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0篇論文,55項發明專利!這8位「男神」全是博士,都來自西安交大

2021-01-09 網易

2020-12-18 09:26:33 來源: 桌角的檯燈

舉報

  趣味答題領紅包

  本文來源:西安交通大學等

  科研工作像是一場"馬拉松",只有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迎來科研上的"秋收時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奔跑在科研路上,用自己的努力為科技和社會進步助力。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河,他們是學生,也是科研工作者和知識的探索者。他們是西安交通大學2020年度優秀研究生標兵(博士)。今天,小編就帶你走近這群"砥礪前行的奮進者",向他們學習!

  

  葛英豪

  永遠在路上的"後浪"少年

  葛英豪,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17級博士研究生,師從張渭樂副教授。博士期間,圍繞"基於大規模天線的空域信號處理關鍵技術"展開研究,目前已公開發表9篇期刊論文(第一作者論文6篇)其中四篇中科院一區,兩篇二區。在校期間,連續兩年獲博士生國家獎學金,連續四年參加英語競賽均獲全國獎項,獲得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2020年優秀博士生標兵等榮譽。

  

  劉開園

  勤學上進、奮發有為

  劉開園,西安交通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力學專業2018級博士研究生,主攻力-電轉換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師從徐明龍教授。發表17篇SCI學術論文,其中最具國際影響力期刊15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5項;他曾多次獲得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稱號,囊括"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研究生石油裝備創新設計大賽等獎項。

  

  吳佳

  思辨中國治理故事

  吳佳,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師從著名公共行政學家朱正威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公共行政理論與應急管理。他已同導師在公共管理主要核心刊物合作發文20篇,其中,學科權威期刊7篇,6篇論文為期刊封面文章。作為唯一入選的社科類博士生標兵,吳佳在碩博連讀期間,4次獲得國家獎學金,曾擔任學院研究生會主席、團工委副書記、辯論隊隊長等職務,現為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理論宣講團成員。

  

  趙強強

  奮鬥——永恆的戰鬥曲

  趙強強,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博1701班2017級博士研究生,師從設計科學與基礎部件研究所學術帶頭人洪軍教授,致力於精密裝備裝配服役性能可靠性分析與設計研究。博士期間,他參與橫縱課題共9項,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7篇,其中SCI期刊論文12篇;以第一學生作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並全部授權;開發2套數位化精度分析軟體,並獲得軟體版權2項。2019、2020年度連續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6年獲得"SMC社會獎學金",2019年獲得"優秀研究生"榮譽稱號,2020年獲得"優秀博士研究生標兵"榮譽稱號。

  

  梁永平

  研路崎嶇,但我會堅守夢想

  梁永平,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2017級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生,指導老師郭保林教授,目前主要從事基於高分子改性策略製備的生物醫學功能性水凝膠在外科創傷修復、止血以及癌症輔助治療等方面的研究。博士期間累計發表高水平SCI論文17篇,第一作者發表7篇。論文累計獲引1200多次(來源於Google學術),並有多篇ESI高被引、熱點文章,授權發明專利多項。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特等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標兵以及陝西省化學會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報告獎"等。

  

  劉斌

  一心想著"燒開水"的科研工作者

  劉斌,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2017級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生,研究方向為沸騰傳熱強化,師從魏進家教授和張永海副教授。博士在讀期間劉斌一共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發表的13篇SCI論文中有12篇為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SCI一作/導師一作自己二作論文9篇;參加學術會議十餘次,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論文的總引用次數達到120餘次(Google Scholar)。在國際會議ITTW2018上榮獲最佳論文獎,並獲得了2019年的國家獎學金和"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榮譽稱號。"燒開水"是個很普通的工作,但是"燒好開水"同樣可以讓這份普通的工作變得不平凡。在祖國即將建成的空間站上燒開水,一直是劉斌的夢想。

  

  張超

  勇於創新,敢於實踐

  張超,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航空發動機研究所2017級博士研究生,師從周光輝教授,主攻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智能製造技術及系統研究方向;他是2020年度優秀博士研究生標兵,曾連續三次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以及博士一等學業獎學金、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中華之聲合唱一等獎等榮譽獎勵;在科研方面,他與導師合作出版學術專著1部,以學生一作發表SCI論文9篇(中科院一區TOP期刊論文4篇)、EI論文3篇,申請發明專利11項。

