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心還有一個黑洞,質量是太陽10萬倍!

2020-12-06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黑洞、恆星、行星,我們知道在行星周圍一般存在著很多的行星朋友,那麼一顆超大質量黑洞有朋友嗎?根據星系形成的本質表明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成對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中是很常見的。

一名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有朋友,也就是說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有兩個?

幾乎每個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在其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百萬到數十億倍。天文學家仍在研究為什麼星系的中心經常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有朋友。

我們知道銀河系中心黑洞被稱為Sgr A*,其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0萬倍。黑洞是太空中引力很強的天體,粒子或光線都無法逃脫。圍繞著Sgr A*的是一個密集的恆星群。通過對這些恆星軌道的精確測量使天文學家能夠確認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並測量它的質量。20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監測這些恆星圍繞超大質量黑洞的軌道。根據觀測,科學家證明,如果那裡有一個朋友,它可能是附近的第二個黑洞,它的質量至少是太陽的10萬倍。

1億年前

為了理解這個觀點,科學家表示我們需要回到宇宙大約1億年前,回到第一個星系的時代。今天的星系要比它們小得多,大約是銀河系質量的1萬倍或更多。在這些早期的星系中,第一批死亡的恆星創造了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的數萬到數千倍。這些黑洞下沉到中心,也就是它們所在星系的中心。由於星系是通過合併和相互碰撞而演化的,星系之間的碰撞將導致超大質量黑洞成對存在。然後黑洞發生碰撞,體積也隨之增大,直到超過太陽的數百萬倍質量,一個質量超過我們太陽一百萬倍的黑洞被認為是超大質量黑洞。

如果超大質量黑洞真的有一個朋友在它周圍的近距離軌道上旋轉,那麼星系的中心就被鎖定在一個複雜的行為中。黑洞朋友的引力也會對附近的恆星施加影響,幹擾它們的軌道。這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相互環繞,同時,每個黑洞都對周圍的恆星施加自己的引力。黑洞的引力拉著這些恆星,使它們改變軌道。換句話說,經過一次圍繞超大質量黑洞對的公轉之後,恆星將不會完全回到它開始的位置。

利用我們對可能存在的超大質量黑洞對與周圍恆星之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解,天文學家可以預測恆星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通過將預測與觀測進行比較,然後確定恆星可能的軌道,並弄清楚這個超大質量黑洞是否有一個同伴在施加引力影響。

被否定

但是實際上這種想法已經被否定,利用一顆被研究得相當透徹的恆星,叫做S0-2,它每16年繞著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運行一周,我們已經可以排除這樣一種想法,即存在第二個質量超過太陽質量10萬倍、距離太陽和地球約200倍的超大質量黑洞。如果有這樣一個伴星,那麼科學家就會在SO-2的軌道上探測到它的影響,但是結果卻沒有。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更小的伴星黑洞不能繼續隱藏在那裡。這樣一個物體可能不會以我們可以輕易測量的方式改變SO-2的軌道,這一切誰都不知道。

對黑洞的研究仍在繼續

超大質量黑洞在今年是科學界熱烈討論的話題,特別是,今年4月10日,人類在M87星系中心拍攝的這樣一個巨型星系的圖像為理解黑洞背後的物理學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這是人類拍攝到的首張黑洞照片。

該黑洞離銀河系中心只有24000光年的距離,這為解決超大質量黑洞的基礎物理問題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測視角。我們可以了解它們對星系中心區域的影響以及它們在星系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在銀河系中心發現的一對超大質量黑洞表明,在過去的某個時候,銀河系與另一個可能很小的星系合併了。

紅移

雖然監測周圍恆星並不能告訴我們所觀測其它天體現象,但是對恆星S0-2的測量使科學家們得以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一次獨特的檢驗。2018年5月,S0-2在距離太陽僅130倍地球距離的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疾馳而過。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當恆星從超大質量黑洞的深引力阱中爬出來時,它發出的光的波長應該會拉長。

隨後正如愛因斯坦預測的那樣,光被拉伸波長,使恆星看起來更紅,紅移現象被探測到,並證明了廣義相對論可以準確地描述這個極端引力場中的物理現象。隨著S0-2將在大約16年後出現,科學家能夠更多地檢驗愛因斯坦關於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包括恆星拉長軌道方向的改變。但如果超大質量黑洞有一個伴星,這可能會改變預期的結果。

