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獲批——「體外診斷工程實驗室」

2020-12-04 儀器網

科技成果轉化是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生產力包括人、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因此科學技術這種潛在的生產力要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最終是通過提高人的素質、改善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來實現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印發了《中國科學院關於設立天然活性多肽等10個中國科學院工程實驗室的通知》(科發函字〔2020〕323號),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作為依託單位獲批「中國科學院先進體外診斷技術工程實驗室」。

該實驗室聚焦免疫診斷、分子診斷、細胞診斷等先進體外診斷領域開展基礎平臺建設、共有技術建設、規範體系建設、服務能力驗證等工作,不斷提昇平臺產品輸出和技術服務的能力,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體外診斷領域工程化成果,為國內先進體外診斷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提供技術示範和樣本,孵化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體外診斷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逐步在我國形成新的體外診斷產業集群,最終建成體外診斷領域國內一流、國際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發和轉化中心。

體外診斷技術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體外診斷行業與檢驗醫學構成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緊密聯繫的有機整體。體外診斷行業是檢驗醫學的「工具」和「兵器」,同時檢驗醫學是體外診斷行業的「用戶」和「市場」,兩者的共同目的是實施體外診斷。臨床診斷信息的80%左右來自體外診斷,而其費用佔醫療費用不到20%。

體外診斷已經成為人類疾病預防、診斷、治療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類健康與構建和諧社會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體外診斷產品主要由診斷設備(儀器)和診斷試劑構成。根據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標準,體外診斷設備屬於臨床檢驗分析儀器類。

體外診斷儀器分類

1、按診斷方法分:臨床化學分析儀器、免疫化學分析儀器、血液分析儀器、微生物分析儀器。

2、按搭配試劑分:開放式系統、封閉式系統。

體外診斷試劑:

按檢驗原理分:生化診斷試劑、免疫診斷試劑、分子診斷試劑、微生物診斷試劑、尿液診斷試劑、凝血類診斷試劑、血液學和流式細胞診斷試劑。

體外診斷技術發展前景:

從基因水平的基因測序、SNP篩查、點突變基因診斷,到蛋白水平的各種生物標誌物(biomarker)檢測, 到細胞水平的循環腫瘤細胞檢測(CTC)、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TCT), 再到組織水平上的PET/CT等。 總的來說, 體外診斷向更簡便、更快捷、非侵入性、多信息化的方向發展。應用前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體檢,現代人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健康, 很多人每年體檢已成為一種習慣。體外診斷通過對血液、尿液、糞便、分泌物等進行分析檢測,即可實現對疾病的預防和早期發現。

2、慢性病管理,世界範圍內,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胃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還有高血脂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的發病率也居高不下。 這些慢性疾病需要定期監測血糖、 血壓、血脂、幽門螺桿菌、骨鈣的變化。使用體外診斷設備,特別是各種穿戴式設備, 可以隨時隨地實現對血糖、血壓、心率等監測。

3、重疾監測,許多癌症病人接受手術、化療之後,醫生可以利用體外診斷技術定期監測腫瘤標誌物,預知癌轉移以及指導用藥。例如乳腺癌病人術後要定期做胸片、骨掃描、肝臟B超、血常規、腫瘤相關抗原檢查,不列顛哥倫比亞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體外診斷技術,發現腦內αB-crystallin基因高表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比低表達(陰性)的乳腺癌患者要面臨3倍甚至更高的癌細胞腦轉移風險。這使得醫生可以對高風險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預防癌轉移。