  

  張晨浩

  用實踐踐行青春諾言

  張晨浩,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2019級博士生,於2010年進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學習。參與了4項國家級課題,發表SCI論文12篇,EI論文16篇,授權發明專利13項,其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最具影響力SCI期刊論文9篇,EI論文9篇,授權發明專利5項,獲得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最佳論文一等獎和二等獎,研發出的保護裝置將切實解決電力環保問題。榮獲2020年西安交通大學優秀(博士)研究生標兵。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群"交大人"辛勤付出,也收穫了豐碩的成果。他們擁有遠大理想,也懷抱家國情懷,在科研路上默默耕耘。相信未來,這群"交大人"將在西安交通大學這個大舞臺上成就更大的夢想!

  成語接龍休息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舉行2020年優秀研究生標兵答辯
    本次研究生標兵答辯大會於新港報告廳舉行,分為碩士組(10月20日舉行)和博士組(10月22日舉行),來自全校各學院的22位優秀碩士生候選人和25位優秀博士生候選人經個人申請、學院推薦、學校審核、專家評審,綜合德智體美勞各方面情況,通過現場答辯競逐2020年度「優秀研究生標兵」殊榮。
  • 西安交大郭烈錦院士當選世界科學院院士
    1983年7月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熱能工程專業,1989年7月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2年7月至今,任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期間所在國重實驗室連續四次國家評估中均評為優秀。2003年12月-2009年9月,任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長,任期內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本學科評為全國第一。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交大標兵:她獲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18歲發表論文,專利5項!
    在西安交通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答辯現場的她,氣定神閒,娓娓道來成長之路:保研智育德育成績總分98.43、40門必修課程中31門90+,17門95+、連續三年綜合、學業排名電氣少年班第一。獲得 20 項競賽獎項,創2項西安交大本科生物理學術競賽最好成績記錄。
  • 近日,世界科學院發布新科院士名單,西安交大院士成功入選!
    近日,世界科學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發布消息,35位科學家當選新科院士,其中,中國科學家7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成功入選。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一等獎5項。
  • 盤點西安交大近期6篇《科學》
    該工作西安交通大學為第一和唯一通訊作者單位。電信學部董國華博士、材料學院李蘇植教授和電信學部姚謀騰博士生為共同第一作者。劉明教授、周子堯教授及丁向東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特別感謝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張永強同學在電鏡原位表徵方面的技術支持,感謝分析測試共享中心長期提供的技術支持,感謝賈春林科學家工作室提供的微結構分析平臺,感謝西安交大高算中心提供的計算資源支持,工作得到國家基金委和科技部的支持。  振奮!  一年來,西安交通大學  在《科學》雜誌刊發6篇論文!
  • 他論文3篇,專利1項,手握交大、南開等8個名校保研offer,好優秀!
    獲得5項國際及國家級獎項,4項省部級獎項,校級獎項數十項,含金量最高的兩項獎項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提名獎(F獎,國際獲獎比例2%)和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全國獲獎比例2.6%),發表論文3篇,申請專利1項。
  • 16篇SCI論文就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西安交大碩士孫光宇是第一人嗎?
    「三年發16篇SCI」、「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的新聞火遍全網,引起熱議。8篇、EI會議論文4篇,另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標兵」、國家獎學金2次、高電壓技術專業「嚴璋」獎學金和「遠東」獎學金、電氣學院年度人物等獎項。
  • 交大90後男神博士:3年看1800篇論文,研發成果超越谷歌,還入選福布斯精英榜
    在號稱平均年齡僅24歲的曠視研究院,28歲的他已經開始領導團隊,為來自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員工討論和規劃研究方向,決定著公司下一個突破性的基礎技術;在高智商選手雲集的AI領域,自詡靠&34;成功的他,研發出多個重量級算法模型,已然成為AI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他就是曠視科技研究院基礎模型組負責人、西安交通大學2017屆校友張祥雨。
  • 這位學霸真牛:他發表30篇SCI論文,發明專利28項,獲國內大獎!
    4月13日,第十五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在北京召開,電子科技大學推薦參評的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永團隊李劍峰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羅鴻禹從來自35所高校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這是自1996年設置該獎項以來,電子科技大學學子首次獲此殊榮,不僅填補了我校在該獎項的空白,也體現了歷經20餘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光學工程學科在基礎前沿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與進步,社會聲譽和行業影響力日益提升。學霸不是說說而已羅鴻禹在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劍峰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1年起一直從事「中紅外光纖雷射」方向的研究工作。
