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第十五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在北京召開,電子科技大學推薦參評的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永團隊李劍峰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羅鴻禹從來自35所高校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
這是自1996年設置該獎項以來,電子科技大學學子首次獲此殊榮,不僅填補了我校在該獎項的空白,也體現了歷經20餘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光學工程學科在基礎前沿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與進步,社會聲譽和行業影響力日益提升。
學霸不是說說而已
羅鴻禹在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劍峰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1年起一直從事「中紅外光纖雷射」方向的研究工作。該方向於2012年被光子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Photonics》進行了聚焦報導,將其與「中紅外光頻梳」和「中紅外量子級聯雷射」並列為未來中紅外光子領域的三大發展方向。
在該研究方向上,羅鴻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Optics Letters等著名期刊已發表和錄用SCI論文30篇,EI論文6篇,ESI高被引論文2篇,Google Scholar總引用587次,SCI他引337次。研究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基礎研究類)類」,並獲得「2018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候選推薦。
羅鴻禹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作口頭報告10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8項。作為負責人主持省級、校級科研項目3項,總經費20萬元。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優青/面上/青年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8項,總經費1154萬元。現為Optics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等國際期刊審稿人。曾獲電子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唐立新獎學金、成電傑出學生、四川省優秀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在本屆「高校學生光學獎」的獲獎人員中,2014年從我校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保送至清華大學進行直博學習的李漁也榜上有名。李漁在本科期間表現優異,曾獲國家獎學金、唐立新優秀學生標兵獎學金等。博士期間發表學術論文15篇,申請專利5項,先後榮獲清華大學綜合優秀獎學金、2017 SPIE Officer Travel Grant Award等榮譽。
相關連結
王大珩光學獎是1996年由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出資在中國光學學會設立的基金,分為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和高校學生光學獎,旨在促進我國光學科技事業的發展,激勵我國從事光學與光學工程領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與高校學生奮發向上,創新進取。高校學生光學獎的參評對象為熱愛祖國,品德端正,身心健康,學習成績優異,有創新、進取、團隊精神,在科研或教學實踐活動中做出創造性成績,有志為中國光學事業做出貢獻的高校學生,每屆不超過30人。其中獲獎人員大部分已經走上科研工作崗位,有的已擔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或成了學有成就的科學家,成績斐然。
來源:電子科技大學 圖文來源:校新聞中心 編輯:微視野工作室 常文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