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雪地裡會有很多動物出現,遇到快速移動的它們,如何完美拍攝

2021-01-09 光影千千尋

最近在網上一則「火狐狸」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最終以當事人道歉而告終,但這個話題還是吸引了千萬網友的關注。這裡要思考一個問題,假如說在雪地裡真有像「火狐狸」這樣難得一見的動物,你在遇到它的那一瞬間是否能用相機完美的拍攝下來嗎?

這個命題其實要牽扯到雪中攝影、動物攝影和運動中的物體攝影這三個方面的拍攝技巧,如果想要在下雪的天氣順利拍攝下難得一見的動物,除了必須的運氣之外,還要有過硬的攝影功底和嫻熟的拍攝技巧。下面我們就一塊來了解下這三方面的知識。

下雪拍攝技巧

儘管這幾年北方地區很少下雪或者下後即化,但是還是需要掌握在雪中拍攝地技巧,這樣遇到下雪時才會拍攝的得心應手。

1、保護好拍攝設備

大家都知道,大多數相機都怕冷怕溼。我曾經使用過半專業的數位相機在寒冷的天氣中拍攝過,還沒拍攝幾張,相機就停止工作了。因此,寒冷潮溼是不太適合用相機進行拍攝的。但是,有時卻必須要拍,那就要採取措施保護好自己的設備。

保護設備的最好的方法是在下雪時將其放在包中。等真正需要拍攝時再拿出來(溫差也不過大,否則鏡頭容易起霧)。還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使用防雨套:價格從到高都有,有時用一個方便袋和一根橡皮筋放雨雪的效果也不錯。

使用遮光罩:雪具有很高的反射性,遮光罩可以幫助您避免眩光。但更重要的是,它能避免雪花打溼鏡頭。

不要逆風拍攝:下雪時逆風拍攝,會使更多的雪花吹到相機鏡頭上,而且也不太容易對焦。

吸水布:隨身帶一塊幹的吸水布,可以及時擦拭相機上的雨雪。

電池保暖:電池變冷時,電量消耗會更快。保暖的一種理想方法是將其靠近您的身體放置。最好還要帶一塊備用電池。

2、注意個人防護

想要保護好拍攝設備先要保護好自己。要穿著保暖而又靈活的衣物,使用無指手套或者較為細薄的手套,防滑性能較好的靴子等。

在下雪的時候拍攝,雪地就是攝影師的畫布,因此,請儘量減少自己的活動,避免把雪地弄得到處都是腳印,破壞了簡潔的背景。

3、學會雪中正確曝光

如果使用自動曝光,相機對於大面積白且亮的雪景,會把雪拍攝成灰色。要拍攝出真正雪的顏色,需要進行如下設置。

快門或光圈優先:可以將曝光值(EV)補償增加(+ 1/3,+ 2/3等),通過調整曝光值來補償相機的像差。

使用手動時:通過降低快門速度、擴大光圈或增加ISO 來補償曝光。所有選項將使更多的光線到達相機傳感器。

使用點測光:假設您要拍攝雪中的動物。如果測量整個場景,則雪和動物很可能都會曝光不足。通過使用點測光,可以使動物正確測曝光。

使用灰卡:找到一個中性灰色物體進行測光。可以使用一張灰卡,也可以是手掌或湛藍的天空。

使用(自動)包圍曝光:包圍曝光對同一被攝對象進行一張正常、一張曝光不足和一張曝光過度的照片,會極大增加正確曝光的可能性。之後,可以通過後期將照片合成在一起,以使所有元素能正確的曝光。

註:包圍式曝光僅適用於三腳架和靜止的物體拍攝。

野生動物拍攝技巧

拍攝野生動物沒有固定的相機設置,一切取決於拍攝條件,拍攝時可以遵循以下拍攝技巧。

了解您正在拍攝的動物

野生動物攝影的複雜性在於您無法控制它做什麼或者去哪裡。如果您不了解他們的行為,會錯過很多好鏡頭。增加拍攝精彩鏡頭的機會的最佳方法就是是研究主題。因此外出拍攝前,請先熟悉要拍照的動物。

