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擁有超過40項專利的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段鑲鋒

2020-12-05 毛老師教育故事

1977年,段鑲鋒出生於湖南省武岡市荊竹鎮謝皮村,一個石頭窩深處的湘西小村。這是一個只有120畝旱地,501畝水田(全靠老天下雨的水田),其他都是石頭山的900餘人的小山村。

恢復高考30多年來,謝皮村有近120人考取了大學,50多人成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的學子,11位大學博士導師,4位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博士,2位全球傑出青年發明家。

更令人稱奇的是該村第11組,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後成為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的段鑲鋒,就是這個組的。段鑲鋒讀書成績棒,他的二哥段中華更棒。據說段中華讀小學一年級時,回到家裡說,那一年級的書我不要讀了,父母親將他送到2年級讀。到二年級讀了幾天,段中華又說,那2年級的書,我也不要讀了。於是父母親只好送他到小學三年級讀。這樣段中華小學一、二年級就沒有讀,從小學三年級讀起……段中華的確有出息,大學畢業後,遠渡重洋成為美國哈佛大學的博士。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段鑲鋒,從小就以二哥段中華為榜樣,發誓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二哥。

讀高中時,段鑲鋒考上了武岡市第二中學。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優良、成績斐然的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被譽為"湘西南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

1992年,15歲的段鑲鋒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1996年,19歲的段鑲鋒獲得第16屆郭沫若獎學金。郭沫若獎學金要求前三年學習成績的平均績點(GPA)居所在學院前5%之內的學生才有資格申請。即使在天才堆裡,他還是脫穎而出。

1997年,段鑲鋒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全獎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學習,跟他二哥比肩。

1999年,段鑲鋒獲得哈佛大學化學碩士學位,獲得MRS全美傑出研究生獎金獎。

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傑出研究生獎」旨在表彰和鼓勵學術成就和最新材料研究顯示出卓越水平的研究生,凡獲獎學生基本前途非凡,大多數都能當教授。

段鑲鋒的研究領域主要為納米材料和器件,以及它們在電子學、能源領域和生物醫療領域的應用。

2001年,段鑲鋒與妻子黃昱合作完成的納米成果被Science評為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併名列榜首。段鑲鋒因此獲得全美發明家競賽大獎。

1990年開始的全美「大學發明家競賽」由美國專利商標局和全美發明家名人堂主辦,宗旨是鼓勵大學院校學生在科學、工程、數學、科技上創意發明。

2002年,段鑲鋒的妻子黃昱獲得全美發明家競賽大獎。

段鑲鋒夫婦連續3年贏得全美「大學發明家競賽」大獎。

2002年,段鑲鋒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再次獲得MRS全美傑出研究生獎金獎。

2002年,段鑲鋒進入美國Nanosys高科技公司工作,是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歷任聯合技術顧問、先進技術科學家、先進技術高級科學家、先進技術部經理和首席科學家。

2003年,段鑲鋒被美國Technologykeview評為當年的「世界百位傑出青年發明家」之一,入選世界前100名化學家榜第41位,世界前100名材料科學家第20位。

2008年,段鑲鋒進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工作,先後擔任助理教授(2008年-2012年)、終身副教授(2012年-2013年)、終身教授(2013年至今)。

2011年,段鑲鋒入選湯森路透集團發布的2000-2010年全球頂尖100化學家名人堂榜單,列為全球第41位、華人第7位;同時入選全球頂尖100材料學家名人堂榜單,列為全球總排名第20位,華人第7位。9月,段鑲鋒獲得2010年度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該獎項設立於1996年,代表美國政府賦予在獨立從事科學研究事業初期的青年科學家的最高榮譽。

2013年,段鑲鋒被聘為湖南大學特聘教授。同年年底,段鑲鋒組建「微納系統與器件」課題組,並牽頭組建了湖南大學微納結構與器件測試公共平臺。8月,段鑲鋒獲得貝爾比獎章,是第三位獲得該獎的華人。

截至2017年,段鑲鋒先後主持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基金等多項重要課題,共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及Nature子刊20多篇,被引次數超過30000次,並擁有超過40項美國專利。

2018年,段鑲鋒入選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當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從石頭窩深處走出來的天才少年,讓全世界對他刮目相看。讓我們拭目以待,看他還會創造怎樣的明天!

