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學霸真牛:他發表30篇SCI論文,發明專利28項,獲國內大獎!

2021-01-10 中國校園在線

4月13日,第十五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在北京召開,電子科技大學推薦參評的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永團隊李劍峰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羅鴻禹從來自35所高校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

這是自1996年設置該獎項以來,電子科技大學學子首次獲此殊榮,不僅填補了我校在該獎項的空白,也體現了歷經20餘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光學工程學科在基礎前沿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與進步,社會聲譽和行業影響力日益提升。

學霸不是說說而已

羅鴻禹在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劍峰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1年起一直從事「中紅外光纖雷射」方向的研究工作。該方向於2012年被光子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Photonics》進行了聚焦報導,將其與「中紅外光頻梳」和「中紅外量子級聯雷射」並列為未來中紅外光子領域的三大發展方向。

在該研究方向上,羅鴻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Optics Letters等著名期刊已發表和錄用SCI論文30篇,EI論文6篇,ESI高被引論文2篇,Google Scholar總引用587次,SCI他引337次。研究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類」,並獲得「2018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候選推薦。

羅鴻禹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作口頭報告10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8項。作為負責人主持省級、校級科研項目3項,總經費20萬元。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優青/面上/青年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8項,總經費1154萬元。現為Optics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等國際期刊審稿人。曾獲電子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唐立新獎學金、成電傑出學生、四川省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在本屆「高校學生光學獎」的獲獎人員中,2014年從我校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保送至清華大學進行直博學習的李漁也榜上有名。李漁在本科期間表現優異,曾獲國家獎學金、唐立新優秀學生標兵獎學金等。博士期間發表學術論文15篇,申請專利5項,先後榮獲清華大學綜合優秀獎學金、2017 SPIE Officer Travel Grant Award等榮譽。

相關連結

王大珩光學獎是1996年由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出資在中國光學學會設立的基金,分為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和高校學生光學獎,旨在促進我國光學科技事業的發展,激勵我國從事光學與光學工程領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與高校學生奮發向上,創新進取。高校學生光學獎的參評對象為熱愛祖國,品德端正,身心健康,學習成績優異,有創新、進取、團隊精神,在科研或教學實踐活動中做出創造性成績,有志為中國光學事業做出貢獻的高校學生,每屆不超過30人。其中獲獎人員大部分已經走上科研工作崗位,有的已擔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或成了學有成就的科學家,成績斐然。