使用穩固的三腳架

拍攝野生動物需穩固的三腳架,尤其是在不平坦的地上安裝三腳架時,要使其無論放置在什麼位置都可以保持穩定。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三腳架雲臺。雲臺類型很多,許多野生動物攝影師使用的兩種最常見的類型是球形雲臺和三維雲臺。

尋找合適的位置

當拍攝野生動物時,會去非常寬闊或者地形較為複雜的地方,因此請規劃好您想要的拍攝位置,防止迷路。到達您的位置後,請先進行探索,然後再安裝設備伺機進行拍攝。

設置ISO

您需要調整的第一件事是ISO 。通常,最好使用低ISO(100、200等)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照片中的噪點。但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較高的ISO,只要它不影響圖像質量即可。大小取決於相機的性能。

快門速度

接下來,您需要設置快門速度。如果要拍攝跑動較快的動物,請選擇較快的快門速度以避免運動模糊。對於慢速運動的動物,使用1/1000秒應該足夠了。但是,對於鳥類等快速運動的動物,則需要1/2000秒或更高。

自動對焦

拍攝野生動植物時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就是正確對焦設置。在拍攝運動中的動物時,最好的選擇連續自動對焦。它可以主動跟蹤移動的物體,因此在您拍攝時它們仍然保持清晰。但是,某些障礙物,例如雪花,樹葉甚至其他動物,很容易對自動對焦產生影響,尤其是當您與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太遠時。為避免這種情況,請切換到手動對焦,以便可以將鏡頭精確地調整到所需位置。

保持低調

動物都非常膽小,不必要的噪音和動作都會把它們嚇走。因此在拍攝時您需要保持鎮定。在它們不注意您時,慢慢靠近,一旦您到達安全距離,請輕輕拿起相機並按下快門。如果有,請使用相機的靜音快門功能。

合理構圖

像拍攝其他題材一樣,使用三分法則會使構圖更合理。還要保證有足夠的空間留給動物頭部指向的方向,否則,照片可能看起來幽閉而缺乏想像空間。

要有耐心

不要養成總是看著取景器或屏幕的習慣,因為這樣可能會耽誤稍縱即逝的拍攝機會。眼睛要不斷觀察周圍的環境,僅在準備拍攝時,才將目光投向取景器。等待動物可能要花費很長時間,因此要具有足夠的耐心。

練習拍攝

許多野生動物都非常機敏,通常在您靠近之前就逃走了。這時許多動物的一種自我保護。在外出拍攝之前,請在附近練習小動物的拍攝,這樣,以後遇到機敏的動物時,可以方便快捷準確的拍攝。

清晰的運動姿態拍攝技巧

我們都想拍攝出準確對焦和清晰的野生動物,如果您拍攝對象變得模糊,則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

使用了較小的光圈導致快門速度變慢使用沒有IS防抖的鏡頭三腳架不穩定導致相機抖動使用沒有的自動對焦功能的相機搖拍技術不熟練可能會導致模糊平移技術不熟練可能會導致模糊鏡頭建議

拍攝完美的運動物體首先要有個好的鏡頭。對於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18-55mm f / 3.5-5.6套裝鏡頭可能會有些慢了。EF-S 17-55mm f / 2.8鏡頭或EF-S 18-200mm f / 3.5-5.6鏡頭比較適合。前者在所有焦距下都有一個不錯的大光圈,而後者則具有出色的IS防抖就是來彌補較小的光圈。在拍攝時,將最大焦距提高到200mm,並且在不錯的IS的情況下,您仍然應該能夠以200 / 5.6的光圈拍攝出漂亮的照片。

