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方法,去除金屬3D列印支撐結構

2021-02-24 南極熊3D列印

南極熊相信,很多金屬3D列印行業人士,都面臨著一個難題:支撐很難去掉,複雜的物件,則難上加難。

距南極熊了解,Owen Hildreth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的一名3D納米製造助理教授。最近,他設計了一種電化學工藝,可用來「吃掉」金屬3D列印件的支撐結構。由於像Stratasys這樣的公司的開創性工作以及特殊的可溶性材料的開發,塑料3D列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變得容易得多。相對應地,金屬列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仍然是一個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Hildreth的最初想法是「如果控制好局部的化學環境,任何金屬都可以溶解」。他想像著將犧牲陽極——用來防止鋼船被腐蝕的那種——用在3D列印中。


Hildreth開始與有興趣為金屬3D列印開發一種新的支撐結構解決方案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Timothy Simpson合作,來開發一種電化學解決方案。他們的目標是開發出一個可以「吃掉」支撐材料、同時讓列印件幾乎完好無損的工藝。

令人驚訝的是,該團隊實際上想出了多種方案來應對不同的金屬3D列印方法。首先,Simpson用一臺多材料Optomec直接金屬沉積3D印表機製造了一個帶有碳鋼支撐結構的1英寸不鏽鋼拱形結構。然後,他用一種硝酸溶液成功地溶解掉了支撐結構,同時零件完好無損。這種支撐結構相對好去除,因為金屬沉積實際上與FDM 3D列印很像。Hildreth開發了一種更為複雜的支撐結構去除工藝,適用於SLM、DMLS等基於粉末床的金屬3D列印工藝。

 

起初,他在熱處理列印件的同時使用亞鐵氰化鈉,但發現這同時也會太多地侵蝕掉列印件本身。為此,Hildreth進行了改進。他在退火階段加入了一種敏化劑——六氰基高鐵酸鈉。在高溫下,這種化學製品會分解並釋放出碳和氮,從而能在退火階段有效地將3D列印部件頂部的100至200微米轉化為碳鋼。相應的,只有125微米厚的支撐結構會變得完全「敏化」,而3D列印件也只用犧牲薄薄的一層。

事實證明,對於用最常見的金屬3D列印工藝製造出的支撐結構,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主要的3D列印部件充當陰極,支撐結構則會受到陽極腐蝕。一個在EOS粉末床3D印表機上完成的測試部件證明了該技術的效果,其中支撐結構大約在七個小時內被侵蝕掉,遠低於機械加工處理所需的32至40小時。

 

這項3D列印研究已經發表在《3D列印和增材製造(3D Print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雜誌上。

