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多個世界級難題,4年8篇高水平論文,90後清華女博士太傳奇

2020-08-11 暖意序史

「在這個過程中,我付出的心血、我經歷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白蕊

我國有這樣一位90後的女科學家白蕊,她的簡歷甩出去那是相當傳奇,絕對的前程似錦。她是武漢大學這個985高校的本科生,又保送到清華直博,讀博期間發表8篇高水平研究論文,5篇發在《科學》期刊,3篇發在《細胞》期刊。普通學生拿個普通學校的國家勵志獎學金都難如登天,白蕊拿的是清華的國家獎學金和特等獎……

最為難得的是,白蕊攻克了多個世界級難題,在多次世界級的競爭中快人一步。而這樣優秀的世界級人才,是我們國產的。她博士畢業之後的選擇,也和一些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學霸的成長之路

1992年,白蕊出生在內蒙古,家境普通的她,成長過程也是普通級的優秀——和各種跳級的天才和神童相比。白蕊就這麼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著基礎,按部就班地努力著。人都有所偏好,學霸也有偏愛的科目。自小便喜歡看《自然科學》的她對生物情有獨鍾。

不過,我國生物類專業的就業現狀並不算好,還有很多人認為生物學相關的科研比較枯燥。白蕊的生物老師將生物的奧秘和有趣之處展示給了白蕊,但為其前途考慮,卻勸說白蕊考金融學之類的熱門專業。

可白蕊騙不了自己的心,最終仍然選擇了生物這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進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基地班。高中老師常說,等上大學就輕鬆了。來到大學之後,學生確實有著很大的自由度,但若真的玩野了,便只能在畢業之際,絞盡腦汁地想簡歷還能怎麼編。

白蕊的大學生活是勞逸結合的。她享受著專業,旁人看起來枯燥的生物實驗在她看來充滿了無窮的變幻和奧秘。那些大部頭專業書籍對她來說,是登上生物殿堂的階梯。在努力奮鬥的時候,她也會像一個普通90後大學生一樣,在課餘時間看電影、打球和畫畫。但只要她進入學習狀態,絕對不會糊弄自己。

放棄北大,偏要去清華

後來,專業排名第一的白蕊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直博,專業是結構生物學。在選擇深造學校時,白蕊做到了「不上北大,就上清華」

2014年,白蕊已經有了北大和中科院的offer,然而,在她參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暑期夏令營時,志得意滿的她卻被清華拒絕了。白蕊很不服氣,衝進了施一公老師的辦公室,問怎麼能不要她。

清華大學施一公院士的團隊在結構生物學方向中國頂尖,能質問施一公,也是白蕊初生牛犢不怕虎。施一公並沒有生氣,鼓勵了她,卻並未承諾什麼。不服氣的白蕊倔勁兒上來了,她一心想要到施一公的團隊中去,與此方向上最優秀的人為伍,便和清華槓上了,哪怕是去參加考研,也不會放棄。

經過暑假的反思之後,白蕊意識到,學習該為了學以致用而學。轉變心態的白蕊積極準備9月份的推免面試,終於成功得到了清華大學的直博擬錄取通知書。

後來,白蕊的本科畢業設計是在施一公的實驗室做的,可謂是做到了本科和直博生涯的無縫銜接。她刻苦認真、足夠堅韌、有著旺盛的探索欲、還有著不怕難的攻堅精神……可以說,白蕊是為科研而生的,非常對施一公的脾氣。而施一公團隊高效高速的工作模式她也能適應良好,不到半年內便成了課題組的骨幹成員。

1篇便已經了不得,她卻發了8篇論文

由於競爭激烈,這樣的迅速進入狀態是靠加班加點和連軸轉做到的。博士生涯還沒半年時,白蕊不幸被查出患有自身免疫病。她也曾失落、失望,覺得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甚至還想過退學。然而師姐開導她道:「有病就去治,但心不能垮掉。」

後來,白蕊終於走出了陰影,積極治療,也意識到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意識到只有提高自己的效率、實驗的成功率、不能忽視休息,才有明天和未來。慢慢地白蕊的身體和心靈全部跟上了節奏,她的實驗也開始嶄露頭角,取得成果。

博士一年級結束時,彼時的白蕊還在和疾病鬥爭,卻在同一期《Science》上發表了兩篇「背靠背」的文章,她還是共同第一作者。讀博的幾年,白蕊共發表了8篇高水平的研究論文,這些論文的發表,往往意味著多項世界難題的破解。

在鍥而不捨的努力攻堅之下,白蕊在世界首次成功解析了瞬變狀態剪接體結構,破解了這項世界難題。由於科研是一步步來的,這項成果雖然沒有即時的應用,卻影響深遠。因為它涉及了基因的不當剪接,和人類許多的遺傳紊亂以及癌症都有著聯繫

這項成果在相關領域引起不小的震蕩,年紀輕輕的白蕊也進入了國際的視線中。有人期待著這位年輕的科研人才能夠再做出些成就來。而與其同領域的國際同行們,則越發警惕和積極競爭著。因為他們都在緊鑼密鼓地做同一件事,一旦競爭對手先自己一步做出成果,發出論文,基本意味著自己努力的前功盡棄。

