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榜樣:他們有顏值,更有才華,發sci論文、拿國獎……個個優秀!

2021-01-14 中國校園在線

常常因為不知如何規劃未來生活而苦惱?

特別想認識學霸分享經驗,想了解部分研究生「國獎」獲得者的秘訣?

快搬上小板凳來看一下吧!

孟璐璐:在思考中前行

孟璐璐,植物醫學學院植物病理學專業2017級研究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兩篇,在《植物保護學報》等一級學報發表論文三篇,以第二作者發表文章多篇。2018年參加植物病理學會學術年會並發表會議論文,2019年參加中日韓泰四國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做學術報告。研究生期間連續兩年獲得學業獎學金。

無數個沉靜夜晚,實驗室裡仍有孟璐璐的身影,儀器是她最親近的夥伴。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果樹病害,從分子方面研究侵染的機制機理。「基本上做實驗沒有很順利的時候,有的實驗長達一個月仍舊停在原地,絲毫沒有進展。」孟璐璐用細心與耐心探索,在不斷的思考中前行,踏實地步步走在研究的路上。

在經過近三年的學習後,孟璐璐不僅加深了對這一學科的理解,還更深刻地意識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人一樣,植物從播種到收穫甚至死亡,都在面臨著各種病害的威脅,並且許多病害像人類的癌症一樣沒有理想的防治措施,那這就迫切得需要植保人去做一些研究工作。」當看到一則關於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將潛心研究的「有機三七」種植技術無償公開給農民的新聞報導時,孟璐璐感到感動,並讓她更熱愛自己從事的研究。她笑著說:「這是科研人應該有的樣子,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本科學習向寬學,而研究生學習便是要向深學。研究生學習階段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思考中探索,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的毅力。」她與學弟學妹們共勉:「一個人越懶,明天要做的事越多。希望我們都能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王大鵬:厚積薄發,踏夢前行

初次交流,他親切如鄰家大哥哥,內涵與言行兼修,實力與顏值並存。他便是獲得我校研究生國獎的管理學院農業管理專業的二年級研究生王大鵬。

王大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現代農業理論與實踐,主要從事區域經濟研究。王大鵬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北方經貿》第二期、《農村經濟與科技》第四期上發表與專業相關的文章,並始終堅持嚴謹認真的作風。沉得住氣,才能學有所成。對於王大鵬來說,獲得國獎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善於思考與合作讓他能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突破。在導師崔茂森悉心指導和培養下,他廣泛閱讀與三農相關的期刊文獻,努力完成每一項科研任務,進而對本專業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也提升了他的專業素質。

如今社會需要更多複合型人才,全面發展也是王大鵬對自己的期許。王大鵬積極參加學校的管理工作擔任學院研究生會主席一職,並獲得了「2018-2019年優秀研究生幹部獎」;在社會實踐方面,王大鵬積極參加中國資金管理智庫高峰論壇,並在本校召開的第十四屆東北亞農業政策研究論壇上進行志願服務,來豐富個人經歷。另一方面,在做好學生工作的同時,他會擠出時間來閱讀大量的專業相關書籍、期刊。學習之餘王大鵬愛好散打、籃球和爬山,並且他還加入了城陽區陽光救援隊,代表城陽區去參加全國第一屆社會力量救援大賽。

「你要尋的那座島嶼,就在自己心裡;努力奔跑,只為追上那個曾被寄予厚望的自己。」這句簡單的話一直激勵著王大鵬不斷地去努力,去譜寫別樣人生。

王鑫:腳踏實地,不負青春

王鑫,2017級化學與藥學院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目前為止,已發表SCI收錄論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第二作者3篇,第三作者1篇;連續兩年榮獲青島農業大學研究生學業三等獎學金;2019年榮獲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成果獎;2019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做學問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研一的時候,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鑽研專業課程。空閒時就通過借閱圖書館的專業文獻和書籍、查閱電子期刊、下載專業論文和文獻等各種途徑來深化、拓寬專業領域知識。

科研之路總是布滿叢叢荊棘,一篇SCI論文要在大量實驗成功的基礎上才能完成,這要求她在實驗期間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反應條件,不斷查閱新文獻。王鑫談到:「我在做第一個《原位模板生成銀納米顆粒作為擴增標籤用於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傳感超靈敏檢測MicroRNA實驗》時,由於實驗緩衝體系問題考慮不全面,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甚至讓我產生了自我懷疑。而現在每當遇到挫折,我學會了自我反思與思考,不再慌亂、迷茫」。

