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請關注青年世代的關注

2021-01-14 華夏經緯網

    作為一位大學老師,每一年都會遇見「更年輕」的學生,很多時候好奇這些年輕人在想些什麼?關注些什麼?哪些議題對他們而言是很重要的。尤其,青年世代所持有的價值觀,和戰後成長的世代相當的不同,經歷過戰禍和經濟蕭條的年長世代,著重在物質主義的滿足,成長於富裕和民主年代的青年世代,關注的議題不再僅限於基本需求的滿足。

    和平議題、平等議題、反核議題、性別議題、人權議題或動物權保護等,都可見青年世代關注和討論,這尤其可從大學校園內社團的多樣化窺知。除了1990年代陸續出現的性別和女權相關社團、以及異議性社團外,近年大學校園內也都可見關注動物權益、社會或政治議題、學生權益或環保社團陸續設立,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年齡世代間關注和在乎的議題的差別,價值觀取向的差異。

    為什麼要關注青年世代的關注呢?因為我們正處於人口老化嚴重的社會,當社會中老年人比例愈來愈多,如何在制訂公共政策過程中納入青年觀點,制訂出符合世代正義的政策,就顯得相當重要。無論是擴大青年的參政機會,或是提升在臺「立法院」中青年代表性,都能有助於在政策制訂過程中注入青年思維。

    根據國際國會聯盟(Inter-Parliament Union)近期出版的2016年青年國會議員統計報告分析中指出,全球128個國家中,30歲以下國會議員的比例超過10%的國家只有瑞典、厄瓜多、芬蘭和挪威四國。整體來看,納入研究國家中的國會議員年齡在30歲以下者,比例不到2%,40歲以下國會議員比例為14.2%,若再將青年國會議員的定義放寬到45歲以下,也僅有26%的國會議員在45歲以下。該項報告也指出,各國各地對青年政治涉入的關注焦點,已由「青年諮詢」轉為青年政治代表性的命題。

    影響一國青年議員代表性高低的原因有許多,例如參政權年齡的規定、青年對政治關心和參與程度、政黨提名青年參選的意願、又或是選舉制度設計等。低落的國會青年代表性,影響青年相關公共政策的倡議和制定,從政治賦權角度來看,更多的青年投身政治,有助於促進青年對政治的關注和參與,激勵更多一般青年的政治涉入。是以各國各地也不斷研擬和落實促進青年參政和政治代表性的方案與政策,降低投票年齡就是其中一項措施。

    去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蔡英文競選團隊提出的「青年好政」青年政策之一便是主張降低投票年齡至18歲。在執政即將滿一周年之際,無論是公民權降至18歲的「憲法」第130條條文修正草案或「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雖已通過一讀審查會,交付「修憲委員會」審查,但仍未有顯著進度,值得未來持續關注。

    然而,要改善青年代表性,除了降低投票年齡外,降低參選年齡,也陸續獲多國多地採用,例如近年英國、肯亞和摩洛哥將參選年齡降至18歲,奧地利和厄瓜多則從18歲降至16歲。此外,無論是從法律層次規範政黨提名辦法或政黨內部自行規定,若能從政黨提名辦法制度化著手,保障一定席次給予青年,根據其他國家的實施經驗,確實顯著地提升青年國會代表性,也有助於將青年觀點納入公共政策制訂過程中。

    蔡英文競選前也承諾要將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提升至臺「行政院」層級。該委員會已於去年11月成立,雖已召開兩次會議,但成效為何尚難評估,尤其是廣邀委員參與各「部會」的會議或活動,這樣的舉措是否能成功將入青年觀點帶入政策制訂過程,仍有待時間來檢驗。除了中央,各縣市地方政府近幾年也陸續增設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若能促進臺當局和地方青年事務委員會經驗交流,一方面能促進青年代表間針對青年議題的整合與合作,另一方面更能提升公共政策中有關青年議題更獲重視。

    對看中理念、議題主張更甚於感性的青年世代來說,「青年好政」不能只停留在美麗的口號,更需要落實到有助於青年參與的機制中,因為我們都知道,期待幻滅後的轉身是最嚴酷的懲罰。