拍攝技巧

拍攝技巧是影響清晰度的另一個因素。拍攝運動的動物請儘可能多地練習平移技術。既可以手持,也可以與三腳架或獨腳架一起練習。在技術方面,正確使用自動對焦系統是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如果您正在拍攝移動的主體,尤其是高速主體,您不僅要學會搖拍技巧,您還應學習如何使用自動對焦系統。

外出拍攝運動主體時,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尤其是在可能需要的較長焦距下(例如200mm),您將要切換到AI 伺服模式,AI伺服模式將不斷調整焦點,使其始終鎖定運動的主體。半按快門按鈕時,將啟動自動對焦。鎖定後,您可以完全按下快門按鈕進行拍攝,然後再次釋放到一半以繼續AF。將拍攝對象保持在中心點將改善自動對焦性能。

相機設定

在拍攝橫向運動的高速主體時,即使使用IS防抖,也需要較高的快門速度。比如拍攝飛鳥時我經常使用1/1000的快門速度在某些區域(例如,翼尖)還是會有小的運動模糊,需要1/1600或更高的快門速度才能完全定格運動姿態。拍攝時我使用速度優先模式,使用自動ISO並選擇固定的快門速度,或設置較高的ISO(例如ISO 800-1600),在足夠高的ISO設置下,讓相機來選擇適當的快門速度來定格動作。

藝術性

為了獲得想要的藝術效果,必須進行一些快門速度實驗。如果要保證拍攝作品中一定程度的運動模糊,則可能需要使用快門優先模式,自動ISO或固定的ISO設置,以確保適當的曝光,並使相機改變光圈,以確保自動曝光。您可能只需要1/500的快門速度和400的ISO,即可在每次拍攝中獲得適量的運動模糊,從而讓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全手動模式

最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拍攝後,您可能會發現半自動設置無法滿足您的拍攝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切換到全手動模式,並根據需要調整設置。請不要害怕使用更高的ISO設置 ,如果您需要較高的快門速度拍攝,請大膽提高它!

結語

機遇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只有平時練好紮實的內功,掌握熟練的攝影技巧,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拍攝環境,都能夠迅速從容正確的應對,才能拍攝出完美的攝影作品。