雖然「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只是一個外在的符號,但它記錄了王鑫無數個拼搏的日日夜夜;每年的綜合素質測評A等級和量化打分表上的高分數,是對她努力的認可。得知自己獲獎後,王鑫談到:「這份榮譽不僅僅只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我的導師、同學以及課題小組都給了我很多鼓勵與幫助。」 脫去白色大褂,走出實驗室,她同樣也是一位熱愛生活的女孩,喜歡聽音樂、喜歡運動,積極參加學院舉行的各種趣味運動會和元旦晚會。

近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使她在查閱資料、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素質得到了不斷提升,書面表達能力也取得了很大進步,特別是獨立思考、判斷和研究的能力。對於未來的展望,王鑫決定背起行囊繼續考取博士學位,做一個一直行走在路上的人。

都松傑:踏出第一步

都松傑,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學專業研究生。獲得2019年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期間課程平均成績87,專業排名第二,分別獲得2017年度、2018年度研究生三等學業獎學金;2019年10月,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一篇;曾主持2018年度青島農業大學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灰黴菌對苯醯菌胺耐藥性機理研究與新型抑制劑的虛擬篩選」;2018年10月,參與橫向課題項目「利用結構生物信息學方法研究大麥極限糊精酶的結構與功能關係」,負責分別完成不同溫度下四個體系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我真的很鬱悶,有種學夠了的感覺……」剛進實驗室時的都松傑,在生物信息學研究課題上的基礎為零,所以有些許的浮躁。不過都松傑的導師和師姐都很踏實嚴謹,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會一件一件處理好。慢慢的,都松傑跟著師長師姐一步一個腳印,一直堅持到現在。她笑了笑:「堅持過後就好了。不會,我可以學嘛。」

在都松傑的電腦顯示屏下方,一張張紅色便利貼格外醒目,這是為了防止遺漏而把所有要處理的事務一一記下,完成後依次揭下更新。「做事不拖沓,這也是我向師姐學習而養成的習慣,高效集中精神地處理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都松傑認為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學的時候認真學,該休息的時候好好放鬆。」課餘,都松傑會選擇看看書,出門散散心,或靜下來看一部喜歡的電影。要是到了長假,她還會結伴旅遊,遍覽祖國大好山河。「生活不是只有學習,你要把日子過的井井有條,做喜歡的事,見喜歡的人。」對於學弟學妹她想說:「定下目標,找好方向,踏出第一步,如果不會,我們可以學嘛。」

鄭茗月:做不讓自己後悔的事

鄭茗月,中共黨員,2017級園林與林學院風景園林學研究生,曾發表論文三篇,獲得國家軟體著作權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一項;在校期間獲一等獎學金六次、三好學生三次,獲得優秀學生幹部四次,並且獲得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學生幹部一次, 榮獲「優秀畢業生」稱號;本科時期和研究生時期均獲得國家獎學金。

「做實驗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鄭茗月說。在做乳酸菌對長春花生長生理影響的實驗時,需要等待種子發芽、生長,然後才能檢測它各個方面的指標,這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沉下心來等待,耐心記錄實驗數據。

「萬事開頭難,因為與師兄師姐的實驗不同,沒有可以借鑑的地方,所以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從一開始確定實驗對象,到後期查資料來確定實驗方向,然後再判斷方案的可行性,她都費了很大的功夫去做。這可能就是研究生與本科生最大的區別吧,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鍛鍊。」鄭茗月笑著說。「我不後悔做這個實驗,雖然它對我來說是學術上的挑戰,但更鍛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做不讓自己後悔的事兒,是鄭茗月一直奉行的原則。

同時兼顧學習和工作,對鄭茗月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鄭茗月曾任院研究生會主席,現任校研究生會主席「我會把事情分個輕重緩急,然後盡力把每件事都做好,不讓自己後悔。」鄭茗月說。這樣的生活雖然忙碌,但卻給她對於研究生期間的回憶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做不讓自己後悔的事兒,這是鄭茗月本科和研究生期間一直堅持的,不論是學習、工作還是對於未來的規劃上面,她都在用行動踐行著這句話。

張翔:不迷失方向,不辜負努力

張翔,2017級園藝學院果樹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SCI三區文章1篇和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篇;2018年,獲一等學業獎學金並主持青島農業大學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基於代謝組學分析的紅肉蘋果花青苷提取液體外抗氧化機理及納米化研究」,該項目為紅肉蘋果花青苷的抗氧化研究以及紅肉蘋果保健品的開發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11月份,張翔榮獲我校2019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2019年,是張翔在青島農業大學度過的第七年。回首往昔,張翔感慨萬千:「時光轉瞬即逝,但是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實,在不經意間回頭一看,發現我已收穫許多。」研一階段,張翔努力學好理論課程並進入實驗室進行初步實踐;研二時,確定科研主題後的他在一次次的實驗中分析數據,總結實驗成果,最終取得科研進展。研三時,他雖已收穫滿滿,但仍不沉迷於鮮花和掌聲,腳踏實地,為下一階段的考博做準備。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開始。「對學習內容進行及時總結能夠推動學習的進步。」張翔表示,由於人的記憶力有限,實驗得出的數據和當時產生的具體想法會隨著實驗的增多而被遺忘,及時記錄並總結當天的工作不僅利於第二天工作的銜接。此外,「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也是高效的學習方法之一。」張翔補充道,只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才能讓工作變得有條不紊。在枯燥的時光中,他仍堅持完成每天實驗的數據統計,日積月累,因此他的專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成長,是跌跌撞撞依然向前的勇氣。「不要害怕失敗,摔倒了爬起來,你就會慢慢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不要害怕吃苦,埋下頭默默努力,總會有苦盡甘來的一天。」最後張翔也通過自己經歷的給學弟學妹們獻上了真摯的鼓勵。

