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 3D列印設備增強二氧化碳排放捕獲能力

2020-09-05 老樹新葉聊科技

強化裝置內的嵌入式冷卻劑通道由於正向反應期間產生的熱量而降低了柱溫

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並額外製造了一種首創的鋁裝置,可以增強化石燃料廠和其他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捕獲進程。

減少二氧化碳等吸熱溫室氣體全球排放的解決方案,解決繼續使用低成本的國內化石燃料資源,同時減輕潛在的氣候影響。

ORNL的裝置重點關注常規吸收中的一個關鍵挑戰碳使用溶劑: 該過程通常會產生限制其總效率的熱量。通過使用增材製造,研究人員能夠定製設計一種多功能設備,通過去除多餘的熱量,同時保持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工藝效率。

吸收,捕獲CO2的最常用和最經濟的方法之一,將來自煙囪的煙氣流與溶劑接觸,例如稱為MEA的單乙醇胺或可與氣體反應的其他胺溶液。

該團隊測試了這種新穎的圓形裝置,它集成了一個熱交換器使用質量交換接觸器,在一個 1 米高,8 英寸寬的吸收柱內,由七個商用不鏽鋼填料元件組成。3d列印強化裝置安裝在包裝元件之間的柱的上半部分。

2019,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Costas Tsouris和Eduardo Miramontes操作吸收柱內部的強化裝置,該裝置包含商用不鏽鋼包裝元件。

添加劑製造使得在塔內具有熱交換器成為可能,作為填料元件的一部分,而不幹擾幾何形狀,從而最大化氣體和液體流之間的接觸表面積。

「我們稱該裝置為強化,因為它能夠增強傳質 (CO2的量通過原位冷卻從氣體狀態轉移到液體狀態),「ORNL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Costas Tsouris說。「控制吸收溫度對捕獲二氧化碳至關重要。"

當CO2與溶劑相互作用,它產生的熱量會降低溶劑與CO2反應的能力通過冷卻通道降低塔內的局部溫度峰值有助於提高CO2的效率捕獲。

「在設計我們的三維列印設備之前,很難在CO中實現熱交換器概念2吸收列,因為列的填充元素的複雜幾何圖形。通過三維列印,質量交換器和熱交換器可以在一個多功能的、強化的設備中共存,」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ORNL的Xin Sun說。

在包裝元件的瓦楞紙板內添加了嵌入式冷卻液通道,以允許熱交換能力。最終原型測量 直徑20. 3 釐米,14.6 釐米高,總流體體積容量為 0.6 升。鋁被選為強化裝置的初始材料,因為它具有優異的印刷適性、高導熱性和結構強度。

新穎的 3d列印強化裝置由鋁製成,並將熱交換器和質量交換接觸器集成到單個裝置中,以增強二氧化碳捕獲。

「該裝置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製造,如新興的高導熱性聚合物和金屬。隨著時間的推移,像 3d列印這樣的添加劑製造方法通常具有成本效益,因為與傳統製造方法相比,列印零件需要更少的精力和精力,「Lonnie Love說,ORNL的首席製造研究員,設計了強化裝置。

原型證明它能夠顯著增強胺溶液的二氧化碳捕獲,選擇胺溶液是因為它對CO2具有高度反應性

在結果中發布的AIChE期刊,ORNL研究人員進行了兩個單獨的實驗-一個改變CO2-含有氣體流速和一個變化的MEA溶劑流速。這些實驗旨在確定哪種操作條件會對碳捕獲效率產生最大的好處。

這兩個實驗都對碳捕獲率產生了實質性的改善,並證明了捕獲率的大小始終取決於氣體流速。該研究還顯示,在 20% 的二氧化碳濃度下捕獲達到峰值,捕獲率增加的百分比從 2.2% 到 15.5% 取決於操作條件。

「這種 3d列印強化設備的成功代表了進一步增強的前所未有的機會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和證明概念,」孫說。

