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新聞】一種能「吃掉」金屬3D列印支撐結構的電化學工藝

2021-02-24 增材製造協會

     Owen Hildreth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的一名3D納米製造助理教授。最近,他設計了一種電化學工藝,可用來「吃掉」金屬3D列印件的支撐結構。由於像Stratasys這樣的公司的開創性工作以及特殊的可溶性材料的開發,塑料3D列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變得容易得多。相對應地,金屬列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仍然是一個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Hildreth的最初想法是「如果控制好局部的化學環境,任何金屬都可以溶解」。他想像著將犧牲陽極——用來防止鋼船被腐蝕的那種——用在3D列印中。

      Hildreth開始與有興趣為金屬3D列印開發一種新的支撐結構解決方案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Timothy Simpson合作,來開發一種電化學解決方案。他們的目標是開發出一個可以「吃掉」支撐材料、同時讓列印件幾乎完好無損的工藝。

      令人驚訝的是,該團隊實際上想出了多種方案來應對不同的金屬3D列印方法。首先,Simpson用一臺多材料Optomec直接金屬沉積3D印表機製造了一個帶有碳鋼支撐結構的1英寸不鏽鋼拱形結構。然後,他用一種硝酸溶液成功地溶解掉了支撐結構,同時零件完好無損。這種支撐結構相對好去除,因為金屬沉積實際上與FDM 3D列印很像。

Hildreth開發了一種更為複雜的支撐結構去除工藝,適用於SLM、DMLS等基於粉末床的金屬3D列印工藝。

     起初,他在熱處理列印件的同時使用亞鐵氰化鈉,但發現這同時也會太多地侵蝕掉列印件本身。為此,Hildreth進行了改進。他在退火階段加入了一種敏化劑——六氰基高鐵酸鈉。在高溫下,這種化學製品會分解並釋放出碳和氮,從而能在退火階段有效地將3D列印部件頂部的100至200微米轉化為碳鋼。相應的,只有125微米厚的支撐結構會變得完全「敏化」,而3D列印件也只用犧牲薄薄的一層。

     事實證明,對於用最常見的金屬3D列印工藝製造出的支撐結構,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主要的3D列印部件充當陰極,支撐結構則會受到陽極腐蝕。一個在EOS粉末床3D印表機上完成的測試部件證明了該技術的效果,其中支撐結構大約在七個小時內被侵蝕掉,遠低於機械加工處理所需的32至40小時。

這項3D列印研究已經發表在《3D列印和增材製造(3D Print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雜誌上。

(原創圖片與內容來源:天工社)