在心照不宣的國際競賽中,白蕊曾被人搶發。然而白蕊擔起了責任,重頭再來。後來,他們團隊攻克了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剪接體結構,搶發了對手,審稿人還用「史上最重要、最振奮人心」來形容他們團隊的成果。

讀清華的博士還能提前畢業

在這種你爭我趕的國際競賽中,白蕊作為施一公團隊的骨幹成員,多次和團隊一起攻克世界級難題,做到了多個全球首次,使我國科研在相關領域快人一步。在種種國際級的成果支撐下,白蕊不光不用擔心學位,還能提前博士畢業。

2018年,施一公這位中科院院士為了籌建西湖大學,辭去了清華副校長的職務。在4月16日,當選了西湖大學的首任校長。彼時白蕊的博士生涯還不滿3年。而清華一般的直博生,需要5年半到8年的時間才能畢業。後來白蕊又讀了一年書,於去年提前畢業,整個博士生涯才4年,還獲得了清華大學的特等獎。

博士畢業之後,白蕊沒有去外國「鍍金」,也沒有去外企拿高薪,而是義無反顧地跟隨著導師施一公的腳步,來到了西湖大學開始自己的博士後生涯。她說,只有施老師的實驗室才有能力完成,她做這個選擇,絲毫沒有猶豫。

縱觀白蕊的成長和科研經歷,叫一聲「國產科學家」絲毫不為過。她今年才28歲,但已經可以稱為「科學家」。她是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者,也是2020「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的得主之一。前者是祖國給她成果的肯定,後者是國際給出的榮耀。

