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黑洞「種子」:質量是太陽1萬倍

2020-12-01 驅動之家

近日一項最新報導表明,位於矮星系內部的中央黑洞——那些位於銀河系和其他巨大星系核心、即將長成超大質量黑洞的「種子」——可能令人驚訝的巨大,質量約為太陽的1000倍至1萬倍。這項發現與傳統的超大質量黑洞進化的流行理論有所不符,後者認為星系合併並非創造這些質量為太陽幾十億倍的龐然大物的必要條件。

「我們仍然不知道位於星系中央的怪獸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研究首席作者、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的肖比塔·薩特亞帕爾(Shobita Satyapal)這樣說道。「但在小型星系裡發現這種巨大黑洞表明,黑洞一定產生於早期宇宙的某個階段,在星系彼此碰撞合併之前。」

此外這項研究還暗示了另外一種可能性,也即超大質量黑洞主要通過吞噬氣體和灰塵逐漸成長,相對宿主星系較為平靜地不斷增大體積。

薩特亞帕爾和她的同事分析了美國宇航局廣域紅外勘測儀(WISE)對矮星系的觀測。隨著時間推移,矮星系的變化相對較小,它們類似於宇宙年輕時存在的星系類型,因此矮星系是尋找早期超大質量黑洞的理想區域。

WISE全域勘測項目發現了數百個矮星系, 它們似乎包含著體積較大的黑洞。 「我們的研究表明,超大質量黑洞的原始種子本身就非常龐大。」 薩特亞帕爾這樣表示。

其他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這項研究結果非常吸引人,但進行後續研究以充分完善該發現是非常有必要的。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市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天文學家丹尼爾·斯特恩(Daniel Stern)指出,「我們仍需進行更多的研究工作證實矮星系是否被活躍「攝食」的黑洞所主宰,這便是WISE需要發現的,尋找這些星系裡與眾不同的有趣天體。」 斯特恩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2009年WISE被發射至地球軌道進行為期10個月的項目,主要是利用紅外光掃描整個天空。WISE於2011年2月被關閉,並於2013年9月被再次啟動,現被稱為NEOWISE,旨在尋找潛在危險的小行星,其中有些或可能適合未來人類探索。這項研究被發表在3月的期刊《天體物理學》上。