  • 交大學霸:他蟬聯本、碩、博國家獎學金,發表論文10篇,專利11項!
    周昕毅,中共黨員,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曾蟬聯本碩博國家獎學金(4次專業第一),獲第三十屆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唐立新獎學金。入選「2020年新加坡全球青年科學家峰會」。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0篇,公開國家發明專利11項。
  • 他讀研3年發16篇SCI!西安交大直接發他博士證?
    從小學二年級跳到小學六年級,這叫聰明。從初中三年級直接參加高考成為大學生,有人叫「神童」。那碩士讀著讀著畢業了,卻要被人建議授予博士學位,這叫什麼?近日,「西安交大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這一話題登上知乎熱搜,討論熱度達到857萬。超模君大眼一瞪,三年發16篇SCI!這位仁兄,要不要這麼強?
  • 32篇SCI、EI論文、多項發明專利、本科生科研導師
    來源 | 華南理工大學、新華網編輯 | 學術君不愛逛街、不愛打遊戲,但醉心科研,發表32篇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論文,擁有9項授權發明專利、44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另外60餘項專利在受理中……這個「大神」就是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關偉鵬。
  • 西南交通大學一博士論文第4章被指抄襲超90%[圖]
    楊小凱的《經濟學原理》最早出版於1998年,而黃慶的博士論文是在2000年才發表。  抄襲內容幾乎一模一樣  這份材料指出,論文涉嫌抄襲的內容涉及廣泛,包括論文中大量的文字表述、公式、模型、以及很多理論和證明,都和楊小凱著作中的內容一模一樣。舉報材料中一共列出了13項文章表述的抄襲和20項模型、定理與論證過程以及圖表的抄襲。
  • 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擁有超過40項專利的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段鑲鋒
    這是一個只有120畝旱地,501畝水田(全靠老天下雨的水田),其他都是石頭山的900餘人的小山村。恢復高考30多年來,謝皮村有近120人考取了大學,50多人成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的學子,11位大學博士導師,4位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博士,2位全球傑出青年發明家。
  • 西安交大雍佳樂博士學位論文獲得
    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陳烽教授指導的雍佳樂博士學位論文《飛秒雷射仿生調控材料表面浸潤性》獲得「2018年度中國電子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此次為西安交通大學首次獲得中國電子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 雍佳樂博士,2016年3月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學位,現任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講師。研究方向為飛秒雷射仿生調控材料表面浸潤性。
  • 上海交大「學術之星」出爐:共10人,個個都是硬核學霸,十分佩服!
    博士期間榮獲優秀博士生入學獎,校優秀博士生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博士期間發表SCI學術論文6篇,其中一作5篇,二作一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JK863計劃重點項目、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共7項。受邀擔任英國IOP旗下Journal of Physics Communications 期刊審稿人。
  • 西安交大首期博士學位論文在線視頻答辯成功舉行
    西安交大首期博士學位論文在線視頻答辯成功舉行  Connor Feng • 2020-02-19 17:35:05 來源:前瞻網 E2748G0
  • 西安交大推動我國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技術進步
    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非常規油氣勘探與開發地球物理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組織的結題驗收,被專家組評定為「優秀」西安交大電信學部高靜懷教授該項目是西安交大牽頭主持的第二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由高靜懷教授任首席科學家。
  • 4篇頂級論文!2020年,西安交通大學發表2篇Nature,2篇Science!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學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學校科研人員在自然科學領域頂級國際期刊《科學》《自然》發表多篇論文,在拼搏奮進的道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該論文第一作者包括西安交大電信學部邱超銳博士生、張楠教授和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王博博士。西安交大李飛教授和徐卓教授及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陳龍慶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 中國十大給排水院士,六位來自哈工大!
    其中六位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他們是:1. 李圭白(1931.9.25--),市政工程專家。河南省偃師縣人。生於瀋陽,1955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顧問,建設部科技委員會顧問,中國水工業學會副理事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