南極熊www.nanjixiong.com,3D列印專業互動媒體平臺。

聯繫郵箱3d@nanjixiong.com

QQ/微信:3125836244,

建議你每天關注「南極熊3D列印」公眾號的消息

相關焦點

  • 【3D新聞】一種能「吃掉」金屬3D列印支撐結構的電化學工藝
    最近,他設計了一種電化學工藝,可用來「吃掉」金屬3D列印件的支撐結構。由於像Stratasys這樣的公司的開創性工作以及特殊的可溶性材料的開發,塑料3D列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變得容易得多。相對應地,金屬列印件的支撐結構去除仍然是一個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Hildreth的最初想法是「如果控制好局部的化學環境,任何金屬都可以溶解」。
  • BJ金屬3D列印 高速低成本無支撐
    Binder Jetting 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技術BJ(Binder Jetting)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技術被認為是未來金屬3D列印大規模生產的方式之一。增材製造的批量化生產一直是行業追逐的流行趨勢之一,大多數行業一直在尋找節約成本的金屬列印產業化的機遇,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技術的產生恰好為行業帶來了曙光。Binder Jetting 粘結劑噴射金屬3D列印技術是將金屬粉末通過粘結劑粘合起來,在印表機中進行列印,從而可以實現高效快速的低成本複雜列印流程。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3D列印的材料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包括:聚乳酸、ABS、二氧化二鋁、尼龍、陶瓷、高溫、高韌性、高強度感光樹脂、半透明感光樹脂、軟膠3D列印、DLP進口紅蠟、DLP進口藍蠟、全鈷彩色3D列印、數控ABS加工、桌面ABS塑料等數十種材料。金屬三維印刷材料:金、銀、鋁合金、不鏽鋼、鈦合金等材料。
  • 【3D印表機原理】(二)支撐結構
    由於是採用將截面逐層堆疊這一工作方式,因此必須要有支撐結構為模型部分提供支撐(圖2)。從易用性的角度出發,使用者必須事先了解去除支撐物的麻煩程度。基本上,3D印表機都使用不同的材料作為模型材料和支撐材料,以便輕鬆去除支撐材料。雷射掃描光硬化型樹脂液面位置的RP(快速成型)裝置的立體模型與支撐部分採用相同材料。因此,為了方便去除,需要採用縮小立體模型與支撐部分的邊界面等方法。
  • 3D列印原理|金屬篇
    金屬3D列印技術可以直接用於金屬零件的快速成型製造,具有廣闊的工業應用前景,是國內外重點發展的3D列印技術。下面,小編帶大家分享NPJ、SLM、SLS、LMD和EBM五大金屬3D列印原理。NPJ(Nano Particle Jetting)技術是以色列公司Xjet最新開發出的金屬3D列印成型技術,與普通的雷射3D列印成型相比,其使用的是納米液態金屬,以噴墨的方式沉積成型,列印速度比普通雷射列印快
  • 貴州地區金屬3D列印服務商家:輕量化金屬列印
    解決方法是採用質量更輕的零件。但是,「避重就輕」只是第一步一一要在競爭中與對手真正拉開距離,更重要的是創新。三種工具可以助力您改變遊戲規則,使您在競爭中具備優勢,即:金屬3D列印,也稱為直接金屬雷射燒結技術( DMLS ),直接金屬列印( DMP)和金屬增材製造。
  • 變不可能為可能的金屬3D列印技術
    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具有短期製造、按需製造、快速原型優勢的金屬3D列印技術,正在使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金屬3D列印技術主要有以下五種:雷射選區燒結(SLS)、納米顆粒噴射金屬成型(NPJ)、雷射選區熔化(SLM)、雷射近淨成型(LENS)和電子束選區熔化(EBSM)技術。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儘管擠壓印表機已廣泛用於3D生物列印(請參閱詞彙表)領域,但距開發整個功能器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可以假設需要逐步改變以充分利用TE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的全部潛力。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種新的方法得到了發展,它顯示了將上述兩種觀點結合起來的潛力。懸浮液中的3D列印為機械弱生物油墨形成複雜、清晰的結構提供了一個平臺。
  • 3D列印再無支撐 科技進步還是無稽之談
    作為一名有3D印表機操作經驗的人,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只喜歡3D列印不需要支撐結構的3D對象,說實話,很討厭每次列印完了還得費勁去收拾清理。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有些人就很享受花幾個小時用刀、砂紙或者其他工具去掉支撐材料。不過,在去除支撐的時候,由於力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傷到列印對象,以至於其他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很怕聽到「支撐」這樣的字眼。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3D列印金屬粉末的製備方法
    金屬3D印表機火了之後,金屬3D列印粉末材料也跟著開始火了,而3D列印金屬粉末市場將保持高增長的態勢,目前國內外3D列印金屬粉末的製備工藝——氣霧化技術的最新進展,廣東銀納科技有限公司對3D列印金屬粉末製備技術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意見。
  •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52:39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
  • 3D列印脆性材料 | 支撐設計大有門道
    但是,只有少數金屬材料能達到必要的性能指標,因此增材製造無法廣泛用於商業用途。為了列印傳統的低強度、低延展性合金,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支撐設計方法。研究者用二元Fe-50Co脆性金屬間化合物材料為研究對象。Fe-50Co具有出色的磁性能,包括高磁導率、低矯頑力、高飽和電感,使這些合金非常適合用於各種電磁設備。
  • 3D列印金屬手板,成為複雜結構金屬件的選擇
    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金屬材料3D列印的產品性能越來越好,開始在一些行業中發揮出優勢,對於一些複雜結構的金屬產品,採用傳統CNC加工是很難加工的,而且加工的成本也很高,有了金屬3D列印服務,這部分的產品採用3D列印金屬來做成為越來越多公司的選擇,下面悟空列印坊3D列印就來為大家進行介紹。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3DP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立體噴墨列印法(Three-Dimension Printing,3DP)是出現很早的一種3D列印技術。1993年由MIT發明,1995年 Z Corporation公司獲得專屬授權,2011年被3D Systems收購(技術名稱更改為ColorJet Printing)推出,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彩色3D列印技術。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新型 3D列印設備增強二氧化碳排放捕獲能力
    通過使用增材製造,研究人員能夠定製設計一種多功能設備,通過去除多餘的熱量,同時保持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工藝效率。吸收,捕獲CO2的最常用和最經濟的方法之一,將來自煙囪的煙氣流與溶劑接觸,例如稱為MEA的單乙醇胺或可與氣體反應的其他胺溶液。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缺點:精度低、需要添加支撐,支撐去除難度和廠家支撐優化、列印材料有關,零件表面有較明顯的列印紋理。應用:FDM適合用於製作尺寸要求不高、複雜程度不高、表面要求不高的零件,是用於中小學教育的首選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