最後,如果有兩個巨大的黑洞在星系中心相互環繞,它們將會產生引力波。自2015年以來,LIGO-Virgo天文臺一直在探測恆星質量的黑洞和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輻射。這些開創性的發現為科學家探測宇宙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實際上我們假設的黑洞對發出的任何波的頻率都很低,低到LIGO-Virgo探測器無法探測到。但是一種計劃中的太空探測器LISA可能能夠探測到這些波,這將幫助天體物理學家們弄清楚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單獨存在的還是有同伴存在的,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探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10億光年內的最大黑洞,質量為銀河系中心黑洞9300倍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個地球很大,大到無邊無際,然而最小的恆星的質量也是地球的3萬倍左右,太陽的質量更是地球的33萬倍,但是黑洞的質量更大,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的所有的黑洞質量都比太陽大,在一些星系的中心還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基本都在太陽的10萬倍以上,它們都是宇宙中最大級別的單一天體
  • 銀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認為那裡存在著一個超級大黑洞
    就像醫生測人體心電圖一樣,天文學家從紅外線和射電波送來的大量有用信息來觀測銀河系的內部構造。 據科學家的估計,在銀河系大約20萬光年的範圍內,大約有90%的恆星都聚集在它的中心地帶。在太陽系中一個太陽就足夠將整個星系照亮了,當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個恆星系聚集在銀河系中央,其亮度可想而知。
  • 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那麼太陽繞著黑洞轉?
    如果太陽變成一顆黑洞,那麼它的視界半徑就只有3公裡。當中子星的質量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大約三倍太陽質量)後,也會坍縮成為黑洞。 經過多年的觀測,科學家們找到了黑洞存在的證據,並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
  • 銀河系中心黑洞僅有500萬倍太陽質量,如何束縛住上千億顆恆星?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雖然是可觀測宇宙中一個非常普通的星系,但是以人類的視角來看,這個星系的空間尺度還是非常龐大的。據科學家們的估算,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20萬光年,厚度在2000光年上下,包含著1000-4000億顆恆星,總質量達到4.2×10^41公斤,約是太陽質量的千億倍。
  • 相當於410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科學家是怎樣為它拍照的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再次花落天體物理學,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其獲獎原因是「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授予根澤爾和蓋茲,表彰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緻密天體」。3位獲獎者的工作均與黑洞有關。那麼,科學家是怎樣給黑洞拍照的呢?請聽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團委書記左文文在「造就Talk」上的演講。「看見」黑洞,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 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是太陽的100萬倍,以50%光速瘋狂旋轉
    當然,對於那些中小型黑洞,我們基本就很難觀測到了,它們沒有明顯的吸積盤,閃光非常弱,除非離我們非常近,一般情況下,我們是發現不了中小型黑洞的。以人類現在的科技實力,能夠觀測發現的黑洞只限於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就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400萬倍。只不過,銀河系中心的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在宇宙超大質量黑洞家族裡,是比較溫柔的存在。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從第一張黑洞照片被公布後,相信大家對黑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你知道麼,在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大型黑洞。其實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的黑洞,當然我們銀河系不是例外。在2008年,德國天文學家們曾證實,位於銀河系中心,與地球相距2.6萬光年的「人馬座A*」,其實是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人馬座A*的質量約為431 ± 38萬或410 ± 60萬個太陽質量。黑洞在宇宙中到底發揮著怎樣的作用,科學家目前還不是很明確。
  • 發現22.5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銀河系中心的才431萬倍
    發現22.5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才431萬倍!黑洞內部發生的事情仍然停留在黑洞內部,從外部無法看到,當然也看不到。但是黑洞「影響範圍」(星系最深處的區域,黑洞的引力是主導力量)內發生的事情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極大興趣,可以幫助確定黑洞質量及其對星系鄰居的影響。
  • 銀河系430萬太陽質量黑洞,如何束縛1.5萬億太陽質量的銀河系?
    430萬個太陽質量,佔銀河系普通物質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三不到,卻能束縛住銀河系近2000億顆恆星,其實這不只是中心黑洞的功勞,銀河系中心周圍的恆星分布密度遠大於邊緣,銀河系核球的質量佔了銀河系質量的5%,還有銀河系中大量暗物質也起了作用。
