了有力證據。該地發現了2種豹屬大貓還不能歸入到任何現生物種。最早的美洲豹的化石則來自南非Kromdraai,其年代為190萬年前。 早更新世的氣候環境變冷造就了更加開闊的草原,為動物遷徙打開了通道。
  • 勵小捷在香港出席2013香港文物保育國際研討會
    11月29日上午,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執行「內地貴賓訪港」計劃期間,出席了在香港大學舉行的2013香港文物保育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和勵小捷副部長先後在大會開幕式致辭。
  • 「大人虎變,君子豹變,小人革面」是什麼意思?出自什麼典故?
    傳統文化中,豹是高尚的存在,多用於指代君子,「豹姿」表示君子的儀容,「豹蔚」表示君子的風度姿容美好。一、改革不徹底老虎的斑紋,規則有序,豹子的斑紋,雜亂無序。針對改革而言,「君子豹變」與「大人虎變」的意思正好相對。大人虎變:指的是賢明的君主,當如猛虎一樣進行雷厲風行的進行改革,不用佔卜,也會有孚於眾望。
  • 研究:貓熊保育有成,但大型肉食動物卻消失了
    貓熊保育計劃是人類執行過的物種保育計劃中,成效相當卓著的一個,但在成功保育貓熊的同時,也有一些動物悄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最成功的保育計劃之一如果要舉出幾個全球成功的物種保育計劃,大部分的專家或動物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會提起我國的貓熊保育計劃
  • 專家帶隊探秘香港龍虎山 昆蟲、蜘蛛、蝴蝶自行探索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8月將舉辦「龍虎山生態速查」調查日活動,參加者可以從昆蟲、蝴蝶、蜘蛛、兩棲爬行類及雀鳥5類生物中選擇一個組別,在生態專家的帶領下,走進龍虎山,自己發掘探索山上的該類動物,認識香港生物的多樣性。資料圖:香港太平山山頂公園。
  • 美洲虎是虎還是豹?為什麼它們的花紋如此獨特?
    美洲豹,又名美洲虎,屬於貓科豹族豹屬美洲豹亞屬,一共有9個亞種,但它們都生活在中南美洲地區,是美洲地區的頂級食肉動物。美洲豹的花紋美洲豹是當今最為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美洲豹也是第三大貓科動物,體型僅次於獅子、老虎。
  • 亞洲虎非洲獅,美洲豹歐洲狼,誰才是陸地之王?
    比如老虎被稱之為「森林之王」,獅子則是「草原之王」,而美洲豹也為「美洲之王」。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那麼究竟是誰才能算得上是實至名歸的陸地之王呢?亞洲森林,虎為絕對的王者關於老虎起源的版本眾多,主流觀點是認為老虎起源於東亞,即我國華南虎生存之地。隨著氣候的變化及野生動物群的遷移、分化,老虎也從發源地逐漸向全亞洲地區擴散。
  • 地球最小的虎:體型和美洲豹相當,這國曾每年出口其骨頭500千克
    地球最小的虎:體型和美洲豹相當,這國曾每年出口其骨頭500千克在印度尼西亞,曾經生活著三種老虎:峇里虎、爪哇虎和蘇門答臘虎。自從峇里虎和爪哇虎滅絕後,蘇門答臘虎就成了印度尼西亞唯一的一種虎,也是現存6個虎亞種中最小的一種,它們的平均體重大約只有100千克,和美洲豹(美洲虎)的體型相當。蘇門答臘虎比較容易辨認,它們的外表看上去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它們的體型比較小,東北虎和孟加拉虎都比它們大一倍;二是它們的臉上的頰毛和鬍鬚都比較長;三是蘇門答臘虎毛色在所有虎中最暗。
  • 100年數量減少了96%,老虎已成瀕危物種,專家稱10年內可能會滅絕
    早在2012年,就有野生動物專家聲稱,我們可能會在未來12年內完全失去這些兇猛的動物(至少是野生的)。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和全球老虎論壇(Global Tiger Forum)在2016年計算出的數字,該霍華德·瓊斯領導的慈善機構表示,過去100年中,老虎數量下降了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