相關焦點

  • 發現最小超大質量黑洞,還不到太陽質量的100萬倍!
    來自卡迪夫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表示,使用一項新技術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放大黑洞這些神秘的宇宙物體,更接近了解超大質量黑洞(SMBH)是如何誕生的。科學家們不確定超大質量黑洞是在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極端條件下形成(這個過程被稱為「直接坍塌」),還是在更晚的時候,從大質量恆星死亡所產生的「種子」黑洞中生長出來的。
  • 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心還有一個黑洞,質量是太陽10萬倍!
    一名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有朋友,也就是說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有兩個?幾乎每個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在其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百萬到數十億倍。天文學家仍在研究為什麼星系的中心經常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 天文學家在7億光年外發現罕見黑洞,質量至少是太陽的5萬倍
    天文學家了解到,太陽質量10倍到100倍的小黑洞是垂死恆星的殘留物,以及質量至少是太陽10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位於大多數星系的中心。但散布在宇宙各處的是一種更神秘的黑洞——中等質量黑洞或者又稱中介質量黑洞(IMBHs),它們的為太陽的100到10萬倍。
  • 天文學家又發現巨大黑洞 質量約為太陽的400億倍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約7億光年的明亮Abell 85星系團(由500多個星系組成)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的400億倍。上述結果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和慕尼黑大學天文臺的天文學團隊,其在《The Astrophysics Journal》發表了對這種不尋常「怪物」黑洞的發現和分析。如果你沒有概念的話,那麼這個黑洞的質量可以用巨大來形容,實際上有400億個太陽質量有多大?太陽質量是絕對單位,大約1.9891×10³⁰ kg,太陽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
  • 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有多大?400萬個太陽?1億個太陽,還是……?
    向銀河系中心看去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叫「人馬座A」,它只是黑洞中微不足道的小個頭。它是太陽質量的400萬倍!鏡頭拉到我們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仙女座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 1 億個太陽!這還不算大,比起真正的巨無霸黑洞,它真的不值一提!OJ287 類星體 這種類星體本身就是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180億倍!
  • 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00萬倍,以50%光速瘋狂旋轉
    可是黑洞強大的吞噬能力往往也難以真正隱藏自己,尤其是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吞噬能力異常強大,吞噬恆星就跟喝水一樣容易,而在吞噬恆星過程,恆星的反抗會爆發出強烈的閃光。我們通過這些閃光,也就是明亮吸積盤的存在,從而可以確定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
  • 哈勃望遠鏡發現:一個正在「吃」恆星的黑洞,太陽質量的5萬倍!
    這個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5萬倍,比位於大型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要小(質量為數百萬或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但比大質量恆星坍塌形成的恆星質量黑洞要大。這些中等質量黑洞(IMBH)是黑洞演化過程中長期尋找的「缺失環節」。    雖然已經有一些其他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但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新的觀測結果,是宇宙中中型黑洞迄今最有力的證據。
  • 哈勃望遠鏡發現:一個正在「吃」恆星的黑洞,太陽質量的5萬倍!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天文學家發現一個難以捉摸的「中等質量」黑洞,這個黑洞撕碎了一顆距離太近的任性恆星,而暴露了它的存在。這個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5萬倍,比位於大型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要小(質量為數百萬或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但比大質量恆星坍塌形成的恆星質量黑洞要大。
  • 太陽質量9000萬倍!3億光年外,三個超大質量黑洞正合併
    在這三個星系中,都含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在此之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前兩個黑洞,現在已經找到了第三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據了解,NGC 6240極亮紅外星系與我們的距離大約有3億光年遠,也就是說,目前我們看得到景象,其實是NGC 6240在3億年之前的實景。雖然過了這麼多年,這三個星系現在還處於合併過程的最後階段,因為星系之間的合併大約需要10億年。
  • 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產生的?
    SISSA的一項新研究對這個有趣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解釋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超大質量黑洞的規模是太陽的數十億倍,而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僅僅」8億年時就已經存在,而宇宙的年齡已經140億年,這怎麼可能呢?在天體物理學家看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形成這些宇宙「怪物」確實是傷腦筋的難題。毫無疑問,我們當前對這些天體的了解還十分有限。
  • 銀河系430萬太陽質量黑洞,如何束縛1.5萬億太陽質量的銀河系?
    430萬個太陽質量,佔銀河系普通物質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三不到,卻能束縛住銀河系近2000億顆恆星,其實這不只是中心黑洞的功勞,銀河系中心周圍的恆星分布密度遠大於邊緣,銀河系核球的質量佔了銀河系質量的5%,還有銀河系中大量暗物質也起了作用。
  • 這黑洞比宇宙誕生還早3億年,是太陽質量10萬倍,宇宙有新起源?
    在浩瀚的宇宙當中,最深不可測的天體莫過於是黑洞了,人類對黑洞的了解幾乎是0,除了它的一些表面性的做動作,比如具有強大的引力,瘋狂的吞噬靠近它的任何星球,包括恆星,而且連光也無法逃出它的引力以外,對於它的內部結構,物質構成,作用機理幾乎是一無所知,甚至無法通過任何技術手段對它的表面進行任何觀察,因為傳統的觀察手段都是通過光的各種頻譜來開展的,但是黑洞根本沒有光的反射,所以也是無計可施啊最近科學家通過一種新的技術手段,發現了一顆黑洞,這個黑洞在宇宙中非常的獨特,甚至說比整個宇宙本身還要獨特,為什麼呢?
  • 發現22.5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銀河系中心的才431萬倍
    發現22.5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才431萬倍!黑洞內部發生的事情仍然停留在黑洞內部,從外部無法看到,當然也看不到。但是黑洞「影響範圍」(星系最深處的區域,黑洞的引力是主導力量)內發生的事情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可以幫助確定黑洞質量及其對星系鄰居的影響。
  • 相當於410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科學家是怎樣為它拍照的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其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授予根澤爾和蓋茲,表彰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3位獲獎者的工作均與黑洞有關。那麼,科學家是怎樣給黑洞拍照的呢?請聽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團委書記左文文在「造就Talk」上的演講。「看見」黑洞,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 一萬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可能藏身於宇宙中,而我們對其一無所知
    歡迎來到黑洞獵人的生活。小的黑洞或恆星狀的黑洞比我們的太陽大,但不那麼大。 由於黑洞是超新星爆炸的最後階段由大質量恆星的死亡而產生的,而且大質量恆星必須如此大才能進行超新星爆炸,因此最小的黑洞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五倍。
  • 它是最重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的660億倍,那它在哪?
    真正的太空怪物!如果黑洞能使我們感到恐懼的話,那面對超大質量的黑洞又該怎麼辦呢?其實這也不必擔心,因為我們處於一個安全的距離上。試問,哪種類型的超大質量黑洞會變得更重?以及我們去哪兒尋找它們?超大質量黑洞的「候選者」第一,在距離我們35億光年的蝎虎星座內,你能發現一個巨大的類星體-OJ287,其質量可為180億個太陽的質量。順便說一下,這是一個雙系統,所以較小的黑洞質量接近1億個太陽的質量。第二,在鳳凰星系團的中心,你會發現一個非常富有彈性的超大質量黑洞。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導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
  • 質量是太陽315倍,光度是871萬倍,如果R136a1在4光年外會怎樣?
    在目前已知的恆星中,R136a1是質量最大的恆星,它的質量高達太陽315倍。如果R136a1位於距地球4光年的地方,我們會看到怎樣的景象?R136a1的引力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R136a1形成於大約150萬年前,目前處在主序階段,正在進行氫到氦的核聚變反應。
  • 銀河系中心黑洞僅有500萬倍太陽質量,如何束縛住上千億顆恆星?
    據科學家們的估算,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20萬光年,厚度在2000光年上下,包含著1000-4000億顆恆星,總質量達到4.2×10^41公斤,約是太陽質量的千億倍。在銀河系的中心,存在著一個大型的星系黑洞-人馬座A*,其質量達到太陽的400多萬倍,按理說,雖然這個黑洞的質量很大,但是其有效引力範圍也只能達到1萬光年左右的區域,在距離銀心10萬光年的銀河系外側,那麼多恆星系所受到的黑洞引力已經非常微弱了,那麼是什麼力量在束縛著這些外側的恆星,能夠乖乖地圍繞銀心轉動呢?
  • 數百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像不發光的黑洞,是從理論中誕生出來的天體,經過理論研究一個世紀的時間,才在今年被科學家們拍到了黑洞真實存在的照片。今年4月份公布的M87黑洞是室女座星系團中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是太陽的60億倍,直徑高達360億公裡,是以冥王星為界的太陽系直徑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