相關焦點

  • 電化學方法,去除金屬3D列印支撐結構
    最近,他設計了一種電化學工藝,可用來「吃掉」金屬3D列印件的支撐結構。由於像Stratasys這樣的公司的開創性工作以及特殊的可溶性材料的開發,塑料3D列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變得容易得多。相對應地,金屬列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仍然是一個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Hildreth的最初想法是「如果控制好局部的化學環境,任何金屬都可以溶解」。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
  • 3DP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立體噴墨列印法(Three-Dimension Printing,3DP)是出現很早的一種3D列印技術。1993年由MIT發明,1995年 Z Corporation公司獲得專屬授權,2011年被3D Systems收購(技術名稱更改為ColorJet Printing)推出,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彩色3D列印技術。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相比傳統製造模式,非金屬3D列印的優勢主要在於無模化和可定製,但受限於材料性能,其主要用於樣品和模具的生產,量和價都很難起來;而金屬3D列印除了具備無模化可定製優勢外,在列印效率和列印質量上相比傳統金屬加工工藝均有較為明顯的提升,甚至能夠完成傳統工藝無法製造的高複雜度高精密度零部件的列印,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 新工藝:高解析度3D列印石墨烯三維結構!
    導讀近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與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工藝,採用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3D列印複雜的石墨烯三維結構。這種方法列印出的石墨烯三維結構,解析度比之前的方法高出一個數量級,並可以保留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卓越機械特性。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不過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在上個世紀80年代時,就發明了內固定金屬器材,而且逐漸的進入了臨床,使用這種器材不需要很久的癒合時間,因為它可以幫助患者進行骨骼結構重建,從而使得康復的時間會大大的縮短。然而需要生產這個器材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受到傳統工藝的限制,只能生產一些規則形狀,或圓或方,內固定金屬器材,因此不能夠滿足各種不同患者的需求。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
  • 3d印表機結構_3d印表機分類
    打開APP 3d印表機結構_3d印表機分類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4-28 14:19:11   3d印表機簡介   3D印表機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裡科·迪尼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印表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太空人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52:39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根據設計需求,我們可以應用多種不同材料來進行3D列印珠寶,比如多功能塑料、金屬銀,鉑,黃銅,青銅和鋼,針對金和銀等材料。那麼怎麼根據這一些材料進行3D列印呢?目前珠寶3D印表機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是能夠直接列印出貴金屬實體模型的3D列印技術,即雷射燒結技術;另一種是運用了3D列印技術先列印出蠟模,然後再應用失蠟法等工藝,將貴金屬澆築翻模,再進行簡單後期加工處理,即可得到珠寶首飾成品。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3D列印的材料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包括:聚乳酸、ABS、二氧化二鋁、尼龍、陶瓷、高溫、高韌性、高強度感光樹脂、半透明感光樹脂、軟膠3D列印、DLP進口紅蠟、DLP進口藍蠟、全鈷彩色3D列印、數控ABS加工、桌面ABS塑料等數十種材料。金屬三維印刷材料:金、銀、鋁合金、不鏽鋼、鈦合金等材料。
  • BJ金屬3D列印 高速低成本無支撐
    增材製造的批量化生產一直是行業追逐的流行趨勢之一,大多數行業一直在尋找節約成本的金屬列印產業化的機遇,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技術的產生恰好為行業帶來了曙光。Binder Jetting 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技術是將金屬粉末通過粘結劑粘合起來,在印表機中進行列印,從而可以實現高效快速的低成本複雜列印流程。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熔融沉積製造(FDM)工藝的英文簡稱。 FDM的材料一般是熱塑性材料,如PLA、蠟、ABS、尼龍等。以絲狀供料。 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塗敷在工作檯上,快速冷卻後形成一層截面。
  • 3D列印金屬材料之鎳基合金和鈷鉻合金
    3D列印的鎳基合金飛機部件(圖片來源:3dprintingindustry.com)鈷鉻合金(cobalt-chromium alloy)是指以鈷和鉻為主要成分的高溫合金,它的抗腐蝕性能和機械性能都非常優異,用其製作的零件強度高、耐高溫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3D生物列印在懸浮介質策略中的示意圖。(A)在自愈懸浮介質中寫入生物墨水材料。移動的擠出機噴嘴使介質流化,允許沉積印刷材料。然後,該介質迅速在列印的燈絲周圍重新分解,提供結構支撐。介質的屈服發生在局部的注入點,對介質的大部分幹擾最小。(B)計算機輔助設計複雜的、非自支撐的動脈樹。
  • 新型 3D列印設備增強二氧化碳排放捕獲能力
    通過使用增材製造,研究人員能夠定製設計一種多功能設備,通過去除多餘的熱量,同時保持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工藝效率。吸收,捕獲CO2的最常用和最經濟的方法之一,將來自煙囪的煙氣流與溶劑接觸,例如稱為MEA的單乙醇胺或可與氣體反應的其他胺溶液。
  • 3D印表機遲遲普及不了大眾的原因
    ,而且是貴的很多,除非選擇光固化3d列印。如果選擇的是光固化3d列印,很多人經常在選擇光固化3d列印會嫌棄列印後,模型處理以及後續處理上較麻煩,而且,一般光固化3d列印帶有微毒,列印時要做好安全配帶,在支持上也要做好,對於一些不懂建模的人在加支撐上,可能需要更多學習,所以這也是很多人止步於光固化3d列印的原因,但是只有體驗到光固化3d列印出來的結果後才會體驗到高精度帶來的美,在過程上確實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是個很麻煩的問題。
  • 嫦娥五號「奔月取土」, 解決材料問題,月球3D列印建房或將成為現實...
    列印公司合作,研究在月球表面列印結構的方法,希望人類可以在月球長久居住。如果能夠利用月球自有的材料,利用自動化系統建造結構,在月球上通過3d列印建造房屋,有可能成為現實。在3d列印(增材製造)生產過程中材料是重要的制勝因素,測定材料特性,篩選原材料,是獲取高質量產品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