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航空大學官方網站發布通知:熱烈祝賀畢業於本校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專業的杜志國同學在《Nature》雜誌上發表高水平論文,攻克了世界性的難題。其實,除此之外,他還發表了10餘篇SCI論文,申請了一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一系列的操作不禁讓人感嘆:真是驚為天人!
杜志國,本科在南昌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就讀,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家人對他的培養從未含糊過。杜志國從小就對化學特別感興趣,雖然日常生活中並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化學,但他喜歡看各種各樣的相關書籍以及電視上的實驗類節目,他從小就很疑惑,為什麼明明是兩樣毫不相關的物品,放在一起卻能產生如此奇特的現象,等他到了初中才知道原來這些變化現象有一個系統性的總稱,叫做化學。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杜志國身上完全說明了這一點,無論是化學的正式課,還是在實驗室裡進行實驗,他都十分認真,不放過任何一個實驗的機會,並且會做好實驗記錄,因為實驗室的條件有限,有很多原材料都比較缺乏,但這沒有阻擋他學習的熱情。等到進入了高中,實驗室的設備更加齊全,他也更加系統地學到了很多化學類的知識,文理分科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理科,經過不斷的努力,他考取了南昌航空大學的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位於江西省,既不是985,也不是211,這所學校甚至連一本都算不上,只是一個普通的二本工科類院校,但正是因為如此,一個二本院校畢業的學生卻能在《Nature》上發表文章,實屬不易,要知道每年在我國都只有幾個人才能在這上面發表論文,由此可見,杜志國的能力有多強。《Nature》是英國的著名雜誌,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創立於1869年,自從創立以來,一直都在報導與評論全球科技領域最重要的突破。能夠在上面發表文章的人都是學霸級的人物,而且這種人在我國的數量,每年都屈指可數,杜志國作為一個二本學院出來的學生卻做到了。雖然本科在二本就讀,但他並未放棄對學業的追求,南昌航空大學畢業以後,他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碩博連讀。
至今為止杜志國已經發表10餘篇SCI論文,申請了1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些成果已經非常不錯了,近日他又在《Nature》上發表文章,攻克了單層二維材料難以製備和不穩定的國際性難題,這一系列的操作不得不讓人感嘆,真的是驚為天人。
(文/教育公元,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