相關焦點

  • 92年的小哥,985的特聘教授:3年博士期間發表40篇SCI
    新智元報導來源:知乎、個人主頁等編輯:肖琴【新智元導讀】最近,中南大學一名90後特聘教授火了:本科畢業後3年讀完博士,博士期間發表40餘篇SCI (一作/通訊31篇),畢業即獲聘成為985高校特聘教授。
  • 湖南大學在國際頂刊《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
    3月11日,國際著名的頂級學術刊物《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湖南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論文,這也是以湖南大學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2020年發表的第一篇《自然》雜誌正文。這篇研究論文名為「General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arrays」,第一作者為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李佳、楊向東博士(Jia Li, Xiangdong Yang)為並列第一作者。
  • 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段鑲鋒:石墨烯為超級電容器提供重要啟發
    在2019未來科學大獎高峰論壇——「新分子製造」研討會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終身教授、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段鑲鋒進行了一場《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beyond 2D Materials》的演講,講述了二維材料以外的異質結構。
  • 2019年國家傑青:湖大教授夫妻共同入選,她曾發55篇SCI
    廖蕾出生於1981年,目前任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也是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在國外學術刊物Nature,PNAS,Nano Letters等上發表論文 60多篇。其中20篇代表論文列表 (總Citation > 10000, H = 61)。
  • 湖南高校「90後」教授天團集體出圈!|教授|材料科學與...
    導師吳燕慶教授治學嚴謹,對學生十分嚴格,要求論文必須在頂會期刊上發表,才能擁有畢業資格。李晟曼的日常工作強度大,經常在實驗室工作到半夜。李晟曼形容自己的論文能登上Nature Materials有如「哪吒出世」,歷經3年打磨才得以發表。
  • 湖南大學等《Nature》發文!作者曾為該校發表第一篇Science
    近日,湖南大學段曦東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合作報導了一種可利用金屬性過渡金屬硫化物和半導體性過渡金屬硫化物製備二維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合成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題為「General synthesis
  • 武漢這位教授:連續6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坐擁10餘項美國專利
    5月7日,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愛思唯爾(Elservier)發布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武漢紡織大學電子電氣學院劉侃教授再次入選該榜單&34;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劉侃教授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6年入選該榜單。
  • 韓國「男神教授」:入選世界馬奎斯名人錄,發表100餘篇SCI一區論文
    10月10日下午,陝西科技大學高層次人才聘任儀式在化學與化工學院舉行,副校長李志健出席儀式並向YongMook Kang(姜龍默)教授頒發"特聘教授(柔性引進)"聘書。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天津大學陳亞楠、胡適教授作學術報告
    報告會由物理科學學院三層次特聘教授李洪森主持。報告中,陳亞楠從HighTemperature Technology(高溫技術)、Cryo-EM(冷凍電鏡)、Energy(能源)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所研究領域、典型性工作以及當前研究進展。
  • 超150篇論文,55項發明專利!這8位「男神」全是博士,都來自西安交大
    發表17篇SCI學術論文,其中最具國際影響力期刊15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5項;他曾多次獲得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稱號,囊括"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研究生石油裝備創新設計大賽等獎項。  博士期間累計發表高水平SCI論文17篇,第一作者發表7篇。論文累計獲引1200多次(來源於Google學術),並有多篇ESI高被引、熱點文章,授權發明專利多項。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特等學業獎學金、優秀研究生標兵以及陝西省化學會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報告獎"等。
  • 羅訊教授團隊發表集成電路領域高水平學術論文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集成電路特色研究中心羅訊教授團隊(ASIS & BEAM X-LAB)分別在集成電路領域頂級期刊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JSSC)、晶片奧林匹克會議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發表學術論文。
  • 交大標兵:她獲大學生物理競賽特等獎,18歲發表論文,專利5項!
    在西安交通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答辯現場的她,氣定神閒,娓娓道來成長之路:保研智育德育成績總分98.43、40門必修課程中31門90+,17門95+、連續三年綜合、學業排名電氣少年班第一。獲得 20 項競賽獎項,創2項西安交大本科生物理學術競賽最好成績記錄。
  • 湖南大學王耀南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於11月22日揭曉,我校王耀南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王耀南院士 男,機器人技術與智能控制專家,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
  • 段鑲鋒校友獲2013年貝爾比獎章
    近日,我校9212校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被授予2013年貝爾比獎章。段鑲鋒獲得表彰是因為他在納米科學領域特別是石墨烯和光催化作用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貝爾比獎章極少被授予華人科學家,段鑲鋒也成為該獎83年歷史上第三位華人得主。前兩位華人為郭正曉(2000年,倫敦大學學院教授)、鮑哲南(2009年,史丹福大學)。 段鑲鋒1992年從湖南武岡二中考入中國科大,1997年畢業於應用化學系(9212校友)並獲得郭沫若獎學金。
  • 這位學霸真牛:他發表30篇SCI論文,發明專利28項,獲國內大獎!
    4月13日,第十五屆王大珩光學獎評審會在北京召開,電子科技大學推薦參評的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永團隊李劍峰教授指導的博士生羅鴻禹從來自35所高校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王大珩光學獎-高校學生光學獎」。這是自1996年設置該獎項以來,電子科技大學學子首次獲此殊榮,不僅填補了我校在該獎項的空白,也體現了歷經20餘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光學工程學科在基礎前沿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與進步,社會聲譽和行業影響力日益提升。學霸不是說說而已羅鴻禹在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劍峰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自2011年起一直從事「中紅外光纖雷射」方向的研究工作。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0 位國內高校學者入選
    主持和完成了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5項,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68餘篇,SCI他引3200餘次。IEEE彙刊(Trans)論文50餘篇。ESI高被引論文11篇,熱點論文2篇,曾獲得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湖南省青年科技獎各1項,授權發明專利8項等獎勵。
  • 浙江工業大學特聘教授蕭文龍來院作學術報告
    【MBA中國網訊】10月14日上午,浙江工業大學特聘教授蕭文龍應學院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研究所邀請,在經濟與管理學院704會議室作了題為「how to publish a high quality SSCI paper?」的精彩學術報告。
  • 東北這位教授厲害了:發200餘篇論文、帶領團隊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創效數十億
    近年來,他帶領團隊通過自主研製突破了十餘項關鍵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封鎖,間接為製造企業創造數十億元的經濟價值;深耕&34;造幾十載,他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屢獲科技獎,產出一批具有重大意義的科研學術成果;助力學校建設,他帶領全院實現一系列突破。他是瀋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劉偉軍教授。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教授廖德章到寧波材料所交流
    5月30日下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講座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廖德章應邀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並作了題為New Polymer Materials for the Potential of Optical, Electronic and Green Energy Applications的學術報告。
  • 湘大劉友華教授團隊在SSCI期刊《瑪麗女王智慧財產權》發表長篇論文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7日訊(通訊員 黃玉屏)湘潭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劉友華教授團隊在英國《瑪麗女王智慧財產權》雜誌(Queen Mar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19年第2期發表論文《中國多主體專利侵權訴訟問題》(Multi-party