新聞來源: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創新發展碩果滿枝——訪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院地合作紅紅火火、創新發展碩果滿枝——訪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唐玉國 作者:劉曉蕾    編輯:李慧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19
  • 瀋陽渾南區與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籤約
    9月24日,瀋陽渾南區人民政府與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舉行籤約儀式,雙方將共建瀋陽健康工程技術研究院。瀋陽健康工程技術研究院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億元,力爭用3到5年時間,引進及培育高端人才65名,引進或孵化醫療器械項目10個,申請專利50個,設立研發單元5個,建設並運營1個醫療器械工程化服務平臺,建成後將進一步促進瀋陽生物醫藥與醫療產業的快速發展,成功吸引更多高質量人才匯聚瀋陽。
  • 2019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一、研究所簡介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國立研究機構。積極踐行以市場為牽引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努力構建「人才+科技+產業+資本+市場」五位一體的式新型研發機構。
  •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招聘公告(江蘇)已公布,計劃招聘25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中國科學院蘇州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招聘公告(江蘇)   一、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介   季華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季華醫工所」)由季華實驗室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共同建設,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三山新城
  • 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通過驗收
    11月2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工程技術研究所驗收會議在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學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副省長何權出席會議。驗收會由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主持。
  • 復旦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
    本報訊  11月27日,我校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就共建復旦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復旦醫工所」)舉行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徐曉創主持。唐玉國表示,與復旦大學籤約對於蘇州醫工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復旦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水平高,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蘇州醫工所有很強的工程化和產業化力量。復旦大學和蘇州醫工所的合作,可以實現基礎科研、工程轉化及臨床應用的有機結合。作為復旦醫工所所長,唐玉國表示深感責任重大,希望可以打通創新鏈條,務實地推動復旦醫工所發展。
  • 孵化產業化公司近60家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批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
    蘇報訊(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周建越)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獲批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這是該所繼入選國家醫療器械專業化眾創空間之後獲批的又一個國家級重大創新創業載體稱號。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 2018江蘇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孫敏軒課題組招聘公告
    2013年至2015年在德國耶拿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 2015年被聘為蘇州醫工所研究員,並獲得中科院百人計劃資助。現為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動物實驗中心負責人。1. 研究方向及特色本課題組主要利用動物模型,結合臨床的病理,利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轉基因動物、新型成像、治療技術等手段從事腦瘤等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方面的研究。
  • 2019中科大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招生調劑簡章
    2019中科大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招生調劑簡章 2019-03-07 17:31:49| 中國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線
  • 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名單出爐 蘇州醫工所又獲國字號榮譽
    本報訊(記者 劉曉平)日前,國家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名單出爐,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位列其中,獲批國家級精益創業方向「雙創」示範基地,這是該所繼入選國家醫療器械專業化眾創空間之後獲批的又一個國家級重大創新創業載體稱號。
  • 蘇州醫工所舉辦建所十周年紀念活動暨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討會
    金秋十月,千年古城姑蘇城西,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喜迎建所十周年。   10月20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建所十周年紀念活動大會在蘇州高新區隆重舉行。 他說,十年前,為了填補國內醫療器械裝置研究等生物醫學工程產業領域的空白,中科院、江蘇省、蘇州市三方共建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蘇州醫工所沐浴在「創新2020」的春風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成為院地共建研究所的典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楊桂山代表中科院南京分院對各位關心、支持蘇州醫工所創新發展的各級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不忘創新生物醫學工程初心—新聞—科學網
    結合本行業、本單位實際和特點,進行認真細緻的分析研討、制定措施並落實執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隨著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呈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特點,其中,健康已經成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中最為重要的內容。隨著科技的長足進步和社會的飛速發展,醫療儀器在檢測和治療各類疾病、保障生命和健康方面作用越來越重要。
  • 市政府與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7月9日,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在蘇州舉行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出席儀式並致辭;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副市長劉吉忠,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遠義彬出席儀式。
  • 天津工業大學優勢專業介紹——生物醫學工程
    學院建立了隸屬於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市光電檢測技術與系統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中心,並在此實驗中心的基礎上建立了天津市醫學電子診療技術工程中心,擁有種類齊全、實驗平臺先進的實驗設備和裝置。
  • 2017(第五屆)先進體外診斷行業峰會--會議嘉賓
    國家微檢測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陝西省納米生物醫學檢測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安金磁納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擔任陝西省政協委員,陝西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即時檢測技術分會常委,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納米醫學與工程分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藥物基因組學分會常委,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醫學檢驗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
  • 科學時報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進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排頭兵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院)是中國科學院調整戰略布局之後,採取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形式,在珠三角地區新建的高起點研究機構。研究院下轄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醫工所)、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集成所)、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計算所)等科研機構。
  • 2020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範克龍課題...
    2020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範克龍課題組招聘1人公告 2020-02-12 17:00:22|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納米酶實驗室),
  • CAIVD:2020年度中國體外診斷大事記
    二月2020年2月5日,九強生物與聖湘生物發布體外診斷企業聯合戰疫行動倡議書。2020年2月5日,東方生物(688298)在科創板成功上市。2020年2月5日,廈門飛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創新產品人EGFR/KRAS/BRAF/HER2/ALK/ROS1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半導體測序法)獲批上市。
  • 仿人生物醫學工程技術:下一項改變世界的技術?
    3 仿人生物醫學工程的發展 DEKA手臂系統、達文西Xi手術系統只是近期仿人生物醫學工程發展的兩個典型案例,事實上類似的例子已經有很多。以仿人型殘疾人假肢為例,就有Otto Bock假肢、TBM假肢、HIT/DLR假肢、i-LIMB假肢、FluidHand假肢等多種功能的假肢已經得到開發。
  • 軍隊生物醫學工程「急先鋒」
    多年來,四醫大生物醫學工程系把科技強軍的使命扛於肩,把教為戰、學為戰、研為戰的職責根植於心,研發生物電磁圖像檢測與監測、非接觸生命雷達探測、制氧增氧裝備、醫學圖形圖像處理等系列技術與裝備,形成4架「科研馬車」齊驅發力的強勁態勢。建系近30年來,榮獲以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為代表的多項標誌性科技成果獎,培養一大批軍事醫學工程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