  • 科學家發現最能吃的黑洞,一天一個太陽,質量已是太陽的340億倍
    這個首次被人類拍下來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橢圓星系M85的中心。它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質量大約為太陽的65億倍。黑洞在銀河系的中心也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叫做人馬座A。它的質量足足有太陽質量的430萬倍。
  • 科學家發現最能吃的黑洞,一天一個太陽,質量已是太陽的340億倍
    這個首次被人類拍下來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橢圓星系M85的中心。它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質量大約為太陽的65億倍。黑洞在銀河系的中心也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叫做人馬座A。它的質量足足有太陽質量的430萬倍。
  • 科學家發現最大黑洞,質量是太陽的340億倍,一天能吃一個太陽!
    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家,他們對於宇宙也存在自己的看法,黑洞一直是多位科學家極力驗證的存在,比如愛因斯坦和霍金。直到2019年,人類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照片,才驗證了它的存在。除了這個黑洞外,科學家還曾發現了另外一個黑洞,質量抵得上340億個太陽。
  • 答案只有一個:銀河系中心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則發現,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看不見的、質量極大的天體控制著周邊恆星的軌道,目前對這個天體的唯一解釋就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顛覆了傳統的空間和時間概念。他的方程式預言了黑洞的存在:大質量的天體會使空間彎曲、時間減慢,一個超大質量的天體甚至能吞噬光線,從而形成一片「絕對黑暗」的空間,這就是黑洞。
  • 黑洞大決戰!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專家警告稱,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隨著黑洞的年齡超過數十億年,它們的質量隨著它們吞噬周圍的行星和恆星而增長。對於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射手座來說,情況也沒有什麼不同。黑洞如此之大,其質量是我們太陽的410萬倍。
  • 銀河系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認為,不僅僅只有黑洞
    因此,太陽系中的天體圍繞太陽轉,是天經地義的。那麼,我們把眼光放大一點,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在銀河系中,是不是也有一顆質量佔了銀河系中絕大多數的恆星呢?那麼在銀河系的最中心究竟是什麼能夠牽引著整個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呢?在最初的研究階段,科學家們認為在銀河系的中心可能是一個超級耀眼的恆星。然而隨著觀測手段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沒有任何恆星可以達到這種地步。足以掌控整個星系的恆星是不可能存在的。在隨後的觀察中,科學家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很強的射電源。
  • 宇宙中質量最大的黑洞有多大?銀河系中心黑洞跟它比不值一提
    我們知道銀河系中心有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質量約太陽的400萬倍,那麼宇宙最大的黑洞質量有多大呢?答案是人馬座A*的1萬倍。,大小相當於銀河系附近的大麥哲倫星雲,內核光線輪廓也非常平坦,馬克斯·普朗克外空物理學研究所某研究員表示,這代表大多數恆星都被「趕走」了,讓人懷疑此地存在質量極其巨大的黑洞。
  • 銀河系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認為,不僅僅只有黑洞!
    比如我們的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動,這是因為太陽在太陽系中是絕對的老大,它的質量佔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其它所有的天體質量只佔了可憐的0.14%!因此,太陽系中的天體圍繞太陽轉,是天經地義的。那麼,我們把眼光放大一點,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在銀河系中,是不是也有一顆質量佔了銀河系中絕大多數的恆星呢?
  • 解讀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它不僅僅是毀滅者更是締造者!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顆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可達太陽質量的400萬倍。黑洞邊緣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叫做「事件視界」,理論上講,任何越過事件視界的東西都會有去無回,被黑洞無情地吞噬。而只要沒有越過事件視界,速度又夠快,理論上就不會被黑洞吞噬。
  • 銀河系中心黑洞有多大?
    也只有黑洞這種前途無量的天體才能HOLD住銀河係數千億小兄弟,但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詫異,像黑洞這樣的天體是如何觀測到的呢?又是如何去計算其大小呢?核心區方向隱隱綽綽的塵埃帶,銀心核球方向的光線難以穿透厚厚的銀盤塵埃帶,不過黑洞的吸積盤所發車的高能X射線給我們幫了大忙!銀心方向Sgr A*的物質吞噬後的X射線耀斑爆發.....這得以讓科學家可以根據其吸積盤耀斑爆發的能級計算出銀心黑洞的質量!
  • 科學家證明銀河系中心存在超級大質量黑洞
    參考的數據是:太陽到銀河系核心的距離:2.5×10^17 公裡(約26000光年);太陽的質量:1.9891×10^30 千克(為方便計算,取:2.0×10^30 千克);(環繞銀河系中心的軌道)速度:每秒220公裡;引力常數G=6.6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