如果您有其他雪中動物的拍攝技巧,或自己比較滿意的雪中動物攝影作品,請在討論區分享給大家。文章內容如有幫助,歡迎點讚、留言、轉發。您的支持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想了解更多攝影技巧,創意後期,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拍攝快速移動的物體,如何避免照片模糊?
    你們好,我是法國人孫木森,喜歡去全世界各地拍攝有趣的照片,來中國八年了,第一次進行中文寫作,希望大家支持!在本文中,您將看到如何處理快速移動的對象。對我來說,拍攝動作是你的攝影所能擁有的最大樂趣。你可以將人眼無法理解的瞬間瞬間定格,並將其永遠記錄在圖像中。1/6400,f / 6.3。
  • 《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浪子-協助拍攝
    雪豹(Panthera uncia 或 Uncia uncia,英語:Snow leopard),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在雪地裡生存的雪豹【第1幅圖】此作品由廈門攝影愛好者昌先生在著名的貴陽地區拍攝
  • 新疆拍攝到20多隻雪豹:雪地撒歡賣萌
    他們從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兩個冬季回收的影像數據中,發現了數百條雪豹視頻和上千張雪豹照片,還拍到大量北山羊、旱獺、馬鹿、狍子等野生動物活動的場景。「記錄到很多雪豹悠閒散步、標識領地的鏡頭,還拍到雪豹媽媽教孩子獵食、下山尋找水源的畫面,以及小雪豹擺弄紅外相機的調皮樣子。」
  • 如何成功地聚焦於快速移動的主題,能拍攝非常好看的照片
    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是當燈光改變,你有足夠的時間作出必要的調整,以獲得一個良好的曝光。同樣,只有當你改變構圖時,構圖才會改變。還有焦點的問題。專注於靜態的主題很容易;如果你遇到問題,這可能是由於你的鏡頭和/或相機有問題。但是當你的目標是移動-更糟糕的是,快速移動-手邊任務的難度顯著增加。那麼專業人士如何將注意力集中在移動主題上呢?
  • 密雲雪地裡出現一連串神秘腳印,它到底是啥?
    雪地上的腳印留下了野生動物的很多信息,要仔細觀察和記錄。 「以前林場員工監測野生動物只能靠肉眼觀察,但野生動物異常警覺,稍有風吹草動就逃走了。」白龍潭林場場長馬鳳源介紹,這次配備瞭望遠鏡、紅外相機等設備,在不驚動野生動物的情況下就可以遠遠地觀察和留下影像資料。
  • 《迷你世界》動物都出現在什麼地方 動物位置分別介紹
    它們都在迷你大陸裡歡脫地奔跑、玩耍。那你知道這些陸行生物都在哪裡出現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些陸行生物常出現的地形,以後各位... 迷你世界的大陸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陸行生物,有狼、鴕鳥、牛、企鵝甚至還有恐龍!它們都在迷你大陸裡歡脫地奔跑、玩耍。那你知道這些陸行生物都在哪裡出現嗎?
  • 他是21歲的芬蘭攝影師,擅長拍攝動物,拍出的動物很有靈氣
    攝影是一門很有講究的藝術,雖然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攝影,但是能夠準確掌握攝影技巧的人卻是少數,而接下來小編要說一位攝影師,他的名字叫做Ossi Saarinen,是21歲的芬蘭攝影師,他拍攝的作品非常精緻,讓人難忘。這位年輕的攝影師擅長拍攝動物,我們先來看他拍攝的樹枝上的小鳥。
  • 雪地裡的白色精靈,帶你了解北極兔們強大的生存技能
    在自然界裡,小動物們的很多技能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就像兇猛的豹子,為了更好地捕捉獵物,就擁有了快速奔跑的能力,寒冷地區的樹木為了抵抗寒冷,葉子就變成針的形狀,減少散熱,而北極兔的樣子和生活習慣,也是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先了解一下北極兔的生活環境吧。
  • 冬季黃山日出和晚霞、雲海的拍攝,以及路況的情況
    冬季黃山日出和晚霞的拍攝黃山冬季的日出方向是從東南方向升起,在西南方向落下,所以冬季在黃山拍日出日落,需要根據來的時間相應調整。現在黃山上的賓館會根據光明頂氣象站的預報公示日出日落的時間,方便遊客觀日出日落,比較準的。
  • 冬天雪地裡出現的成群小蟲子是什麼?
    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當溫度初升,潔白的雪面上有的時候就會布滿密密麻麻的小「昆蟲」,我們通常把它稱之為雪跳蚤,但是它又不是真正的跳蚤,這種小蟲子屬於節肢動物門-彈尾綱下的成員,實際上是和昆蟲綱平行的,都屬於六足總綱。