    【林瓊珠/臺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竟公然「挑釁」?言論引發國際關注,國臺辦「強勢」回應!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最終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而落幕,這也使得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引起兩岸民眾的密切關注。蔡英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臺灣所堅持的政策是」不挑釁不屈服」政策。筆者認為,蔡英文所謂的」不挑釁不屈服」政策其實就是」臺獨」的一種表現形式,而蔡英文本人則是徹頭徹尾的」臺獨」分子,蔡英文雖然沒有公開宣布」臺獨」,但是蔡英文的所作所為仍然是」臺獨」分子的所作所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蔡英文:「臺獨」已成年輕世代天然成分 如何廢除?
    蔡英文:「臺獨」已成年輕世代天然成分 如何廢除?   民進黨全代會20日登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不約而同選在全代會前夕表態。蔡英文說,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如何凍結或廢除?且「臺灣前途決議文」已成為臺灣人民共識。蘇貞昌說,臺灣未來由人民決定,民進黨應該對自己的立場有信心。
  • 青年攻佔民進黨中央:點名蔡英文出來面對(組圖)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青年團體代表抨擊民進黨執政前後嘴臉不一樣,指蔡英文違背自己所提出的「六大勞動政策」中的三大項,工時要減少、薪資要增加、保障非典勞動者權益。他們要求蔡英文出來面對訴求,回應青年質疑。
  • 民進黨一級主管齊亮相 蔡英文:都是民進黨派
    臺海網5月29日訊 民進黨昨天召開中常會,黨部一級主管正式公開亮相,黨主席蔡英文說,這個團隊結合革命世代、執政世代、青壯世代,兼顧經驗傳承跟培養人才,未來民進黨沒有派系之別,只有「民進黨派」。據「中央社」報導,蔡英文昨天下午在中常會後宣布黨中央一級主管,包括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任文宣群副秘書長、嘉義縣觀光局長洪耀福任組織群副秘書長併兼任組織部主任。
  • Z世代青年全新企劃:B站助力Kappa打造「領航計劃」
    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0年Z世代將佔據整體消費力的40%,因此,Z世代群體正在成為眾多主流品牌爭奪的新興消費市場。除此之外,伴隨著社交媒體及網絡媒體的大行其道,以及直播、短視頻等全新媒介形式的顯露,敢於嘗試新事物、對新興事物有著超凡解讀能力的Z世代,也正透過這些媒體渠道掌握了超乎想像話語權,成為社交媒體上最活躍的力量。
  • 蔡英文曬圖一細節引發關注,「臺獨」又興奮了?國防部早把話說透
    據環球網9月25日報導,24日,島內媒體又開始炒作一張照片,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澎湖視察「海軍」「146艦隊」,並登上「子儀艦」與艦上官兵的合影照。
  • 蔡英文民調超70%,臺灣青年怎麼了?邱毅:被洗腦的都是「廢青」
    自從蔡英文上臺之後,就不斷地給島內民眾洗腦。不過不得不承認,民進黨當局洗腦確實很成功。縱觀民進黨當局在疫情之下的表現,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曾經還把口罩拿去「做外交」,公然隱瞞島內的疫情情況。那次的軍艦出現疫情的事件,民進黨當局也沒有迅速處理,結果士兵們攜帶疫情在島內瞎晃悠。
  • 紫荊:蔡英文為何重用民進黨新系扁系人馬?
    中新網7月26日電 香港《紫荊》雜誌7月號刊文說,由於臺灣民進黨2012參選人蔡英文非政壇「科班出身」,沒有自己的班底,因此要打一場全島性的選舉,向其它派系借將調兵,實屬必然。她之所以找上「新潮流系」與「扁系」,也在預料之中。此外,這兩個派系的主導者以50後、60後為主,政治歷練與知名度足夠,符合蔡英文的「世代交替」訴求。
  • 蔡英文的「天然成分」為何物?
    蔡英文近日表示,「臺獨」已是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她還說,「臺灣前途決議文」是民進黨的共識,也已經成為「臺灣人民的共識」。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署名洛杉基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她不但自信到認為自己最懂年輕世代,就連臺灣人民的「共識」,她都一樣了如指掌。說穿了,蔡英文的「天然成分」已經被臺灣人看透透,那就是:充滿了空氣。
  • 外報:蔡英文「天然成分說」倡「臺獨」飲鳩止渴
    「臺獨」已成為臺灣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今天,「反中」的聲音在年輕世代中很安全,因為沒有人會跳出來反對自己的朋友「反中」。但是如果「親中」,就引同儕側目與排擠。  較難體會的一層是,蔡英文的天然成分說,隱含了一種殺機,雖然沒有人直接這麼說,而她自己也未必明確意識到。可是,她的說法反映了臺灣社會這幾年圍繞「反中」的立場,所以然形成的政治霸權,以及基於這個霸權所帶來的社會衝突,甚至是政治迫害。
  • 蔡英文就職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 實質薪資倒退17年