來源:青島農業大學 文字:張蕊 劉新穎 王魯旭 汪昕婷 卞涵媛 胡瑞璽 編輯:王曼麗 責任編輯:周維維 姜妍

相關焦點

  • 高顏值交大醫學院學霸女神,4篇一作SCI論文,自編出版口袋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是國內著名的頂級醫學院,在這裡有著非常多的學霸,但是蓓蓓姐是一位高顏值的學霸,她是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周澄蓓,也是「視病人如親人」的小周醫生。周澄蓓周澄蓓,上海交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曾經榮獲過2019屆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榜樣的力量」畢業生年度人物。
  • 保研清華、北大、發SCI論文……山東大學學霸來啦,他們個個優秀!
    「學無止境,氣有浩然」。這裡,是優秀的人才的聚集地,這裡,是未來新星的練武場,這裡,有最值得仰視的山大榜樣,這裡,有最自信昂揚的學子風採!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來,跟隨大山和姍姍的步伐,一起來看看努力奮鬥過後的模樣,欣賞2019年度本科校長獎得主的風採!
  • 別人家的學校:發一篇SCI論文獎勵60W!
    話說,你們學校發一篇SCI獎勵多少錢?據學霸姐姐所知,現在各個高校都十分看重sci論文,只要你敢發,學校就敢獎勵!3的,一般會有個1-2K的獎勵?相對來說獎勵力度不是很大,學霸姐姐在廈門大學的某同學表示她的一篇一區論文只獎勵了8K,還有很多同學表示啥也木有。。。。
  • 中山大學學霸:他曾考試不及格,卻逆襲拿國獎,發SCI論文!
    而氣質中的「少年感」與學術研究方面的「老成感」在他身上完美融合,這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博士生,去旅行、拿國獎、在SCI上發文章……一樣都不落。▲劉慶祥的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在劉慶祥看來,醫生的職責更多地落在病人個體身上,但對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者而言,「責任」二字有著不一樣的涵義。
  • 有顏值、有學術、學霸男、愛登山!累計發表論文7篇,專著一本!
    榜樣的力量,是一種方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能激勵人們、能引領方向,就是我們的榜樣。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研究生學長,有顏值、有學術、學霸男、愛登山,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第六屆中國全球變化研究生論壇」優秀牆報、口頭報告「三等獎」、「科研論文獎」發表文章和出版專著:1. Z. Lin, J. Zhu, W. Hua*, G.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西工大「硬核學霸」集體亮相:保研清華、發17篇SCI論文、太優秀……
    2019年12月30日,西北工業大學「翱翔榜樣力量」優秀學生先進事跡分享會,在長安校區翱翔學生中心舉行。2018-2019學年,西北工業大學共有15 位「優秀學生標兵」和10位「優秀研究生標兵」,讓我們一起來圍觀他們的風採吧!
  • 歷史上4個顏值最高的名人,顏值與才華並重,其中一個神似吳彥祖
    顏值對於古代人也有關鍵的作用,例如皇帝選妃除了家室才華以外,最看重的還是身材和樣貌,同樣,古代男子顏值高,在某些方面也會更吃香。今天,我們來講述史上顏值最高的4個名人,其中有一個酷似吳彥祖,帥到心碎。第二個,查理卓別林,1889年4月16日,卓別林誕生,他開始從事演員行業,在英國的影視業堪稱大師。他的優秀作品1936年拍攝的《摩登時代》1940年拍攝的《大獨裁者》等等,在1997年聖誕節,他去世,在此之前他留給人們很多經典作品,同時留下了經典的形象,那就是穿著燕尾服,留著八字須,拄著拐杖走路一瘸一拐,像極了小丑。
  • 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sci論文是國際核心論文,隨著學術國際化的發展,發表sci論文成為一項常見的要求。但sci論文發表,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但依舊有那麼多人努力著、爭搶著要發表,肯定是有原因所在。那麼,為什麼要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 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在學術界很有地位,成為sci論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是一項極大的榮譽。但查閱sci文獻後發現,第一作者人數並不一樣,反而讓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安排幾個第一作者是好。那麼,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 雙非院校讀研,有幸發了二區SCI論文,不讀博如何利用論文優勢?
