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海等2004年通過對13 種衛矛科植物殺蟲活性的研究發現,陝西衛矛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對粘蟲3齡幼蟲的麻醉活性,其活性大於或等於披針葉衛矛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
鄭曉珂等在2008年報導從陝西衛矛的莖、葉中首次發現了3中新的倍半萜類,即:schensianol A;schensianolside A;schensianolside BZheng 等。
2009年從陝西衛矛中分離得到5個新化合物,即:陝西衛矛醇 A(GJH-14);3-O-β-D-葡萄糖-陝西衛矛醇苷Ⅰ(GJH-17);11-O-β-D-葡萄糖-陝西衛矛醇苷Ⅱ(GJH-24);2-羥基-2-甲氧基-二氫黃酮-7-O-α-L-鼠李糖苷(WM-6)和 2-羥基-2-甲氧基-二氫黃酮醇-5-O-α-L-鼠李糖(WM-6')。另外,首次從本植物中分到的化合物 21個(郭錦輝2009)。
申大衛等2008通過試驗「西北地區6種衛矛科植物種子胺基酸和20種重要元素分析」得出結論:
18種胺基酸從陝西衛矛的種子中檢出,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含量都在38mg/g以上,佔所含胺基酸總量的43%。種子中的胺基酸種類齊全,總含量高,都在100mg/g 以上。其中,必需胺基酸含量與非必需胺基酸含量的比值為0.533。在非必需胺基酸中,精氨酸的含量特別高,其種子中的所含的精氨酸為6.7mg/g,遠高於文獻中報導的其他植物中精氨酸的含量。如沙棘(0.05mg/g)、黃刺、(0.04mg/g)(紀蘭菊 1989)、漆樹種子(0.24mg/g)(李昉 2006)。對高血壓、急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胃黏膜、潰瘍等有治療作用,且其種粕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餘傳隆1999年在所檢測的微量元素中,具有抗癌作用的硒和鍺含量突出,甚至超過了一些名貴中藥如人參中的硒和鍺的含量。
長按識別二維碼 馬上免費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