    ,今年島內民間投資預測僅成長1.85%,創5年來新低;首季青年失業率12.07%,也創近3年同期最高,實質薪資更倒退17年。  蔡英文就職一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拼經濟交白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青年失業3年新高  依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首季失業者的失業周數直逼半年,創下近3年同期最高。而新當局念茲在茲的青年就業,成長也有限,15~24歲的青年失業率也升至12.07%,創下近3年同期最高。
  • 最後,蔡英文「偷雞不成蝕把米」
    而蔡英文卻在大選一開場,就站在川普這邊為其搖旗吶喊,將所有的籌碼都放在了川普政府的身上。蔡英文為川普搖旗吶喊蔡英文在美國大選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旗幟鮮明地表現出了支持川普的態度。比如,蔡英文決定從明年1月份開始開放美國廋肉精豬肉的進口,這其實就是為川普政府連任準備的一份禮物。
  • 雁默:蔡英文正式發動「思想戰爭」,別再對她抱有幻想
    817萬臺灣選民犧牲了許多物理上,甚至目測得到的自我毀滅因子,也要以自己的一票對大陸傳達拒絕的訊息,蔡英文展開進一步思想武裝的條件已經成熟。言論自由、能源危機、空氣汙染、貧富差距擴大、經濟長期趨壞,甚至世代撕裂,兩代反目,都變成次要問題。事實上,許多年輕選民是連個人對蔡英文的不滿都覆蓋掉而投蔡,這個時候不搞思想戰爭,什麼時候搞呢?
  • 第十屆UNESCO青年論壇開幕 中國力量再度引發關注
    第十屆UNESCO青年論壇開幕 中國力量再度引發關注 2017-10尤其是第九屆UNESCO論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37屆大會主席郝平先生在大會作了主題發言,中國青年代表也更積極的參與全球話題討論,讓「中國力量」獲得全球更多關注。相信在本屆論壇上,中國依然會有出色表現,並再次引發各方關注。  據悉,中國不僅對本屆青年論壇的代表甄選和活動組織實施提供了諸多助力,更對青年論壇相關全球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大力支持。
  • 奇怪的蔡英文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24日發表評論文章說,蔡英文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5月20日就職之前,是雙方展示善意、累積互信的緩衝期,期待大陸方面可以運用這個機會「再展現一些善意」。猶記蔡英文曾在第二輪競選政見發表中指出「外交靠的是國力,不是中國大陸的善意」,如今卻寄望大陸在兩岸關係上展現善意,不是非常奇怪嗎?
  • 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呼籲:給青年科學家更多的關注...
    此外,他還將出席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給後輩提供自己的經驗和建議,倡議扶持青年科學家成長。阿爾特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四年後與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證實與B肝病毒有關。阿爾特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
  • 新黨青年遭強搜蔡英文卻神隱 羅智強:又要當縮頭烏龜?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辦公室僅對此回應,不會評論偵查中的案件,蔡英文也「神隱」起來。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痛批蔡英文:「又要當縮頭烏龜嗎?」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等4人19日遭搜索、約談,並以「證人」身份拘提到案協助調查。蔡辦發言人林鶴明對此表示,蔡辦立場一貫,不評論「司法」偵辦中的個案;至於其他衍生的討論,蔡辦不回應,應該交由「司法」單位說明。
  • 「凍獨案」反遭「冷凍」 暴露蔡英文「純天然」臺獨思想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急速「凍獨」 圖片來源:臺媒         事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強勢主導 "凍獨案"急速遭"冷凍"      快評:據臺灣媒體報導,引發綠營爭論的凍結
  • 蔡、賴皆老且頹矣 該輪到「野百合世代」
    而且更值得警覺的是,在「中立/看人不看黨」的受訪民眾部分,滿意蔡英文的比例,從上月已經低得可憐的20%,掉到只有15.9%,不滿意的比例則是從62.5%,增加到65.5%,顯示中間選民對蔡英文的滿意度評比是有惡化的趨勢。  只不過是。
  • 臺報析蔡英文的虛無主義:再怎麼變 空心不變
    分析指如果說,這就是蔡英文追尋的「改變」,那麼這樣的「改變」,恰恰反映蔡英文的空心,永遠不會改變,無能於改變。  文章摘編如下:  相較於倒黴的蔣偉寧,蔡英文不但不會因為如此公然抄襲歐巴馬而去職,反而還備受「太陽花學運世代」以及深綠陣營的愛戴。如果說,這就是蔡英文追尋的「改變」,那麼這樣的「改變」,恰恰反映蔡英文的空心,永遠不會改變,無能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