    小西上午看到一個碩士生留下的疑惑:在雙非學校讀研期間有幸發了一篇二區的SCI論文,如果不準備去讀博的情況下,該如何去利用論文的優勢?不清楚這位學生所在的具體學科或研究方向是什麼,也沒有說清楚是中科院sci分區(指定閾值劃分)或是JCR分區(Q4均分)?
  • 金星收養的3個孩子,兒子帥氣有才華,女兒漂亮,堪稱人生贏家
    金星和外國老公結婚後,收養了3個孩子,兩個兒子嘟嘟和小三兒,還有一個女兒叫妮妮,體驗到了為人父母的幸福。金星收養的這3個孩子被教育得十分優秀,倆兒子帥氣有才華,女兒漂亮。大兒子酷帥有禮貌,很會處理人際關係;小兒子是學霸,學習方面讓人省心;女兒顏值高。很多網友們十分羨慕,不由得感嘆道:唉,優秀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 他們是湖大2020優秀畢業研究生代表:發論文、拿國獎、申請專利……
    在小貝的日記裡,有他們的笑容,有他們的歌聲,還有他們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在此,小貝向大家今年畢業研究生中的優秀代表,以此紀念這個不平凡的畢業季,也祝願所有的畢業生鵬程萬裡,不負芳華。在英文國際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開發表6篇SCI學術論文,截止目前其影響因子累計高達50,另申請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一項已授權。同時,其「垂直陣列燈芯草基全方位太陽能水蒸發器件」在2020「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恆逸基金」優秀學術論文的評審中被評審專家組推薦為二等獎。
  • 十二星座中,人品才華顏值俱佳的4個星座
    ,就像下面這幾個星座,不管是人品還是才華顏值,都是那麼的完美,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幾個接近完美的星座有沒有你?所以處女座在生活中,工作上都難免會顯得比較挑剔,而正是這種追求完美主義的精神,使得處女座在各方面都嚴於律己,所以處女座才會特別的優秀,不論是人品還是才華,抑或是自身形象,都是十二星座當中最為出色的,可謂眾人學習的標杆。
  • 翟天臨論文抄襲,卻襯出他才是北影真學霸,論文被20多個碩士引用
    這時想必會有吃瓜群眾覺得奇怪了,為什麼抄本科論文能過碩士?再往下深挖就會發現,原來陳坤才是北影真正的學霸。除了翟天臨外他的本科論文居然被二十位碩士借鑑,由此可見這篇論文的含金量之高。這篇含金量超高的論文名為《性格化表演之我見》,是陳坤2000的作品,據說這篇論文就算放在如今也有著碩士的水平,讓吃瓜群眾們不得不佩服,學霸就是學霸。
  • 歷史上5個顏值超高的名人,明明有顏值,偏要靠才華
    我們接觸歷史一開始主要是從課本上了解,而課本在說到某些名人的事跡時,往往會配上一張或者幾張他們的照片。但課本上的照片裡,名人普遍顏值不高,難道顏值和才華就不能兼得嗎?非也!下面5位超帥的名人推翻了這個認知。
  • 保研清華、中科院,發sci論文,考公務員……這個宿舍友愛又優秀!
    還記得上次"影響因子14.356,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河海這支本科生團隊,牛!"這一篇推送嗎?團隊裡有兩個人(李承龍、莫然)都是這個宿舍的。SCI論文;張宇嘉曾參與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曾獲第五屆江蘇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曾任水文院團委新聞中心主任;朱雲濤績點專業排名第九,曾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獲一等獎;拉巴多吉成績也不錯,曾獲學業優秀獎學金,學業進步獎學金,精神文明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其中,國內核心論文,就是常說的北大核心論文、南大核心論文、科技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常見的就是sci論文。可以說,sci論文的級別比國內核心還要高。當然這並不代表,國內所有的科研機構,對sci論文認可度比國內核心高。但在國際舞臺上,國內核心論文,是不被認可的。sci論文它可以代表本專業在全球的最先進技術以及發展趨勢。
  • 清華學霸酷似周杰倫爆紅網絡,本科發2篇一作,智慧與容貌並存!
    於是來自全國各地最為頂尖的學霸、高考狀元們匯聚一堂,用自己超強的語言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履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入選的15名選手中,將會保留10位進入最終角逐,其中一位成功躋身TOP10的學霸因其超高的顏值引起了網友的高度關注,這是一個來自杭州的男孩子,他的名字叫做陳逸賢。聽名字是否就感覺非常詩意?給人一種公子如玉的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