來源:電子科技大學 圖文來源:校新聞中心 編輯:微視野工作室 常文祺

相關焦點

  • 成都電子科大學霸發表30篇SCI論文 又獲王大珩光學獎
    在該研究方向上,羅鴻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Optics Letters等著名期刊已發表和錄用SCI論文30篇,EI論文6篇,ESI高被引論文2篇,Google Scholar總引用587次,SCI他引337次。
  • 西工大「硬核學霸」集體亮相:保研清華、發17篇SCI論文、太優秀……
    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5篇:含10篇SCI論文(6篇為一區,本學年2篇),並連續三次獲得「標兵」稱號、「國家獎學金」等。7、韓浩傑,材料學院本科生,在2018-2019學年國際數模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獎項;分別以學生一作、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3篇,並申請有國家發明專利兩項。
  • 32篇SCI、EI論文、多項發明專利、本科生科研導師
    來源 | 華南理工大學、新華網編輯 | 學術君不愛逛街、不愛打遊戲,但醉心科研,發表32篇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論文,擁有9項授權發明專利、44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另外60餘項專利在受理中……這個「大神」就是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關偉鵬。
  • 超150篇論文,55項發明專利!這8位「男神」全是博士,都來自西安交大
    發表17篇SCI學術論文,其中最具國際影響力期刊15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5項;他曾多次獲得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稱號,囊括"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研究生石油裝備創新設計大賽等獎項。  博士期間累計發表高水平SCI論文17篇,第一作者發表7篇。論文累計獲引1200多次(來源於Google學術),並有多篇ESI高被引、熱點文章,授權發明專利多項。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特等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標兵以及陝西省化學會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報告獎"等。
  • 兩年13篇SCI論文,女學霸高考失利,憑藉數學思維逆風「翻盤」!
    讀研兩年,共計發表13篇SCI論文,其中5篇一作論文,申請3項中國發明專利,3項國際發明專利,參加化為中央硬體工程院實習,獲評優秀實習生,今年斬獲竺可楨獎學金。是不是感到難以置信?這位主角就是來自於浙大2017級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的——連小梅。
  • 交大學霸:他蟬聯本、碩、博國家獎學金,發表論文10篇,專利11項!
    曾蟬聯本碩博國家獎學金(4次專業第一),獲第三十屆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唐立新獎學金。入選「2020年新加坡全球青年科學家峰會」。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0篇,公開國家發明專利11項。
  • 交大標兵:她獲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18歲發表論文,專利5項!
    獲得 20 項競賽獎項,創2項西安交大本科生物理學術競賽最好成績記錄。和團隊研發出一種癌症早檢紙基傳感器,實現僅需花費15元,兩小時即可完成檢測。18歲時發表個人第一篇學術論文,目前,論文2篇(SCI論文1篇),發明專利 5 項。她還是魔術團的「小仙女」「舞團小達人」,是致力於志願服務活動的「優秀志願者」。
  • 他攻克國際難題,發表10餘篇SCI論文,網友:驚為天人
    近日,南昌航空大學官方網站發布通知:熱烈祝賀畢業於本校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專業的杜志國同學在《Nature》雜誌上發表高水平論文,攻克了世界性的難題。其實,除此之外,他還發表了10餘篇SCI論文,申請了一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一系列的操作不禁讓人感嘆:真是驚為天人!
  • 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擁有超過40項專利的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段鑲鋒
    恢復高考30多年來,謝皮村有近120人考取了大學,50多人成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的學子,11位大學博士導師,4位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博士,2位全球傑出青年發明家。更令人稱奇的是該村第11組,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後成為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的段鑲鋒,就是這個組的。
  • 學霸情侶:包攬專業前2名,如今結為夫妻,攜手發表18篇SCI!
    他們曾是學校裡朝夕相伴的知己,曾是同一個課題組形影不離的夥伴,他們包攬專業第一第二,攜手發表18篇SCI論文,最後雙雙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共同奔赴澳洲繼續深造。從校園愛情走向神聖的婚姻殿堂,他們在對方的鼓勵中一路相伴前行,用真情演繹"神仙愛情"的真正內涵。他們,就是長安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徐開偉和鄒小彤。
  • 這個研究生真厲害:1年發表12篇SCI論文,還有4項專利,太優秀了!
    研究生第一年期間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著12篇;以主要發明人身份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專利3項;曾於2019年3月受邀赴西班牙巴塞隆納參加第19屆歐洲泌尿外科年會口頭髮言交流,並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進行發言或壁報展示。
  • 國產女科學家10年發表60篇論文,打破國際紀錄,現又獲科技大獎
    鄧強教授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他說:「誰說科學無國界?當它為誰服務的時候,它是有很深的民族烙印的。」看看當下不少出國留學而不歸的學子,讓人覺得鄧強教授的這句話說得很對。如果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專業上再厲害,出國留學不歸,那再好也沒有用。
  • 湖北7位「超級學霸」:保研名校、開公司,還發表10篇SCI
    在導師董志兵教授的指導下,劉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表了8篇第一作者SCI論文和2篇共同第一作者SCI論文(武漢工程大學均為第一單位),連續3次獲得一等獎學金、連續2次獲得特等獎學金、連續2次獲得國家獎學金。他是化環學院研究生的傑出代表,也是其所在實驗室(1421實驗室)的中流砥柱。即便取得了這些驕人的成績,劉星也依舊保持一顆樸素和平靜的心,他認為:成績只屬於過去,對於未來,他將繼續砥礪前行。
  • 武漢這位教授:連續6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坐擁10餘項美國專利
    愛思唯爾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34;領域入選名單高被引學者作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的被引總次數在本學科中國2002年獲武漢大學應用物理專業學士學位,2007年獲武漢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至201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物分子與藥物影像中心/加州納米系統研究中心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2010年入職武漢紡織大學,主要從事各類微流晶片開發研究工作。
  • 一年7篇SCI論文,參與8項專利,他是奮鬥著的浙大追夢人!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石墨烯的光熱轉換過程,以及相關的能源環境應用。「石墨烯是一種二維材料,形象地說,就像一張薄紙,而在它的平面延伸方向和垂直於平面的方向,可能會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吳聲豪所在的研究團隊就是通過改良石墨烯材料,提高其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
  • 獲歐洲發明專利!湖北這位教授攻克難題,創下"中國第一"
    他與飼料打了36年交道,深刻詮釋了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初心與擔當;作為武漢輕工大學動物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原飼料系)的建系元老,他退休返聘,至今仍在教管研的崗位上辛勤耕耘。他就是王春維,一位與飼料研究"相伴半生"的飼料專家。
  • 他在研究生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14篇SCI論文
    研究生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8本頂級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14篇,其中一區論文10篇,累計影響因子達60以上;現為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等10餘本國際SCI期刊邀約審稿人;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金龍魚獎學金」等榮譽;主持「江南大學優秀博士培育基金
  • 超級學霸!他讀大二時,就已發表6篇SCI論文!申請到國家級項目!
    對於眾多做學術科研的人而言,能在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上一篇論文,都足以是讓自己頗感自豪的事。而能在大學本科期間,就能屢次在國際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論文,更是讓人膜拜。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樣一位學霸,名叫,謝天,這位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2016級基礎醫學專業本科生,截止目前卻已經發表了好幾篇重量級的論文:大二時發表兩篇SCI(分別為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截至目前,還有四篇SCI論文已被接收。
  • 中科院院士發表SCI論文300多篇-英輯學術
    SCI.副主編;  在包括Science等期刊上發表SCI檢索論文300餘篇,獲授權專利20餘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  首批「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而且是中國化學會歷史上首位女性副理事長)……  如果要把
  • 近日,山東這位教授團隊在SCI期刊Advanced Scienc上發表論文!
    近日,青島大學藥學院王克威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屠鵬飛、姜勇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著名SCI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5.804)發表並封底長文。所發表的文章題目為&34;(精準單細胞微流控篩選TRP離子通道調節劑)。北京大學藥學院青年教師艾曉妮博士、王克威教授團隊的博士生吳洋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屠鵬飛教授、姜勇教授和王克威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