  • 北極深海動物攝影:海蝴蝶結網捕食小動物
    另一種海生蠕蟲,通過剛毛在水中移動。很多人認為俄羅斯西北沿海冰冷的海底沒有太多可供自然攝影師拍攝的對象,但勇敢的俄羅斯海洋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塞莫諾夫顯然不在這「很多」之列。在冰冷的深海世界,他拍到了一系列令人吃驚的奇異動物,揭示出五彩繽紛的深海動物王國。在極為偏遠並且環境非常惡劣的白海生物研究站,塞莫諾夫用了兩年時間創作他的深海動物攝影系列作品。
  • 連東北城市都很少見到的雪地「足跡」,竟然是這些生物留下?
    它們的腳趾三前一後,而且3個前趾之間分開的角度較小——這是典型的樹棲雀類的腳形。如果樓群間的雪地上有一片小腳印,如同樹枝頂上分出3個小叉,並且成雙成對並排出現,那麼基本可以斷定這是麻雀留下的。麻雀在地面的移動方式很有特色,大多數情況下,兩隻腳像綁在一起似的蹦著走,因此留下的腳印左右成對排列。
  • 昨夜,呼倫貝爾這個地方再現奇異現象,多個神秘光柱聳立雪地
    張鐵苟 攝大自然總是那麼神奇,時常會製造出一些讓人類瞠目結舌的神秘自然現象。2020年11月28日夜晚20時至23時,在內蒙古根河市區上演了極美光柱,五顏六色的光柱聳立在雪地上,在城市建築的映襯下,向著夜空無限延伸,就象西遊記裡孫悟空的「金箍棒」,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駐足拍攝。
  • 獵人在森林雪地上發現了奇怪的大腳印,考古專家一探究竟
    和斑馬一樣,斑驢的身上也擁有條紋,但僅出現在身體的前半部分。與斑馬不同,它們的身體後半部為棕色。它們之所以會滅絕是因為過去人們對其極為泛濫的屠殺。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類所知曉的最後一隻斑驢死去,這個動物被確認徹底滅絕。如今 ,科學家們藉助DNA和選擇性育種培育出了一種看起來極為相似的動物。這麼做是為了恢復斑驢這一物種,但距離真正的復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雪地裡出現半人半獸的「魔鬼腳印」,科學家推測古代巨猿並未滅絕
    「我往花園裡看了看,那串足跡引起了我的興趣,」她說。真不敢相信,這些足跡的確是蹄子的形狀。由於剛剛下過雪,雪地上還沒有別的痕跡。這些痕跡是由英國神秘動物研究中心的專家測量的,每一塊約13釐米長,間隔約28至43釐米。Donas,該中心的負責人,正在研究這些足跡是否是兔子用後腿跳著走時留下的?
  • 地球末日生存雪地最全攻略 地球末日生存雪地求生攻略
    導 讀 雪地這個圖和《地球末日生存》的其他地圖裡有些許區別,在食物以及保暖生存上難度上升了不少,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去這張地圖要準備哪些東西
  • 拍攝小動物時,如何拍攝出生動的鳥類,拍攝昆蟲有哪些技巧?
    如果是陽光充足的天氣,我也會選擇不使用三腳架,我的手即使沒把照相機端的很穩,但高速的快門速度會幫助我成功拍攝。如果加了近攝鏡,稍微有前後一點點移動,就會完全影響到整個成像質量。因為景深實在太小了,幾乎前後有一點誤差,我的聚焦點就完全變了,可能是背景上的某塊石頭的一部分很清楚,而我拍攝的昆蟲卻成了那塊石頭的陪襯。
  • 《迷你世界》動物位置大全
    迷你世界中有很多動物,狼、鴕鳥、牛、企鵝、恐龍等。這些動物的分布各不相同,那麼迷你世界動物都在哪裡呢?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快來一起看看《迷你世界》動物位置大全的相關內容吧。 迷你世界中有很多動物,狼、鴕鳥、牛、企鵝、恐龍等。
  • 一年級上冊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1~3教學反思參考
    (教學反思參考1)雪地裡的小畫家這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裡「畫畫」的事,課文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每堂課的設計意圖總是完美的,但在實際的上課中,總有許多的遺憾。上課時,教師如何把握一個「度」, 進行很好的課堂調控,達到預期的效果,一直是每一個老師的努力方向,相信楊老師今後會越上越精彩的!
  • 中朝邊境現罕見紫貂,一家三口雪地裡玩,不怕冷全仗一身厚實皮毛
    近日,在中朝邊境的仙峰地區突然出現了3隻像黃鼠狼一樣的動物,嘴巴尖尖的,尾巴很長,渾身是灰色的短毛。它們好像是一家三口,在雪地裡十分呆萌可愛:有時在雪地裡追趕,有時好像發現了什麼,一頭鑽進雪裡找東西,還有一隻看似媽媽模樣,一下子跳到樹上警覺地環視東瞧瞧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