而今的白蕊還很年輕,儘管她沒有去世界名校鍍過金,沒有集郵名企的履歷。然而她的簡歷依然耀眼奪目。這位年輕的90後國產女科學家前程似錦,希望她能夠再接再厲,再創輝煌,繼續破解世界級難題,能夠像那些愛國的優秀前輩們那樣,做到「天下誰人不識君」!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90後科學家白蕊,4年取得清華碩博學位,解決多個世界級難題
    他有許多優秀學子,其中有一位90後的女科學家,名字叫白蕊。我們都在課本或電視劇的影響下,有著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但白蕊是一個例外。她92年出生,一般來說,清華碩博連讀,5年半到8年才能夠順利畢業,她只花了4年畢業。
  • 90後清華女博士白蕊:攻克世界級生物難題,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這位九零後清華女博士就是傑出青年的代表,她曾經攻克了多個世界性的生物難題,成為了我國科學界的傳奇,她就是白蕊。從小就成績優異,並且對生物科學十分感興趣1992年白蕊出生在內蒙古的一個普通家庭,與其他少年天才跳級學習不同的是,白蕊和我們普通孩子一樣經歷了九年的義務教育和令人頭疼的高考。
  • 內蒙古女孩4年發表8篇論文,破解世界級難題,現在又有新突破
    讀博期間,她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還獲得了2017和2018年度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博士生獎學金。據了解,白蕊師從施一公教授,博士期間的課題是利用結構生物學的手段來探究RNA剪接的分子機理,發表的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被引用次數600餘次。
  • 國產女科學家4年發表8篇論文,破解了世界級難題,現在又有新突破
    1992年出生的內蒙古女孩白蕊,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國產科學家。2015年她畢業於武漢大學,因成績優異,被保送進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博連讀。之後,她沒有出國留學,而是於2019年進入西湖大學,開啟博士後生涯,如今碩果纍纍!她僅用4年時間,便完成了人家用5年才能完成的學業,取得了博士學位。
  • 90後女科學家,四年完成清華大學碩博連讀,解決多個世界級難題
    ——杜威我們經常能聽到一句調侃90後的話:「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事實並非如此,如今的90後已經正式進入各行各業,成了很多領域的主力人員。科學家是一項神聖無比的職業,在很多人看來科學家都是一些呆板年老的學術界人士,而92年出生的白蕊卻顛覆了人們對科學家的看法。
  • 這位才畢業的90後國產科學家,破解人類基因之謎,攻克世界級難題
    2019年4月29日,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者名單出爐,未來女科學家計劃致力於發現和培養處於博士或博士後研究階段、從事基礎科學或生命科學領域研究,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女科技工作者。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其中入圍的白蕊,這位國產的90後科學家在小小的年紀就已經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可以說未來不可限量,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究竟做出了什麼樣的成就吧。
  • 清華特獎,3年發7篇頂級論文,施一公學生白蕊專訪:就是要攻克難題
    三年裡,白蕊已在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和Cell上發表論文7篇,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文章6篇,2篇排位第一。她成功解析了被認為難以捕捉的瞬變狀態剪接體post-catalytic spliceosome(催化後剪接體)。
  • 專業第一保送清華,90後美女博士8篇論文榮登頂級期刊「CNS」
    2019年3月15日,生命科學領域世界頂級雜誌期刊《細胞》,刊登了一篇重大研究成果。此次發表於《細胞》上的論文,是由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的團隊研究所作,而其中不可或缺的骨幹人物就是團隊中的白蕊和她的師姐萬蕊雪。兩人共同發表了這篇對於生命科學有重大意義的文章。而白蕊,也終於將自己的實力完美的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
  • 90後清華直博生3年發5篇《科學》的艱辛與幸福
    90後清華直博生3年發5篇《科學》的艱辛與幸福——訪清華大學2016年特等獎學金獲得者、醫學院2013級直博生萬蕊雪 學生記者 王中興 李紀琛11月18日,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評選結果公示,其中醫學院直博生萬蕊雪在本科畢業後的三年內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學》(Science)上發表5篇文章的成績吸引了大量關注。
  • 施一公最得意女弟子之一:未來女科學家,4年8篇CNS,能超顏寧嗎?
    清華學霸讀博期間4年連發8篇CNS日前,白蕊入選「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經評審委員會初評和複評,這次一共評選出了10名第十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對象,5名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者,而白蕊就是5人中的其中一人。
  • 施一公的得意門生,雖是90後已發表多篇世界級論文,有望比肩顏寧
    除此之外,施一公其他的學生也很不錯,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女性,雖然沒有顏寧的名氣高,但她在學術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她是施一公的得意門生,雖是90後已發表多篇世界級論文,有望比肩顏寧,她的名字叫白蕊。這位姑娘算是清華生命學院的一位傳奇人物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讀博4年8篇CNS,27歲獲世界大獎的白蕊,剛剛又發Science……
    攻讀博士期間,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2018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入選由中國科協評選的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全國5人名單,並獲得國家獎學金兩次、「未來學者」獎學金等殊榮。
  •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世界級重獎
    西湖大學博士後、清華大學博士白蕊,師從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顏寧的小師妹,長期從事利用結構生物學研究,因為挑戰世界級難題剪接體獲得「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全球僅15人獲此殊榮。白蕊曾是清華園裡的特等獎學金級別的學霸,僅博士階段就發表了8篇CNS。這裡有幾組她博士在讀期間創造的記錄: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
  • 我的清華畢業故事 | 白蕊:8篇CNS,清華帶給...
    我的清華畢業故事 | 白蕊:8篇CNS,清華帶給...| 白蕊:8篇CNS,清華帶給我挑戰世界級難題的自信》再見清華,你是我一生的驕傲。攻讀博士期間,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2018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入選由中國科協評選的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全國5人名單,並獲得國家獎學金兩次、「未來學者」獎學金等殊榮。
  • 師從施一公,4年8篇CNS,作為西湖大學博士後,她又以一作發了Science
    92年出生的她,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師從施一公教授,博士期間的課題是利用結構生物學的手段來探究RNA剪接的分子機理。攻讀博士期間,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Science期刊,3篇發表於Cell期刊,引用次數600餘次。
  • 施一公團隊90後直博生3年發5篇Science的艱辛與幸福 | 專訪特獎...
    2015年9月11日兩篇闡釋生命大分子剪接體結構的文章以雜誌當期封面的形式,「背靠背」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上,震驚了學術界。2016年1月8日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Science》就剪接體的結構與機理研究再髮長文,題為《U4/U6.U5 三小核核糖核蛋白複合物3.8埃的結構:對剪接體組裝及催化的理解》。
  • 施一公:培養了三個美女學霸,一個美國院士,還有兩個90後科學家
    她說之所以離開清華,是因為在清華獲得了太多的榮譽,像個飯來伸手、衣來張口的公主,她怕待太久被寵壞了,要出去獨自闖蕩。作為施一公最得意的弟子,顏寧沒有辜負導師的期望,正在科學高峰上頑強攀登,相信未來的日子,顏寧會取得更驕人的成績,會有更驚人的科研成果問世。
  • 清華教授顏寧再發重磅論文,施一公女弟子做別人嫁衣,你怎麼看?
    相信不少同學都非常了解顏寧這位教授,她以前是清華大學教授,後又去美國發展,很多同學都說她不懂得感恩。而近日顏寧教授又發表了一篇重磅的論文,再一次提高了人們對她的關注,這位施一公的女弟子做了別人的嫁衣,大家怎麼看呢?
  • 清華女教授再次取得突破,攻克困擾國際50年難題
    2017年,清華女教授顏寧出走美國,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位才華橫溢的美女科學家離開時曾說:換一種環境,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突破。那麼這3年來,她突破了嗎?顏寧,從小就表現出聰明的才智和過人的天賦,先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
  • 他攻克國際難題,發表10餘篇SCI論文,網友:驚為天人
    近日,南昌航空大學官方網站發布通知:熱烈祝賀畢業於本校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專業的杜志國同學在《Nature》雜誌上發表高水平論文,攻克了世界性的難題。其實,除此之外,他還發表了10餘篇SCI論文,申請了一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一系列的操作不禁讓人感嘆:真是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