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在位於白雲區西槎路的溪雨國際廣場內,來了一位"不速之客"—10月22日凌晨,幾名卸貨下班的司機在園區內發現一隻外形酷似狗,但是毛色赤紅,尾巴較長的動物。經過經驗人士鑑定,這很有可能是一隻赤狐。
為了避免狐狸傷人或是受傷,園區保安李華康將狐狸放入籠子,每日投食。10月31日上午,白雲區農林局的工作人員已經將狐狸收容。
溪雨國際廣場是一處主營鞋業的產業園,廣場周邊便是生活區。作為野生動物的狐狸為什麼會出現在鬧市?而當市民遇上野生動物時候,又應當如何處理?為此記者詢問專業人士進行解答。
轎車旁發現奇怪的"長尾巴狗"
發現狐狸的是蔬菜倉庫的司機小陳,他回憶起那天的場景。21日晚送下貨物後已經將近凌晨兩點,小陳和兩名同事在經過一輛泊在廣場的轎車時,突然注意到了車旁有一隻奇怪的動物。"乍一看是狗,但是尾巴非常長,嘴也比狗更長。"小陳說。
由於天黑,他們看不清楚這隻動物毛色。不過其中一位同事提出,這應該是一條狐狸。由於擔心野生動物會傷人,幾個人便商量好一起捕捉。
他們拿來裝菜的網兜罩住了狐狸,並且將它放進了籠子裡,期間狐狸沒有做反抗。"一直很溫順,並不怕人,感覺像家養的。"小陳說。第二天早晨,小陳遇到了要上班的保安李華康,看李華康很感興趣,小陳便把狐狸託給了李華康飼養。
園區保安暫養狐狸,望儘快找到專業機構收留
記者在現場看到,籠子裡的狐狸大概有一隻成年狗的大小,大部分的體毛呈赤色和黑色,尾巴處的毛髮較為厚長,並且嘴部較細長,聽說園區裡有狐狸,不少在這上班的員工都跑來看熱鬧。
"我從沒親眼見過狐狸,這兩天在網上搜索了外形特徵和習性,才確定這就是一隻狐狸。"李華康說。收養了狐狸一個多星期以來,李華康一直將狐狸養在食堂的一個角落。他直言自己不懂飼養,只能想到買了不少狗糧餵狐狸,同事還會給它一些吃剩的雞骨頭和雞肉。
據李華康的觀察,相較狗來說,狐狸的性情更安靜溫馴,目前並沒有出現咬人的情況,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一直把狐狸關在籠子裡。
此外狐狸身上有時候會散發奇怪的臭味,不少在食堂吃飯的人聞到這股味道後都頗有微詞。李華康表示並沒有長期飼養的打算,希望能儘快地找到專業部門收養這隻狐狸。
很可能是"三有保護動物"赤狐,白雲區農林局已前往收容
為此記者聯繫了廣州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池炳威,他表示從外表上看這很可能是一隻赤狐。而赤狐為什麼會出現在鬧市區,他表示可能是有市民為了圖新鮮私自捕捉飼養,但是發現赤狐並不適合家養後,就隨意放生了。
記者了解到10月31日上午,白雲區農林局工作人員已經將狐狸取走,並將擇期放生。李華康也向記者表達了欣慰:"狐狸還是需要更專業的人來保護,希望它有個好的歸宿。"
根據資料顯示,早在2000年8月1日,赤狐便被收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下稱《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私自飼養國家三有動物屬於違法行為,而像李華康這樣的做法也屬妥當,暫時保管,而後儘快尋求專業部門的跟進。
池炳威介紹,隨著廣州環境水平不斷提升,市民在鬧市中遇到野生動物的情況越來越常見。遇此情況,市民可撥打110報警,警方會通知野生動物保護部門處理。市民也可以撥打"12345"市民熱線,對接有關的農林部門解決。
科普:"三有名錄"規定嚴,私自捕捉或獲刑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後得知,所謂"三有動物"是指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一共包括5綱46目177科共1591種動物,以及昆蟲120屬的所有種和另外110種。
名錄中不僅收錄了狐狸,還包括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刺蝟、豹貓、竹鼠等,麻雀、青蛙、壁虎、蟾蜍、野雞、野兔和各種蛇類也名列其中。
"三有動物名錄"雖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不同,但同樣受到嚴格的法律保護。我國刑法及相關法律有規定,公民私自捕捉1隻(條)就屬於違法行為,而捕捉20隻(條)以上就構成犯罪,捕捉50隻(條)以上就屬於重大刑事案件。而想要養殖"三有動物",必須通過辦理相關的行政許可證。
《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取得狩獵證,並且服從獵捕量限額管理。
根據早先的媒體報導,2015年9月28日江蘇豐縣四名青年通過樹上架網捕獵斑鳩和喜鵲共178隻被判非法狩獵罪,2017年2月19日浙江淳安縣的陳某在未取得狩獵證的情況下,徒手捕捉並宰殺了109隻蟾蜍,被森林公安抓捕歸案。這都是肆意私自捕獵"三有動物"而受到刑事處罰的先例。
同時法律對如何獵捕也有嚴格的規定:電捕工具、鐵夾、氣槍、毒藥、麻醉藥等均屬于禁用獵捕工具,不能隨意使用。夜間照明行獵、殲滅性圍獵或者使用火攻、煙燻、挖洞、陷阱、撿蛋、搗巢等方法獵捕,也要負法律責任。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侯翔宇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侯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