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聽老人講的一句俗語:「傷筋動骨一百天」,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有沒有一定的科學性?是不是必須要躺在家裡一百天才能康復?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傷筋動骨一百天」是指在筋骨受傷的的時候需要休養一百天才能恢復健康。事實上,這句俗語只是我們的先輩在長期的生活與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這只是一種大致的說法,傷筋動骨並不是準確到具體需要多少天才能康復,而是要在專業的骨科醫生的診斷下根據受傷的人的真實的筋骨損傷情況來決定的。
人們雖然經常一起提到「傷筋動骨」,但是「傷筋」和「動骨」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所需要的治療和修養的方法也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傷筋和動骨是否都需要休養「百天」。
一、傷筋
其實「筋」是中醫上的一種叫法,西醫上最能貼切地表達筋的意思的名詞應該是「肌腱和韌帶」。那麼肌腱和韌帶的主要作用就是負責穩定人體的骨關節還有就是我們人體的運動功能。
筋的可伸縮性是比較差的,所以一般體育課之前老師都會叫學生先做一下熱身,做一些延展拉伸,活動活動韌帶和關節,就是為了防止「筋」在運動中受到傷害。
那麼「筋」在受到傷害的時候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恢復呢?
具體多久時間恢復是要看到底是哪個部位的「筋」受到了損傷,因為判斷身體不同部位的恢復時間的標準是看受傷部位的血液運輸的多少。也就是說如果血液運輸的越多,那麼損傷的部位越容易恢復,所以並不是確切的就需要一百天這樣子,具體要根據專業的骨科醫生的診斷來治療。
二、動骨
動骨就是骨折,是指骨頭發生斷裂,有可能是斷裂一部分也有可能是全部斷裂,情況嚴重的話還需要進行手術。骨折的病人有的能恢復如初,但是也有的病人骨頭痊癒後也會留下或多或少的後遺症,「動骨」對於「傷筋」來說情況可能更嚴重。
那麼骨折所需要的癒合時間也是根據身體部位的不同來確定時間的,一般骨折患者恢復的時間遠比傷筋的患者恢復時間更長,初步癒合的時間一般是三個月,所以就有傷筋動骨一百天的說法,但是具體三個月能不能恢復好也是要看患者的具體傷情的。在想療養期間骨折患者前期應該以休息為主,以免造成傷口二次損傷,到了後期要做一些康復鍛鍊,但是這個康復鍛鍊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自己切勿擅自進行。
結合以上我們知道,傷筋動骨並不是需要真的臥床一百天的。康復的天數要根據專業的骨科醫生對於受傷的部位以及傷情輕重來判斷。如果受傷的部位並不在腿上或者影響行動的部位,患者是沒有必要一直臥床的,受傷嚴重的患者在後期也要下床走動,長期的臥床休息會導致便秘、肌肉萎縮、下肢血栓等問題的出現,也不利於患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