未來的研究將側重於優化操作條件和裝置幾何形狀,以在碳捕獲吸收過程中產生額外的改進。

相關焦點

  • ORNL研究人員開發出3D列印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中國3D列印網8月25日訊,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3D列印設備,該設備能加從燃燒化石燃料中捕獲的二氧化碳量。利用3D列印技術研究人員能夠將熱交換器和質量交換接觸器結合在一起,成為多功能的CO2吸收裝置。鋁製設備的原位冷卻能力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從氣體轉移到液態,從而提高了碳的保留率。
  • 溫室氣體的剋星來了,集成3D列印熱交換器的吸收塔發揮關鍵作用
    溫室效應是全球共同關注的環境保護話題,但在無法避免使用產生碳排放問題的化石類燃料的情況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解決辦法之一。ORNL 實驗室研發了一種3D列印鋁合金設備,該設備實際上是一種二氧化碳氣體吸收塔中的填料元件,對工廠排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增強的捕獲能力。集成在3D列印填料元件中的熱交換結構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科學家首次見證二氧化碳可捕獲空氣熱量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首次見證二氧化碳捕獲美國大氣熱量。這是「野外」人為活動造成氣候變化的證據。一項刊登在《自然》雜誌上的新研究證實了科學家從基礎物理、實驗室測試、眾多模擬、溫度記錄和幾十個其他氣候指標中獲得的實時實地測量結果。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超材料開發出新型光學設備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超材料開發出新型光學設備  Evelyn Zhang • 2019-04-30 20:03:42 來源:前瞻網
  • 奧地利開發3D列印超磁體用於清潔能源設備
    來自奧地利格拉茨工業大學,維也納大學和FAU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的研究人員將3D列印釹(NdFeB)超級磁鐵用於清潔能源設備。釹鐵硼是一種與鐵和硼一起使用的稀土金屬元素,可產生堅固的永磁體。3D列印的微型超級磁體 圖片TU Graz。據3D列印超級磁鐵的研究人員稱,釹鐵硼磁鐵用於計算機和智慧型手機組件中,但尚未在其他應用中實現,包括電制動器,電磁開關和某些電動機系統。
  • 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具備自我監測能力 可3D列印汽車
    (原標題: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具備自我監測能力 可用於3D列印汽車)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化學教授兼首席研究員蒂莫西龍(timothylong)表示:我的想法是,只有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合作,才能實現這些創新。
  • 3D列印材料之 PLA材料
    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澱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製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1、中國3D列印核心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根據IDC的對3D列印材料調查數據,2018年金屬耗材佔比為39.4%,低於塑料的40.4%,主要由於金屬列印的產業化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設備端的增長領先於材料消耗的增長。非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塑料、樹脂材料等,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各類合金粉末和線材。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傳統的製造設備功能較少,做出的形狀種類有限。3D列印省去了培訓機械師或購置新設備的成本,一臺3D印表機只需要不同的數字設計藍圖和一批新的原材料。   3、無須組裝   3D列印能使部件一體化成型。傳統的大規模生產建立在組裝線基礎上,在現代工廠,機器生產出相同的零部件,然後由機器人或工人(甚至跨洲)組裝。產品組成部件越多,組裝耗費的時間和成本就越多。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全向3D列印技術的發展:從屈服應力流體到懸浮液。(A)在非自愈的屈服應力流體中進行全向列印。(上圖)使用可移動墨水的3d列印血管網絡示意圖。(下圖)3D微血管網絡的螢光圖像,通過在可光解聚的Pluronic F-127-diacrylate基體內全向印刷油墨(染成紅色)製成。標尺,10毫米。複製從[13]。(B-F)懸浮介質中的全向列印。(B)印在顆粒懸浮液中的小型俄羅斯娃娃。
  • 空氣捕獲二氧化碳成本大降—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碳工程公司 本報訊 從空氣中提取二氧化碳並利用它製造合成燃料似乎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最終解決方案:人們可以簡單地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同樣的二氧化碳分子,而不是通過化石燃料向大氣中增加更多的二氧化碳。但是這項技術是很昂貴的——根據最近的估計,捕獲每噸二氧化碳大約需要600美元。
  • 新型有機矽3D列印為機器人技術,醫學,可穿戴設備提供軟材料
    新型有機矽3D列印為機器人技術,醫學,可穿戴設備打開了應用程式隨著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的完成,軟設備的製造正在進一步發展。作者將結果發表在《3D printable tough silicone double networks》上,作者解釋了如何以微米級解析度製造軟材料,以用於機器人等複雜系統以及新型可穿戴設備。工業上生產的軟材料用於許多應用,其中軟物質用於減震,保形要求,能量回收和機器人技術,其中設備必須能夠變形。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確立明日勢能的今日研發3D列印行業的增長依靠研發的驅動,在3D科學谷創始人Kitty看來3D列印對製造業的升級能力將以創新為「指數」,應用端的引入深度與廣度為「底數」,實現一場冪次方的附價值創造革命。全流程解決方案l 公司名稱:深圳升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l 網址:www.uprise3d.cnl 2020研發重點:1)從列印材料、3D印表機、操作軟體到脫脂爐、燒結爐一整套金屬/陶瓷間接3D列印解決方案推向市場;2)大尺寸獨立雙噴嘴3D印表機的開發,實現兩種不同材料(金屬與金屬、金屬與陶瓷、陶瓷與陶瓷)的複合列印,列印尺寸可以達到500*500
  • 3D列印藝術:這5種3D列印方式推動藝術創意的新方向
    1.使不可能的設計成為可能準確地呈現複雜設計的能力是3d列印的最大優點之一。例如,它已經徹底改變了珠寶市場。這只是開始。其他還有像執行器、LED和音頻設備這樣的元件可以嵌入到具有新響應度的3D列印藝術作品的結構中。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根據設計需求,我們可以應用多種不同材料來進行3D列印珠寶,比如多功能塑料、金屬銀,鉑,黃銅,青銅和鋼,針對金和銀等材料。那麼怎麼根據這一些材料進行3D列印呢?目前珠寶3D印表機主要有兩種技術,一種是能夠直接列印出貴金屬實體模型的3D列印技術,即雷射燒結技術;另一種是運用了3D列印技術先列印出蠟模,然後再應用失蠟法等工藝,將貴金屬澆築翻模,再進行簡單後期加工處理,即可得到珠寶首飾成品。
  • 中國貿易二氧化碳排放及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影響
    出口二氧化碳排放引起了中國主要的貿易二氧化碳排放;中美貿易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佔中國貿易二氧化碳排放的大部分中國從2002年至2006年逐年增加的貿易二氧化碳淨排放主要是由於出口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長引起的。
  •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