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是一種方向,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能激勵人們、能引領方向,就是我們的榜樣。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研究生學長,有顏值、有學術、學霸男、愛登山,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長來自不斷的自我突破
精彩的滋味
是自己一次又一次努力換來的
藺鄒興:
中共黨員,成都信息工程大學2017級大氣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為氣候變化與氣候系統(導師:華維),能熟練使用NCL, Fortran, Origin, Python, MATLAB, Grads, WRF模式等多種計算機技能
他擔任2017級研究生班長、外教課助理和多次學術會議助理,以及參加西藏那曲「青藏高原雲-降水物理過程及大氣水循環的觀測和機理研究」的高原觀測任務
在讀期間,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項目,累積發表論文7篇(其中SCI 6篇,中文期刊1篇)和專著一本。
獲獎情況:
1.2018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2.2018年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
3.2019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4.2019年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
5.「第六屆中國全球變化研究生論壇」優秀牆報、口頭報告「三等獎」、「科研論文獎」
發表文章和出版專著:
1. Z. Lin, J. Zhu, W. Hua*, G. Fan, 2019: Influence of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on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 Eastern China during autumn (1960–2016),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DOI: 10.1155/2019 /1376980.
2.Z. Lin, J. Zhu, W. Hua*, and G. Fan, 2020: Impact of the August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on autumn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 eastern China. Asia-Pacific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DOI: 10.1007/s13143-020-00187-1.
3.W. Hua*, Z. Lin, Q. Wu, Y. Hu, G. Fan, and L. Zhu. 2019: Optimal average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for East Asia since 1901.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136: 1397-1405. DOI:10.1007/s00704-018-2570-x.
4.W. Hua*, Z. Lin, X. Wang, and G. Fan. Weaken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Asian-Pacific Oscillation after 1990s,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DOI: 10.1155/2019/6012301.
5.W. Hua*, Z. Lin, D. Guo, G. Fan, Y. Zhang, K. Yang, Q. Hu, and L. Zhu. 2018: Simulated long-term vegetation-climate feedback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sia-Pacific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55: 41-52. DOI:10.1007/s13143-018-0056-5.
6.W. Hua*, T. Huang, Z. Lin, L. Zhu, X. Wang, and G. Fan. 2018: Trends of sampling error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DOI:10.1155/2019/3160327.
7.藺鄒興,華維*,範廣洲,等. 2019: 一次東移型西南低渦引發的強降水診斷分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學報, 4: 384-391. DOI: 10.16836/j.cnki.jcuit.2019.04.011.
8.華維, 範廣洲, 藺鄒興, 等. 2019:《氣溫變化的不確定分析與應用》, 氣象出版社. ISBN: 9787502969806.
實踐經歷:
1.參加「第六屆中國全球變化研究生論壇」。
2.參加西藏那曲 「青藏高原雲-降水物理過程及大氣水循環的觀測和機理研究」高原觀測任務。
3.擔任「2018年海峽兩岸高校大氣科學學術研討會」和「2019年世界氣候研究計劃中國委員會區域氣候變化及數值模擬學術研討會」會議助理。
登高望遠,腳踏實地
他的努力,他的優秀都離不開一項愛好——登山。他說,從小爬過的山實在太多了,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暑假時期,由於家鄉沒有什麼特別的山景,每天就在家鄉的「無名山」上爬上爬下,從最初的山腳到山頂往返需要半天時間,經過長期的訓練,最後只需要兩個多小時。一次次的爬山,也是一次次的挑戰,每一次的登山,也總結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方法。他說,爬山並不只是為了登上山頂去欣賞山下的風景,而是喜歡腳踏實地的感覺,通過自己的努力登上山頂,收穫山下美麗的風景。
每當自己在學業或科研的路途中遇到困難,都會想起自己登山的經歷,辦法總比困難多,有老師的幫助,有同學的陪伴,只要勇敢面對,就可以克服!
想對學弟學妹們說:
關於學習方法:
他說,喜歡導師常說的一句話「在學習和科研上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雖然自己的想法往往不容易輕易獲得,只有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思考,不斷學習他人的智慧,才會有源源不斷屬於自己的靈感迸發出來。
關於學習規劃:
學會在每個階段給自己定一個合適的目標,比如說完成一篇論文,比如說研究出一個小成果......而且要竭盡全力去完成。當把完成自己的一個小目標成為了一種習慣,就會知道自己還缺乏什麼,還需要什麼,才會有適合自己的長遠規劃。
關於夢想:
年輕就要「作」,有夢就要追,喜歡什麼就要去做什麼,失敗了也沒關係,沒有一次次的失敗,哪知道什麼叫做成功!
成長的路上感謝有你
他說很幸運遇見自己的導師,在學習、生活方面都非常關心他們。每當自己遇到困難,導師都會幫他們出謀劃策,在團隊裡他收穫了太多,收穫了知識、收穫了友情、收穫了榮譽。他說,很感恩,也很幸運。
他說:成長來自不斷的自我突破,讓自己勇敢一點,再勇敢一點,變得厲害起來,你會發現人生原來可以如此精彩!
來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藺鄒興 排版:魏映喬 審核: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